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原则\前提及其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互动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投人教学过程,并在其中获得丰富而有质量的学习经验的教学交流活动。
目前部分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多,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少;师生之间表面性、浅层次的互动多,隐性、深人性的互动少;学生指向教师的交流多,教师与学生互相指向对方的交流少等。上述现象往往造成课堂的表面非常热闹,但学生的思维实质上却没在互动中真正得到深人的发展。真正有价值的师生互动必须以实现学生的思维发展为目的。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淡淡对师生互动这一问题的认识。
一、学生的全员关注是师生互动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所面对的是全班所有学生,教师希望全体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之间的互动不能激起全班学生的有效关注,那这样的互动显然是无用的。教师组织教学时应允分考虑这一因素,在课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师生的互动中来。
不久前听了学校六年级一位年轻教师的研究课,是一节关于《简易方程》的复习课。课开始时,教生是这样互动的:
“今年老师25岁,你今年几岁?”“我今年13岁。”
“明年老师26岁,你几岁?”“我14岁。”
“后年老师27岁,你几岁?”“我15岁。”
“10年后老师35岁,你几岁?”“我23岁。”
“若干年后老师A岁,你几岁?”“我A减12岁。”
对话是师生之间互动最常见的方式。上面案例中教师所采取的师生对话的互动方式,无非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比较简便,从而体现其价值,激起全体学生复习的愿望。但问题在于参与互动的对象仅仅是教师本人与回答问题学生之间的交流,其余学生并没有真正关注他们之间的互动这一环节,只不过充当观众而已。这样的互动不能激起全班学生参与的欲望,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无论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还是教师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问的互动,都要遵循学生全员参与这一原则。
二、有价值的问题是师生互动深入的前提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总是酬绕问题进行的,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也是围绕问题的研讨展开的。因此,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使学生产生研究的欲望,进而将他的想法告诉教师和同学,并在与教师和同学的交流中,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入。
在“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中,由于受到2、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学生很难观察出“一个数个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这一特征。因此很多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经常出现花了大量的时间但研究没有结果,最后教师直接引导学生观察个位上数的和这一现象。这样的处理虽然学生也能根据教师的点拨,发现3的倍数的特点,但这样的互动是被动的,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很少。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呢?下面是特级教师张建新设计的教学案例:
在初步认识到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与个位无关之后,我进行如下活动。
我拿出计数器,请学生用耳朵来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再试着说出计数器上所拨出的数。我把计数器藏在讲台下,拨了6颗算珠。学生在思考一番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6。”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15。”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24。”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60。”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6【1()。”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15。”
“它是3的倍数。拔出的数是51。”
学生的答案非常多,由于对同一问题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因此学生十分希望将自己的看法汇报给教师和同学。这样的互动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师生之间看法的平等交流,不但有口头的评价,更有无言的思想交流。正是对于同样都是听到6颗珠子,同样都是3的倍数,但却可能是不同的数的这一冲突的深人追寻,学生才能积极地深人思考,把握不管是什么数,他们个位上数的和都是6这一根本特征。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开放的、深层的,所以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以积搬主动的态度去参与师生的互动中。
三、教师指导是师生互动的质量保证
有效的师生互动巾,教师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互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义要成为师生互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学生往往难以完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互动中的关键地位。不管什么样的课堂教学,都必须以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因此缺少教师在师生互动中的引领,就很难有高质量的互动,学生的探究就可能偏离方向,成为信马由缰式的活动。
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问题。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下面(以9+4为例),探索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尝试计算后,教师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有以下几种:
(1)一个一个地数,得13。
(2)扳手指,数出13。
(3)用小棒摆出13:
9+1=10
10+3=13。
4+6=10
10+3=13
无一例外,教师逐一进行肯定,并进行表扬,受到教师评价的影响,以及学生求异心理的驱使,学生条件反射般地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算法。然后在练习时,教师强调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结果一节课上完,没有几个学生会熟练使用“凑十法”计算。
由于教师对算法多样化理念的把握不准,过于偏向算法多样化,而忽略算法优化。学生本身也难以认识各种方法的优劣。这时就要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比较,使学生在互动中将思维由方法的汇报上升到对方法的合理选择中。
因此,积极的师生互动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表面热闹,需要教师把握好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介入,实施引领。在学生对问题感到无从下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创业火锅店实施流程
- 补漏保温合同协议书
- 养老院内部承包协议书
- 钢架焊接技术协议书
- 酒后损坏和解协议书
- 农村安置房包销协议书
- 金矿合伙投资协议书
- 呼吸道慢病管理
- 健身俱乐部转让协议书
- 酒店结婚转让协议书
- YOLO目标检测算法的改进与优化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课件
- 学做卤菜签合同协议
- GB/T 15340-2025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其制样方法
- 公路法知识培训课件
- 《乡土中国》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 马拉松方案策划
- 2025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学生组)
-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PLC的自动上料系统设计
- 武装部面试题及答案
- GB/T 43449-2023法庭科学毒物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