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作者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1.司马光砸缸2.修资治通鉴3.旧党领袖“公无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
①“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②“司马”,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③“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④“书”,文体名。
⑤“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答司马谏议书》解
题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为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故又称“王文公”。变法内容1.青苗法,实际上就是将政府变为对农民进行贷款的银行。每年青苗不接的时候,农民可以向政府贷款给,等到收获之后,再行归还。并且贷款利息要低于地主商人的放贷利息。2.均输法,就是政府集中采购储蓄食粮制度。以前,各级地方政府每年都要向中央政府上缴一定数额的以粮食为主的赋税,并且各年平均,不论丰收歉收之年。而新颁布的均输法要求各地方政府在首都设立专用仓库,丰收时大量购入,以解决歉收时的赋税问题,并且还改由用货币替代实物纳税。3.免役法,就是公平劳役制度。规定全国每一个成年男子,都有为国家服劳役的义务。地主、官僚、比较富裕的人等,如果想免除劳役,必须缴纳代役金,就是“免役钱”,由政府代为雇人充当。
4.市易法,就是平抑物价的制度,实际上就是政府具有了现代中央银行兼物价局的职能。政府设立市易司,筹集一定资本金,物价低廉时,由政府购入;等到物价上涨,再行售出。通过贵卖、贱买、对商人放贷的方式调控商品价格,目的是防止商人垄断,并实现资本增殖。5.方田均税法,就是对漏税耕地和田赋清查和整理。对全国耕地进行清查,多查出360万亩;又对全国耕地重新评估,依照肥沃贫瘠,分为五等,不同等次赋税不同。《谏逐客书》李斯呈递秦王的奏疏《与妻书》林觉民写给妻子的绝笔信《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写给司马光的回信《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君光书》《答司马君实书》为什么以《答司马谏议书》为题?“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重念蒙君实视遇厚”“冀君实或见恕也”“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汴河码头相见,一见如故”“唱和《明妃曲》”“被誉为‘嘉佑四友’”“经常到大相国寺僧房闭门饮茶,高谈阔论,终日不散”“司马光请王安石为自己的堂伯父作墓志铭”。——江永红《通鉴载道——司马光传》据《宋稗类钞》卷八言王安石告诉自己的儿子王雩:“欲与司马十二丈(司马光)卜邻,以其修身、起家,事事可为子弟法也。”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关系:“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朋友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光不材,不足以辱介甫为友,然自接待以来,十有余年,屡尝同僚,亦不可谓之无一日之雅也。虽愧多闻,至于直谅,不敢不勉,若乃便辟、善柔、便佞,则固不敢为也。——益友
司马光把自己当作王安石的“益友”,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对方写信,陈述自己对于老友主导的这次政治改革的不同意见:“故敢一陈其志,以自达于介甫,以终益友之义,其舍之取之,则在介甫矣!”于私尽朋友之谊,于公推心置腹,可谓光风霁月,贤者情怀。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损的朋友也有三种。”我没有才能,够不上委屈您当作朋友,但从结交以来的十多年里,多次在同一部门共事,也不能说没有一日的交往。虽然自己有愧于闻见不广,但说到正直、诚实二事,则是不敢不勉力去做的;至于谄媚奉承,当面恭维背后毁谤,或夸夸其谈地对待朋友,更是我本来不敢作的了。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但是他们两位大贤友情的断绝就始于这两封书信。《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yí)书反覆劝之,安石不乐。”
“呜呼!二公之贤多同,至议新法不合绝交,惜哉!王安石与司马光一直相交甚厚,司马光根据朋友之间互相督促行善的道理,三次写信给王安石反复劝说,王安石很不高兴。子游曰:“事君数(shuò),斯辱矣;朋友数(shuò),斯疏矣。”三、分析保守派思想根源,为自己改革遭遇抵制解释深层原因驳论过程1、中心论点:反驳论敌指责变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2、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①名实相符的原则①新法的实际情况②盘庚迁殷书信体
驳论文
效果:使反驳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原则基础之上3、论证方法:既据实反驳又据理反驳课文通译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ǔ)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启:写信说明事情。蒙:承蒙窃:我私下,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君实:司马光的字游处:交游相处,交往每:往往,常常。操:持,坚持术:方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安石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坚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啊。
虽欲强(qiǎng)聒(g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ó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强聒:唠叨不休。
聒:聒噪见察:被动,被理解。
察:理解略:简略
上报:写回信。
辨:同“辩”,分辩。
重念:又考虑到
视遇:看待,对待反覆:指书信往返卤莽:粗疏草率。具道所以: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冀:希望见恕:见:相当于“我”“自己”,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原谅我即使我勉强作解释,(但)最终一定不能被(您)理解,所以只简略地给您写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又考虑到君实您一向以宽厚待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简慢无礼,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原谅我吧。概括第一段主要内容: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1.“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2.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的句子是:
。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的两句是:
。6.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政见和方法不同的原因,因此简略地写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
”,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尤在于名实:特别在于名和实(是否相符)。得:清楚。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侵夺官吏职权、生事扰民、与民争利、拒不接受反对意见。以致:因而招致。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就清楚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求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推行古代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有利的事业、消除弊病,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不能算是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责难(排斥)巧言献媚的人,不能算是拒绝接受规劝。至于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以谓:以为,认为。以:把。不为:不算,不是。举:施行。辟:批驳。难:排斥。壬人:善以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固:本来。前:事先,预先。论证过程(书信体驳论文)名实不符儒家的观点要名实相符,论题的观点就被驳倒了。以致天下怨谤也第3自然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念国家大事、附和世俗,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皇上才要改变这种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百姓(都)相与抱怨,(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考虑到事情合理,就采取行动;认为做得对就看不见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啊。
恤:忧虑,顾念。
媚:形容词作动词,献媚。
善:形容词做名词,美德。汹汹然:大吵大闹的样子。
胥:相。
特:仅仅。
度:计划。
度(duó):计划。义:适宜。
见:动词,看见
可:值得
是:认为正确。思考:1.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作者引用“盘庚迁都”这一历史典故的意图是什么?
作者引用“盘庚迁都”的历史典故意在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决不动摇。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如果君实您责备我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施加恩惠给这些百姓,那么我承认有罪;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膏泽斯民:施恩惠给人民。膏泽:名词作动词,施恩惠。事事:做事。前一“事”字是动词,后一“事”字是名词。守:墨守。知:领教。第4自然段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无由:没有机会。不任:不胜。区区:拳拳,专诚、恳挚的意思。
没有缘由(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得很。梳理文章结构小结
本文逐条驳斥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1)“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气。
思考课文探究
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又是如何展开驳论的?论证过程(书信体驳论文)名实不符儒家的观点要名实相符,论题的观点就被驳倒了。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鄂尔多斯市人民医院神经影像诊断考核
- 晋城市中医院护理科研品牌建设考核
- 中国聚酰亚胺胶项目创业计划书
- 长治市人民医院科室人才激励机制考核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风险评估考核
- 朔州市中医院病历书写规范考核
- 中国聚醚橡胶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松节油再加工产品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页岩气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农药流通服务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风力发电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与风险防范报告
- 金华兰溪市卫生健康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旅游政策与法规基础教程
- 风电项目运营与维护管理方案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实例
- 学习《水利水电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导则-SLT 842》课件
- 2025年秋招:招商银行笔试真题及答案(可下载)
- 浙江保健按摩管理办法
- 1.3 逐层分类细化分类结果【知识精研】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2024)
- 甘肃省医疗建设管理办法
- 计算机视觉(CV)工程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