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初知县于成龙访谈录
于成龙,山西省永宁县人。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四十五岁时被清廷委派为广西罗城县知县。在于成龙的印象中,“粤地僻处南荒,与交趾接壤,距中国万里,越洞庭之险,涉瘴厉之危,官兹土者,岌岌乎殆哉!”(于成龙:《初莅罗城自记》)至于古代为琳州垌地的罗城县就更是“山如剑排,水如汤沸,蛮烟瘴雨。北人居此,生还者什不一二。”在得到罗城县的任命后,于成龙的亲友“亲者不以为亲,友者不以为友”,于本人也“自觉面目可憎”,无脸见人。但他“私心自揣:读书一场,会知见利勿趋,见害勿避”,毅然抛妻别子,带了五名勇壮的家人上了路,走了三个半月才到达罗城。当时的罗城县,比于成龙想象的还要荒凉。明末清初罗城附近一带地区经历了将近二十年的战乱,而罗城县又多次成为战场。据《罗城县志》记载,其时,罗城县时疫流行,且溃兵乱杀人,“融、罗间杀掳男妇以万计,城市残破,田地荒芜,百姓倚岩谷避难。”“民多饿死。”清朝第一任罗城知县许鸿儒和驻防副将沈邦清,亦死于战乱中。后来战事虽然停止了,但后任知县不敢赴任,罗城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到顺治十八年于成龙到任的时候,罗城县的社会秩序仍然十分混乱,不少人“以攻劫为俗”,黎民百姓只好结寨自保。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凋蔽,,到处一片荒芜。于成龙在他的记事中写道,他来到罗城县境时,“登山一望,蒿草弥目,无人行径……可怜黄茅直抵城下。八月二十日入县中,一如郭外,居民六家,茅草数椽。寄居关夫子庙,安床于周仓背后,夜不瞑目。”他很快就病倒了。陪伴的家人,有的病死,不死的全都跑回山西老家。至此,于成龙“万里惟余一身。”尽管这样,他却不动摇,“瘠骨山立,催科劳心,亲较簿书,日无宁晷”。(同上注)从未当过官的于成龙,罗城县是他的初任,对此,《罗城县志:名宦篇》曾作了简括的评介:“淡薄自甘,一意与民休息,革大耗,减盐引,编置保甲,严禁盗贼……余暇劝农积粟,教化大行”。为了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于成龙按照历代封建统治者“治乱世,用,重典”的经验,首先大刀阔斧地“严禁盗贼”。方法是:“申明保甲,不许带刀携枪”,“间有截路伤命无踪盗情,务期跟寻缉获,隐昧事情尽心推敲,必得真实,立刻诛戳,悬首郊野。”县境平定以后,又不顾“未奉上命而专征,功成亦在不赦之条”的后果,“约会乡民练兵”,违反不得自己拉队伍,不得自行越境采取军事行动的禁令,亲自督率队伍到毗邻的柳城县,对“扰害无已”的“柳城西乡贼进行剿灭。”在于成龙的残酷镇压下,“渠魁俯首乞恩,抢掳男女牛只尽行退还。”于成龙还组织邻近“柳城西乡”的村屯搞联防,同他们约定:“敢有侵犯我境界者,不报上司,竟行剿杀!”使县境外的“盗贼”也不能来“扰害”了。结果上司不但不怪罪他,“反厌各州县之请兵不已,报盗不休之为多事也。”(于成龙《治罗自纪并贻友人荆雪涛书》)但是,于成龙并不认为“法令太严,有犯必杀”是好的统治方法。他到罗城不久就对清廷“额外之诛求,意外之罪谪,无因而绳其后”提出了指责,发出了“少宽法网”的呼声。(于成龙《初莅罗城自记》)于成龙就任罗城知县的第二年,即康熙元年,就向上司一再请求,经过批准,采取“区划户口食盐三法”,“而盐引得减三分之二”。(于成龙《粤西引盐利弊议》),我国历朝历代都是实行食盐“官营”、“专卖”。宋、元时实行专商“引岸”制度,商人凭特许证(即“引”)到盐场买盐,在规定的地区(即“岸”)销售,朝廷所得的税利收入竟占到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明、清时进一步发展成为盐商各自独占一定的“引岸”。朝廷为了多得税利,在“务使百姓食盐勿缺”的冠冕堂皇理由下,强行摊派引盐。能销完引盐或甚至有“溢额之引”的地方官,考绩时就能得到好评,得优先升官。由于官盐很贵,强行摊派销售的盐越多,老百姓受剥削越厉害。所以,“减盐引”,即减少强迫推销官盐,是对老百姓有利的。康熙三年,于成龙对广西巡抚一针见血地指出,引盐销得越多,有司考成越好,而“民穷愈不可支”。为了减轻人民负担,缓和官民矛盾,他大胆地提出了禁官运、革埠商、便流商三项革除积年弊政的建议,深得时人好评。于成龙在罗城知县任上关心民瘼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革大耗”,反对法外诛求,主张法内赋税的征收也应从实际出发,不要竭泽而渔。所谓“大耗,”就是官府在征收粮赋时加大储运过程中的预计损耗率。有的是公开要老百姓多交,叫做“明加”;有的是在度量衡上加码,叫做“暗加”。他在罗城县“革大耗”取得成功后,又向广西巡抚上条陈,建议在全省推广。他写道:“粤西地瘠民贫,钱粮不容拖欠,正宜惜民财以完公事。若徒知刻剥,则民多一分之私费,使朝廷缺一分之正项。以至严刑追比,差役拷索,民号泣无诉,必倍贷以缓目前。迨至秋成虽丰,田中之禾先归债主,一遇岁歉,卖儿鬻女,奔走流离。是当亟加悯念,严格收银用戥,以除暗加、明加之害”。他主张百姓缴纳钱粮“稍为通融,听从民便,”不必一定要在农忙期间“四月纳半,九月纳半”;对“孤单贫弱”、“水火灾丧”者,还可缓、减、免。他说,这样做是“恩行于例之中”,“是催科中之抚字也”,即所谓“法内施仁”。如果催科太逼,则“公私不胜其扰矣。”他提出,杂派只可限于“确不可少者”;否则,“包外加派,民苦不堪而逃亡相续”,必须禁止。(于成龙《离粤赴蜀辞谒金抚台条陈粤西事宜议》)同历史上的许多清官一样,于成龙是“强项令”,不阿谀逢迎,敢于为民请命,他对清廷加之于下级官吏头上的严刑峻法十分恼火。指出:“降罚接踵,恐吏不安而百姓愈危,地方滋扰,其关系非浅鲜也。”(于成龙《初莅罗城自记》)于成龙在离开罗城升任四川合州知州时,写给广西巡抚的建议书中,指出了清政府施政中的十大弊端,包括“塘兵之骚扰”,“知府之权太重”,以及不注意越南“强则跳梁抗尊,势所不免”等十分敏感的问题,既表现了他远见卓识,更表现了他不怕担风险的勇气。廉洁刻苦是于成龙最大的特点。在罗城任知县时,“兵燹之余,蒿莱满目,署中仅茅茨数椽,日食惟粗粝,成龙淡自甘。”(见《罗城县志》名宦篇)由于他注意“养廉”,在“千里为官只为财”,“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他做了五年罗城县的县太爷,升任合州知州时,竟连盘费也难以解决。广西巡抚对他说:“知道你穷苦,我为你凑下盘费。”(于成龙《治罗自纪并贻友人荆雪涛书》)罗城百姓更知道他穷,去罗之日,罗人“遮道呼号,追送数十里,一眇者独留不去。公问故,曰:‘民习星卜,度公槖中赀不能及千里,民技犹可资以行也’。公竟赖其力得达合州。”(《国朝先正事略·于清端公事略》)《罗城县志·艺文篇》说,“公尝自言:‘一生得力在令罗城’。盖其淡薄之操,坚危之节,始终不渝,已预定于此。”于成龙离开罗城以后,官越做越大,从合州知府、武昌知府、黄州知府到江防道台,到福建省按察使,到畿甸重地直隶省巡抚,最后做到总制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由于他一生清廉自励,又一贯主张对贪官污吏“按事而渐除之,以去地方之蠧,以伸百姓之冤。”(于成龙《离粤赴蜀辞谒金抚台条陈粤西事宜议》)因此,他所到之处“官吏望风改操。”他的部属向他禀报请示工作,可以“直入寝室”。在寝室里,他的形象是:“左姜豉,右簿书,状如乡里学究”。所以袁枚称赞他“清介绝俗”。公元1684年他六十八岁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时,“床头周身布绨袍一袭,靴带各一,堂后瓦瓮米数斛,盐豉数盎而已”。(《国朝先正事略·于清端公事略》)因此,在他生前,就被誉为“清官为天下第一”,(金岳:《于清端公政书辑序》)康熙皇帝也说:“朕博采舆评,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清吏稿于成龙传》)在他死后,康熙又赐赠“清端”的谥号,赞扬他廉洁的一生。应该指出,于成龙的廉洁刻苦,是为了适应康熙整顿吏治、奖励清官的需要,他的“革大耗”、“减盐引”等等,无一不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他是地主阶级政治家,带着“吞猺獞、飧烟瘴”的决心到达广西罗城,自然不可能从劳动人民的利益出发。但是,他的大多数作为,客观上却是对人民有好处的。还应该指出,于成龙在劳动人民的行动危及封建统治的时候,他是坚决镇压的。他双手沾满了反抗封建统治的劳动人民和反对清室中央政权的人们的鲜血。但毕竟由于他目光远大,胆略超群,能够多次采取双方少流血甚至不流血的方式平定战乱。客观上对人民的休养生息也是有好处的。于成龙所主张的“法内施仁”甚至“法外施仁”,也使老百姓在重压下减少一些痛苦。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遭疾端坐而逝”的噩耗传出后,“军民巷哭,绘像以祀”。(袁枚:《小苍山房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控名单管理办法
- 内部流程管理办法
- 军事驻地管理办法
- 军人转业管理办法
- 军队物业管理办法
- 农产监督管理办法
- 农服中心管理办法
- 农村拓客管理办法
- 农田整治管理办法
- 农行征信管理办法
- AltiumDesigner课件教程-原理图、pcb设计
- (完整版)笔录模板
- 如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课件
- 芜湖中电环保发电有限公司芜湖中电环保发电垃圾焚烧线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模板)
- 工程施工会计科目
- JJF 1251-2010坐标定位测量系统校准规范
- GB/T 7384-199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氧基化衍生物羟值的测定乙酐法
- GB/T 4835.1-2012辐射防护仪器β、X和γ辐射周围和/或定向剂量当量(率)仪和/或监测仪第1部分:便携式工作场所和环境测量仪与监测仪
- GB/T 35538-2017工业用酶制剂测定技术导则
- GB/T 24405.2-201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第2部分:实践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