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11说课讲解课件_第1页
第4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11说课讲解课件_第2页
第4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11说课讲解课件_第3页
第4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11说课讲解课件_第4页
第4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11说课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总平面和建筑平面布局防火21防火间距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1火灾实例1666年9月2日凌晨,伦敦城内一皇家面包房由于烘炉过热而起火,大火很快蔓延,延续5天大火才熄灭,这场大火使伦敦市区面积的83.26%成为瓦砾,13200户住宅毁于一旦,损失1200多万英镑财产,20多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7/22/202321983年4月17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图街,因一居民火炕烧得过热,引燃炕边木板,由此蔓延开来,当时正刮七、八级大风,火势十分猛烈,最后烧了五条街,受灾户758户,死9人,伤14人,有14个单位的物资、设备烧光,直接经济损失780万元。火灾实例7/22/20233建筑物之间的火灾蔓延7/22/20234防火间距是一座建(构)筑物起火后火灾不至于蔓延到相邻建(构)筑物的空间间隔。§4.1防火间距何谓防火间距?作用:(1)防止热辐射作用造成火灾蔓延;(2)为火灾扑救提供场地;(3)为人员、物资疏散提供场地。在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中,布置好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7/22/20235§4.1防火间距如何确定防火间距?一、火灾在相邻建筑间的蔓延方式二、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三、防火间距的理论计算四、规范关于防火间距的规定7/22/20236一、火灾在相邻建筑间的蔓延方式1、火焰接触2、热对流3、热辐射

一种以电磁波传导热的形式,是火灾在相邻建筑间蔓延的主要方式。4、飞火

因火场上升热气流作用,正在燃烧的可燃物从起火建筑物飞离飘远,可影响下风向几百米、上千米的地方。§4.1防火间距7/22/20237热辐射造成蔓延的主要因素:1、受辐射热起火的过程及相关因素(1)热辐射强度(2)材料性质(3)辐射持续时间2、点燃材料的辐射强度临界值(临界辐射强度)材料的辐射临界强度:用某一入射强度,对一种材料经过理论上无限长时间照射,刚好能点燃该材料,这个入射强度就是临界强度。当入射强度低于某一值(临界强度),材料就不会被点燃或自燃。临界强度分为引燃、自燃的临界强度。§4.1防火间距7/22/20238材料名称临界辐射强度(KW/m2)表面点燃引燃自燃木材涂以普通油漆的木材纤维绝缘板防火处理的纤维绝缘板硬木板纺织品软木涂有沥青的屋面4.19---4.19--2.9314.7016.756.288.38~41.914.70-12.56-29.3123.03~50.2425.12--35.5923.03-§4.1防火间距7/22/20239二、防火安全距离的影响因素:辐射源的强度、角度及距离辐射面的大小;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风速;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建筑物内消防设施的水平;消防队扑救作用§4.1防火间距7/22/202310思路:

(1)计算起火建筑物的辐射能量E1(与温度有关);(2)相邻建筑物接受的部分能量E2(与距离有关);(3)比较E2与临界值,E2小于临界值就不会起火。三、防火间距的理论计算§4.1防火间距几点假设:(1)建筑发生火灾时,火焰烟气的辐射为黑体辐射。(2)假定相邻建筑物上微元面能全部接收外来辐射热,即其吸收率等于1。(3)忽略相邻建筑物上微元面向外界发射的辐射能。7/22/202311(一)起火建筑物的辐射能量E1根据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四次方定律):§4.1防火间距7/22/202312T1T2F1F2dF1dF2r(二)相邻建筑上微单元dF2接受能量§4.1防火间距7/22/202313当dF2位于F1的角点上时:zxyhbF1dF2n1n2dr§4.1防火间距7/22/202314(三)防火间距的计算§4.1防火间距P洞口系数,为外墙门窗洞口面积与建筑物相对立面面积之比。7/22/202315§4.1防火间距

F1、dF2位置:按实际情况,尽可能靠近中心,使角系数最大。7/22/202316【例1】某百货商店一侧拟新建一座书店,平面布置如图所示。百货商店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高5m,每层划分一个防火分区,在相对书店一侧外墙上每层沿水平方向间隔6m开设一个3m*3m的木窗。书店单层为砖混结构建筑,建筑高度为4m,外墙上沿水平方向均匀开设木窗5个。试求两座建筑物之间应预留最小防火间距的数值。§4.1防火间距百货商店书店24m24m36md7/22/202317解:§4.1防火间距7/22/202318四、规范中关于防火间距的规定(一)防火间距取值:§4.1防火间距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间相邻外墙最近的水平距离;防火间距是建(构)筑物在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最近距离;建(构)筑物突出的封闭阳台应从其最突出部分算起;建(构)筑物外墙有突出的燃烧体构件,从突出部分的外边缘算起。7/22/202319§4.1防火间距(二)确定防火间距的基本因素1、防止热辐射作用造成火灾蔓延。2、满足消防扑救火灾时消防车最大回转半径的要求。3、消防扑救的影响作用及节约用地。7/22/202320A、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6797810910127/22/202321说明:1、两座建筑相邻较高的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屋面15m范围内的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不限。2、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h,且相邻的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5m。7/22/2023223、相邻的两座建筑物,较低一座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3h)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到不少于3.5m。7/22/2023234、两座建筑相邻两面的外墙为不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减少25%。7/22/2023245、数座一、二级耐火等级且不超过六层的住宅或办公楼,如占地面积总和不超过2500平米时,可成组布置,但组内建筑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4m,组与组仍不小于表中规定。7/22/202325B、厂房的防火间距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012141214161416187/22/202326(3)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4)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1)甲类厂房及其与其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表增加2m。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表规定减少2m。(2)高层厂房及其与其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增加3m。说明:7/22/202327(5)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与架空电力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高度的1.5倍,与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规第4章的有关规定。

1)明火地点室内外有外露火焰或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民用建筑内的灶具、电磁炉等除外)。2)散发火花地点有飞火的烟囱或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等固定地点。7/22/202328(1)乙、丙、丁、戊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C、库房的防火间距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7/22/2023291)两座库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建筑面积不超过一座库房的面积规定时,防火间距不限。2)高层库房之间以及高层库房与其它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表增加3m。3)单层、多层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或按表减少2m。乙、丙、丁、戊类与甲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表的规定增加2m。7/22/202330储存类别

储量t建筑名称甲类3、4项1、2、5、6项<=5>5<=10>10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其它建筑耐火等级一、二15201215三20251520四25302025(2)甲类物品库房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7/22/2023311)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2)甲类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3)甲类库房与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7/22/2023324、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高层裙房其它民用建筑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13991114裙房96679

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7/22/2023337/22/202334(三)防火间距不足时应采取的措施:改、调、堵、拆、防、保1、改变建筑物内的生产和使用性质,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尽量降低建筑的火灾危险性。2、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实体防火墙。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适用性不强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5、设置独立防火墙。6、采用防火卷帘或水幕保护。7/22/202335四、其它常见场所的防火间距要求(一)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布置和防火间距甲、乙、丙类液体包括:(1)矿物油:石油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重油等;(2)植物油: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3)化工产品:如乙烯、乙醚等;(4)动物油:如猪、牛、羊、鱼等动物油脂7/22/2023361、储罐的类型:(1)按材料分为金属罐和非金属罐;(2)按形状分为立式罐、卧式罐和球形罐;(3)按结构类型分为无力矩罐、桁架拱顶罐、浮顶罐。

浮顶罐分为内浮顶和外浮顶,顶盖浮在液面上,液体挥发受限制,火灾危险性较小。(4)按埋深分为:

地上罐——埋深小于罐高一半者;

半地下罐——埋深不小于罐高一半,且罐内的液面不高于附近地面(距罐4m范围内的地面)最低标高2m者;

地下罐——罐内最高液面低于附近地面最低标高0.2m。7/22/2023377/22/2023387/22/202339

7/22/202340外浮顶罐7/22/2023417/22/202342内浮顶罐7/22/2023437/22/202344拱顶罐7/22/202345半地下式油罐7/22/202346半地下式拱顶罐的呼吸阀7/22/202347固定顶储罐立式圆柱形的储罐上,有一个固定顶的储罐外浮顶罐储罐的顶漂浮在液面上,且可以随着液面上下浮动内浮顶罐有一个固定顶,内部还有一个浮顶的储罐双盘式浮顶浮顶为浮舱式,浮仓由多个隔板隔开单盘式浮顶浮顶局部为浮仓式的浮顶浅盘式浮顶浮顶是盘状无仓式的浮顶名词解释7/22/202348火灾危险性:地上罐罐体破裂液体四处流散,形成大面积火灾;地下罐热辐射使人难以靠近,不易扑救。2、布置:(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2)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半地下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不燃材料的防火堤,并符合下列求:①防火堤内储罐的布置不宜超过两行,但单罐容量不超过1000m3且闪点超过120℃的液体储罐可不超过四行。②防火堤内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最大储罐的容量,但浮顶罐可不小于最大储罐一半。7/22/202349

③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罐外壁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的一半。卧式罐至防火堤内侧基脚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④防火堤高度宜为1~1.6m,其实际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⑤沸溢性液体地上、半地下储罐,每个储罐应设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沸溢性液体:含水率为0.3~0.4%的原油、渣油、重油,起火后会沸腾,四处流散。⑥含油污水排水管在出防火堤处,应设水封设施(3)地上、半地下储罐的每个防火堤分隔范围内,宜布置同类火灾危险性的储罐。沸溢性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或地下储罐与地上、半地下储罐,不应布置在同一防火堤范围内。7/22/2023503、防火间距:(1)考虑的因素:①满足灭火操作需要;②火灾实例;③考察现有油库间距;④参考国外有关资料。(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液体类别单罐储量(m3)固定顶罐浮顶储罐卧式储罐地上式半地下地下式甲、乙类≤10000.75D0.5D0.4D0.4D不小于0.8m>10000.6D丙类不论大小0.4D不限不限7/22/202351

D—为相邻立式储罐中较大罐的直径(m);矩形储罐的直径为长边与短边之和的一半。(3)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低规第4.2.1,防火间距与液体火灾危险性、储量、建筑物耐火等级有关。(二)可燃、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1、储罐类型:(1)低压罐:包括湿式罐和干式罐,容积可变。(2)高压罐:包括圆筒形和球形罐,定容贮罐,贮存高压气体和液体。火灾危险性:高压罐大于低压罐;干式罐大于湿式罐。7/22/2023522、防火间距:(1)可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①湿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半径。②干式或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直径三分之二,球形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③卧式、球形储罐与湿式储罐或干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其中较大者确定。④一组卧式或球形储罐的总容积不应超过30000m3。组与组的防火间距,卧式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且不应小于10m。7/22/202353(1)储气罐与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10001001-1000010001-50000>50000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25303540其它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21520152025202530253035名称防火间距总容积干式储罐按表增加25%;容积≯20m3的储罐与厂房间距不限7/22/202354(2)湿式氧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10001001-50000>50000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民用建筑、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易燃材料堆场253035其它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21520152025202530名称防火间距总容积设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库房内,且容积不超过3m3的液氧储罐,与所使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7/22/202355(三)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和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常温下成气态,在压力升高或降温时,转为液态,体积缩小250倍。液化石油气体比空气重,液体比水轻,所以火灾危险性比一般可燃气体大。1、布置: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单独设置。储罐区宜设置高度为1m的不燃体实体的围护墙。2、防火间距:(1)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2)液化石油气储罐或罐区与建筑物、堆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低规第4.4.1条规定。7/22/202356总容积V(m3)30<V≤5050<V≤200200<V≤500500<V≤10001000<V≤25002500<V≤5000V>5000单罐容量V(m3)V≤20V≤50V≤100V≤200V≤400V≤1000V>1000居住区、村镇和学校、影剧院、体育馆等重要公共建筑(最外侧建筑物外墙)45.050.070.090.0110.0130.0150.0工业企业(最外侧建筑物外墙)27.030.035.040.050.060.075.0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室外变、配电站45.050.055.060.070.080.0120.0民用建筑,甲、乙类液体储罐甲乙类仓库,甲乙类厂房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材料堆场40.045.050.055.065.075.0100.0丙类液体储罐、可燃气体储罐丙丁类厂房、丙丁类仓库32.035.040.045.055.065.080.0助燃气体储罐、木材等材料堆场27.030.035.040.050.060.075.07/22/202357(四)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半露天堆场的防火间距1、布置:

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宜设置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且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易燃、可燃材料的露天、半露天堆场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低规第4.5.1条规定。7/22/202358名称一个堆场的总储量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粮食席穴囤W(t)10≤W<500015.020.025.05000≤W<2000020.025.030.0粮食土圆仓W(t)500≤W<1000010.015.020.010000≤W<2000015.020.025.0棉、麻、毛、化纤、百货W(t)10≤W<50010.015.020.0500≤W<100015.020.025.01000≤W<500020.025.030.0稻草、麦秸、芦苇、打包废纸等W(t)10≤W<500015.020.025.05000≤W<1000020.025.030.0W≥1000025.030.040.0木材等V(m3)50≤V<100010.015.020.01000≤V<1000015.020.025.0V≥1000020.025.030.0煤和焦炭W(t)100≤W<50006.08.010.0W≥50008.010.012.07/22/202359§4.2总平面防火布局一、城市总体布局防火

1.易燃易爆物品工厂、仓库—独立安全区、保证防火间距2.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工厂和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存基地--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液化石油气储罐站等沿城市河流布置—下游3.合理布置液化石油气供应站瓶库、汽车加油站和煤气、天然气调压站

一级加油站、一级液化石油气加气站和一级加油加气合建站不设置在市内合理确定城市输送甲、乙、丙类液体、可燃气体管道位置7/22/202360加油站:一级:121-180m3二级:61-120m3三级:≤60m3液化石油气加气站:一级:>60m3二级:31-60m3三级:≯30m3§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61

4.装运液化石油气和其他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专用车站、码头—独立安全地段5.城区内新建的各种建筑物--耐火等级要求6.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街、地下停车场与城市其他建设有机结合7.设置必要的防护带8.布置工业区应注意靠近水源9.合理布置消防站10.城市汽车加油站要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重要的公共建筑、以及有明火和散发火花的地11.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160.0m。§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62消防站布局原则:我国根据城市建筑结构、消防车性能、城市道路及通讯设施等情况把消防时间定为15分钟,大体分配为:(1)从起火到发现估计为4min;(2)报警时间为2.5min;(3)接警和出动时间为1min;(4)消防车在途中行驶时间为4min;(5)到达火场出水扑救为3.5min。所以城市消防站应按5分钟内消防车到达责任区边缘来确定位置,消防站责任区的保护面积为4~7平方公里。(30~36公里/时)7/22/202363二、建筑总平面布局防火(一)工业建筑1、合理分区2、相对集中3、注意环境4、考虑地势5、风向影响6、物质特性§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64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这是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容易蔓延和疏散、扑灭难度大,往往造成严重损失和重大伤亡事故及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发生火灾时对高层建筑的威胁等因素确定的。§4.2总平面防火布局(二)高层民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7/22/2023651、主体建筑与裙房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的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米,进深大于4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667/22/2023672、高层建筑的附属建筑(1)燃油、燃气锅炉房、可燃油浸变压器、充油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等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除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锅炉外,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高层建筑或裙房内时,其锅炉的总蒸发量不应超过6t/h,且单台锅炉蒸发量不应超过2t/h;可燃油浸电力变压器总容量不应超过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超过630KVA,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68①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当必须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②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并应设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不燃烧体的防火挑檐。7/22/2023697/22/202370③变压器的下面应设有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④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2)消防控制室宜设在高层建筑的首层或地下一层,且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3)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一定要求。(400m2;两个安全出口;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阻燃织物)7/22/202371哪些地方设消防控制室?设有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或设有自动报警和机械防烟、排烟设施的建筑,应设消防控制室。功能:(1)按受火灾报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全疏散指令;(2)控制消防水泵、固定灭火装置、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和电动的防火门、防火卷帘、防排烟设施;(3)显示电源、消防电梯的运行情况等。7/22/202372消防控制室布置要求7/22/2023737/22/202374(4)高层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设在首层或二、三层,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当墙上必须开门时应设置不低于乙级的防火门。(不应设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200m2;两个安全出口;自动报警和灭火系统;防排烟设施;发光的疏散指示标志)(5)托儿所、幼儿园、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内,当必须设在高层建筑内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并应设置单独出入口。(6)高层建筑内使用可燃气体作燃料时,应采用管道供气。使用可燃气体的房间或部位宜靠外墙设置。7/22/2023757/22/2023767/22/202377③在总进气管道、总出气管道上应设有紧急事故自动切断阀。④应设有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⑤电力装置防爆设计。⑥其它规定。(7)当高层建筑采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作燃料时,应设集中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液化石油气总储量不超过1.00m3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可与裙房贴邻建造。②总储量超过1.00m3、而不超过3.00m3的瓶装液化石油气间,应独立建造,且与高层建筑和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7/22/2023787/22/202379

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1、消防车道的设置条件(1)工厂、仓库应设消防车道;(2)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应设有消防车道或可供消防车通行的且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三、消防车道§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80储量大于表4-7规定的堆场、储罐区,宜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其四周设置宽度不小于6m的平坦空地或通道。占地面积大于25000m2的易燃材料堆场或占地面积大于40000m2的可燃材料堆场,应设置与环行消防车道相连的中间消防车道。中间消防车道与环行消防车道交接处应满足消防车转弯半径的要求。消防车道与堆场材料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m;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甲、乙、丙类液体储罐的最近距离宜为15~100m。消防车道中心线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7/22/202381(3)高架仓库周围宜设环形消防车道;(4)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和占地面积超过3000m2的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宜设环形消防车道;7/22/202382(5)高层民用建筑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6)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超过220m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7)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8)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和天然水源,应设消防车道。7/22/2023837/22/2023847/22/2023857/22/2023862、尺寸要求(1)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4m),道路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净高不小于4m;(2)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净宽不应小于4m。(3)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面积不小于12m12m或15m15m或18m18m的回车场。7/22/2023873、其它要求(1)城市街区内道路,考虑消防车通行,其间距不应大于160m。(2)环形消防车道至少两个地方与其它车道相连。(3)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4)消防车道应尽量避免与铁路平交,如必须平交时,设备用车道,间距不宜小于一列火车长。(5)消防车道下的管沟和暗沟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压力。7/22/2023887/22/202389(6)消防车道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m,防止建筑物构件火灾时塌落影响消防车作业。(7)消防车道与建筑物之间,不应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7/22/2023907/22/202391(一)管道的种类及敷设方式1、管线种类:给水、排水,热力,电力,弱电,天然气或煤气,氧气、乙炔管线,压缩空气管线2、管线的敷设方式(1)直埋(2)管沟(3)架空四、管道综合布置§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92(二)管线敷设的防火要求1、严禁将可燃气体管线直接埋入地下敷设。2、热力管线、电力线路、弱电线路、氧气管道严禁与输送易燃、可燃液体及可燃气体的管线敷设在同一管沟内。3、架空敷设的氧气管道不宜与易燃、可燃液体管道共架敷设,必须共架时,将氧气管布置在上面,净距不小于0.5米。4、乙炔管道严禁穿过生活间、办公室以及不使用乙炔的的建筑物。§4.2总平面防火布局7/22/2023935、各种工艺管线不应穿越与其没有生产联系的设备或建筑物。6、各种工艺管线架空敷设时,应避免与厂库区内的各种道路交叉。7、易燃易爆生产单位的管沟应设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