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红细胞计数课件_第1页
网织红细胞计数课件_第2页
网织红细胞计数课件_第3页
网织红细胞计数课件_第4页
网织红细胞计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第一节红细胞检查六、网织红细胞计数八、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第二章/第一节红细胞检查六、网织红细胞计数1网织红细胞计数ppt课件2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织状物.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其胞质中残存的嗜3ICSH分型(模式图)Ⅰ丝球型Ⅱ网型Ⅲ破网型Ⅳ点粒型ICSH分型(模式图)Ⅰ丝球型Ⅱ网型Ⅲ破网型Ⅳ点粒型4对网织红细胞的描述

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体积比成熟红细胞体积稍大胞浆内残存有正常核糖核酸(RNA)具有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核糖核酸越多,网织红细胞越幼稚外周血中主要是Ⅳ型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经瑞氏染色为嗜多色性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与外周血中对网织红细胞的描述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5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检查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髓产生红细胞的情况。检测原理及方法普通显微镜法(手工法)仪器法对Ret内RNA染色进行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检查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6检测原理:活体染料的碱性着色基团(带正电)与Ret核糖核酸(带负电)结合,RNA凝缩形成蓝色的点、线、网状结构。用显微镜目测计数染色的Ret占RBC的比例。

1.显微镜法检测原理:活体染料的碱性着色基团(带正电)与Ret核糖核酸(7操作标本:末梢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染色:染料与血标本混合(1:1)制作薄血涂片计数(油镜)玻片法试管法普通计数法米勒窥盘法操作标本:末梢血或EDTA抗凝静脉血制作薄血涂片玻片法普8染液1滴混匀静置推片染液1滴混匀静置推片9染液、血标本各一滴推片混匀静置15~20min试管法染液、血标本各一滴推片混匀静置15~20min试管法10计数1000个红细胞区域内的网织红细胞数报告方式:百分数:Ret%=绝对值:Ret=RBC×Ret%普通计数法计数1000个红细胞区域内的网织红细胞数普通计数法11网织红细胞计数ppt课件12Miller窥盘法

Ret%=

Ret=RBC×Ret%Miller窥盘法Ret%=132.仪器法用特殊染料(荧光染料)使网织红细胞内的RNA着色,计数并计算出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的百分比。依据荧光强度将网织红细胞分成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2.仪器法用特殊染料(荧光染料)使网织红细胞内的RNA着色,14普通显微镜法简便,成本低,直接观察细胞形态影响因素多,重复性差仪器法精密度高,易标准化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H-J小体使结果假性增高方法学评价普通显微镜法方法学评价15染料选择(WHO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色技术(推荐试管法染色)正确辨认网织红细胞(含2个网织颗粒记为Ret)网织红细胞计数(Miller窥盘法)质量保证(手工计数法)染料选择(WHO推荐使用新亚甲蓝)质量保证(手工计数法)16百分数(Ret%)成人和儿童:0.5%~1.5%新生儿:2%~6%绝对数(Ret)成人:(24~84)×109/L参考值百分数(Ret%)参考值17评价骨髓增生能力,鉴别贫血类型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低下,常见于再障。评价骨髓增生能力,鉴别贫血类型临床意义网织红细胞增多:18评价治疗疗效临床意义贫血治疗:缺铁贫或巨幼贫治疗有效Ret出现一个先升后降的峰。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恢复。评价治疗疗效临床意义贫血治疗:缺铁贫或巨幼贫治疗有效R19放疗和化疗的监测网织红细胞的动态观察可指导临床适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造成严重的骨髓抑制。临床意义放疗和化疗的监测临床意义20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静置后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以单位时间红细胞下沉后血浆段的距离表示。?mm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sedimentat21血沉过程一般分为3期红细胞缗钱样聚集期,约10min红细胞快速沉降期,约40min红细胞堆积期,约10minESR对于监测疾病的动态过程是一项可靠的指标。血沉3期中,红细胞沉降的速率不同血沉过程一般分为3期血沉3期中,红细胞沉降的速率不同22手工法魏氏法、温氏法、ζ血沉率及潘氏法,检测原理相似。差别在于抗凝剂、用血量、血沉管规格、观察时间的不同,故各种方法的参考值不同。ICSH推荐魏氏法为血沉测定参考方法手工法魏氏法、温氏法、ζ血沉率及潘氏法,检测23魏氏法

将枸橼酸钠抗凝血吸入特制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1h末读取红细胞层下沉的距离,用毫米(mm)数值报告。10mmESR:10mm/h

魏氏法将枸橼酸钠抗凝血吸入特制血沉管内,垂直立于室温中24魏氏血沉测定魏氏血沉测定25抗凝血液静置后,红细胞下降,红细胞与血浆分离,其界面随时间而下移。血沉仪用光电比浊法、红外线扫描法或摄影法定时扫描红细胞与血浆界面位置,得到血沉值并显示红细胞沉降高度H与对应时间t相关的H-t曲线。自动血沉仪法抗凝血液静置后,红细胞下降,红细胞与血浆分离,其界面随时间而26方法学评价

方法优点缺点魏氏法国内规范方法,简单实用测定血沉某时刻最终结果,特异性差自动血沉仪自动化,快速化,可动态检测血沉全过程结果应与参考方法比较方法学评价方法优点缺点魏氏法国内规范方法,简单实用测定血27血浆因素红细胞因素其他因素ESR影响因素血浆因素ESR影响因素28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增多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增多白蛋白卵磷脂糖蛋白减慢红细胞叠连血沉血浆成分的改变

RBC叠连球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增多加速红细胞叠连血沉增多29贫血→RBC总面积减少,ESR↑RBC增多,ESR↓RBC直径愈大,ESR↑球形RBC增多,ESR↓红细胞数量和形状贫血→RBC总面积减少,ESR↑红细胞数量和形状30血沉管位置其他因素血沉管倾斜,血沉增快温度温度>25℃,血沉增快,结果应校正血沉管位置其他因素血沉管倾斜,血沉增快温度温度>25℃,31抗凝剂用量准确:枸橼酸钠(109mmol/L)与血液之比(1:4)。血沉装置:血沉管干燥、洁净、直立;血沉架,放置平稳,不振动。血液标本:无凝、溶血,采集4h内检测。测定环境:温度18-25度,避免阳光直射。质量保证(魏氏法)抗凝剂用量准确:枸橼酸钠(109mmol/L)与血液之比(132参考值(魏氏法)

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33生理性增快临床意义女性高于男性(纤维蛋白原高)老年人(纤维蛋白原增高)妇女月经期或妊娠3个月以上生理性增快临床意义女性高于男性(纤维蛋白原高)34病理性增快临床意义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血浆球蛋白增高的疾病自身免疫病高胆固醇血症病理性增快临床意义炎症性疾病35血沉减慢(意义较小)临床意义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蛋白原含量严重减低时血沉减慢(意义较小)临床意义见于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及纤维36魏氏血沉测定魏氏血沉测定37用于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鉴别良性与恶性肿瘤观察结核病和风湿热的病情变化和疗效。血沉加速,表示病情复发和活跃;当病情好转或静止时,血沉逐渐恢复。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如心肌梗死和心绞痛,胃癌和胃溃疡的鉴别。血沉的临床应用

用于观察疾病的动态变化、区别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鉴别良性与恶38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表示。由血液分析仪根据红细胞体积的直方图导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为客观和准确。参考值成人:11.5%~14.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反映所测标本中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异质程度,常用变异系数(CV)39按RDW和MCV的贫血分类法红细胞形态

RDW和MCV疾病正细胞均一性RDW正常MCV正常急性失血性贫血大细胞均一性RDW正常MCV↑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小细胞均一性RDW正常MCV↓轻形地中海性贫血正细胞不均一性RDW↑MCV正常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不均一性RDW↑MCV↓

缺铁性贫血大细胞不均一性RDW↑MCV↑巨幼细胞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