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社会工作理论-动机改变理论_第1页
禁毒社会工作理论-动机改变理论_第2页
禁毒社会工作理论-动机改变理论_第3页
禁毒社会工作理论-动机改变理论_第4页
禁毒社会工作理论-动机改变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10203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动机访谈的具体运用动机改变理论运用到病理记录中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1、开放型还是封闭型问题2、反馈式表述的类型3、托马斯.高顿倾听障碍4、阻抗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5、处理阻抗的策略6、总结7、引发改变性交谈8、临床挑战(一)开放型还是封闭型问题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4.2.3.1.你喜欢不工作的什么?(开放型问题)你去哪里上学了?(封闭型问题)你对自己喝酒的行为想如何处理,是戒酒、减量还是保持现状?(封闭型问题)你愿意参加这个小组吗?(封闭型问题)5.今天我能为你做什么?(开放型问题)(一)开放型还是封闭型问题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9.7.8.6.你从这段关系中可以获得什么?(开放型问题)你是否曾想过把散步作为一个简单的放松方式?(封闭型问题)你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开放型问题)过去你是如何处理压力事件的?(开放型问题)10.这周你是否会努力去找工作?(封闭型问题)(一)开放型还是封闭型问题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14.12.13.11.愤怒情绪是如何构成你的困扰的?(开放型问题)你在乎你的家人吗?(封闭型问题)你想控制自己情绪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开放型问题)你想什么时候离职?(封闭型问题)15.你近来的工作进展如何?(开放型问题)(一)开放型还是封闭型问题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19.17.18.16.你对自己离开学校之后的行为如何看待?(开放型问题)你长大之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开放型问题)如果你失去现在拥有的朋友,你觉得会怎样?(开放型问题)在你开始抽大麻之前你是否曾拥有过美好的人生?(封闭型问题)20.什么是封闭型问题?(封闭型问题)尽量与案主的表述比较接近,从其表述中摘取某些部分,用自己的话重述一遍。这是反馈的最深层次表达,强调从情绪层面对案主的话进行转述。这一方法承认并放大案主的矛盾心理。简单反馈反映感受双面反馈(二)反馈式表述的类型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4.2.3.1.命令、指引或控制警告或威胁给予建议、指示或者提供解决方法用逻辑、争辩或者教导方式来劝说5.以说教、劝说方式或告诉案主他们“应该”做(三)托马斯.高顿倾听障碍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9.7.8.6.反对、评判、批评或谴责奚落、嘲笑或贴标签赞同、批准或赞扬安抚、同情或安慰10.退缩、分散注意、迎合或者改变话题(三)托马斯.高顿倾听障碍阻抗是案主表达“我没有听你说话,等一下,或我不同意”的一种方式。表现:

(四)阻抗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四)阻抗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1.挑战2.轻视3.敌视4.推责5.不赞同6.辩解7.辩称免责8.弱化问题9.悲观10.勉强11.不愿意改变表现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5、处理阻抗的策略6、总结7、引发改变性交谈8、临床挑战(五)处理阻抗的策略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5反馈式倾听1234重构承认负面因素转移焦点强调个人选择与控制这是反馈式倾听的特殊应用,它将讨论的东西都联系在一起,展现出仔细倾听,也使案主做好准备继续接受访谈。(六)总结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03邀请继续接受访谈02不好的方面01好的方面(六)总结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过渡性总结通常包含三个方面:(七)引发改变性交谈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2.如何引发改变性交谈呢?

1.什么是改变性交谈?(1)激发式提问(2)探索利和弊(3)询问细节(4)设想极端情况(5)展望未来案主可能会呈现出一些症状或特征,属于临床处理范围,而我们需要创新能力。(八)临床挑战二、动机访谈在禁毒社会工作的具体运用三、将动机访谈运用到病理记录中肯定◎肯定案主成功找到工作时所做出的努力;

◎肯定案主在家人面前保持自信时做出的努力肯定来;◎访者自己做决定的权利。反馈式倾听◎承认案主在尝试结交新朋友时会同时出现积极和消极感受;

◎承认案主在找工作时感到害怕;◎承认案主既责备自己对父亲发脾气,也想承担行为后果。开放型问题◎询问案主一天中值得肯定的事情或者经历;

◎询问案主失业对她构成了哪些困惑;◎询问案主如果失去现在的朋友,会发生什么事;◎询问案主想控制情绪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总结◎总结案主提到的关于失业的好的方面以及那些不太好的方面;

◎总结案主关于继续呆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感受以及担忧。引发改变性交谈◎引导案主进行成本和效益练习,如突出强调回到学校上;◎学需付出哪些代价,有哪些好处;

◎引导案主想象在不吸食毒品5年后的生活状况;

◎要求案主描述如果回到工作岗位可能面临的最糟糕的事情。表:可供选择的病程记录干预方式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102动机访谈动机改变理论动机改变理论010203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动机访谈简要介绍动机访谈原则和技巧综述二、动机访谈(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Miller认为动机是个体改变行为的愿望,并非内在个性特征,个体的动机可以被影响,并朝着特定的方向发生改变。动机访谈,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帮助患者寻找并挖掘改变自身行为的内在愿望,通过愿望与现实的对比,使患者从内心的意愿出发,达到彻底改变不良习惯的目的。(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动机访谈,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采取逼迫以及评价患者的方式,相反,在充分尊重患者以及其行为的基础上,使其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尤其带来的隐患。(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此外,通过帮助患者预见美好的未来,使服务对象从内心激发其自身的改变潜能,从而达到彻底改变行为的目的。(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目标:提高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加强这种动机、制订行为改变计划。强调两个方面:(1)与个人寻求行为改变的矛盾心理有关;(2)改变的重要性、可实现行为改变的信心。动机访谈包含了一系列开放性问题可鼓励对象围绕其评估所需的一些情况展开叙述,几类开放式问题如:04-24-18-2(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4.2.3.1.社工今天把你送来的原因,你认为有哪些?你对吸食毒品有哪些担心?过去吸食毒品如何给你带来了麻烦?要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可使你考虑改变吸食毒品的行为?6.5.哪些情况会使你不改变吸食毒品的行为?这次参与戒毒治疗你有何担心?动机访谈在美国的心理治疗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戒烟、戒酒、戒毒甚至减肥等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普遍认可。也是美国心理健康专家们公认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但在国内,动机访谈还是一种全新的心理治疗方法,并未广泛应用到实践领域。(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在实践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遇到两难境地,‘既想要改变又不想改变’是患者的真实心理写照”第一步,让患者理解这种两难思考是正常的,对患者做到充分理解和尊重,建立彼此信任。第二步,了解患者人生目标,使其意识到自己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但并不以外界压力影响患者;0102(一)动机访谈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二、动机访谈第三步,在患者产生抵抗情绪时给其充分信心,告诉他抵抗心理很正常,过程中避免与患者争辩,而用患者内心愿望说服其坚持,最后直至患者完成自我转变。03布林博士介绍动机访谈:(二)动机访谈简要介绍二、动机访谈辅导关系更像是伙伴关系或陪伴关系,而非专家/接受者的角色。社工尊重案主在他们自己行为方面的自主权和选择自由(和后果)。动机访谈的技巧旨在以案主为中心和尊重的辅导氛围中引出、澄清和解决矛盾心理。(三)动机访谈原则和技巧综述二、动机访谈动机访谈的五个基本原则234避免争论支持自我效能感发现差距15(三)动机访谈原则和技巧综述二、动机访谈4.2.3.1.肯定反馈式倾听(简单反馈、反映感受、双面反馈)开放型问题总结(过渡性总结和总体总结,其中过渡性总结包括三个部分:a.回顾好的;b.回顾不好的;c.邀请继续访谈。)5.引发改变性交谈(a.激发性提问;b.探索利和弊;c.要求细化;d.想象极端情况;e.展望;f.回顾)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10203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动机访谈的具体运用动机改变理论运用到病理记录中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010203040506懵懂期沉思期准备期行动期维系期终止期不管我们采用什么手法去介入吸毒人员的问题,首先需要掌握吸毒的四个阶段,同时运用“状态的改变”介入手法,这样更为针对性、适切性以及长远性地介入吸毒人群的问题。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1324阶段一:试验式吸毒阶段二:合理化吸毒阶段三:运作式吸毒阶段四:依赖性吸毒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最常见的是吸毒人员的反映是否认、弱化、理性化及智力化等,因此社工应与吸毒人员建立正面关系,开放地讨论吸食毒品的问题,令他们意识到吸食毒品问题的存在及其危害性。(一)懵懂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通过一些吸毒人员发生的事件,引发及指出他内心的矛盾,然后令他们慢慢进入改变状态。成功的沉思期是能够提升意识及视野关于他的行为转变社工要注意他们的情绪醒觉,最后便是自我再评估,目的是协助发现他们吸毒的问题这一阶段,社工除了给予吸毒人员宣传单张外,也要给予他们查询电话。(二)沉思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社工集中强调改变后的个人结果、重要朋辈的明显影响他人的结果、个人反应及其他人的反应。同时也要强调一小步的概念,强化其青年导师角色及导师的身份,减低其吸食毒品的行为及深化吸食毒品行为影响导师身份的概念。(三)准备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当青年人真正成为青年导师的阶段,也是一种新行为,一个新角色介入的最佳机会,于是在此灌入新的知识、态度及技巧,转化他们成为“育人者”的角色。(四)行动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最难面对的便是吸毒青年的朋辈影响。青年导师在此阶段如果能订立到个人目标,他们便开始寻找工作或者学习另一种技能谋生,不少个案也由青年导师的兼职工作开始转到全职工作,有些也会选择继续进修。(五)维系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维系期是吸食毒品行为的一个真正挑战。因为他们时常也会心思复发,但如果此时能够强化其关心其重要他人的角色,青年人便会有更多维持时段。此阶段也是个案终结时间,也是强调健康生活模式的最佳时机,不少青年人也在此阶段拥有一个更为清晰目标,重新寻找到人生方向,也意识到吸食毒品不良后果,虽有些吸食毒品后遗症持续出现,但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六)终止期一、动机改变理论的具体运用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3典型案例青少年戒除毒瘾的案例分析决定期案主认为减少吸食毒品的比重大于维持沉溺状态,准备决定改变沉思期案主开始表现出吸食毒品后的种种问题,唯仍抗拒改变懵懂期案主未察觉有问题存在,亦未有任何改变动机一、“戒毒,从动机出发”行动期案主与社会工作者磋商治疗计划,并逐步实行(一)改变之轮永久出口成功维系改变的成果,享受健康生活带来的乐趣复发期90%吸毒成瘾者会经历数次“改变之轮”;经验中学习时很重要的维系期一、“戒毒,从动机出发”(一)改变之轮行为改变——停止容易,维系难!各系统的关心与支持至关重要(二)动机改变的信念04-30-19-01一、“戒毒,从动机出发”1.吸毒成瘾者的一般行为及习性虽然很相似,但其实每个案主都有个别的差异;2.面谈出现阻碍或案主拒绝改变不是案主的问题,而是社工的技巧运用失当;3.在引发案主改变动机之初期,社工针对案主采取越大大的挑战及对抗行为,带来的将是越大的反抗,影响治疗效果。1.表达同理心2.建立差异(如右图所示)3.绝不评论+与成长障碍共舞4.为案主“打气”(三)动机访谈的四个核心原则及态度一、“戒毒,从动机出发”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3典型案例青少年戒除毒瘾的案例分析(一)什么是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二、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介入青少年吸毒动机访谈式精要介入,是一个有时间限制的策略它是以“动机改变理论”为基础而建立的,而因应接触地点及时间的关系而尝试应用这个介入技巧,在接触这些吸毒青少年的时间一般在5分钟至1小时不等。(一)什么是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二、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介入青少年吸毒地点也是在便利店门口或公交车站。而这种介入手法是在缩减危害的基础上进行,因为社工并非一种教育式介入,而是在懵懂期的底蕴下,进行改变第一步的介入工作。(二)介入策略二、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介入青少年吸毒022.加强案主承诺改变011.建立动机改变融合了动机访谈,其中除了应用缩减危害的基础外,还涉及不同的技巧及方法,如动机访谈最常用与宏观技巧,即开放式问题,肯定句语,积极反思聆听及总结。(三)介入手法及技巧二、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介入青少年吸毒在运用技巧上,主要以FRAMES为基础,即回馈F(Feedback),责任R(Responsibility),劝告A(Advice),策略M(Menuofoptions),同理心E(Empathy)及自我效能S(Self-efficacy)作进一步的介入。(三)介入手法及技巧二、动机访谈式精要治疗介入青少年吸毒参考文献刘静林.禁毒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12)谢谢观看!社会工作专业:禁毒社会工作动机改变理论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2动机改变理论与禁毒社会工作03典型案例目录CONTENTS01动机改变理论概述0102动机访谈动机改变理论动机改变理论一、动机改变理论(一)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一、动机改变理论动机改变理论由JamesO.Pro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