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_第1页
《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_第2页
《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_第3页
《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_第4页
《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e会报》百年回顾与展望

《ee会议记录》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nationalacademyof戏剧性和元新世)的官方出版物。它于1913年创立。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IEEE会报》现在已成为全球电子工程和计算科学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专业期刊。2011年《IEEE会报》的影响因子高达6.8,在IEEE的所有期刊中影响力排名第一。《IEEE会报》之所以取得目前的崇高地位,跟其历史发展的路径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其创始人和后继者的不断创新有莫大关系。本文试图从其历史的发展轨迹来探究其成功的原因,应该是一个饶有兴致的研究课题,但也是一个困难的课题。因为国内对《IEEE会报》的历史、乃至其现状研究分析的文献,基本上是付之阙如。就笔者所接触到的国外文献,除了一些零星的、阶段性历史的介绍,也少有整体性论述的资料。这给笔者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但笔者仍不揣简陋,利用IEEE的官方资料和其他收集到的文献,努力刻画《IEEE会报》的整体发展历程,特别是在编审制度、发刊内容、约稿对象、版面形式上的历史沿革,以期有所收获。此外,本文还用计量的方法,统计了《IEEE会报》2007年至2011年共5年的论文作者情况,主要是为了反映该期刊目前国际化发展的状况。通过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该刊历史上一贯坚持的国际化趋势在新世纪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但并没有影响到美国在这个宽广领域中的优势地位,甚至是加强了其领先地位。这里面的经验是值得认真学习的。1发挥专业化水平的原则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中以无线电、电报技术为代表的工业革命为开始。1901年12月,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用大功率和庞大的天线实现了跨越大西洋的无线电通信,无线电通讯技术开始进入社会应用。无线电技术的热潮催生了很多地方性的科学小团体成立,这些科学团体很多是由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组成的。他们意识到只有扩大组织规模,才能更好的发挥专业化水平,从而得到世界的承认和尊重。因此其中两个影响力较大的科学团体无线电报工程师学会(WirelessTelegraphEngineers简称SWTE)和无线电学会(WirelessInstitute简称TWI)于1912年相聚于哥伦比亚大学,合并成立无线电工程师学会(InstituteofRadioEngineer,简称IRE),当时仅有46名会员。IRE组织宗旨不仅在于推动无线电应用技术的发展,不断促进个人会员的技术进步,同时还包括制定行业的最高标准制定以及无线电前沿理论和专业性的研究,并创办了该领域的专业期刊,即《IRE会报》(ProceedingsofInstituteofRadioEngineer),它就是《IEEE会报》的前身。《IRE会报》(也可简称《proceedings》)的首任主席是马里奥特(Marriott),第一任编辑为当时年仅23岁的阿尔弗雷德·诺顿戈德史密斯(AlfredN.Goldsmith)博士。1913年1月,第一期《IRE会报》出版,当时为为季刊。期刊的内容除了记录会议论文外还包括会员的选举、会议记录、委员会的报告等一切与学会相关的信息2《爱德斯学会》的历史发展2.1《ire会报》的创办由于无线电技术一问世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热爱,所以IRE最初的作者群体基本都是热爱无线电的青年学生,IRE就成立于哥伦比亚大学校园内,而且其成立后的多次会议,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校园里召开的。《IRE会报》一经创办,就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因为它不仅收录电磁学理论方面的论文,而且还发表相关技术应用方面的论文,属于理论和应用全面兼顾的期刊,因而能够辐射到更广的读者面。另一方面,与《IRE会报》的第一任主编戈德史密斯个人所起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戈德史密斯1911年获取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是IRE的创始人之一。他曾任职于纽约城市学院,同时兼任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大西洋通信公司的工程顾问。从1915年到1917年,先后担任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顾问和美国马可尼电报公司的研究部主管。1919年,他发动并创立了美国无线电公司(简称RCA),并开创了公司实验室的先河,由他带领的RCA实验室成为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实验室之一。他终身奉献于无线电,担任《IRE会报》的主编工作近42年,是IEEE的院士。1973年,获得IEEE杰出贡献奖。此外他还是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美国声学学会等多个学会的会士。1932年,获得美国进步奖。现代先锋奖(1940)和汤森德哈里斯奖章(1942)。戈德史密斯有非常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杂志初创时期,他频繁邀请很多著名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政府发言人在《IRE会报》上发表文章,这就使得期刊的权威性大大提高戈德史密斯任职初期,《IRE会报》一直没有聘请除他本人之外的全职编辑。只在1914年,为了应对突发或紧急情况,才设立了两个助理编辑的兼职岗位。到20年代中期,由于工作量的不断增加,该期刊才开始雇佣一些全职的工作人员。1926到1927年间,IRE任命乔治·梅特卡夫(GeorgeR.Metcalfe)为联合编辑,随后在1928年成立了编辑委员会。编委会的工作基本靠信件进行沟通,偶尔开会讨论相关的政策。1929年,IRE董事会成立了一个临时委员会,以便扩展IRE的专业范围。该委员会任命戈德史密斯为主席,委员中包括了来自企业界的通用无线电公司(GeneralRadio)主席梅尔维尔·伊塞姆(MelvilleEastham),和斯特龙伯格-卡尔森(Stromberg-Carlson)公司的总工程师雷·曼森(RayH.Manson)等人。临时委员会建议《IRE会报》编辑委员会接收来自工业界的论文,但同时强调要以无线电技术为基础。这是《IRE会报》乃至整个IRE组织与工业界相结合的开端,《IRE会报》由此也进入了另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1942年,戈德史密斯发现无线电技术在非通信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于是经编委会讨论决定在《IRE会报》名称的前面加了个红色的标志,且在刊名的下方增加了一个副标题:“一本关于电子和通信领域的理论、实践和应用的期刊”,这样就不用更改IRE的名称,就能清晰的概括所涉及的领域范围。在美国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期间,不少IRE会员和无线电工程师失业,于是IRE成立了一个紧急委员会去帮助他们寻找适合的工作。《IRE会报》成了这一工作的得力助手,不但公布该委员会的使命:“帮助需要的人,使他们安居乐业。委员会会积极寻找更多的工作岗位,并且申请相关基金支持这一项目”,而且一直充当着联系会员的桥梁和纽带。到1935年,至少有800个无线电领域的工程师接受了IRE的援助。这些帮助措施以及其他一些优惠政策的实施,使得IRE美国会员的人数在大萧条期间也有所增长。在美国以外,IRE也实行了鼓励国际化的政策,从而使国际会员的人数也有很大的增长。这些结果反映到《IRE会报》上,就是促进了其发行量的不断攀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无线电通讯和电子技术在战争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推动了整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专业人员的大量增加。作为其结果,IRE会员人数从1941年起,每年都有14%以上的增长,而且持续了整整两个十年。二战对《IRE会报》的直接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对论文的发表增添了安全保密上的限制,甚至在美国加入战争以前,已经有不少论文因国防保密方面的原因,而被禁止公开发表;二是由于战争时期的资源紧张,杂志的印刷用纸遭到了等级上的限制。例如在1943年,《IRE会报》就被要求用更薄的纸张代替原来的标准纸张。三是发表了一些跟专业不太相关的内容,例如在1944年,《IRE会报》也加入了战时的精神鼓舞媒体行列,在其6月份的封面上就刊登了大幅推介美国第五次战争贷款的宣传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期间,《IRE会报》也在技术规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比如在1939年,为了方便刊登广告,刊物的纸张大小由过去的6x9”变为现在的82.2《ire会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二战结束后,安全限制得以解除,于是出现了大量待发表的论文。为了能有更多的论文发表出来,编辑部对论文的篇幅采取了更严格的要求,很多论文内容不错,但仍退回给作者要求精简,有的精简度甚至达到了60%。即便如此,还是有大量论文无法及时面世。为此,IRE董事会尽力从工业界争取更多的资助,以扩大杂志的容量来支持有价值的论文获得及时出版。后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创刊的《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汇刊》(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s),起到了缓解不断增长的论文所带来的压力。也在这个时期,《IRE会报》编辑部完善了审稿人制度,并成立了编辑管理委员会,定期开会讨论审稿人的评审报告,并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一些部署。由于杂志的容量限制,编辑部决定从1952年起,对于某些过长的文章只发表其摘要,不发表全文,但会在脚注里注明获得该文全文的方法。早在二战刚结束的1946年,为配合无线电学会的改革,《IRE会报》也更名为《I.R.E.会报和无线电与电子》(ProceedingsOfTheI.R.E.AndWavesAndElectrons)。杂志也由此分成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仍是《会报》(TheProceedings),第二部分为《无线电与电子》(TheWavesAndElectrons),并且这两个部分独立标记页码。但这个改变不很成功,因为两部分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晰,很多图书编目员也对此一片抱怨。最后,这个办法在实行了三年之后,于1949年5月起,《无线电与电子》被纳入到《IRE会报》里作为一个栏目,两大部分也不再独立标记页码,这种分法被废除在《IRE会报》众多的创新中,对于其未来影响最大的是针对热点问题所出的技术专刊。1951年,针对彩色电视出版了400页的专刊,这种专刊形式成为现在《IEEE会报》的支柱。技术专刊从一开始就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而且针对性强的特点。其中有代表性的,是1962年,在戈德史密斯的指导下,组织了180位作者(其中有14位主席,119位会士),历时两年半,所出版的一份长达1200页的专刊。另外,《IRE会报》还联合其他一些组织,例如应用光学会(Appliedopitics)、美国光学会(OpticalsocietyofAmerican)、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所(AmericaninstituteofaeronauticsandAstronautics)等,出版过一些跨领域的专刊,成为其发展历史上的不朽篇章。1953年,戈德史密斯从编辑职位上退休,皮尔斯(Pierce)接替了他的职位。GeorgeW.Pierce,乔治·皮尔斯(1872~1956),1914年成为哈佛大学CRUFT实验室第一任主任,1915年当选为IRE会士,1918及1919年任IRE主席,被誉为信息通讯工程之父,最出名的发明是皮尔斯晶体振荡器,并因此于1929年获得IRE荣誉奖章。皮尔斯重组了管理结构,用编辑评议委员会替代了原来的编辑管理委员会,并改进了评议程序。这一改进使论文的发表周期从10个月降到5个月。皮尔斯还改变了1935年以来每年对无线电进步状况进行一次年度回顾的做法,取而代之以邀请权威作者针对一系列主题进行更有时效的综述的办法,这个办法一直延续到现在。皮尔斯的继任者唐纳德·弗兰克(DonaldG.FlinK)在1956年开辟了由工作人员撰写的“本期扫描(scanningtheissue)”专栏,以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期刊内容。同时也开始发表短小但重要的消息“快报”(letters),这大大加快了研究信息及时迅速的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保护研究者优先权和知识产权的作用。1956年的《IEEE会报》只发表了83封“快报”,而在IRE和AIEE合并的时候,快报已达到了每年500封。1948年IRE技术分会成立,对《IRE会报》产生了巨大影响。1951年,技术分会发行了第一版《IRE汇刊》(TransactionsoftheAmerican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s),第一次出版时有98页,到1954年皮尔斯执掌编辑时,《IRE汇刊》已经追上了《IRE会报》。《IRE会报》也意识到了投稿的减少,于是皮尔斯很快发动了一个讨论会,专门研究《IRE汇刊》和《IRE会报》的相互关系。研究决定要避免两者的重叠,加强两者的协调。提出以下三个步骤:1)严格限制在《IRE会报》再版《IRE汇刊》上面的文章;2)鼓励专业技术分会会员参与《IRE会报》文章的评议;3)在《IRE会报》出版所有《IRE汇刊》上文章的摘要。这样,《IRE会报》涉及的领域内容就更宽更全面,使其快速成为IRE旗舰刊物.2.3ieee的创建背景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AmericanInstituteofElectricalEngineers)与IRE合并成立IEEE。AIEE(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成立于1884年,AIEE的涉及主要是有线通讯(电报和电话),照明和电力系统。IRE关心的多是无线电。1930年代电子学的兴起,电气工程大抵上也成了IRE的成员,但是电子管技术的应用变得如此广泛以至于IRE和AIEE领域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战以后,两个组织竞争日益加剧1961年两个组织的领导人果断决定将二者合并,终于1963年1月1日合并成立IEEE。成立后,IEEE采用了IRE的组织机构分散式管理方法3《ieee会报》的研究背景IEEE于20世纪中期开始走国际化路线,接收与电气、电子领域相关的所有会员,在国外设立分会组织,召开分会会议,组织规模快速的扩张,影响深远。《IEEE会报》也同时开始接收国外学者论文,并扩大了论文所涉及的领域范围。本节结合IEEE的国际化思路,统计了2007年至2011年共5年的论文作者情况,对作者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到该学报近期的国际化发展状况,思考期刊的国际化与国家科研实力之间的相互联系。图1为《IEEE会报》近10年的影响因子变化图,可以看出其影响因子增长很快,尤其是2007年以后增长尤为迅速,从2007年的3.82增长到2011年的6.81。3.1发表作者的论文数本节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了《IEEE会报》从2007年到2011年的发表的论文情况,并对作者进行了统计分析3.2美国电子电气行业论文数在2007~2011年的764篇论文中,有93篇论文未给出作者的国别和所在机构,所以我们对剩余的671篇论文(616位作者)的作者的国别和所在机构进行了统计分析。表3列出了论文数超过了5篇的国家和地区,共有16个国家。可以看出,美国的论文总量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这是由美国在电子电气领域的领先地位决定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论文作者的国家分布具有广泛性,除北美外,遍布欧洲、亚洲和大洋洲,这是此期刊的广泛性和国际性的又一个有力证明。我们也欣喜的看到中国的发文量也位居前列。4列出了论文数超过5篇的作者所在机构,绝大多数都在美国。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5个机构中,并没有哪个机构占据着明显优势,分布相对比较均衡,这又一次说明了此期刊的广泛性。4结论(1)常用的技术《IEEE会报》在无线电技术的早期传播和社会应用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很多新技术问题可以在期刊里公开发表、开会讨论并逐步完善,这些技术论文很快在社会中传播应用,所以初期《IEEE会报》的迅速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2)高级管理人员戈德史密斯任职《IEEE会报》主编工作近40年,由于他不仅有政府顾问的身份,同时也是美国通用公司、马可尼电报公司等知名电气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有非常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杂志初期创办时,他频繁的邀请很多著名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政府发言人在《IRE会报》上发表文章,提升了期刊的社会影响力。(3)《ieee会报》:较多的技术文章是全要素的使用,培养了电磁技术领导的无线电传输技术被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催生无线电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