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_第1页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_第2页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_第3页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_第4页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之文献综述四班第四组目录摘要关键词前言概念界定现状原因分析对策检索工具及策略综述展望个人评价参考文献关键词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原因对策前言

自然失业包括“自愿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三种情况。由于自然失业是在充分就业下仍然存在的失业现象,因此并不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然而在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今天,大学生放弃可能的工作机会,选择自愿性失业的现象更耐人寻味。因此,本小组综述关注以下问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为什么放弃可能的就业机会而使自己处于暂时性的失业状态?具体而言,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行动选择?又该从哪些方面解决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概念界定——来自百度百科2.自愿性失业是由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阿瑟·塞西尔·庇古提出的经济概念,指工人由于不接受现行的工资或比现行工资稍低的工资而出现的失业现象。这种说法的目的在于掩盖资本主义的矛盾,把失业的责任归于工人自身。。。3.萨克里顿(J.R.Shackleton)这样定义自愿失业:如果自愿失业者宁愿选择不工作也不愿参加他们能获得的可胜任的工作,因为工资或其他工作条件同不工作的选择相比,缺乏吸引力,这样产生的失业现象就叫做自愿失业。自愿性失业1.自愿性失业是指工人所要求的实际工资超过了其编辑生产率,或在现行的工作条件能够就业,但不愿接受此工作条件而未被雇佣所造成的失业。概念界定自愿性失业自愿性失业

-

第一类

是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就业过于挑剔,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挑来挑去没有工作。

自愿性失业

-

第二类

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他们觉得在家里呆着舒服。

自愿性失业

-

第三类

是“创业幻想型”的年轻人,他们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缺乏真才实学而又不甘心当个打工者。

自愿性失业

-

第四类

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跳”回家里无事可做,靠父母养活。

自愿性失业

-

第五类

是单位下岗的年轻人。

自愿性失业

-

第六类

是文化低、技能差,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来自互动百科两种特殊类型:1.考研校漂型2.傍老啃老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心理分析》廉瑛2008年5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自愿性失业:(1)有劳动能力;(2)愿意就业;(3)没有工作。——吴克明.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3):34-46.两种特殊类型1考研校漂型:“校漂族”是指那些已经毕业但为了考研或找到更理想的工作、留在向往的大城市或害怕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而继续留在高校周围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住在学校或周围,经常到学校听课,或去图书馆自习、查资料,或参加学校举办的毕业生人才招聘会等活动。他们俨然是高校的一员,和在校生没有任何区别,但实际上他们已和学校没有任何隶属关系了。由于求职时心理准备不充分或应对不当,一旦求职遭遇挫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大大下降,这时候,回校考研在他们看来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既避开了就业冲突,又可以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考研校漂”现象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年一代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业竞争后所暴露出的脆弱一面,他们虽然已经毕业,应该走入社会,但是心理上仍没有“断奶”。2傍老啃老型:大学毕业生中的“傍老族”专指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就业过程中因主观或客观原因没有获得满意的工作岗位,或害怕进入激烈的就业市场转而退出就业或处于游动就业状态,部分或全部依赖父母,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长期衣食无忧的生活使他们在就业中不愿选择工资不高、条件艰苦的工作,而向往的高薪行业和单位竞争又异常激烈,他们中大多数人没有太多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如果“高不成”,他们就选择“低不就”。大学生“傍老啃老族”的出现给社会发出了一个预警信号,它可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自身的某些问题,这种行为是长期形成的优越感在择业遇到挫折时的消极心态,是优越感中隐藏的自卑心理的爆发。这种心理如不及时调整,不仅会严重阻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就业,还会对以后的人生产生影响,贻害无穷。——《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成因及心理分析》廉瑛2008年5月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现状【1】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4,(2)【2】首届大学生就业首选企业调查报告【N】,北京青年报,2002、03、18近5年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最高没有超过74%,每年约有1/3的大学生不能就业,而在这部分大学生中约60%的人是出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满足已有工作机会而仍在继续寻找他们心目中更好的工作机会。(闵维方2006)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吴克明和赖德胜进行的“200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大学毕业生自愿性失业占失业总人口比例约为20%.【1】

“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2.37%的大学毕业生首选上海,27.67%的首选北京,其余依次为深圳、广州、大连等东部沿海大城市,只有不到5%愿意去农村工作。【2】原因分析(一)1.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性原因分析经济学对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进行探讨。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考虑到雇用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岳昌君,丁小浩,2003)2.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制度性原因分析大学生自愿性失业行动不仅嵌入在个人的社会网络中,而且受到宏观社会文化和制度背景的制约。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所衍生出的一些制度性因素,如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使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转换成本增高,诱发大学生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3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结构性原因分析从结构性层面来看,大学生自愿性失业情况的存在与我国劳动力市场长久以来形成的结构性分割密不可分。(倪渊,2008)劳动力市场被分为工资高、工作稳定性强、职业前景好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和工资低、工作条件差、工作缺乏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由于这两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性强,特别是次级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因此,许多大学生因拒绝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岳昌君,2004)。1.微观视角(经济性):经济学预设了一个具有完全自由意志的行动者,以经济理性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其行为。按照劳动经济学的上述理论观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实际上是一种理性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考虑到雇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以及职业搜寻的机会成本问题,人力资本拥有者为了实现个人人力资本价值的最大化,短暂的自愿性失业选择是个体经济理性的表现。经济学这种对于个体行动背后经济动因的探讨,从微观的视角揭示了原子化个人自愿性失业背后的原因。2.中观视角(制度性):首先,由于公共部门、国有及控股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因此存在着因等待进入这些部门而形成的自愿性失业;其次,从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角度来看,由于大学生具有的人力资本并不会自然保值增值,长期闲置甚至会使人力资本逐渐贬值,因此考虑到个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问题,许多大学生会放弃那些对人力资本专用性要求不高的就业机会,形成自愿性失业;最后,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为代表的就业部门,内部劳动力市场特征明显,人员雇佣市场化程度低,对于作为“局外人”的求职者来说,只能通过非市场渠道——社会关系网络获得相关的空缺职位信息,甚至必须利用个人人际关系所提供的人情帮助才能获得这些部门的就业机会。因此,当求职者具有相应的社会资本时,就会考虑机会成本问题,放弃可能的工作机会,等待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人情运作,从而使自己处于自愿性失业状态。3.宏观视角(结构性):传统的户籍制度一直是制约劳动力市场流动的瓶颈,以“国有部门”为代表的保护性劳动力市场采取了高度保护本地劳动力、严格控制“外来劳动力”的举措。此外,尽管传统的“单位体制”已经被打破,但是一些就业部门仍然呈现出“集团性垄断劳动力市场”的特征,进一步造成了就业部门的结构性分割,这为人们继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