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池州市成考专升本考试2022-2023年大学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二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说明文《沙漠里的奇怪现象》的作者是()A.A.朱光潜B.华罗庚C.钱钟书D.竺可桢
2.
第
4
题
《苦恼》的作者()。
3.《西厢记》、《牡丹亭》、《窦娥冤》的作者依次是()A.A.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B.王实甫、马致远、关汉卿C.汤显祖、王实甫、关汉卿D.王实甫、汤显祖、关汉卿
4.提倡“诗主性情,不贵奇巧”的诗人是()
A.吴伟业B.王士稹C.顾炎武D.袁枚
5.“满招损,谦得益”语出自()
A.《论语》B.《周易》C.《老子》D.《尚书》6.下列句子中,“所”字表示不定数目,可译为“左右”、“大约”的是()A.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C.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
D.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句诗出自()A.A.《行路难》B.《杜陵叟》C.《蜀相》D.《泊秦淮》
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体现的诗人心态是()
A.在水一方,可望难即B.鄙弃功名,虚静忘世C.陶醉自然,物化忘我D.潜心感悟,得意忘言
9.《国语》是我国第一部()
A.编年体史书B.纪传体史书C.国别体史书D.断代体史书
10.《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
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
11.在中国享有“七绝”最优秀的诗人是()
A.李白B.曹操C.陶渊明D.王昌龄
12.诗集《死水》的作者是()
A.鲁迅
B.郭沫若
C.艾青
D.闻一多
13.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B.之二虫又何知译文:这两个小虫子又知道什么呢。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译文:我自从束起头发在房中读书。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译文: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越过茫茫万顷的江面。
14.“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A.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15.《米龙老爹》的作者是()A.A.列夫·托尔斯泰B.莫泊桑C.欧·亨利D.契诃夫
16.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A.移其民于河东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17.《书》日:“满招损,谦得益。”这个《书》指的是A.A.《四书》B.《尚书》C.《六书》D.《孔子家书》18.茅盾的《香市》是一篇()A.A.记事散文B.抒情散文C.写景散文D.回忆性抒情散文
19.下面的诗歌创作时间最早的是()
A.《渔父》B.《蜀道难》C.《长恨歌》D.《醉花阴》
20.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A.感情充沛B.欲扬先抑C.骈散相间D.感情充沛二、填空题(10题)21.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_________。
22.庄子和_________是道家说派的代表人。
23.《关山月》是一首__________诗。
24.王维与___________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并称王孟。
25.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__________,无韵之__________。”
26.《蜀相》是悼念__________的诗。
27.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千里共婵娟。"
28.白居易的《_________》诗的副标题是"伤农夫之困也"。
29.《___________》综合六朝志怪与唐传奇之法,借谈鬼神,表达理想,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30.巴金,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
三、判断题(5题)31.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等。()
32.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通过“杀霸陵尉”等情节表现了李广的性格弱点。()
33.《谏逐客书》是李斯向秦王陈述意见的奏章。()
34.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35.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四、文言文阅读(3题)36.分析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分析其中的比喻句,说明其比喻意义。
37.“周公吐哺”用典的意旨是什么?38.阅读《前赤壁赋》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列各小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
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盈虚者:
适:
肴:
核:五、现代文阅读(3题)39.“废墟有着永恒的巨大的魅力”,从上文看,这“魅力”表现在哪几方面?
40.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41.(一)阅读冰心《往事》(一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题。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鸟是她的侍从;夜晚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大风的时候……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地在怒涛上驱走……下雨的时候……落泪了……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从这个片段上看,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六、作文(1题)42.以“温暖”为话题,联系现实,写一篇200字的短文。
参考答案
1.D
2.B
3.D此题考查考生对作家作品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这是大学语文历届考试中常见的简单题型。
4.C解析:本题考查作家的思想主张,考生平时应多注重积累、识记。
5.D
6.D此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本题A项“所”表示住所;B项“所”有被动之意;C项“所”用在动词前,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D项“所”则表示大概。此处的正确选项应该是D项。
7.A
8.C
9.C
10.A
11.D《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甚至可与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12.D
13.C
14.B
15.B
16.B
17.B
18.A
19.A
20.C
21.张生(或张珙、张君端)
22.老子
23.乐府旧题
24.孟浩然
25.绝唱;《离骚》
26.诸葛亮
27.但愿人长久
28.杜陵叟
29.聊斋志异
30.李尧棠;芾甘
31.N
32.Y
33.Y
34.Y
35.N
36.类比论证。“刺人而杀之”,很明显,责任在人。把杀人的责任推给兵器,是极其荒谬的,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那么,治国不善致人饿死,责任也在人,而不能把责任推给“岁”。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其比喻意义在于指出治国不善致使百姓饿死,责任在人,不能把责任推给年景不好。37.用周公“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的典故,是以周公自比,以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38.盈虚者:指月亮。
适:享受的意思。
肴:菜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