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课件_第1页
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课件_第2页
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课件_第3页
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课件_第4页
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痤疮与抗痤疮药

1.了解痤疮发病原因,掌握痤疮预防护理方法;2.掌握抗痤疮西药的类型及常用药物(维A酸类、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硫酸锌、螺内酯等)的药理作用、应用和不良反应;3.了解痤疮的中医治疗法则,认识常用抗痤疮的中药材、中药方剂以及中成药。关键词:痤疮成因预防抗痤疮药

学习引导

第一节痤疮的常识及预防

一.痤疮的概念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因为皮脂腺管堵塞,致使皮脂外流不畅所致。是美容皮肤科最常见的病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容易生痤疮者:正值青春期发育的人、油性皮肤严重的人、长得瘦黑且男性化的人、喜吃甜食的人、经常熬夜的人等。痤疮分为寻常性痤疮(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和重度痤疮(严重脓肿、囊肿、结节等损害),二.痤疮的病因

图5大、小汗腺图示(一)西医对痤疮的认识

痤疮发病机制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管角化过度、异常菌群和炎症发生有关。性激素平衡失调,毛囊口过度角化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脂腺皮脂分泌增加,使毛囊漏斗部及皮脂腺管角化,致皮脂潴留,形成粉刺。微生物感染厌氧痤疮棒状杆菌大量繁殖,产生溶脂酶、蛋白分解酶等。其他诱因精神、饮食、大便、睡眠等个人行为因素;烟、酒等嗜好因素;化妆品及皮肤护理因素等。

(二)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皮肤是五脏的镜子。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息息相关。中医认为引起痤疮的原因是:面鼻及胸背部属肺,本病常由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寒相搏,郁阻肌肤所致。三.痤疮的预防注意面部清洁,避免使用油性或粉质化妆品。晨起和睡前使用硫磺香皂或适合油性皮肤使用的洗面奶洗脸,尤忌浓妆合理饮食。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多吃蔬菜、海带、水果,多饮开水,保持大便通畅。劳逸结合,保持精神愉快。长了痤疮不要产生心理负担,以免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使痤疮加重。多做运动,加快血液循环,使皮肤毛孔通畅。疏通毛孔。当面部出现粉刺时,可以用水蒸汽促使毛孔打开,再用消毒过的器具柔和地挤压粉刺边缘皮肤,将粉刺挤出来。注意,忌用手挤压,以免引起化脓发炎后形成疤痕和色素沉着,影响美观,留下遗憾。轻度痤疮多采用外用药物治疗,中度和重度痤疮者则需要系统性用药治疗。治疗痤疮的药物分为以下几类:①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药,如维A酸类、α-羟酸类。②抑制痤疮丙酸杆菌药,如过氧化苯酰、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③抑制皮脂分泌的抗皮脂溢药,如锌制剂、硫化硒等,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与脱发。④抗雄性激素药,如雌性激素类、螺内酯、西咪替丁及丹参酮等。第二节防治痤疮西药一.抑制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药

维A酸类药物第一代代表药物有维A酸(商品名为Tretinoin)、异维A酸(商品名为Accutane)和维胺脂;第二代代表药物有依曲替酯(阿维A酯)和依曲替酸(阿维A酸);第三代有芳香维A酸乙酯(治疗银屑病)和阿达帕林(商品名是达芙文)。维A酸类药物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脱色(可以用来治疗光损伤导致的色素异常沉着)。

【常用制剂和用法】①0.025%-0.1%维A酸软膏,特别适用于粉刺性痤疮,从低浓度开始,每日涂1-2次。若局部有明显发红、脱发、灼热现象,可暂停,缓解后继续外用。治疗期间避免日晒。②0.01%阿达帕林凝胶剂,使用方法同上【注意事项】维A酸治疗粉刺及青春痘通常需要使用4~6周左右。使皮肤光滑细致,淡化痘疤黑斑,疗效时间常超过2~3个月。至于改善细纹及老化就更要一年半载了。所以,想使用维A酸改善自己皮肤的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配合。α-羟酸类

①第一代以甘醇酸为代表,作用之一是加速老旧角质细胞的脱落,促进皮肤细胞更新,改善过度角化、粗糙暗沉、色素异常沉着,使皮肤明亮光滑。同时,可改善油性肤质和痤疮、毛孔粗大等。但是,对皮肤刺激性较强,不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②第二代以葡萄糖酸为代表,除了传统优点外,还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湿效果,亦兼具抗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防止皮肤受损老化。但是比传统果酸刺激性弱。③第三代以乳糖酸为代表,具有强抗氧化作用、高吸水保湿性能,并可促进皮肤细胞更新,更加温和无刺激,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在此仅介绍其在抗痤疮方面的作用和应用。

二.抗微生物类药物

①外用抗菌药主要治疗轻、中度痤疮,常用的有: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克林霉素、甲硝唑、氯霉素,常与维A酸类药物合用,皮损改善后应停药。如2~3个月后无效应换用其他抗生素,以防产生耐药。②口服抗微生物药物主要用于中、重度炎症性痤疮治疗,常用的有:克林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等。三.抗皮脂溢出药

抗皮脂溢药通过抑制皮脂分泌来减少痤疮的发生机会。青春期可能有绝对或相对的锌缺乏,可致使雄性激素合成系统紊乱,也导致VA转运激素合成酶系统紊乱,使血清中的VA水平下降,组织可利用的VA不足,从而影响表皮的正常分化。补充锌可改善以上症状。目前应用最多的抗皮脂溢药主要是一些锌制剂,有硫酸锌、硒化锌、葡萄糖酸锌以及甘草锌等。四.内分泌抑制剂

研究表明,痤疮的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异常升高有关当雄激素水平过高时,女性痤疮患者可用雌激素或抗雄激素类药治疗痤疮。但因所需剂量较大,方法较难掌握适当,故不宜作为常规疗法使用。常用的抗雄激素药物有:螺内酯(Spironolactone)

又称安体舒通,是一种保钾利尿药,但同时又通过多种途径减少雄激素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抗雄激素作用。

【临床应用】①口服螺内酯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良好。半个月可见痤疮消退或消失。②治疗妇女特发性多毛症,还可以治疗高雄激素型多毛症,这种类型的多毛症可以由其他疾病引起,③治疗雄激素型脱发,男性疗效较好,而女性患者脱发症状改善不是很明显。

【常用制剂和用法】①0.3%安体舒通霜、复方安体舒通霜(0.3%安体舒通+1%氯洁霉素),外用,40天一疗程。②安体舒通胶囊剂、片剂,口服,雌性激素

雌性激素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两类。用于治疗痤疮的主要是己烯雌酚、炔雌醇。人工合成的醋酸环丙孕酮常用于痤疮的治疗【临床应用】限用于女性。用于治疗严重或顽固性痤疮,尤其是对全身应用抗生素或维A酸疗效不明显或不能耐受者,或伴有月经紊乱、多毛、雄激素型脱发的患者。在应用中通常以口服避孕药的形式给药。【常用制剂和用法】①避孕药。②黄体酮:适用于月经期痤疮加重者,可于来潮前10天肌肉注射10mg,隔5天再注射5mg。受孕前3个月不可用药。

治疗原则:去脂、溶解角质、杀菌及消炎。复方硫磺洗剂、1%氯霉素酊、1%红霉素酊、0.05%-0.1%维A酸霜、5%过氧化苯甲酸洗剂或霜剂等均可酌情选用。维A酸是痤疮治疗的一线药物,阿达帕林是轻、中度粉刺性痤疮和炎症性痤疮的首选药物。对于较严重的痤疮,可与外用抗生素或口服抗生素(克林霉素、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联合治疗。口服维A酸主要用于重度痤疮,推荐计量为0.1mg/(kg.d),持续4-6个月。停药后需外用维A酸维持治疗,以防复发。五.寻常性痤疮的治疗原则

第三节抗痤疮中药中医将痤疮分为:湿热症、内毒血热症、血虚风燥症。治疗痤疮的中药有:黄柏、玄参、蝉蜕、野菊、陈皮、白芷、黄芩、黄连、大黄、金银花、栀子、连翘、薏苡仁、石膏、蒲公英、苦参、芦荟等。一.外用中药

金银花【性味、归经与功效】甘、寒。入肺、胃、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暑利咽。【美容应用】银花有清热消炎的作用,可用于青春痘、面疱、荨麻疹、扁平疣等的治疗。水煎服,10~15g。磨粉加水调合后,在痤疮局部贴敷。也可煎汁后,用纱布净药汁敷于患部。【注意】一般多局部使用。

大黄

【性味、归经与功效】苦、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清热泻火、除积通便。用于治疗热积便秘、瘀血经闭、腹胀腹痛等。外用治疗疮疡痈肿、疔疮、丹毒、痤疮、酒渣鼻等。【美容应用】大黄有很强的清热消炎作用,对治疗青春痘、面疱有很好的疗效,可用大黄粉加水调成糊状,或与其它中药混合后,在患处敷用。【注意】大黄粉颜色深黄,敷面时会使皮肤泛黄,所以一般只在局部患处使用,或与美白中药粉混合使用。

黄芩【性味、归经与功效】苦、寒。入心、肺、胆、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美容应用】黄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抗菌效果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适用于各种皮肤炎、粉刺、痤疮、面疱、湿疹等,是治疗性美容的常用药。用黄芩粉或煎汁,在患处敷用皆可。【注意】黄芩也会使皮肤泛黄,敷面时最好和美白药混合使用,或只在皮损处使用。

加味颠倒散

【处方】大黄、硫黄、丹参、冰片各等份。【制法】研成极细末,用30-40℃温水调成稀膏,或配成30%的洗剂外涂。【美容应用】适用于肺经风热证、湿热蕴结证之痤疮。先净面,然后涂上药膏,每日1~2次。活血化瘀倒膜粉

【处方】细辛25g白芷50g白扁豆20g白芍药50g白附子50g当归50g五味子20g红花10g乌梅25g(烘干)【制法】将上药研极细末,以200克医用石膏为基质,加入中药粉20克,用30-40℃温水调成糊【美容应用】适用于痰湿蕴结证之痤疮。净面后,涂加活血化瘀倒膜稀膏,按摩5-10分钟,洗净药膏,每星期1次,四次为1个疗程。

清痘美白面膜

【处方】白芷、薏苡仁、白伏苓、白芨、黄芩、大黄粉各等量,熏衣草精油2滴,蒸溜水适量。【制法】将以上6种中药粉各50克,混合后装瓶备用。取瓶中混合好的中药粉1小匙,放入碗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再加熏衣草精油2滴,混匀成中药面膜。【美容应用】白芨可以软化和消除痤疮结节、囊肿,白芷燥湿排脓生肌。这组配方,有美白紧实、清痘消炎的作用,没有刺激性,也不会引起皮肤泛黄,适用于一般的青春痘患者。二.内服中药(一)肺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泄肺热法

多由肺有宿热,复感风邪,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其症状面长丘疹,状如粟米,可挤出白色油状物,皮疹以鼻周围为多,亦可见于前额,有的有黑头粉刺,且伴有口鼻干燥,大便干结,苔黄,舌红。可用下药方。

防风通圣丸(中成药)【处方】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大黄芒硝栀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当归白芍药黄芩连翘甘草白术【功效主治】解表通里,疏风清热。肺经风热证之痤疮、荨麻疹、急性湿疹、药疹、脓疱疮、丹毒等。【方药分析】防风、荆芥、薄荷、麻黄疏散风邪止痒;连翘辛凉清热,除热毒;栀子、石膏清热泻火;滑石甘寒利水,清膀胱热结;大黄、芒硝泄热行瘀以攻阳明燥热;白术健脾,桔梗升举清阳;白芍药、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润燥以除疹块。诸药合用,具有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本方有抗菌、抗病毒、解热作用,有血管双向收缩及扩张作用。

(二)血热引起痤疮,宜用凉血清热法

血热痤疮,多由情志内伤,气郁滞,日久化热,热伏营血所致。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面部潮热明显,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舌红,脉细数等。清热暗疮片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山豆根大黄栀子人工牛黄珍珠粉【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用于各型痤疮,尤其是囊肿性、感染性痤疮及疖肿、毛囊炎、脓疱疮、口舌生疮等【方药分析】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性味甘寒,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是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的要药,并对化脓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苦寒泻火通腑,除阳明腑热;栀子除三焦热毒;山豆根、大黄入胃经,清胃火,使阳明肌腠之热得清;人工牛黄清心凉肝,清热解毒;珍珠粉甘寒,清心热,益脾胃,祛斑养颜。诸药合之,以达祛邪护肤之效【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宜清淡饮食。当归苦参丸【处方】当归苦参【功效与主治】凉血、祛湿。用于粉刺、头面生疮、湿疹刺痒、酒渣鼻赤等。【方药分析】方中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既能活血消肿止痛,又能补血生肌;配以苦参苦寒,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两药相配,凉血祛湿,标本兼治。【注意事项】忌食辛辣食物和烟酒。(三)胃热引起痤疮,宜用清泻胃肠法

胃热痤疮,多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使肠胃燥结,中焦积热,郁于面部皮肤而致。其症面部丘疹,状如粟米,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间有黑头粉刺,以口周为多,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且常伴有口干口臭,舌燥,喜冷饮,大便秘结,脉沉实有力等。

三黄片【处方】大黄黄柏黄连【功效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湿热蕴毒证之痤疮、脂溢性皮炎等。【方药分析】方中三药性味均为苦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中黄连清泻心胃之火,黄柏清下焦湿热,大黄荡涤胃肠积滞。三药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治痈疽湿热证、火热证,力猛效速。现代研究证明本方有抗菌、消炎,促进胆汁分泌,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胆固醇、降脂、降血压等作用。

三.痤疮的饮食调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