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养颜课件-艾灸与养颜_第1页
本草养颜课件-艾灸与养颜_第2页
本草养颜课件-艾灸与养颜_第3页
本草养颜课件-艾灸与养颜_第4页
本草养颜课件-艾灸与养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脉络一、灸法的起源灸法是随着火的应用而产生的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素问·异法方宜论二、文献记载《说文解字》:灸,灼也,从火音久。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二、文献记载二、文献记载二、文献记载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三、什么是艾灸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1.调节阴阳四、灸法的作用2.调和气血四、灸法的作用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疏理气机3.温通经络四、灸法的作用4.扶正祛邪四、灸法的作用5.扶阳固脱四、灸法的作用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6.升阳举陷四、灸法的作用《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7.艾灸美容四、灸法的作用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肤色8.防病保健四、灸法的作用“防病于未然”“治未病”分门别类-灸法的注意事项一、体位选择及艾灸顺序1.体位选择一、体位选择及艾灸顺序2.艾灸顺序《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先灸少而后灸多,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二、灸法的补泻方法1.补法火力缓慢温和,灸治的时间较长2.泻法火力较猛,快燃快灭《灵枢·背俞》云:“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者,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三、施灸的禁忌1、禁灸病症:高热、抽搐、极度衰竭等不宜灸治;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灸;体弱者慎灸;脉象数疾者禁灸。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慎用。2、禁灸部位: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孕妇下腹部、乳头、睾丸、阴部等不可灸。颜面不宜着肤灸、关节不能瘢痕灸。四、注意事项1.施灸之前:心情平静2.施灸后,避免着凉3.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证施灸4.施术严肃认真,精心操作5.注意安全防火五、灸后的处理分门别类--晕灸晕灸,是指的不多见的一种针灸的不良反应一、机理晕灸是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强烈的刺灸等刺激

二、原因1.体质原因《标幽赋》:“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二、原因2.刺激原因3.体位原因二、原因4.环境原因三、临床表现先兆期三、临床表现发作期三、临床表现后期四、预防方法1.心理预防语言诱导松弛训练转移注意力《黄帝内经》:“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有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四、预防方法2.生理预防适当进食休息侧卧位五、处理方法1.轻度晕灸

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五、处理方法2.重度晕灸

停灸后平卧分门别类—艾灸的材料艾灸的材料一、艾叶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艾的干燥叶,以蕲州产者为佳,特称蕲艾一、艾叶一、艾叶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一、艾叶《本草纲目》里说:“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软细,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脉”《孟子》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陈艾则易燃易灭,可以减少灼痛之苦二、艾制品1、艾绒(1)特点: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热力温和,窜透皮肤,深达组织,火力持久;二、艾制品1、艾绒(2)分类:年份:新艾绒、陈艾绒二、艾制品1、艾绒(2)分类:级别:普通级(8:1以下)、高级(15:1以下)、

特级(25:1以下)、极品(25:1以上)纯度为10:1以下的艾绒适合做温和灸,10:1以上的艾绒可做直接灸二、艾制品1、艾绒(3)艾绒的制作:制作流程:采集(农历4、5月)→暴晒干燥→捣碎→筛→

晒→捣→筛→艾绒二、艾制品2、艾炷艾炷即以艾绒为材料制成的圆锥形或圆柱形的小体。施灸时,每燃烧一个艾炷即称为一壮二、艾制品2、艾炷(1)传统艾炷的制作(2)艾炷器的制作二、艾制品3.艾条(1)纯艾条(清艾条)(2)药艾条: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普通药艾条:二、艾制品3.艾条(2)药艾条: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太乙针:二、艾制品3.艾条(2)药艾条:主要包括普通药艾条,太乙针,雷火针雷火针:三、其他材料天然的易燃物质:灯心草、桑枝、桃枝、硫磺、竹茹等三、其他材料特制的灸材:药锭、药捻、黄蜡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斑蝥、白芥子等三、其他材料辅助灸材:生姜、大蒜、附子、豆豉、食盐等四、艾灸的辅助器具1.艾灸盒四、艾灸的辅助器具2.艾灸罐分门别类—艾灸的方法《说文解字》:“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之。”一、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1.直接灸: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又称着肤灸、明灸。一、艾炷灸

直接灸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瘢痕灸(化脓灸):灸至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

瘢痕灸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痨、瘰疬等慢性疾患。无瘢痕灸(非化脓灸):皮肤充血,红晕,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

一般虚寒性疾患,均可采用此法。一、艾炷灸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间接灸又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二、艾条灸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1.悬起灸悬起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二、艾条灸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2.实按灸实按灸有: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三、温针灸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四、温灸器灸铜制灸器、不锈钢灸器、竹制灸器五、其他灸法其他灸法主要有:灯草灸、黄蜡灸、桑枝灸、阳燧灸、药捻灸、药锭灸、

电热灸、天灸等。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有:白芥子灸、蒜泥灸、斑蝥灸、三伏天灸如法炮制—艾炷灸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一、直接灸将艾炷直接放置在施灸部位皮肤上烧灼的方法又称着肤灸、明灸。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一、直接灸(一)瘢痕灸用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直接放置在腧穴进行施灸,局部组织经烧伤后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灸疮)的灸法一、直接灸(一)瘢痕灸1.操作方法(1)患者体位:平正和舒适(2)安防艾炷:涂凡士林增加粘附作用

间断法:每炷燃尽熄灭后,除去灰烬,另换一炷再燃;不易出现循经感传连续法:不待艾炷燃尽,将灭未灭之际在余烬上再加新炷;可出现循经感传一、直接灸(一)瘢痕灸1.操作方法(3)灸后处理一、直接灸(一)瘢痕灸2.临床应用(1)慢性腹泻天枢、水分、关元、气海、脾俞、命门、肾俞;每次1穴,每穴5~7壮(2)哮喘

定喘、肺俞、丰隆,分为两组交替灸,每穴7壮一、直接灸(一)瘢痕灸3.注意事项(1)注意体位平直舒适,灸后不可马上饮茶,恐解火气(2)1一2小时后方可进食(3)忌生冷瓜果(4)忌大怒、大劳、大饥、大倦、受热、冒寒一、直接灸(二)无瘢痕灸

用麦粒大的小艾炷直接在腧穴上施灸,灸后不引起化脓的方法1.操作方法穴位涂抹凡士林;线香点燃,任其自燃,或微微吹气助燃(1)艾炷燃烧接近皮肤时,用镊子将未燃尽的艾炷移去或压灭(2)艾炷燃烧接近皮肤时,待其燃尽,有清脆之爆炸声,清除余烬一、直接灸(二)无瘢痕灸2.临床运用(1)小儿发育不良:大椎、十七椎,灸至局部红晕温热而无疼痛灼伤为度,一般可灸3~7壮,每日1次,10次1疗程(2)气血两虚:气海、足三里,一般可灸3~7壮,每日1次,10次1疗程二、间接灸(一)隔姜灸1.操作方法二、间接灸(一)隔姜灸2.临床应用

温中、祛寒、止呕、解表的作用,适用于感冒、呕吐、腹痛、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风寒湿痹二、间接灸(二)隔蒜灸1.操作方法

(1)隔蒜片灸

(2)隔蒜泥灸

(3)铺灸或长蛇灸二、间接灸(二)隔蒜灸2.临床运用

消肿、拔毒、散结、止痛二、间接灸(三)隔盐灸1.操作方法2.临床运用

回阳、固脱、救逆二、间接灸(四)隔附子灸1.操作方法

(1)附子片灸

(2)附子饼灸2.临床运用

温肾壮阳如法炮制—艾条灸艾条灸,灸法之一,又称艾卷灸。

是将艾条点燃后置于腧穴或病变部位上进行熏灼的方法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一、悬起灸悬起灸是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而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一、悬起灸悬起灸分为: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一、悬起灸1.操作方法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腧穴部位或患处,距皮肤约2-3厘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温热而无灼痛。一般每穴20分钟左右,以皮肤潮红为度。(一)温和灸一、悬起灸2.临床运用病痛局部灸疗。适用于一切灸法主治病症(一)温和灸一、悬起灸1.操作方法艾条在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一般灸20~30分钟。移动范围在3cm左右,使皮肤有温热感不致于灼痛。2.临床运用灸点远端的病痛、风寒湿痹、瘫痪(二)回旋灸一、悬起灸1.操作方法艾条在施灸部位上方约3厘米,艾条一起一落,上下移动,如鸟雀啄食样,多随呼吸的节奏进行雀啄。一般灸15分钟左右。2.临床运用远端的病痛和内脏疾病、昏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三)雀啄灸二、实按灸实按灸是艾条实按在腧穴上,犹如针刺一般。包括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二、实按灸1.操作方法施灸部位铺上6-7层绵纸或布,点燃艾条,对准腧穴直按其上稍停1-2秒钟;每穴按压5-7下,以皮肤红晕为度。二、实按灸2.临床运用

太乙神针治疗风寒湿痹、肢体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雷火神针主治急性扭挫伤及寒湿气痛,其他与“太乙神针”主治相同如法炮制—温针灸和温灸器灸一、温针灸

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1.操作方法

艾绒捏在针尾上,插在针柄上,每次燃烧枣核大艾团1-3团。2.临床运用

温通经脉、行气活血二、温灸器灸法1.温灸架灸(1)操作方法

选定腧穴;将艾条燃旺,插入灸架的顶孔,对准灸穴;调节温度高低;每天2次为宜(2)临床应用

艾条温和灸适宜的病症均可使用;全身常以1穴为主,最多不超过2穴;体位不受限制,可自由活动二、温灸器灸法2.温筒器灸(1)温筒器结构:平面式、圆锥式二、温灸器灸法2.温筒器灸(2)操作方法装艾;点火预燃;施灸;灸后处置二、温灸器灸法2.温筒器灸(3)临床应用

①适应范围:凡适于艾灸的病症,可用本法施灸;尤其适于慢性病。②灸量:久病虚弱者,进食少而喜凉恶热者,小火灸治,前15天的灸量,腹部每次灸20min,背部、四肢每次灸15min。待进食增多、体力增长后再用一般的灸量,头部灸10min,背部、四肢灸20min,腹部灸30min二、温灸器灸法2.温筒器灸(4)注意事项

①极少数患者灸后见头晕、口干、鼻出血、纳呆、乏力,此时宜减少灸量。②各种慢性病,可用中脘、足三里等通理腑气。③温灸时感觉过热,可增加隔布层数;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减少进入空气,热度可下降;不热时减少隔布,或敞开顶盖,但不可将筒倾倒。二、温灸器灸法3.温盒灸盒形木制灸具二、温灸器灸法3.温盒灸(1)操作方法艾条插入铁圈内;点燃艾条;调节火力;选好部位二、温灸器灸法3.温盒灸(2)适应范围

每次15~30min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灸治,尤其适用于腰、背、臀、腹部等处二、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