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_第1页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_第2页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_第3页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_第4页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西安交通大学下设二级学部01历史沿革学术研究文化传统办学条件合作交流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FacultyofElectronic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Xi'anJiaotongUniversity)是西安交通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部。学部前身是1908年交通大学时任校长唐文治先生创建的电机专科;1912年电机专科改为电气机械专科;1928年电气机械专科被扩充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电机工程学院改为电机工程系;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成立无线电工程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分成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三系重新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底,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成立。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下设7个学院,开设8个本科专业;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有教职工584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7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有在校学生8554人,其中博士生1010人,硕士生3306人,本科生4238人。历史沿革历史沿革1908年,交通大学时任校长唐文治先生创建电机专科。1912年,电机专科改为电气机械专科。1928年,电气机械专科被扩充为电机工程学院。1937年,电机工程学院改为电机工程系。1957年,交通大学西迁后成立无线电工程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学科的发展分成电子工程系、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994年,三系重新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8年底,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成立。

办学条件院系专业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建设办学条件院系专业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设有7个学院,开设8个本科专业。

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微电子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络空间安全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软件学院

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络空间安全、计算机试验班(H)

师资力量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有教职工584人,其中教授152人,研究员8人,副教授193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27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7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Fellow)7人,入选国家级各类人才计划40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2人,陕西省高层次人才22人,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陕西省教学名师9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洵(双聘)、姚熹(专职)、王占国(双聘)、姚振兴(双聘)、张国伟(双聘)、姚期智(双聘)、郝跃(双聘)、王巍(双聘)、管晓宏(专职)

国家级教学名师:冯博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姚熹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陈娟、胡成臣、王慧明、孙宏滨、梅魁志、王杰、方吉祥、葛晨阳、黄华、杨新宇、张彦鹏、翟桥柱、刘均、李振荣、宋擒豹、高峰、魏晓勇、吴朝新、薛建儒、赵季中、桂小林、牟轩沁、汪宏

学科建设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

,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1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交叉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类别:电子信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络空间安全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交叉学科

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类别:电子信息

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获得A-教学建设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

;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5门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工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学术研究科研成果科研平台学术研究科研平台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专业(专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1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5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国际合作基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多模态碎片化知识挖掘、融合与应用,大规模络化系统的优化、安全与信息服务,智能化视觉信息处理理论与实现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精细功能电子材料与器件国家专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海洋石油勘探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数据广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物理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络与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计算机络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数字技术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信息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天地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机器人先进控制工程实验室科研成果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近五年来,学部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436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共42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4530余篇、EI学术论文5421余篇、出版专著53部,获国家科技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20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623余项。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冯祖仁教授研制的机器人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据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官数据,学部已与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采取与国际院校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方式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