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数学第40讲 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_第1页
2023年高考数学第40讲 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_第2页
2023年高考数学第40讲 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_第3页
2023年高考数学第40讲 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_第4页
2023年高考数学第40讲 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0讲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问题

一、知识聚焦

向量在解析几何中的作用巨大,主要有载体作用和工具作用.

1载体作用

向量在解析几何问题中出现,多用于“包装”,使问题更有“新意”,两类知识通过图

形交汇又显得非常自然,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利用向量的意义、运算脱去“向量外衣”,

导出曲线上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有关距离、斜率、夹角、轨迹、最值等问题,这

也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向,所以应加强向量的应用意识,自觉地用向量的思想和方法去

思考问题,考虑问题要全面深入.

2工具作用

平面向量既有形的特征,又可以像数一样运算,并可以利用坐标表示,因此在解决平面

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题时,可以向量为工具,求解解析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共线、夹角

等问题,常见结论主要有:

⑴若直线的方向向量少(L心或n),则直线斜率为々或0);

m

(2)若易+茂与Z8相交,则a+法过48的中点;

(3)若赢升/0,则。是AW的中点;

(4)若翡+石=4(而+Q),贝IJRQ与的中点三点共线;

(5)下列情形可使4B,。三点共线:①成〃信;②存在实数心使嬴点:;,③若存在

实数a,0,且a+£=L^OC^aOA+pOB.

若弓I入向量坐标,向量的坐标运算与解析几何解题的基本方法——坐标法又完全合拍,

以下知识在解题中经常用到:

设a=(M,yi),b=(x2,谒,a,b的夹角为a,

(l)alb-Q^xiX2+yiyz-Q;

(2)a//t^a=At^xiy2-X2yi=0;

⑶COSa=上巴=_9”绊

同平|荷+力心+只

二、精讲与训练

核心例题1

若实数X,,满足方程义+4-2片4妙1=0,求代数式三的取值范围.

解题策略

设Rx,力是HIx+y-2x-4y+l=0上的一个动点,4-2,0)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个定

点,求上的取值范围即求圆上动点P与定点力连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本例可用代数法(判

x+2

别式法)或几何法(圆心到直线距离)求解,但如果能构造向量来解,则更显简洁优美.

解:设二一=r,贝[I片次+2r,1.

x+2

,•・方程V+/-2x-4y+l=。可化为(工-1)2+(y-2『=4.

故可将①式改写成3f-2=-f(x-l)+l-(y-2).

构造向量3=(x-1,y-2),b=4t,1),

则同二+(y-2『=2,\b|=J/2+1,a-b-3t-2.

由同时得(3L2工4(,+1),解得OWfW”,故所求上的取值范围是|o,芋,

5x+2L5_

变式训练

已知实数x,JZ满足方程(X+2)2+/=1,则组的最小值为.

x-2

核心例题2

⑴已知点户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力8。。的边界上运动,点例在以户为圆心,1为半径

的圆上运动,则嬴1•局的最大值是().

42B.1+叵CA+2近0.2+2友

22

⑵过双曲线三-a=1(。>0,。>0)的左焦点&G0乂。>0)作倾斜角为g的直线任交该

ab6

双曲线右支于点只若OE=;(O尸+OP),且金行=0,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A/3+1C.—D.y/2

52

解题策略在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问题中,若向量式有明显的几何意义,可以根据向量

式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求解.若几何意义不明显,则需要挖掘出向量问题的几

何本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解:(1)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40-1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得c

40,0),5(2,0),Q2,2),以0,2),取力。的中点0(1,1).I.o

设攸/77,ri),则/144欣7=(-m2-/7)=(m-l/+(/7-l)2-2,-\/f/';

要求扇•薪用最大值,即求点M),〃)与点0(1,1)距离平方的最图40.1

大值.

由图40-1可得,当点户在点4B,C,。时,户。有最大值,即|传。k,=l+3.故扇

•麻勺最大值为(1+后『-2=1+2&,故选C

⑵如图40-2所示,•.,私;(方+旗),.・.£是由的中点

又余行=0,OE1EF.

设点尸为双曲线的右焦点,连接。尸,则外,小

■:^PFO-,OF=c,OE=-,PF=c.

62

5^\PF\-c+2a,|可+|所『==4/,(cH-2a)2+c=4c,

.•V-2才-2aG0.,eJ2e-2=0,解得e二百+1(负值舍去),即双曲线的离心率为3+1,

故选B.

变式训练

x~o

(1)如图40-3所示,已知椭圆方程为二+y2=1,4是椭圆

4

的左顶点,以力为圆心,作圆与椭圆交于仪/V两点,则AAT4V

的取值范围是_

(2)已知是双曲线。耳―V=1上的一点,3月是

C的两个焦点,若5<0,则心的取值范围是().

2石2VT

A.L3)

6'64-平琴)133)

核心例题3

已知一条曲线。在y轴右边,。上每一点到81,0)的距离减去它到_/轴距离的差都是

1.

(1)求曲线。的方程.

⑵是否存在正数神,对于过点做利,0)且与曲线。有两个交点46的任一直线,者隋

E4/B<0?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题策略本例是解析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是高考命题的又一热点,求解时应注意根据向

量式的特征,寻求其几何意义或将向量式转化为坐标式,根据其几何意义或坐标特征,寻求

解题思路,当题中涉及两直线所成角时可转化为向量,而本例提出的E4•必<0是否存在的

探讨,则可利用数量积求解.

解⑴设P(x,y)是曲线C上任意一点,则点P(x,y)满足7(x-l)2+y2—x=l(x>0),

化简得/=4x(x>0),即曲线C的方程为V=4x(x>0).

⑵设过点M(m,0)(m>0)的直线/与曲线C的交点为4(%,y),3(/,%),设/

的方程为x=)+〃z,由〈,得厂一4"-4/〃=0.

y=4x

/,\y,+y,=4/,_

A=16p+m)>0,于是%72“①

\7,1%=一4m.

又E4=(5-l,^),FB=(x,-l,>>2),E4FB<0,

<=>(%—。(赴一l)+x%=%/一(%+马)+1+>|必<0•②

222,22、

又x=j,于是不等式②等价于斗兽+x%-4+4+1<。

444144J

=('1|2)-+>1%_;|'(丁1+%)一_2乂必+1<。.③

由①式,不等式③等价于加2一6m+1<4产,④

对任意实数r,4/的最小值为0,•,.不等式④对一切f成立等价于/-6机+1<0,

即3-2夜<小<3+2夜.

由此可知,存在正整数机,对于过点初(见0)且与曲线。有两个交点46的任一直线,

都有用•尸8<0,且m的取值范围是(3-20,3+20).

变式训练

给定抛物线C:y2=4x,尸是。的焦点,过点尸的直线/与。相交于46两点.

⑴设/的斜率为1.求。4,。8与夹角的余弦值的大小.

(2)设尸B=2AF,若;le[4,9],求直线/在y轴上截距的变化范围.

核心例题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中,。为坐标原点,动点户与两个定点〃(l,0),N(4,0)的距离

之比为’.

2

(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

⑵若直线/:),=丘+3与曲线”交于48两点,在曲线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

OQ^OA+OB,若存在,求出此时直线/的斜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题策略第(1)问,由直接法求出动点"的轨迹”的方程.第⑵问,由⑴可知

轨迹W是一个圆,具有完美的对称性,且OQ=04+O8,根据向量的加法以及

|。4卜|。耳,易得四边形O4Q8为菱形,对于解析几何问题的解决,其思维特征是:以几何特

征寻找代数关系,以代数关系挖掘几何特征.

IPMI1

解(1)设点P的坐标为(x,y),依题意有:丽^=不,

即27(%-1)2+/=J(X-4)+1,化简得V+y2=4

•••动点P的轨迹W的方程为f+V=4.

(2)解法一直线/:y=fcc+3与曲线W:f+y2=4相交于4,8两点,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1=不二<2,•・.%>交或人〈一交.假设存在点。,使得。。=。4+。8.

22

在圆上,且。Q=0A+08,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可知四边形“Q8

为菱形,•••0Q与46互相垂直平分,进而得到原点。到直线/:y=H+3的距离为

13

d=-\0Q即

|=1,a=r―=1.

2k~

解得%②=8,Z=±20.

经验证女的值满足条件,,存在点。,使得。。=04+08.

解法二直线/:y=丘+3与曲线W:/+y2=4相交于力,6两点,

联立消去y,得(公+l)d+6依+5=0.

xz+yz=4\'

由A=36左2—20(公+1)>0,得%>乎或左〈一半.

6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