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冶金教学课件_第1页
有色金属冶金教学课件_第2页
有色金属冶金教学课件_第3页
有色金属冶金教学课件_第4页
有色金属冶金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有色金属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有色金属冶金第一篇轻金属冶金学1铝冶金1.1概述1.1.1铝冶金的历史铝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地壳中铝8%,仅次于氧和硅,在金属元素中,铝居首位。(1)汉代《本草经》(2)明代《天工开物》Aluminum由来Pott,Marggraf,Morveau,Davy化学法制取铝18250ersted丹麦钾汞还原无水氯化铝1827Wohler德国钾还原无水氯化铝1854Devi1le法国钠还原NaC1-A1C131865Bektob俄国镁还原冰晶石一、历史学科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学科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文字书画、建筑遗址等史料的基础上了解前人的历史。作为历史教师要让学生知道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用不同的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结论。所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它体现在批判性地阅读史料、教科书,批判性地思考各种观点并能收集各种证据清晰而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等。中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启迪培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具有如反思、质疑、论证、判断等初步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二、对常州近几年中考历史批判性思维试题的认识中考试题的命制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历史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所涉及的诸如“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等文句,无一不与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关。纵观近几年来作为“风向标”的常州中考历史试题,不仅注重对主干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能力考查,尤其是在对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查上进行了一定的尝试,这对一线教师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历史批评性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如2010年常州中考第33题(摘录)材料:19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认为:“当今世界存在着两个伟大的民族,……他们就是俄国人和英裔美国人。这两个民族是在不知不觉中发展起来的,正当世界注意着其他地方的时候,他们却突然加入第一流民族行列。……两者出发点不同,道路各异,尽管如此,看来他们都在上帝的意志的驱使下,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而奔波”――张建华:《俄国史?自序》请回答:材料中“为今后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半个世界的命运”的预言是否有道理?为什么?本题是常州历史中考在批判性思维能力考查方面的第一次尝试,需要学生在理解材料和牢固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搜索脑中学习过的重要史实来印证托克维尔的观点。命题改变了以往填空式的问题设计,选材新颖,材料与学生所学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在思维考查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2012年常州中考第31题(摘录)材料:(中国)如今被那些世界魔王英、俄、法、德等强国,看得眼红了,谁都想蚕食鲸吞起来。……不就是害在那班帝王,只顾一时的安稳,不顾万世的祸害,造出“科名”(科举)二字,把全国人民的心都蒙了……凭着人欲杀欲割,一味不疼不痒了。请概括《孽海花》对科举制的看法。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其看法的认识。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准确解读的能力,同时对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初步考查,要求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观点进行判断和评价,力求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言而有据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三、中考历史复习中批评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1.精心设计问题,刺激学生思维。笔者曾看到两道历史题,分别是中国学生面对的历史题:忽必烈死于哪一年?美国学生的历史题:忽必烈如果没死,欧洲将会怎样?这是教育的不同,长期在这样两种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深度肯定是绝然不同的。而思维正是由问题推动着前进的,问题的质量决定着学生思维的质量。所以在复习课时要少些一问一答式的记忆性提问,尽量提能激发学生思考兴趣的问题,通过问题刺激学生思维,通过交流让思维碰撞,这样更有助于促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国近代社会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变革的历程。2.创设民主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只有有一个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有效体现,思维才会毫无拘束。所以我们要积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尤其在中考复习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炒冷饭”,把讲过的知识重新梳理“一讲到底”或是一味训练“一练到底”,而是应该给学生一些自主复习时间,鼓励学生在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或是让学生独自构建知识框架,梳理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只有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去自主学习,他们才有机会去思考。如在复习秦始皇汉武帝这两个重要历史人物时,让学生自主复习,梳理他们的主要活动,并提出问题。就有学生质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对其他学派的思想主张不是不公平吗?它会不会影响社会文化的发展?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更加全面了,这不就是我们要培养的人才目标之一吗?3.强化情境训练,总结提炼方法。任何一种能力通过训练都可以得到提升,在平时的新课传授中或是中考复习阶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发现问题、质疑观点、科学解释、证实证伪等思维方法方面的内容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能得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如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中考中经常会出现。在复习的过程中,笔者就通过选取以下两则材料,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训练。例1:(2011年常州中考第33题)材料:十月革命之前6年,中国之革命费力少而光复迅速,可是事后看来,推翻专制皇权,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引自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请回答:材料中的“中国之革命”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作者的“(革命)只完成了革命序幕的初步而已”这一观点的认识。例2:材料:“吾人仰望之中山(孙中山),而事后追思事前之希望,果相仵(等同)乎?抑不相仵乎?此又足以系今日之怀思而惹全国之注目矣!”――《申报》1912年9月9日请回答:《申报》中对辛亥革命为什么会这样评价?教师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些知识甚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被逐渐淘汰,因此教学的意义就在于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历史学科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批判性思维能力,哪怕只是培养这种意识。探究性实验的特征是探究,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首先通过探究活动去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探究活动。其次,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够获得帮助他们解释和评价具有科学性问题的证据。最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论证,能够引发新的问题出现,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已有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最终解决问题。目前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师对于探究性实验的重视力度不足。一些教师认为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大,化学知识需要大部分的时间去传授、理解与消化,因此,这些教师会选择尽可能减少课堂中的实验时间,部分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实验,更有教师让学生直接去背实验;一些教师让学生做实验,但放任式教学,让实验教学的氛围过于轻松,没有实验探究的环境。第二,实验教学忽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许多教师担心学生因为实验而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在学生实验之前,将最安全、他们认为最科学的方案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地开展实验,学生实验的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实验过程中,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进行探究,影响了其探究能力的提高。老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化学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探究化学世界神奇的方法,需要教师重视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并开发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习惯于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分别制取氧气,比较不同方法的反应原理,实验条件,操作的方便与否。让他们采用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然后通过验证,比较哪一种方法收集的?馓甯?纯净,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在固定试管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实验结束时应该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将导管移开,为什么?这些问题有些可以在实验之前让学生思考,避免实验时出现差错,有些可以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当然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老师也要及时指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科学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二、加强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的自主设计化学教师应当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更多地关注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的发挥,将实验设计的权利交给学生,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探究学习兴趣的提高.做好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严谨科学态度的引导下进行实验学习,放手让学生去思考与设计、实施与琢磨,能够让学生的化学学习体验感加强,只有学生掌握实验的主动权,才能端正化学学习思想,提高化学水平。比如讲氧气具有助燃性,教师让学生针对氧气的性质自主设计实验,去验证自己的猜想,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与收集到的材料开展自主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第一手化学知识,能够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意义的发挥。三、引导学生做对照实验,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开展一组实验,从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到实验结果都可以相互对比、参照,能非常直观地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搞清问题的实质。如在讲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可以通过设置一组对照实验来探求铁生锈的条件,这组对照实验包括三个小实验: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在干燥的试管里,用塞子塞紧;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在试管里,注入经过煮沸的蒸馏水至浸没铁钉,再注入一层植物油;一是将洁净的铁钉放入试管里,注入蒸馏水而不浸没铁钉。几天之后,现象和结果诞生了,学生水到渠成地分析归纳出了铁生锈的条件是“水和空气同时存在”。这样依据实验细致探索,对训练学生严密、全面地思维大有益处。四、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的联想,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迁移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设计实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并在具体实验操作中结合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摸索、改进。如在探究CO2的实验室制法时,不直接展示制取装置,而是先提示学生回想O2的制取反应原理与装置的关系,经过认真比较、总结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与装置类型的关系,学生的创意马上由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萌芽了,将制取氧气的装置迁移了过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制取CO2”这一点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设计气体制取装置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培养了归纳能力、迁移能力和在继承中创新的能力。五、化学探究密切联系生活,并让化学探究服务于生活为了让探究性实验在教学中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将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反思生活,让化学探究服务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后就自主进行实验的设计。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应当认清课程改革的要求,将探究性实验多引入到初中化学课堂中,关注探究性实验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积极情感,让探究性实验成为学生化学学习能力提高的跳板,有利于高效化学课堂的效率。第一篇轻金属冶金学1铝冶金1.1概述1.1.1铝冶金的历史铝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地壳中铝8%,仅次于氧和硅,在金属元素中,铝居首位。(1)汉代《本草经》(2)明代《天工开物》Aluminum由来Pott,Marggraf,Morveau,Davy化学法制取铝18250ersted丹麦钾汞还原无水氯化铝1827Wohler德国钾还原无水氯化铝1854Devi1le法国钠还原NaC1-A1C131865Bektob俄国镁还原冰晶石电解法炼铝1886年美国Ha1法国Heroult申请专利:方法不同,结果一样Ha11-Heroult法,即冰晶石-氧化铝法法国:1889挪威:1906英国:1890意大利:1907德国:1898西班牙:1927奥地利1899前苏联:1931中国:19381.1.2现代铝工业全世界原铝产量1890180t19006990t192518万t1950150万t19701025万t19801560万t20002400万t中国:2001年350万盹,世界第二美国、中国、加拿大、俄罗斯°用电解法或其它方法直接生产出来的纯铝称为原铝,现代还生产精铝、高纯铝及多种铝基合金现代铝工业三个主要生产环节(1)从铝土矿提取纯氧化铝(2)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生产铝3)铝加工辅助环节(1)炭素电极制造(2)氟盐生产·现代铝工业生产流程简图苛性碱铝土矿4蒸气拜耳法溶出—赤泥氢氧化铝焙烧氧化铝2t电能约14000kw·h载氟氧化铝炭阳极550-600k气体净化载氟气体氟盐30-50kg原铝99.5%-99.8%再熔铝半成品0.9t图1-2现代铝工业生产流程简图铝电解原理现代铝工业生产,主要采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法,其中氧化铝是炼铝的原料,冰晶石是熔剂。直流电通入电解槽,在阴极和阳极上发生电化学反应。电解产物,阴极上是液体铝,阳极上是气体CO2(7580%)和C0(2025%)。在工业电解槽内,电解质通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