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课件_第1页
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课件_第2页
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课件_第3页
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课件_第4页
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现代汉语词性及文言文词类活用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4、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现代汉语的词性现代汉语词类实词名词虚词副词意义较实在,动词不能独立充当能独立充当句介词形容词句子成分;除子成分;加上连词了个别副词,数词定的语气语般不能独立调,一般可独量词助词成句。立成句。代词语气词一、明确速读目标要能较快、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就得让学生明确速读的目标,即应了解自己懂得速读的哪些知识、不懂得哪些知识,应该在理论上重视弄懂自己不懂的速读知识。有了正确的理论方法指导,实践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求阅读者主体――学生应明确自己对阅读材料方面的知识知多少。对于自己不懂的,应找机会弄懂,力求使自己的知识、技能更丰富、更全面;不能扬长避短,而只能是查漏补缺。对于学生来讲,虽然他们学习的目标是渴求知识,但直接的现实目标还主要是为了应对考试及平时的练习。而近年来的各种类型的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题的比重都是很大的,并且学生答题时都比较被动,盲目性很大,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养成答题前弄清题目要求的习惯,搞清楚试题要求学生回答的是语音知识,或词语理解、或词语运用、或是句子分析等等。尤其是近几年试题中出现了一些较灵活的阅读题型,如词、句、段歧义的分析、辩证等。由于学生学习负担本来就很重,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难以满足语文学习的需求,所以,采用速读来充分利用这可怜的时间,必须有明确的速读目标,指导学生首先速读书前的序言(或出版说明,或内容提要)、书的后记、刊物的目录、报纸的各版大标题等,了解其大致结构,揣度其内容框架,筛选出自己要寻求的信息范围,如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语言的运用艺术,或是知识性文字的某个知识点,或是该文章的写法,或其它科技知识。速读要明确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因为对阅读对象的文体规律性特色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阅读的速度。比如,议论文,就要涉及到论点、论据及论证,讲求语言的逻辑性和语言的书面化等;而小说则更多的是讲求塑造成功的典型形象,通过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而语言方面的要求是更讲求形象性和生活化等。如果我们像阅读小说那样只注重议论文的形象性,那将导致事半功倍。二、学习速读方法使学生明确了速读的目标,还仅仅是具备了速读的一个基本条件,其更重要的、带有关键性的条件乃是懂得快速阅读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较灵活地运用于阅读实践中去。所谓速读,是指利用视觉运动的规律,通过一定方法的训练,达到变声读为视读,以记忆快、理解快、阅读快为标准进行阅读的科学阅读活动。根据人在阅读时的眼跳规律和“视读野”的特点,人眼在眼停时具有摄取相当多的文字信息的能力,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把摄取到的大量信息及时传递到大脑的能力。因此,人就能够通过一定的快速理解方法,把输入在大脑的信息整理加工、快速记忆,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实践证明,传统的声读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科学文化现实的需要,必须变声读为视读,提高视觉扫描的速度,在不影响理解和记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扩大“视读野”,充分调动大脑的积极性,综合左脑得来的信息,并充分利用右脑的图式认识能力,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对于快速阅读的速度,到底以多快为标准?综合诸位专家的测定,我认为,一般中学生以每分钟600~800字的速度阅读,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这个速度也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我们要能使学生很好地进行快速阅读,其实际情形又是极为复杂的。我们要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既要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形、知识水平和教学实际,也要看阅读材料本身的难易程度等灵活运用。三、培养速读能力快速阅读能力怎么培养呢?快速阅读课堂训练。可按三步训练法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训练:1.提出要求,讲明目标。提出本次训练要达到的目标、训练的题目。开始训练时,可提示该次训练的目标,逐渐地就取消了目标提示。题目由单一逐渐到复杂全面,循序渐进地过渡。最初训练,可只注重字词的注音、注释的运用,这时就可采用“误读”;然后到训练语、句的诠释、运用、“误读”;再到段、篇的分析;最后是对一些有较高艺术成就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反复的整体训练。2.给予材料,规定时间。所给予的材料,既要讲求新颖、规范化,又要注意地道、大众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循序渐进,由语言通俗化、大众化、内容单一的材料,逐渐加深到形式多样化的、内容复杂的材料。总之,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同时,选择的材料要讲求知识性,使其通过对该材料的阅读,既培养了快速阅读的能力,更达到了学习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对于时间的规定,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即是说,所给的时间不能过多,导致达不到快速阅读训练的目的;也不能过少,导致学不到知识、回答不了问题的后果;而应是针对学生实际,以全班中等偏上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准。一般地讲,要求初中学生每分钟阅读500?600字,要求高中学生每分钟阅读600―700字为标准。同时还要给予适当的思考时间。所有这些,都应在实际运用中灵活处理。3.及时检查,纠正评析。规定的时间一到,应立即交卷,严格检查、总结,纠正错误答案。重要的是对典型的错误进行精到的分析,找出其中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补救的办法。而且,检查评析还要注意兼顾评析上、中、下各等级学生的答案。实践证明,最好是采用现身说教法,即由答案正确的学生介绍自己怎么进行快速阅读的,把他成功的思路介绍给其他同学;同时,由答案错误的学生谈自己的错误思路,老师纠正;对于根本就没能按时完成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谈谈自己的阅读情况,然后给予正确引导。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难。所以,我们要想切实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单靠课堂那点训练还远不够,还必须重视习惯的培养。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相对于教师来讲,我们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养成习惯;二是相对于学生来讲,既要通过课堂训练逐步养成习惯,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生活中阅读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体育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如何进行新形势下的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呢?一、对体育教学做出较为公正合理的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1.要建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对学校体育的不同认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事实上,学校体育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是对体育运动锻炼根本目的的认识问题。就现今的学校体育思想而言,把学校体育价值观划分为手段论体育观与目的论体育观。强调运动本身之外的其他社会目标和运动主体的人本身,强调人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满足与自身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出现,单一、机械、刻板的手段论体育必将逐渐消失。2.要走出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误区目前,学校体育教学存在如下四大误区:教学内容的竞技化,教学过程的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和教学目标的达标化。这四大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校体育以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偏离了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为基础的健身目标。其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技术化,不仅造成了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的倒置或错位,也使学生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压抑。其三,体育教学的一体化忽视学生个性与差异,容易扼杀青少年好动的天性。其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标化,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广度,缩小了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对体育教学的评价失去了客观性和公平性,导致评价的简单和不公正。二、新形势下高中体育课程教学评价的策略1.达成性评价所谓达成性评价是针对某种要求,达到则给予及格成绩,如果能继续努力,达到高一层次的水平,则实行奖励性评价,以期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要求和所需付出的不同努力。这种方法较确切的反映出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也符合体育教学大纲对动作技术层次性掌握的要求。但是,平心而论这种达成性评价也存在许多局限性,如达到目标不能明确的显示学生体育能力发榨取内所达到的程度以及最后评价的对象依旧是分极化的结果等等。不过,这种方法对于体育学习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运动技术”是一种具有明确可量度的概念,其教学内容有明确的任务,对于在客观中存在一定的可比标准的事物,的确是一种很适宜的方法。2.学分式评价学分式评价是以学分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收益”累计,以取得必要的学分为结束单元教学的评价制度。如耐久跑教学中,可以通过制定出几项上课的要求:出勤1分,规定时间完成定时跑3次2分,测试成绩达标2分等。最后累计学分来进行评价,打破了其他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更多的学生有信心完成学习,大大方便了学生的学习。3.多样性评价体育教学中单一评价是目前学校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种评价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评价的形式强调多样性。①教师的评价,一般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权威性。这种客观准确湿度的评价,可唤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可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可是学生清楚的反馈自己的成绩和不足。②学生自我评价,开发自我的潜能,提高自身素质。③学生相互评价,“互评”不仅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对他人的评价过程中,促使他对同学的注意,对体育知识的理解,便于提高教学质量。4.非规范性评价非规范性评价是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自然交往时,学生在教师的随机言行中所感受到的来自教师的期望和评价。非规范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介入学生成长的过程,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加以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循环体”。三、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建议通过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体育教学评价可以采用多元评价与过程评价和奖惩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具体操作如下:(1)从新生入学开始,利用2~4周时间,通过观察、检测、问卷调查、访问等工作了解并初步掌握学生基本情况作好记录,对学生进行分组归类。体育教学开始,相应的教学评价也开始。过程评价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直到新生毕业。(2)体育与健康课程成绩(100分)=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成绩(50分)+运动参与成绩(50分)身体基本活动成绩(50分)=活动过程评价(10分)+成绩进步奖(10分)+项目考核(30分)学生在速度、耐力、投掷、弹跳、力量五方面的素质中每期选一个或两个项目进行考核。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活动表现优异,每表扬一次加1分,满分为10分,教师随时作好记录。期末考核时成绩与上一次考试相比每提高5分,成绩进步奖2分,成绩进步奖满分为10分。项目考试分占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成绩的30%,按实际成绩进行折算。三项分相加即为身体基本活动能力成绩。运动参与成绩(50分)=出勤情况(10分)+课堂表现(20分)+课外活动,两操(10分)+自选项目(10分)出勤情况以教师和体育干部的考核为准。课堂表现20分,包含情绪与意志力(1~5分),安全意识(1~5分),交往与合作(1~5分),学生自评(1-5分)。课外活动两操(10分),以体育组长,体育干部和教师的考评为准。自选项目(10分)即对某项技能的掌握情况1~2分,比赛规则,裁判法的了解情况1~2分,单独参与该项的情况1~2分,学生自评1~4分。(3)这套评价方法看起来虽然比较繁琐,在操作过程中只要充分发挥体育干部和体育组长及体育骨干的作用,教师在新生入学时作好充分的准备,操作起来是可行的。它不仅使对体育教学的评价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教学评价的要求。总之,新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评价的发展性,从以人为本的观点从发,强调为学生提供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成长环境,给每个孩子以机会,使他们的潜能和禀赋都得到开发和释放,从而为他们的终身现代汉语的词性现代汉语词类实词名词虚词副词意义较实在,动词不能独立充当能独立充当句介词形容词句子成分;除子成分;加上连词了个别副词,数词定的语气语般不能独立调,一般可独量词助词成句。立成句。代词语气词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判断动词:如是、为、乃。(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悄悄。(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3.45;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