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I教学大纲_第1页
大学体育I教学大纲_第2页
大学体育I教学大纲_第3页
大学体育I教学大纲_第4页
大学体育I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体育Ⅰ》本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大学体育英文:PhysicalEducation课程代码230010118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必修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程学分先修课程后修课程二、主要教材(指导书)及参考用书(一)选用教材《大学体育教程》,邵晓军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年。(二)参考书目1.《中国红拳》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2.《排球运动教程》虞重干等,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年3.《田径运动高级教程》文超,人民体育出版社.2018年(三)在线资源慕课《公共体育》华南理工大学/learn/SCUT-1449799168?tid=1466940441#/learn/announce(四)学术期刊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三、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针对普通本科学生开设的《大学体育》基础课程。该课程包括以田径为主的体能训练和以红拳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是集体能、心理、素质、技能训练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重点向学生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知识与方法、传承民族体育优秀精神,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科学体育锻炼习惯与能力,以及坚定地爱国主义精神。课程目标1:通过以红拳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的体系、分类及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熟练掌握红拳十三式基本套路、技法、功法,传承民族体育优良文化精神、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课程目标2:通过田径内容的教学,使得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短跑和中长跑的技术特点以及差异之处,且能够根据个人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简单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扎实的基础。课程目标3:采用课堂讲授,直观示范、讲解、动作分解教学、小组练习、模拟实战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掌握红拳特色。旨在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课程目标4:促进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懂得提高身体素质水平的锻炼手段,培养学生树立终生体育观念。四、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学时安排讲授学时实验学时实践学时讨论、习题课等学时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基本要求.讲授、讨论2短跑课讲授、示范、演示、练习4红拳十三势讲授、示范、演示、练习16中长跑课讲授、示范、演示、练习10机动2考核2合计36学时五、教学安排第一章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了解大学生体育课的目的、意义、内容和基本要求。掌握体育与健康及卫生的内容、分类及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健康的概念。了解与学习体质健康与测评的标准与方法了解与学习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了解运动中机体损伤的机理。2.难点:了解终身体育的概述,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中人体生理反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掌握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课程内容】1.健康的概念、终身体育的概述及其构成因素;2.体育锻炼的基本概念及其作用;3.体质健康与测评的标准与方法;4.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运动中人体生理反应的处理方法和措施;5.运动中机体损伤的机理、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相结合,阐明健康的概念、终身体育理念;2.通过讨论,探讨体育锻炼的方法;【复习思考】1.运动中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2.运动中机体损伤的机理、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第二章红拳【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红拳十三势整套动作,及红拳的技法特点和实用技法。掌握红拳的体系、分类及特点。【重点、难点】1.重点:武术礼节武术抱拳礼,武术基本功三种手型(拳、掌、勾)、五种步型(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基本柔韧(压肩、双臂绕环、涮腰、压腿);基本腿法(正踢腿、侧踢腿、里合腿、外摆腿、弹腿、单拍脚);2.难点:红拳十三势基本动作(左右撑补捶、揭膀、抹手、斩拳),整套动作演练【课程内容】1.红拳基本功;2.红拳十三势,第一式:海底捞月鹦鸽架第二式:撑补势第三式:双扎手、第四式:群拦势、第五式:雀地龙、第六式:吊手单片、第七式:抹手贴金、第八式:卸手抱头、第九式:连五捶、第十式:拦斩揭膀、第十一式:抹手捅捶、第十二式:魁星提斗打虎势、第十三式:狮子抖毛、收势;【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明确武术基本功动作要领和动作规格;2.通过完整与分解教学法,使学生了解动作全貌和动作细节;3.通过练习法,使学生直观感知动作概貌,进行反复练习消除各种错误和缺点;【复习思考】1.红拳十三势的基本动作规格;2.红拳十三势的演练风格;第三章田径【教学目标】掌握田径项目特点,掌握短跑与中长跑的技术特点,以及体能训练的方法和体质测试相关内容。了解和掌握短跑和中长跑的技术动作以及训练方法与手段,及其相关田径裁判规则。【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历史。掌握短跑项目的运动特点。掌握中长跑项目的运动特点。进行田径体能素质训练,重点是耐力和力量素质训练内容。2.难点:掌握和熟悉短跑技术动作和中长跑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和教学内容。掌握体能训练的具体方法与手段。【课程内容】1.田径运动概述及其发展历史、规则等;2.短跑起跑技术的分类和练习方法、训练手段;3.中长跑起跑技术的分类和练习方法、训练手段;4.体能训练训练的手段和方法;5.掌握简单的制定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等方法,明确田径短跑和中长跑基本技术动作要领和规则;2.通过完整与分解教学法,使学生了解短跑和中长跑技术完整技术动作和动作细节;3.通过重复练习法,使学生直观感知动作概貌,进行反复练习消除各种不正确的技术动作和习惯;【复习思考】1.短跑技术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要求是什么?2.中长跑技术分为几个环节,怎样提升肺活量?3.什么是体能,什么是一般体能?七、课程考核内容及考核方式课程目标考核内容及占比考核方式课程目标1红拳十三势技能考核课程目标2中长跑800米、1000米技能考核课程目标3气排球技能考核八、课程评价(一)考核形式1.技能考核:学期末考试周进行。2.体能考核:(1)课外体育:课外健康跑。(2)体能测试:学期末考试周进行。3.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二)考核成绩的评分比例1.技能考核成绩为50%;2.体能考核30%;(体能测试10%;课外健康跑20%)3.平时成绩20%(出勤10%;课堂表现10%)。(三)技能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红拳十三势等级分值评定标准优秀85-100动作正确,规范、自然、协调良好70-85动作正确,规范、自然、基本协调及格60-69动作正确,基本规范、协调不及格60分以下动作存在严重错误,动作紧张,不协调田径1000米/800米100米(四)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依据1.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合格标准为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评价标准优秀(0.90-1.00)良好(0.80-0.89)中等(0.70-0.79)及格(0.60-0.69)不及格(0-0.59)课程目标1:理论与实践课听课认真,积极回应,认真做笔记,笔记中能反映自己的理解;实践课能认真听课,认真体会动作要领,积极完成课内练习任务,对动作规范性在青少年武术、田径、气排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很好的认识,能积极纠正错动作。理论与实践课听课较认真,有回应,能基本认真的做笔记;实践课能较认真听课,较认真体会动作要领,比较积极完成课内练习任务。理论与实践课听课基本集中,有笔记;实践课听课基本集中,体会动作要领基本认真,能基本完成课内练习任务。基本能听课,动作要领体会较差,基本完成课内练习任务。听课态度不佳甚至出现影响课堂的行为,不能有效完成课内练习。2.课堂实践评价标准(合格标准为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评价标准优秀(0.90-1.00)良好(0.80-0.89)中等(0.70-0.79)及格(0.60-0.69)不及格(0-0.59)课程目标2:课堂实践环节,准备认真,技术动作应用合理,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实践环节,竞赛规则掌握理解全面。课堂实践环节,准备较认真,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技术动作应用比较合理,裁判实践环节,竞赛规则掌握理解比较全面。课堂实践环节,准备较认真,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技术动作应用基本合理,裁判实践环节,竞赛规则基本掌握理解,基本合理,课堂实践环节,有准备,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能基本完成实践任务,课堂实践环节,准备不认真,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不能有效完成实践任务,裁判实践环节,竞赛规则不熟练,。3.技术考核评价标准(合格标准为目标达成度)课程目标评价标准优秀(0.90-1.00)良好(0.80-0.89)中等(0.70-0.79)及格(0.60-0.69)不及格(0-0.59)课程目标2: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基本技术动作符合动作要领的规格,动作协调、连贯、舒展,不失误,演练水平高。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基本技术动作较符合动作要领的规格,动作较协调、连贯、舒展,失误较少,演练水平较高。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基本技术动作较符合动作要领的规格,能按流程完成测试动作,动作基本协调、连贯,有失误,演练水平一般。红拳与短跑、中长跑、气排球基本技术动作基本符合动作要领的规格,能基本按动作规格完成测试动作,失误较多,演练水平较差。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