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劝学
荀子劝学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渐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2、掌握重点文言知识,提炼写作话题。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逐渐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迁移运用能力【复习——自主储备内容1、自主储备文言知识。(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等也可简单了解)3、探究文本,挖掘文意,储备作文素材。(理清文本的层次、主旨、论证结构等。)2、背诵、默写、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复习——自主储备内容1、自主储备文言知识。3、探究文本,挖掘复习——自主复习的步骤1、通读文本,回忆文意和主旨。2、细读文本,把握词义和句意。3、再读文本,整理文言知识。
(包括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注意:发散思维、联系课内其他文本。4、思考文本,积累素材。
(最好动笔写成议论小段)复习——自主复习的步骤1、通读文本,回忆文意和主旨。【背诵课文】【背诵课文】复习基础正字音:
退輮()舆()槁暴()砺()参省()须臾(
)跂(
)蛟()跬(
)骐骥()驽(
)锲()镂(
)跪()蟮()螯()楫()róuyúgǎopùlìjÍcānxǐngyúqìjiāokuǐqíjìnúqièlòuguìshànáo复习基础正字音:退輮()【写名句】(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2年北京安徽)(2)_______,非能水也,————————。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12年大纲)(3)————,而神明自得,________。(12年山东江苏)(4)—————,无以至千里。(09年山东)(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用心躁也。(11年山东)【写名句】(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君子博【积累课文基础知识】(1)第一段重点字词:劝、已、之、于、为、中、以为、曲、则、就、砺、乎、知、翻译句子:“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积累课文基础知识】(1)第一段【积累课文基础知识】(2)第二段重点字词:之、所学、跂、疾、彰、生、于翻译句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积累课文基础知识】(2)第二段【积累课文基础知识】(3)第三段重点字词:焉、跬步、无以、锲、镂、寄托翻译句子:“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积累课文基础知识】1.望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C.先达德隆望尊D.予犹记周公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远看盼望、希望声望农历十五日首先注意课下注释中该字词的意思然后回忆其他课文中是否出现过同样的意思最后归纳一下他都有哪些意思1.望远看盼望、希望声望农历十五日首先注意课下注释中该字2.绝
A.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B.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C.以为妙绝D.佛印绝类弥勒E.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F.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2.绝停止隔绝极点非常横渡断绝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A.而寒于水而致千里
而绝江河而青于蓝
而闻者彰而见者远B.顺风而呼登高而招吾尝跂而望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C.蟹六跪而二螯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E.而神明自得F.锲而不舍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因果\表承接表假设2、归纳总结本课中的“而”:表转折表修饰表并列表递进表因果\【练习“而”的用法】近三年出现“而”的用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朝济而夕设版焉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我腾跃而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假设)(顺承)(修饰)(顺承)(顺承)(转折)
(转折)(修饰)(修饰)【练习“而”的用法】近三年出现“而”的用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
2.之:A.锲而舍之:B.筋骨之强:C.青,取之于蓝:D.蚓无爪牙之利:E.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F.輮使之然也:代词,代朽木。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代青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代词,木本课中出现的其它常用虚词:代词,代朽木。助词,定语后置的标之
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师说》以贻之(他)代人非生而知之者(事理)
指示代词,表近指:之二虫又何知(这,此)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可不译.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音节助词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顷之,烟炎张天。动词译为“到,往”“到……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之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练习,指出下面“之”的意义和用法
1.石之铿然有声者2.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3.辍耕之垄4.夫晋,何厌之有
5.多于南亩之农夫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8.四海之大
9.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0.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2音节助词,不译
3动词,“到”4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标志
5结构助词,“的”6结构助词,“取独”
7指示代词,“这类”8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9动词,“到”10结构助词,"取独"
练习,指出下面“之”的意义和用法
1.石之铿然有声者【写作素材整理】(1)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而不思者则不明。因此,理想的“大儒”不只是博学多能,最重要的是有超常的理性判断能力。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
学与思知与行积累过程很重要【写作素材整理】学与思知与【写作素材整理】(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本材料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话题的写作。)方法是重要的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持之以恒优势与劣势专心干一行,爱一行【写作素材整理】(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素材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角度点拨
持之以恒写作素材积累持之以恒
写作素材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角度点拨
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成为现实写作素材借助于外物往往能让理想早日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粒米成罗,聚沙成塔。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正说明了“积小成大”的哲理吗?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样证明积累的意义。世间万事万物,无不在见证着大事是由小事构成的。2008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课件高三一轮复习《劝学》知识点梳理课件【劝学内容回顾及写作特色】
寓议于喻鲜明生动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灵活,有的用同类事物设喻,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的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请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方法,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从“生命”“真情”“青春”“信念”“个性”等话题中选取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劝学内容回顾及写作特色】【佳作片段】生命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高歌猛进。君不见李太白、杜子美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却可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它在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生命如一条奔涌的大河,以排山倒海之势勇往直前,尽力展示着自己的波澜壮阔。它汪洋恣肆,挟卷一切,在人们的惊羡中一泻千里,融入那一望无际的海洋。它还必须承受独自流淌的孤独,必须冲破眼前的一切险阻,必须体验一路上的恐怖。这一过程,跌宕起伏,坎坷曲折。【佳作片段】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_____。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具行业劳动力资源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厦门税务个税改革惠民众改革红包我会领答题题目大全(含答案)
- 教材解析大学物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能障碍测试题及答案
- 运动后功能性饮料市场推广效果评估与优化策略报告
- 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回浦中学面试真题及答案
- 黄冈社工面试真题及答案
- 学习商业对话中的语境理解试题及答案
- 有关情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哈尔滨市木兰县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课件
- (二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二)生物试卷(含答案)
-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GB/T 45460-2025钢丝绳在无轴向载荷条件下钢丝绳径向刚度的测定
- 第四课第二课时《谁唱歌》课件 一年级音乐下册 湘艺版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详解)
- DB31T 1564-2025企业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检测(二)化学试卷(含答案)
- 《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解读学习课件(2025年3月颁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