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概述课件_第1页
外国文学概述课件_第2页
外国文学概述课件_第3页
外国文学概述课件_第4页
外国文学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文学概述

1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亚非文学、欧美文学的源头及文学传统,了解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及作家作品。难点:从文化、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和文学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照与评价。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亚非文学、欧美文学的源头及文学传统2古代文学

1、古印度文学古代印度文学(公元前15~公元4世纪)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的文学。通用的文化语言为梵语,包括早期的吠陀语和规范化梵语。另有俗语。古代文学主要是梵语文学,又分为3个发展时期,即吠陀时期(公元前15~前5世纪)、史诗往世书时期(公元前4~公元4世纪)、古典梵语时期(公元1~4世纪)。在古代印度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有诗歌总集、史诗、寓言故事、戏剧和文论等。在这些作品形成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印度古老的宗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和种姓制度的影响。古代文学

1、古3《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共有4种本集,即《梨俱吠陀》、《阿达婆吠陀》、《娑摩吠陀》和《夜柔吠陀》,以前两种本集文学价值最高。《吠陀》是印度文学的最初源头,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广义的吠陀文学还包括《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此外,公元初期伐致呵利的抒情诗集《三百咏》也流传很广。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大收获,集中地反映了古代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学成就。两大史诗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东南亚地区有较大影响。在古代产生的不少寓言故事中,代表性的作品有《佛本生经》、《百喻经》、《五卷书》等。《吠陀》是印度最古的诗歌总集,大约形成于公元前10004古代印度戏剧发达,于公元1、2世纪即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4、5世纪步入高潮。先后出现了马鸣、跋娑、首陀罗迦和迦梨陀娑等戏剧家。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和首陀罗迦的《小泥车》是印度古典戏剧的典范和重大收获。由于戏剧起源较早并积累了丰富的演出经验,就为戏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舞论》是一部用诗体写成的印度最早的文学理论著作。古代印度戏剧发达,于公元1、2世纪即已达到相当成熟阶段,4、5古代文学

2.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指古代希腊世界的文学。广义的古希腊文学涵盖了从氏族制希腊社会到希腊化时代的文学,持续时间近1000年。古希腊文学是整个西方文学的源头,也是欧洲文学的第一个高峰。

古代文学

6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特别体现了古代世界的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古希腊时代显赫的英雄行为和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都在文学作品中得以深刻的体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为整个西方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人们研究古希腊世界的历史与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古希腊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7二希(古希腊文学、古希伯莱文学),不仅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也是西方文化的源头。它们对西方的影响,不仅是文学母题、神话系统、成语故事、史诗叙述、戏剧模式等等的开创,更是人文精神、政治体制、宗教观念等等文化基因的初始。二希(古希腊文学、古希伯莱文学),不仅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也8中古文学

1.亚非文学

中古时期,亚非各国先后步入封建社会。在近邻交流往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远东与东南亚文化圈、以印度为中心的南亚次大陆文化圈和以阿拉伯为中心的阿拉伯文化圈。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印度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朝鲜的《春香传》、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和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比欧洲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巨人传》早了大约五百年。中古文学

9中古文学

2.欧洲文学

从五世纪到十五世纪,欧洲出于封建社会时期,被称为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文学比较沉闷,主要有四大文学板块: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城市文学。教会文学无非是一些圣徒传记、赞美诗、警世故事等;骑士文学分为抒情诗(情歌、破晓歌等)和骑士传奇两种;英雄史诗一般是歌颂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和英勇气概的,如法国的《罗兰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伴随着欧洲城市的形成应运而生的城市文学,多是民间创作,较为著名的是法国《列那狐的故事》和《玫瑰传奇》。中世纪末期,意大利出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但丁,他可以说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先声。但丁的代表作《神曲》包括《序曲》、《地狱》、《炼狱》、《天堂》四个部分。中古文学

10近代文学

1.文艺复兴文学

14世纪初到17世纪初,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人类历史伟大的变革时期。它对欧洲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近代文学

1.文艺复兴文学11文艺复兴文学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创作,带动了大众文学,替各种语言注入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散文、民谣和戏剧等。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出现了“文坛三杰”。但丁一生写下了许多学术著作和诗歌,其中著名的是《新生》和《神曲》。彼特拉克是人文主义的鼻祖,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他第一个发出复兴古典文化的号召,提出以“人学”反对“神学”。彼特拉克主要创作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代表作是抒情十四行诗诗集《歌集》。薄伽丘是意大利民族文学的奠基者,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是他的代表作。

在法国,文艺复兴运动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是以“七星诗社”为代表的贵族派,二是以拉伯雷为代表的民主派。“七星诗社”以龙沙和杜贝莱为代表,在语言和诗歌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最早提出统一民族语言的主张,促进了法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的发展。然而,他们排斥民间诗歌,只为少数贵族服务。拉伯雷是继薄伽丘之后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是法国文艺复兴民主派的代表。他用20年时间创作的《巨人传》是一部现实与幻想交织的现实主义作品,在欧洲文学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文艺复兴文学各地的作家都开始使用自己的方言而非拉丁语进行文学12文艺复兴文学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是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1516年他用拉丁文写成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部作品。莎士比亚是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同荷马、但丁、歌德一起,被誉为欧洲划时代的四大作家。他的的作品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语言丰富精炼,人物个性突出,集中地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西班牙,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塞万提斯和维加。塞万提斯是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和诗人。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其中以长篇讽刺小说《堂·吉诃德》最著名,它对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维加是戏剧家、小说家和诗人,西班牙民族戏剧的奠基人,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他是世界上罕见的多产作家,一生共创作了两千多个剧本,留传至今的有600多个,有宗教剧、历史剧、神话剧、袍剑剧、牧歌剧等多种形式,深刻反映了西班牙的社会现实,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最杰出的代表作是《羊泉村》。

文艺复兴文学在英国,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莎士比亚。托马斯13近代文学

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基本特征:(1)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2)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3)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代表作品:法国剧作家莫里哀,主要剧作有《伪君子》(1664)、《唐璜》(1665)、《吝啬鬼》(1668)等。近代文学

2.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14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

“三一律”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来源于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三一律”总括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并以此作为不能违背的结构法规。把三一律作为一种戏剧结构的方式,有助于使剧本的结构集中、严谨,运用这种结构方式也造就了不少成功的剧作。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法规,对戏剧创作则是严重的束缚。所以18世纪以后,特别是浪漫主义剧作家,一再攻击这一法规,其创作实践也已突破了这一法规。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就是按"三一律"写成的,全剧五幕,单线发展,情节发生在一个地点,即奥尔恭的家里;所描写的全部事件都在一昼夜之内发生;主题集中在揭露答尔丢失的伪善面目这一点上。

17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

“三一律”15近代文学

3.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蒙主义文学是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启蒙主义文学也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的理性精神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启蒙作家大多都把个性与情感自由强调到了高于理性与秩序的程度。启蒙文学的特点:(1)内容上的反教权反王权。启蒙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的继承和延伸。是对文艺复兴后的新的教权主义和古典主义理性的反驳。(2)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启蒙文学作品往往从一定的哲理出发,以此为中心,以一种文学的方式讨论哲理。(3)人物的中下层化和取材的日常生活化。启蒙文学与古典文学以描写国王贵族等上层人物为主不同,它多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并将这些下层人物或普通人作为正面人物。

近代文学

3.18世纪启蒙主义文16近代文学

4.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与现实主义一样,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和一种文学的表现方式,在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初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是作为一种文学思潮,一种文学表现类型,以及作为一个明确的文学理论概念,却是后来逐渐形成的;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作为创作方法和风格,浪漫主义在表现现实上,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自始就有这种特色。如中国屈原、李白的诗歌和吴承恩的小说《西游记》,德国的歌德和席勒、法国的雨果和乔治·桑、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等人的作品中都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作为文艺思潮,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其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在政治上反抗封建主义的统治,在文学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束缚。近代文学

4.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1]17近代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2]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至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都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近代文学

19世18近代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从19世纪30年代起,现实主义渐渐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此时,古典主义几乎绝迹,浪漫主义退居次要地位。现实主义文学按事实描写生活,它因对现存秩序的强烈批判,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它详尽分析人类行为互相冲突的趋势,描绘个人在克服周围环境带来的挫折中所进行的斗争。现实主义者爱用长篇小说这种形式,因此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盛行的历史原因: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近代文学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1]现实主义是19世纪30年19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思想特点:(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艺术特点:(1)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司汤达、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而巴尔扎克、狄更斯等作家侧重表达外部社会形态。(4)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2]思想特点:20近代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1]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这种流派的产生有它的历史和地域因素:现代工业的兴起,涌现出一批中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冷漠,孤僻,社会变成了一种异己的力量,作为个体的人感到无比的孤独。两次世界大战,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用人类发明的枪支弹药屠杀自己的同类,西方的什么自由、博爱、人道理想的观念被战争蹂躏得体无完肤,西方的文明被抛进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之中,现代主义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诞生的。

现代主义的派别和旗号很多,例如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象征主义,意象派,意识流,黑色幽默,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体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主要作家有:托.马尔斯曼,卡夫卡,萨特,加谬,贝克特,马尔克斯等等。近代文学

21现代主义文学[2]现代主义的审美意识有着复杂的倾向。许多作家对丑和恶采取愤怒的态度表现在作品里。他们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在作品里表现出颓废或玩世不恭的倾向,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这些作家倾心表现荒谬、混乱、猥琐、邪恶、丑陋等意识,使作品中的场景总有梦魇的特征。他们的理由是表现“诚实的意识”。表现“诚实的意识”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精神。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的存在,但他们又不愿意用那种虽然极为善良却是非常简单的眼光来认识这个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如果还用一种正直善良的眼光把这个世界说得如何善美,即使不是有意的,至少是无力把握现实的结果,有什么真实可言呢!所以现代主义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是“天真状态的结束。”

在真善美的观念上,现代主义与传统的柏拉图美学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别。柏拉图认为:真和善都是美的;但在现代主义眼里,真善美并不是必然统一的整体,美和善可以是真的,也可以是假的,丑和恶都是与美和善相反的,但可以是真的。问题在于用怎样的态度观察这个世界和人,怎样估计“真”的原则对文学美学价值和认识价值具有意义。从方法论上看,现代主义作家注重人的自身认识,“认识你自己”。哈姆雷特说过:“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作品!理性是多么高贵!力量是多么无穷!仪表和举止是多么端庄!多么出色!宇宙的精华!万物之灵长。”

现代主义文学[2]22现代主义文学[3]在形式上,正如索尔.贝娄所说:“奇特的脚穿奇特的鞋”。所以说,现代主义在形式上千变万化,没有固定的形式,与传统的文学比较,它的特点是故意打破时空顺序,大量运用梦境,心理时间,黑色幽默及魔幻、意象、象征和意识流等手法去表现生活和人的性格。他们认为,作为传统的现实主义再也无法深刻地表现现代人复杂的生活经验和内心体验,人的个性从集体意识中解放出来,只有用这种方法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人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体验表现出来,传统的白描手法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显得苍白无力也无法刻画现代人的复杂意识。

返回首页现代主义文学[3]23后现代主义文学1后现代主义文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後西方社会中出现的范围广泛的文学思潮,于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高潮。无论在文艺思想还是在创作技巧上,後现代主义文学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延续和发展。主流学术界曾经不区分“现代”和“後现代”两个概念,但由于二战之後文学发展的特征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现代主义”所能涵盖的范围,因此将後现代主义文学看作一个独立的文学思潮,和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并举。

和通常意义上的思潮、流派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既不是指称一个具体的作家或批评家的群体,也不存在被广泛认同的纲领和宣言。不仅如此,后现代文化是一种没有中心的多元文化,宽容各种不同的标准,主张“持续开发各种差异并为维护差异性的声誉而努力”。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分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杂芜,很多后现代作家和批评家的自我理论体系本身就存在矛盾之处。后现代主义文学1后24后现代主义文学2尽管如此,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还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