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培训课件_第1页
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培训课件_第2页
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培训课件_第3页
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培训课件_第4页
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目录

出血与止血三角巾包扎法骨折包扎法搬运伤员心肺复苏2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出血与止血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出血外出血分为三种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以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

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为非喷射状流出,如时间长出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从受伤面向外渗出,呈水珠状,颜色从鲜红变暗红Ps:要记住,大出血时,千万不能喝水。4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止血指压止血法屈膝加垫止血法绞紧止血法

5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指压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关键是要用拇指压出血的血管上部,也就是靠近心脏的位置。①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②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边界处的面动脉。

③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6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指压止血法④头面部、颈部出血,用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上。Ps:a、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

b、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不能太久,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⑤肩部、腋部出血,要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向下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7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指压止血法⑥前臂出血,将患肢抬高,救护者用四个手指,压在肘窝肱二头肌内侧的肱动脉末端。⑦手掌出血,可以将手抬高,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的尺、挠动脉。⑧手指出血,将患肢抬高,用食指和拇指分别压迫手指两侧的指动脉。⑨大腿出血,救护者可以在伤者的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两手拇指向后用力压股动脉。大腿止血,也可以用肘关节压迫法。⑩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8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屈膝加垫止血法2、屈膝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以在肘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然后用绷带进行包扎。Ps:这种方法在发生骨折或者关节脱位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9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绞紧止血法3、绞紧止血法把三角巾折成带型,打一个活结,取出一根小棒穿在带型外侧绞紧,将绞紧后的小棒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10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注意事项Ps:在使用止血带时,特别注意7个事项①快(动作快,抢时间)②准(看准出血点,上好止血带)③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④上(扎在伤口的上方)⑤适(松紧适宜)⑥标(标上红色标记,注明日期、时间)⑦放(每隔1小时放松止血带1次,每放松一次时间不超过3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11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12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包扎时必须注意,要在伤口部位盖上敷料。包扎要领:快、准、轻、牢1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1、头部包扎法

把三角巾底边向上翻折两指宽,盖住头部,在眉上耳上把两底角和顶角包括系带在枕后交叉回额中央打结。2、眼睛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形,从枕后部拉向双眼交叉,再绕向枕下部打结固定。14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3、下颌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带型,留出系带一端从颈后绕前包住下颌,与另一端在颊侧面交叉,在头顶上打结固定。4、肩部包扎法将三角巾底边放在两肩上,两侧底角向前方绕腋下至背部打结,将顶角系带翻向胸前,在两侧肩前做假扣扎紧固定。15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5、胸部包扎法将三角巾一底角对准肩部,顶角系带围腰在对侧底边中央打结,上翻另一个底角盖住胸部,在背后打结固定。6、膝肘关节包扎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盖住膝关节,在膝盖窝交叉,两端返绕膝肘关节在外侧打结。16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三角巾包扎法7、手掌包扎法将三角巾一折为二,手放在中间,中指对准顶角,把顶角上翻盖住手背,然后两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打结固定。17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法18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固定目的避免搬运时断端移位而更多地损伤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便于运输。19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外伤性骨折

定义外伤性骨折:由于外伤等暴力因素,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20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

材料选择木制夹板:最常用的固定材料。有各种长短不同的规格以适合不同部位的需要。2.塑料夹板:事先用热水浸泡软化,塑形后托住受伤部位包扎,冷却后塑料夹板变硬起到固定作用。21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

材料选择3.颈托:专门用于固定颈椎,颈椎外伤后,怀疑颈椎骨折或脱位时必须用颈托固定。紧急情况下,可就地取材,用硬纸板、衣物等做成颈托而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4.充气夹板:为一种筒状双层塑料膜,使用时将塑料膜套在需要固定的肢体外,摆好肢体的功能位,下肢伸直,上肢屈曲,再向进气阀吹气,充气后立刻变硬而达到固定的目的。

22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

有开放性的伤口应先止血、包扎,然后固定。如有危及生命的严重情况先抢救,病情稳定后再固定。夹板和代替夹板的器材不要直接接触皮肤,应先用棉花、碎布、毛巾等软物垫在夹板与皮肤之间,尤其在肢体弯曲处等间隙较大的地方,要适当加厚垫衬。注意事项2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

怀疑脊椎骨折、大腿或小腿骨折,应就地固定,切忌随便移动伤员。4.固定应力求稳定牢固,固定材料的长度应超过固定两端的上下两个关节。注意事项24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方法上臂的固定(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一块放在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然后用绷带固定。

(2)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将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

(3)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4)如果没有夹板,可先用三角巾悬吊,再用三角巾把上臂固定在身体上。

25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成果图一26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方法2.前臂的固定

(1)病人手臂屈肘90度,用两块夹板固定伤处,分别放在前臂内外侧,再用绷带缠绕固定。

(2)固定好后,用绷带或三角巾悬吊伤肢。

27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成果图二28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方法3.大腿的固定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足跟,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29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方法4.小腿的固定

(1)将伤腿伸直,夹板长度上过膝关节,下过足跟,两块夹板分别放在小腿内外侧,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

(2)如无夹板,可利用另一未受伤的下肢进行固定。

30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骨折固定方法5.脊椎的固定

在脊椎受伤后,容易导致骨折和脱位,如果不加固定就搬动,会加重损伤。搬运时,要由医务人员负责,并指挥协调现场人员3人以上实施。不要使脊柱受牵拉、挤压和扭曲的力量。

31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搬运伤员32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搬运原则3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搬运分类

搬移的主要任务是使伤病员迅速脱离出事地点,转移到安全和便于救治的地方,以进行及时的止血、包扎和固定运送的主要任务是将紧急救治后的伤者迅速送往医院接受治疗搬移运送34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扶行法适宜人群:清醒、没有骨折伤势不重、能自己行走的伤者搬运方法:救护者站在身旁,将伤者一侧上肢绕过其颈部,用手抓住伤者的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背后,搀扶行走36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抱持法适宜人群:适于年幼体轻、没有骨折、伤势不重的伤病者,是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搬运方法:救护者蹲在伤者的一侧,面向伤员,一只手放在伤病者的大腿下,另一只手绕到伤病者的背后,将其轻轻抱起。

注意

脊柱或大腿骨折者禁用此法37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背负法适宜人群:适用老幼、体轻、清醒的伤病者搬运方法:救护者背朝向伤病者蹲下,让伤员将双臂从救护员肩上伸到胸前,两手紧握。救护员抓住伤病者的大腿,慢慢站起来

注意

有上、下肢,脊柱骨折者禁用此法38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爬行法适宜人群:狭窄空间下的昏迷者或清醒者。搬运方法:使用三角巾或撕开的衬衫把伤员的手扎在一起,再把扎着的手套在你的脖子上,一手撑地,一手搂住伤者肩下部位。主讲人:周春雷39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拖行法适合人群:处于仰卧或是坐姿的伤员。搬运方法:轻轻地把双手揑到伤员的腋下,分别抓住两边的衣服,将伤员的头支撑在救护者的前臂间,向后方拖行。40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法41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

心肺复苏是用于呼吸和心跳忽然停止、意识丧失病人的一种现场急救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来向患者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呼吸心跳骤停,医学上叫猝死,多见冠心病、溺水、点击、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病人,多发生在公共场所、家庭贺工作单位。多来不及宋医院抢救。在病发四分钟内能开始进行正确有效的心肺复苏术,能救活无数的猝死病人。因此,让更多的人掌握现场心肺复苏术,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42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步骤1、病人的准备将病人平卧在平地或硬板上,党病人有外上(如骨折等)时,要小心搬动,以免加重伤情。保持病人气道通畅,可用仰头托颌法,是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根阻塞气道口。方法是操作者站在火跪在病人右侧,左手置病人前额上用力后压,右手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沿,将颏部向上抬起。43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步骤2、口对口吹气抢救人员将置于病人下颏的右手向下压其颏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病人的鼻孔,防止呼入的空气溢出。抢救人用自己的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的外部,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然后以中等力量,用1-1.5秒的速度向病人口中吹入约800毫升空气。吹气候,抢救人员即抬头侧过一边,作一次深吸气,待下次吹气,如此按每分钟12次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44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步骤3、胸外心脏按压目的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的胸腔内外压差,维持血液循环的动力。方法是抢救人员在病人右侧时,其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前胸骨下段,再将右手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形成压力,将胸骨向下压约3.5-4.5厘米(婴儿1.5-2.5厘米,儿童2.5-4厘米),按压和放松相间,时间相等,单手杖不离开病人胸骨部位,反复进行,每分钟按压80-100次。45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注意事项:(1)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15:2,即吹气二次,胸外心脏按压15次,吹气与按压的次数过多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2)胸外按压的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脾、胃等内脏。按压的力量要适宜,过猛过大,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按压力过轻,形成的胸腔压力过小,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46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心肺复苏(3)口对口的吹气不宜过大(不应超过1200毫升),吹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病人气道是否通畅,胸腔是否被吹气。47急救知识培训专题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