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课件_第1页
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课件_第2页
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课件_第3页
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课件_第4页
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41、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42、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4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4、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4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2)主要内容1、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艺流程:ITO图形刻蚀;取向排列;空盒制作;液晶灌注;成品检测与包装2、设计与制版:新样品的制作流程;外观图的设计内容;菲林版的设计;菲林版的制作一、液晶显示器制造具体工艺过程示意第一阶段:ITO图形刻蚀图1ITO玻璃图4显影图5刻蚀去膜(去光刻胶)图6ITO电极取向排列图7涂取向剂图8磨擦取向空盒制作图9丝印边框及银点图10俯视图图11喷衬垫料图12对位压合图13固化图14标盒液晶灌注图15切割与裂片图16液晶灌注图17封口成品检测与包装图18贴偏振片二、设计与制版

1、新样品的制作流程整个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设计:性能参数的设计;外形、电极的设计;LCD结构、材料的设计;掩膜版的设计新样品的制作流程2、外观图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1.LCD外形长、宽;可视区长、宽;大、小片玻璃的长、宽;可视区距玻璃边缘尺寸.2.引线电极的数目;长、宽;间隙;第一根距玻璃边缘的距离.3.封口的大小、位置.偏光片的外形尺寸.4.LCD玻璃大片在上还是小片在上;厚度多少.5.技术条件中几项指标的含义.(Note)6.显示的段数,即LCD共有多少段需要显示.7.显示像素的尺寸及位置;引线电极的线宽、线间距(与AuToCAD中的区别).其次,外观图设计好以后,按照图纸的要求还需要有(除了单粒主视图外)侧视图、逻辑走线表、技术要求(文字表述)、标题栏,这才构成一幅完整的液晶显示器设计图.(这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外观主视图、侧视图3、掩膜版的设计掩膜版:在液晶显示器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导电玻璃的导电层上制成所要求的电极图形,这个过程目前都是用光刻技术来完成的。光刻中要用到具有特定图形的光刻掩膜版。光刻掩膜版分铬板和胶片两种,常用的软性胶片掩膜版,通常称为菲林,习惯上又叫做掩膜。由于使用正性胶故设计成正版图,通过制版方法在胶片上制成与电极图形对应的黑白图案,黑色区域能遮挡光,而透明区域能让光通过,它类似平常所见的黑白照相底片。五张版:LCD生产工艺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工序分为光刻、PI涂覆、摩擦、丝印成盒等几个工序。这几个工序中都要用到相应的掩模版。光刻掩模版:光刻工序是在ITO玻璃上刻出电极图形,其中曝光中所用的掩膜版(称为菲林版)需要设计,因为LCD盒由上、下两层基板组成,所以有上基板光刻掩膜版和下基板光刻掩膜版。需要设计Maskd和Masku两张光刻版。取向剂掩模版:PI涂覆方式有几种,但目前较流行的是选择涂覆。选择涂覆要用一种凸版,制作凸版需要菲林胶片,这种菲林胶片也需要依LCD而设计。丝网版:丝印成盒工序需要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所用的丝网制作,也需要两张菲林胶片,一张是印封边框的Seal版,另一张是印导电点的Dot版菲林版的制作:版图设计方法版图设计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传统的方法,即“贴红膜照相拼版”,先做一组放大的图形(10倍),在同一底图上设计面背电极、边框、银点、凸版版图,将他们贴制成红膜图,然后分一次或两次照相缩版做成与产品尺寸相同单元菲林,最后单元菲林排版制成生产用掩模版.另一种方法是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底图,它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根据这一底图,在不同的层面设计面(背)电极、边框、银点、凸版版图,并通过转换软件将数据转换成光绘数据,由光绘仪直接制成1:1单体菲林,再通过高精度拼版机拼版成为生产用菲林.液晶显示器设计理论(3)主要内容:1、关于液晶显示器设计的标准关于液晶显示器件名词术语的国家标准;关于液晶显示器件命名的规则;关于液晶显示器件外形尺寸标注及引线排布规则2、电极引线排布方式段形电极的排布方式;普通点阵(简单矩阵)的电极排布方式1、关于液晶显示器设计的标准

(1)液晶显示器件名词术语液晶显示是一项高新技术,又是一门边缘学科。为了深入、准确的理解液晶显示的内涵,有必要先了解有关液晶显示器件的名词术语。国家于1986年制定了《液晶显示器件名词术语》(GB6250-86)的国家标准,这里仅摘录一部分:液晶层—liquidcrystallayer液晶盒—liquidcrystalcell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device彩色转换—colorswitching彩色显示colordisplay黑白显示—B/Wdisplay多色显示—multicolordisplay数字显示numberdisplay字符显示—characterdisplay基板—substrate被动显示装置—passivedisplaydevice透射型显示—transmissivetypedisplay反射型显示—reflectivetypedisplay矩阵显示—matrixdisplay显示区域—activearea静态驱动—staticdrive动态驱动—dynamicdrive多路驱动—multiplexdrive段电极—segmentelectrode性能和测试方面的术语参考国标

(2)液晶显示器件型号命名方法国家于1983年规定了〈液晶显示器件型号命名方法〉(GB3951-83),标准中规定器件型号由三个部分组成。

阿拉伯数字表示液晶显示器件的驱动方式

用汉语拼音字母表示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类别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位数及序号(前两位表示显示单元或显示位数,后面表示序号,由命名管理单位所给与的产品顺序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型号各个部分的含义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符号意义符号意义见示例无静态驱动YN扭曲向列型3三路驱动YD动态散射型4四路驱动YB宾主型数字x数字矩阵显示YX相变型YS双频型YK电控双折射型示例:1、静态驱动扭曲向列型6位液晶显示器件型号命名:YN0612、3路驱动扭曲向列型8位液晶显示器件型号命名:3YN0843、矩阵显示扭曲向列型一个单元液晶显示器件型号命名:5X7YN1616

凡是符合上面规定的,即是通过正式手续申办的并由原电子部标准化研究所颁发的型号,反之即为各单位自行命名的型号(3)液晶显示器件外形尺寸标注规则

各个厂家在LCD外形尺寸标注上虽各不相同,但是关键尺寸却必须要给出,中国于1986年制定了LCD外形尺寸标注的有关国家标准,关键尺寸摘录如下:(1)器件长、宽、厚;(2)封口突缘尺寸(长、高);(3)上、下基板宽;(4)显示区长、宽;(5)字符高、宽;(6)左右两侧外引线中心距;(7)外引线长、宽;(8)上、下玻璃基板厚;(9)基准面到相邻近处外引线中心线的距离笔段标注如图所示:2、电极引线排布方式(1)段形电极排布方式静态驱动段形电极排布方式:

段电极的每个笔段都有一个引出线,而对应的背电极则只有一个引出线动态驱动段形电极排布方式:

对于多位字符显示时静态驱动的外引出电极过多,因此要用到动态驱动。这种电极排布规则是前后对应电极必须按不同的组合连接,以使在任何前后一对对应电极接通时,只有一个像素电极被选通。以段形数字为例,其连接方式有4x2、3x3、2x4几种方式2路驱动LCD电极接线3路驱动LCD电极接线4路驱动LCD电极接线

(2)普通点矩阵电极排布方式

普通点矩阵的电极实际上就是x方向和y方向的两组平行直线电极分布于前后玻璃基板上。如果只显示字符,其电极每隔若干条电极有一间隔。若显示图形,无论多少都无间隔。另外为了拓展点矩阵的驱动能力,在电极排布上还有多重矩阵及双屏矩阵等排布。外引线可以单侧引出,也可双侧,三侧,四侧引出。标准矩阵排布交叉列电极排布字符型点矩阵LCD电极排布

液晶显示器件外观图形的设计规格要求:1、玻璃尺寸下玻璃长(大玻璃长度)20上玻璃宽度(小玻璃宽度)16下玻璃宽度(大玻璃宽度)20玻璃的厚度1.1台阶宽度42、可视区尺寸可视区长度18可视区宽度14可视区距玻璃左边界的距离1

可视区距玻璃下边缘的距离13、引脚尺寸引脚的长度4引脚的宽度1

引脚之间的距离2引脚的数目5

第一个引脚中心距玻璃左边界的距离6

4、液晶灌注口灌注口长3

灌注口高1

灌注口方向左侧5、公差偏振片0.1玻璃0.1

6、说明液晶盒大玻璃在下,小玻璃在上一侧台阶单位mm圆角半径1液晶显示器外观图形设计步骤分析数据,进行分类,形成绘图思路,即绘制的先后顺序;新建AutoCAD文件;根据数据分类设置图层,对每个图层进行线型,线宽以及颜色设置,另外,在对图层取名称时,按照该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