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数学三年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一)出示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意义。2、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齐读。(三)师: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自学指导(一)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93页及试一试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看例5(重点看黄色部分的思考过程),想: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不同,分母相同时,该怎样计算?3.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四、先学过渡语: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一) 看一看。生认真地看书自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地看书。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你们的自学效果。(二) 做一做。

5里有()个1,5里有()个1,7个1是7是纟。9—就是(91、2.)个1加上(9)个( ))个1,共( )个1,就是3.+6=3.9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并把字写规范。(找三人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发现错例板书于黑板上对应的位置。五、后教(议一议)(一) 更正。师: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二) 讨论。1.看这道题的第一步,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2.提问: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师板书: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3.师:看加法算式,谁能说一下分数加法的意义是什么?生说,师板书: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4.师:看减法算式,谁能说一下分数减法的意义是什么?生说,师板书: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5.评正确率、板书,并让改错。(三)小结。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怎样计算呢?计算的结果需要注意什么?我们在做作业时,一定要注意这几点。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做得又对又快!六、当堂训练(一) .课本94页2题,3题做在课堂作业本上。(二) 联系生活。1•一根绳子,剪去1,剩下几分之几?3—块蛋糕,平均分成5份,青青吃了其中的2份,苗苗吃了其中的1份。青青和苗苗一共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3•小宇从图书室里借了一本《昆虫记》,他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11第二天和第一天看到同样多。两天一共看了这本书几分之几?教学反思:

课时练课时练.填空1、 1里有()个1,()个( )是4。7 92、5里有( )个1,再加上( )个1,就是8。88883、 3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1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个。4〔_()_()_()_()r、I————————o2 3 8 10二、精挑细选。1、 一根铁丝,减去3,还剩下(1、 一根铁丝,减去3,还剩下(7A、丄 B、47 72、 一块地的2种白菜,1种萝卜5 5多。A、白菜 B、萝卜三•计算。T~V_ T-T_1,5_34_

t+v百+y-)。C、57剩下的地与种()的地同样c、无法确定、一丄二丄+迢4 4 & 6一张纸,小兰用了它的2折飞机,小红用了它的5折小船,小兰7 7比小红少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第二课时千克的认识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页红点3及自主练习有关题目。教学目标:通过想一想、掂一掂、说一说等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盘秤称比较重物品的方法,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和他人合作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难点:感受几千克物体的轻重,并会运用克和千克进行填空。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质量为500克的盐两袋,1千克的洗衣粉一袋,盘秤5台。学生准备:质量为500克的盐或糖、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准备几件自己喜欢的物品或水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世界上最小的猶无约重世界上最小的猶无约重1十克最天的發鼠大约童护千見、量小岛约磴斗克出示课本主题图中的一部分。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克”这个质量单位,感受了1克的重量,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质量单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张动物图片,看看在它们的身上藏有哪些数学知识呢?发现“千克”在刚才的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老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千克”。认识“千克”关于“千克”你知道些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呢?(生可能会说到千克的字母形式kg、1千克有多重等)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kg。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猜一猜 千克与克的关系。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猜一猜,1千克可能等于多少克?(学生根据1千米=1000米,会说1千克=1000克)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1千克=1000克。认识各种称。师拿出1千克的洗衣粉,怎样才能知道他的重量呢?(生会说用称称)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称并讲解其用途,重点讲解盘秤的结构。感受1千克。1) 找一找,周围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生找出标有1千克的物品并汇报)2) 掂一惦,感受1千克的重量。(生动手掂一惦并感受1千克物品的实际重量)3) 猜一猜,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是1千克?利用桌上的盘秤验证一下。4) 小组合作,将你们的发现填在学习纸上学习纸:寻找生活中“1千克”的物品物品名称多少数量是1千克小组活动时,师巡视,指导。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交流汇报 发现1千克说一说,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师展示小组填写的学习纸。2.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哪个重?为什么?(生汇报并说说原由)3.做个有心人。同学们逛超市的时候,注意看看各种商品的质量。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什么样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什么样的物品用克作单位?(引导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1.说一说,关于千克,你了解到了什么?(生交流自己的所得所获)2.课内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千克,感受了千克,知道了表示较重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1千克又叫1公斤(板书:1公斤),可以用“kg”表示。还知道了1千克=1000克,真了不起,让我们一起走进新的训练场接受新的挑战吧。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一、基本练习1.课本第6页第1题,找生说说物品的重量。引导生学会从称引导生学会从称和包装上读出质量,让生独立观察,相互交流,在实践中学习。注意:单位换算时,引导生说一说填写原因及方法。3.连线—处域牛:■$L一備水SC3fi3千克—块鶴董30*千丸_只兔子董一I&3S木腹幷克本题师先引导学生回忆1克和1千克的实际重量,再判断是比较轻还是比较重的物品,然后生在完成。二、提高练习。比较大小。■6kg GOOg5OOOg)4900kg38OOi^C…\4kg3000^O2OkK80kg(^)sooog 7Oot.)kg\—了Z本题是对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练习时要先让生明确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即1千克=1000克,然后让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板书设计:千克的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kg1千克=1000克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通过执教这节课,我个人感觉的亮点之处有:(1)让学生经历猜测---体检---验证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估一估、掂一惦、称一称的过程中建立质量观念。实际感受1千克的重量。(2) 在探究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时,借助于学生原有的知识,自然的知道了1千克=1000克。(3) 练习形式多样,有说一说、填一填、连一连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积累生活经验,建立质量观念。使用建议:质量观念的形成要靠丰富的感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