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_第1页
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_第2页
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_第3页
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_第4页
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诗歌鉴赏四个不到位,供大家参考。

古体诗阅读的四个不到位

福建武平一中

石修银

古体诗鉴赏题失分原因很多,常常出现的错误是分析或答题不到位。

本文将其归纳为四个不到位。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心境/情感的领悟不到位例1

读刘攽的《新晴》,说说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错答

初晴之后,青苔满地绿树阴阴却四周无人,只有南风在无聊翻书,诗人勾画出寂寥冷清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无奈凄冷的心境。

分析

《新晴》写初晴之后,青苔满地绿树阴阴却四周无人的遗憾,后两句描摹南风的调皮,情感转为宽慰与喜悦。

正答

作者描摹青苔满地绿树阴阴却四周无人而生遗憾,又描绘南风偷开门户又翻书的细节,借此生活之景,表达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链接

心境/情感领悟是阅读的主要目的,要实现领悟的准确到位,要注意三结合:

一是结合诗中具体语境,如上面的诗歌;二是结合诗作的背景,歌诗为事而作,诗歌的情感思想源自对当时背景中自身遭遇或当时社会的态度;三是结合具体的意象,因为古诗的具体意

象(如月亮、板桥、菊花、梅树、柳叶等)

有其特定的情感意义。

结构作用的分析不到位例2

读王昌龄的《从军行》,回答:

诗歌最末一句与前三句的写作手法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错答

诗前三句均就叙事(乐声)

抒情,最末一句则为说以景结情,映衬出边愁之缭乱之浓郁。

分析

战士边愁听不尽,诗人在结尾处轻轻宕开一笔,推出一幅月照长城画面。

此不仅为衬情,更是引发读者想象:

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对此,读者也许会生发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于是,诗歌也就有了绵长的韵味。

正答

诗前三句均就叙事(乐声)

抒情,最末一句则为说以景结情,映衬出边愁之缭乱之浓郁,为读者留置广阔的想象空间,使文章更是韵味绵长。

链接

结合全诗,首先也就要考虑要求我们理解的句子在诗歌中的位置,然后联系全诗思考。

除了表达所处位置所要表达的思想或情感,一般还有如下作用⑴开头:

铺垫、照应标题;⑵中间语句: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铺垫作用;⑶结尾:

回扣标题或开头,为读者留置想象玩味空间,进一步渲染气氛,篇末点题,情感升华。

具体词句的赏析不到位例3

读王维的《汉江临眺》,思考:

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错答

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分析

浮与动是写出了乘之舟上下波动,写出了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但诗歌是言情表意的,景色只是情感或思想的依托,只是一种载体。

如此答案,只是写出对事物的描摹意义,没要表达出诗人借此表达的情感或思想。

正答

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衬托/表达/暗示出作者心情的愉悦与豪迈。

链接

对具体语词的赏析,要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

⑴思考语词意义,即什么意义;⑵思考语词描摹对象的具体作用,即生动形象或含蓄委婉描写了什么之景;⑶思考此语词在表达什么情感或寄寓什么思想,表达什么追求或表达对什么的欣赏厌恶或什么样的情感。

答题的语言表述不到位

例4

试分析李白《独坐敬亭山》中诗人的形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错答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寂寞心情,或为功名的失意,或为宦海沉落,只有敬亭山上与己相伴。

分析

这是对李白的客观而公正、简洁而诗性的评价。

但答题没有按题作答指出诗人形象。

答题时,也就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此之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然后再结合诗中文句分析说解。

正答

全诗塑造了一个孤僻高傲的诗人的形象。

众鸟距己甚高且已飞去,唯留诗人独坐敬亭山,体现他的孤僻。

那孤云不正是诗人自己?虽然孤独但乐得清闲,也体现了他的高傲。

最后只留他与敬亭山,但依旧相看不厌,又一次全面展示了他的形象。

链接

回答表述不到位,原因往往有二:

一是如上答题,不按题作答;二是语言模糊,或语句表意有误,没有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审视题目,清晰表达,阅读答题也就要有答题意识与读者意识。

1.读南宋李弥逊的《春日即事》,说说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李弥逊(1085-1153)

,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白居易的《夜雪》,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夜雪这一主题的。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