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临床血液学与检验课程教学大纲clinicalhematologyandexaminations学时数:96其中:实验学时:40实训学时:4学分数:6适用专业:医学检验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亦是医学检验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课程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理学、化学、细胞遗传学、免疫学以及现代自动化仪器的方法,采用病人血液及骨髓标本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协助临床医生对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学生掌握与本门课程相关基础理论、基本检查方法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知识,并了解血液学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进展,为从事专业实践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绪论了解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的研究内容及临床应用(二)造血基础理论1、掌握血细胞的增殖、成熟过程及发育成熟规律。2、理解造血器官的类型及特点;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定义及特征。3、了解造血的微环境;造血的调控;(三)造血检验的方法1.掌握正常血细胞学形态特点,骨髓取材满意的几项指标,骨髓检查步骤,正常骨髓象特征;掌握POX染色、α-NAE染色及NaF抑制试验、PAS染色、NAP染色、Fe染色的原理、正常血细胞反应及临床意义。2.理解骨髓象特征的填写方法,诊断意见的书写方法。3.了解骨髓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苏丹黑染色、酸性磷酸酶染色、α-NBE染色等;骨髓活检的适应症及临床意义。(四)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1.了解造血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检测中的应用。(五)红细胞基础理论理解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了解红细胞的代谢与衰老。(六)红细胞检验方法1、掌握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血红蛋白电泳、抗碱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2、理解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G6PD活性的测定、异丙醇沉淀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3、了解铁的代谢及其检测指标;酸溶、糖溶试验的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七)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1、掌握贫血的定义、贫血的诊断标准及贫血的分度;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及髓象特点及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的血象和髓象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血象、髓象及生化检测和诊断标准;常见类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验、诊断依据。2、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常见类型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3、了解铁粒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和诊断。(八)白细胞基础理论1、理解粒细胞的动力学。2、了解白细胞抗原。(九)白细胞检验方法1、理解白细胞功能检验;白细胞标记检验。2、了解白细胞动力学检验。(十)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1、掌握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FAB分型、MICM分型、WHO分型、柴捆细胞、白血病复发、非红系百分比、微量残留白血病等概念;急性白血病FAB分型标准;掌握急淋白血病(L1、L2、L3)的骨髓主要特征及急非淋白血病(M1、M2、M3、M4、M5)骨髓的主要特征及慢性粒白血病骨髓特征;多发性骨髓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淋巴瘤的分类、诊断依据及分期;2、熟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慢粒、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MDS各型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类白血病反应各型特点、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骨髓纤维化的血象及骨髓象改变及诊断标准。3、了解MDS的临床特点、分型。了解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血象和骨髓象。(十一)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1、掌握血管壁的止血功能;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凝血机制和凝血过程;抗血液凝固系统的作用;纤溶系统的组成和纤溶的机制。2、熟悉血管止血功能的调控;凝血因子的特性和作用;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的代谢。3、了解血管壁、血小板的结构;血液流动性和粘滞性。(十二)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1、掌握常用筛选试验的原理及临床评价。2、熟悉检验方法的参考值、临床意义,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应用3、了解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内容(十三)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1、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2、熟悉过敏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的临床特点3、了解血栓与止血筛选检验的应用;DIC的病理生理;了解维生素K缺乏和肝病所致的凝血障碍、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的概述、实验室检查和诊断。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一、临床检验血液学的概述二、临床检验血液学的发展史三、临床检验血液学和临床的关系四、学习临床检验血液学的方法和要求重点重点:临床血液学和血液检验的研究内容难点:血液学的发展史第二章造血基础理论一、造血器官和微环境(一)造血器官1、胚胎期造血器官2、出生后造血器官3、髓外造血(二)造血微环境1、骨髓微血管系统2、骨髓基质细胞及细胞外基质二、造血细胞生长发育(一)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二)造血细胞生长发育1、造血细胞生长发育的概念与过程2、血细胞的命名3、血细胞发育的一般规律三、造血的调控(一)造血的正向调控(二)造血的负向调控重点重点:1、出生后的造血器官2、血细胞形态演变一般规律难点:造血的调控第三章造血检验的方法一、造血细胞形态学(一)血细胞生成及发育规律(二)正常细胞形态学特征(三)骨髓象检查二、细胞化学染色检验(一)概述(二)细胞化学染色常用的种类三、骨髓活体组织检验(一)骨髓活检适应证(二)骨髓活检的临床意义重点:重点:正常血细胞形态;正常骨髓象;过氧化酶染色的操作方法与结果的观察、判断。难点:每项结果的计算与骨髓报告单的书写;几种化学染色的结果观察与意义第四章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一、造血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二、血液病治疗监测中的应用重点重点:造血检验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难点:造血检验在疾病治疗检测中的应用第五章红细胞基础理论一、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二、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三、红细胞代谢与功能重点重点:血红蛋白的组成难点:血红蛋白的结构;红细胞的代谢与衰老第六章红细胞检验方法一、溶血的检验(一)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检测(二)HP的检测(三)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四)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二、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一)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验(一)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四、血红蛋白异常的检验(一)血红蛋白电泳检测(二)抗碱血红蛋白检测(三)异丙醇沉淀试验4、热变性试验五、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检验(一)抗人球蛋白试验(二)冷凝集素试验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检验(一)酸化血清溶血试验(二)蔗糖溶血试验七、铁代谢指标的检验(一)血清铁测定(二)血清铁蛋白测定(三)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八、DNA合成代谢检验(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二)血清维生素B12测定第七章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一、贫血分类中的应用(一)贫血的定义(二)贫血的分类(三)贫血的诊断二、铁代谢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一)缺铁性贫血(二)铁粒幼性贫血三、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一)概述(二)病因与临床表现(三)检验(四)诊断四、造血功能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一)再生障碍性贫血(二)再生障碍危象五、溶血性贫血中的应用(一)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和诊断(二)红细胞膜缺陷性溶血性贫血(三)红细胞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四)血红蛋白病(五)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六)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重点重点:贫血的定义与贫血的分类;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再障贫血骨髓的主要特征;溶血性贫血的分类;膜缺陷症;G6PD缺乏的溶血机制MHbT实验原理;地贫的分类与血红蛋白病的概念;血红蛋白电泳技术。难点:巨幼红细胞巨变的形态特征;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鉴别第八章白细胞基础理论一、白细胞基础理论(一)白细胞抗原(二)粒细胞动力学及功能重点重点:粒细胞动力学难点:白细胞分化抗原第九章白细胞检验方法一、白细胞功能检验二、白细胞动力学检验三、白细胞标记检验。重点重点:白细胞功能检验难点:白细胞标记检验第十章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一、白血病的分型和诊断中的应用(一)白血病的概述1、白血病的定义2、白血病的传统分类3、白血病的临床表现4、白血病的发病机理(二)急性白血病分型和诊断1、白血病分型概述2、细胞形态学分型3、免疫学分型4、细胞遗传学分型5、其它分型(三)急性白血病疗效标准(四)微量残留白血病诊断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一)概述(二)检查(三)诊断和鉴别诊断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应用(一)M0(二)M1(三)M2(四)M3(五)M4(六)M5(七)M6(八)M7四、慢性白血病的应用(一)慢粒(二)慢淋五、少见类型白血病的应用六、MDS、MM等疾病的应用重点重点:FABM1~M7的骨髓特征;FABL1~L3的骨髓特征;慢粒白血病骨髓特征;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特征难点:骨髓细胞形态学第十一章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血管壁的止血作用血小板的止血作用(一)血小板的结构(二)血小板的活化(三)血小板功能血液凝固机制(一)凝血因子(二)凝血机制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机制血液流变学重点重点:凝血机制难点:抗血液凝固系统;纤维蛋白溶解机制第十二章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血管壁检验(一)束臂试验(二)出血时间测定(三)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检测血小板检验(一)血块收缩试验(二)血小板粘附试验(三)血小板其它功能检测凝血因子检验(一)内源凝血因子(二)外源凝血因子(三)共同途径凝血因子循环抗凝物质检测纤溶活性检测血液流变学检验重点重点:APTT试验PT试验TT及其纠正试验的原理、参考值及临床意义。难点:血小板粘附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STGT及其纠正试验的原理。第十三章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出血性疾病的应用血栓性疾病中的应用重点重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难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四、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一)本课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讲授、实验、见习、讨论、作业练习及考试等。教师讲授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临床岗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医学检验和课程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进展引入到课堂,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二)通过实验和见习,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临床,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和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临床岗位常用检查项目的基本操作,为毕业实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三)布置一些联系临床岗位,联系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的讨论题,让学生判断,上课时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四)本课程在结束时学生参加学校安排的考试,主要考核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成绩由课程结束考试成绩(60%)加实验成绩(40%)组成。五、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题量备注章节主要内容讲授实验讨论习题课外其它小计1绪论0.50.52造血基础理论1.51.53造血检验的方法11.51526.54造血检验的临床应用0.50.55红细胞基础理论116红细胞检验方法57127红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8198白细胞基础理论0.50.59白细胞检验方法0.50.510白细胞检验的临床应用8142211血栓与止血基础理论6612血栓与止血检验方法53813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44见习44合计5240496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临床血液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课,它是在学生完成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开设的专业课程,它与《临床检验基础》、《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有着一定的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