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曰:“上皇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已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之初即位,曰:“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征对曰:“不然。经乱之民卷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封德彝非之曰,三代以还,人渐流讹,故秦任法律,汉杂霸道,盖欲化而不能,岂能之而不欲邪?魏征书生,未识时务,若信其虚论,必败国家。”征曰:“若谓古人淳朴,渐至浇讹,则至于今日,当悉化为鬼魅矣,人主实得而治之?”上卒从征言。冬十二月,或告魏征私其亲戚,上使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征入见,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曰:“吾已悔之。”征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九》)1、文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勾选出相应位置。征不存A形迹B远C避D嫌疑E心F虽无私G亦有H可责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子:一指嫡长子,因其在族中受人尊敬、继承大宗,故称宗子;二指皇族子弟。B.庚寅:庚是天干之一,寅是地支之一。天干、地支相配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C.亲戚:指所有与自己或家人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这些人没有远近亲疏之分。D.大理:本文指大理寺,唐代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其首长称大理寺卿。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高祖遍封宗子,封德彝直言这样的封赏史无前例且无法昭示公正,唐太宗就将那些宗室郡王全部降级。B.唐太宗谈论民众教化问题时,魏征认为大乱之后正是教化的好时机,封德彝却认为魏征是空谈误国。C.魏征以良臣和忠臣不同来谈君臣一体,认为君臣应齐心协力共治国家,并表明想做良臣的态度,这得到唐太宗的赞赏。D.唐太宗要处死假冒资历和门荫的候选官,戴胄犯颜直谏,坚持要依法处置并阐述理由,唐太宗最终听从了他的意见。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2)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5、结合文章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有哪些。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贞观)十六年夏四月壬子,上谓谏议大夫褚逆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憨为非未用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载笔,不敢不记。”上曰:“诚然。”(永徽六年)秋八月,长安令装行俭闻将立武昭仪为后,以国家之祸必由此始,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私议其事。九月,上一日退朝,召长孙无忌、李勣、于志宁、褚遂良入内殿。遂良曰:“今日之召,多为中宫,上意既决,逆之必死。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杀元舅及功臣之名,遂良起于草茅,致位至此,且受顾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见先帝?”勣称疾不入。无忌等至内殿,上顾谓无忌曰:“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遂良对曰:“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臣不敢曲从陛下,上违先帝之命。”上不悦而罢。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后,伏请妙择天下令族,臣今忤陛下意,罪当死。”因置笏于殿阶,解巾叩头流血曰:“还陛下笏,乞放归田里,”上大怒,命引出,于志宁不敢言。韩瑗因间奏事,涕泣极读,上不纳;明日又谏,悲不自胜,上命引出。来济上表谏,上不纳。他日,李勣入见,上问之曰;“朕欲立武昭仪为后,遂良固执以为不可。遂良既顾命大臣,事当且已乎?”对曰:“此陛下家事,何必更问外人。”上意遂决,许敬宗曰:“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况天子立一后!”昭仪令左右以闻。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十月丁巳,赦天下十一月丁卯,司空李勣贪玺绶册皇后武氏。(显庆二年)八月丁卯,又贬褚遂良为爱州刺史,三年,卒。(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6、下列对文中画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B.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C.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D.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7、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称疾,也作称病,称言有病,通常为朝臣委婉拒绝皇帝接见、任命等的托词。B.笏,也称“手板”,是古代大臣在朝见时手中所执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C.顾命大臣,是指皇帝临终前委托担负协助新主治国理政重大使命的大臣。D.庚午,此处表示纪月,我国古代以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可用来纪年、月、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褚遂良掌管起居注,他认为史官应如实记录君王言行,即使君有过失,也要如实记载,这是职责所在,太宗皇帝也认同了他的看法。B.褚遂良得知高宗要立武昭仪为后,表现出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与担当,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高宗背负杀元舅和功臣的名声。C.高宗欲册封武昭仪为皇后,李勣明哲保身,于志宁不敢说话,褚遂良胃死以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宁愿辞官归田,也不屈从王命。D.高宗最终没有听取楮遂良等人的劝谏,而是接受了李勤、许敬宗的建议,立武昭仪为后,武昭仪被册封王后不久,贬遂良为潭州都督。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良起于草茅,致位至此,且受顾托,不以死争之,何以下见先帝?(2)韩瑷因间奏事,涕泣极谏,上不纳;明日又谏,悲不自胜,上命引出。答案1、答案:BEG解析:句意:魏征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便没有偏私,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形迹”是“存”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应在宾语“形迹”后停顿,即B处;“嫌疑”是“远避”的宾语,应在宾语“嫌疑”后停顿,即E处;“心”是“无私”的主语,句子结构完整,在宾语“私”后停顿,即G处。故在BEG三处句读。2、答案:C解析:C.“指所有与自己或家人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人,这些人没有远近亲疏之分”错误。“亲戚”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人,且“亲”指族内,“戚”言族外。此外,有远近亲疏之分。故选C。3、答案:A解析:A.“唐太宗就将那些宗室郡王全部降级”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可知,十一月庚寅日,把皇族郡王都降为县公,只有几位有功的没有降低爵位。由此可知,唐太宗将宗室郡王降为县公,但是有功劳的几个王并没有降级。故选A。4、答案:(1)我是天子,是用来养护百姓的,怎么可以使百姓劳累来奉养自己的宗族呢!(2)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解析:(1)“所以”,用来……;“所以养百姓也”,判断句,“也”表判断;“劳”,使动用法,使……劳累。(2)(“面”“廷”,名词作状语,当面,在朝廷;“身诛”,被动句,自己被诛杀;“所谓忠臣”,判断句。5、答案:①以民为本(或民贵君轻)。②对百姓施行教化。③依法治国。解析:由原文“上日: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已之宗族乎”可知,太宗说:“对。我是天子,是用来养护百姓的,怎么可以使百姓劳累来奉养自己的宗族呢!”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以民为本(或民贵君轻)。由原文“上之初即位,日:今承大乱之后,恐斯民未易化也。”魏征对曰:“不然。经乱之民卷苦,愁苦则易化。譬犹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也。上深然之”可知,唐太宗刚继位时,说:“现在天下刚遭受大乱,我担心百姓不好教化。”魏征回答说:“不是这样。经过战乱的百姓忧愁困苦,忧愁困苦就容易教化。就像饥饿的人容易对吃的东西满足,口渴的人容易对饮品满足。”太宗认为他说的对。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对百姓施行教化。由原文“对日: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可知,戴胄说:“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多有欺诈,所以想杀了他们,但是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小的愤恨而存大诚信的做法。”太宗说:“你能(秉公)执法,我还担忧什么呢。”由此可知,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依法治国。参考译文:当初,高祖想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控制天下,封王的人有几十个。太宗语气和缓地问群臣说:“把皇室子弟全部封为王,对天下有好处吗?”封德彝回答说:“太上皇大封皇室,自两汉以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的,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昭示公正。”太宗说:“对。我是天子,是用来养护百姓的,怎么可以使百姓劳累来奉养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日,把皇族郡王都降为县公,只有几位有功的没有降低爵位。唐太宗刚继位时,说:“现在天下刚遭受大乱,我担心百姓不好教化。”魏征回答说:“不是这样。经过战乱的百姓忧愁困苦,忧愁困苦就容易教化。就像饥饿的人容易对吃的东西满足,口渴的人容易对饮品满足。”太宗认为他说的对。封德彝反对说:“夏、商、周三代以来,人心渐渐地变得浮薄狡诈,所以秦朝使用法律,汉朝兼用霸道,大概是想教化百姓而不能奏效,否则怎么能起效而不用呢?魏征是一个书生,不识时务,如果相信他的虚论,一定会使国家败坏。”魏征说:“如果说上古人淳朴,后世渐渐变得浮薄狡诈,那么到现在,人都变成了鬼怪了,君主怎么能统治他们!”太宗最终听从了魏征的话。冬十二月,有人报告说魏征袒护他的亲成,唐太宗派温彦博调查此事,没有实证。温彦博对太宗说:“魏征没有留下痕迹,远远避开嫌疑之事,内心即便没有偏私,也有可以责备之处。”太宗命令温彦博责备魏征,并且指出:“以后做事要有所保留。”魏征入朝觐见,对太宗说:“臣听说君主和臣下应该是上下一体,互相竭诚相待。如果上下都有所保留,那么国家兴亡就难以预料了,臣不敢奉诏。”太宗说:“我已经后悔了。”魏征说:“臣幸运地能侍奉陛下,希望陛下能让我成为良臣,不要成为忠臣。”太宗说:“忠臣和良臣有差别吗?”魏征回答说:“稷、契、皋陶,君臣同心。共享尊荣。这就是所谓的良臣。龙逄、比干在朝廷上和君主当面争论,自己被杀,国家也灭亡了,这就是所说的忠臣。”太宗很高兴。唐太宗认为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无私,提升他为大理少卿。太宗因为很多时候选官假冒资历和门荫,所以发布敕令让他们自首,否则就处死。不久,有假冒者被发觉,太宗想杀了他们。戴胄上奏说:“接照法律(这些人)应该流放。”太宗大怒说:“你想守法,而让我失去信义吗?”戴胄说:“敕令出于君主一时的喜怒变化,法律则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最大信用的。陛下愤恨候选官多有欺诈,所以想杀了他们,但是既然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又依照法律裁断,这是忍小的愤恨而存大诚信的做法。”太宗说:“你能(秉公)执法,我还担忧什么呢。”6、答案:C解析: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
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7、答案:D解析:“此处表示纪月”错,应为纪日。8、答案:D解析:D.“武昭仪被册封皇后不久,贬遂良为潭州都督”错,原文为“庚午,贬遂良为潭州都督。十月丁巳,赦天下。十一月丁卯,司空李勣赍玺绶册皇后武氏”,可知“贬遂良为潭州都督”是在武昭仪被册封皇后之前。故选D。9、答案:(l)我褚遂良从平民起家,达到了今日这个地位,而且接受先帝嘱托,如果不冒死谏诤,将来到黄泉之下怎么见先帝?(2)韩瑗趁机向皇帝奏陈事情,流着眼泪极力劝阻(废后),高宗不予采纳:第二天韩瑷又前来劝谏,他悲伤得控制不了自己,高宗命人将他拉出去。解析:①“于茅草”,从平民(起家);“致位”,达到(如此)地位;“争”通“诤”,谏诤。译文:我褚遂良从平民起家,达到了今日这个地位,而且接受先帝嘱托,如果不冒死谏诤,将来到黄泉之下怎么见先帝?②“因间”,趁机;“自胜”,控制自己;“引”,拉出去。译文:韩瑗趁机向皇帝奏陈事情,流着眼泪极力劝阻(废后),高宗不予采纳;第二天韩瑗又前来劝谏,他悲伤得控制不了自己,高宗命人将他拉出去。【参考译文】(贞观)十六年夏季四月壬子日,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兼管起居注的事,所记载的我可以看看吗?”(褚遂良)答道;“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细记录善恶等事,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太宗说:“我有不好的事,你也记下它了吗?”(褚遂良)答道;“我的职责在于秉笔真书,不敢不记录。”太宗说:“确实(应该)这样。”(高宗永徽六年)秋八月,长安令裴行俭听说将立武昭仪为皇后,认为国家的祸乱一定家、从此开始,与长孙无忌、楮遂良私下里议论这件事。九月,有一天高宗退朝后,宣召长孙无忌、李勤、于志宁、楮遂良进入内殿。楮遂良说:“今天皇上宜召,多半是为了后宫的事,皇上的主意既已定了,违抗者必是死罪。太尉是大舅,司空是功臣,不可以让皇上背负杀大舅与功臣的不好名声。我褚遂良从平民起家,达到了今日这个地位,而且核受先帝嘱托,如果不冒死谏诤,将来到黄泉之下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计划
- 行政管理应试者如何提高解题能力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API 文档撰写技能考题及答案
- 年度财务管理与预算控制策略计划
- 城市交通规划与社区规划重点基础知识点
- 软件工程中的风格与模式应用试题及答案
- 2024年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相亲派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创新方法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学
- 股权质押贷款合同案例
- JTS-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工程造价咨询的协调配合及服务措施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急诊科护士岗位说明书
- 农村废弃学校租赁合同
- 脊柱侧弯手术配合
- 汽车4s店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0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