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辛亥革命课件5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1页
历史辛亥革命课件5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2页
历史辛亥革命课件5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3页
历史辛亥革命课件5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4页
历史辛亥革命课件5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辛亥革命背景—山雨欲来风满楼二、辛亥革命通过—甘洒热血写春秋三、辛亥革命成果—无可奈何花落去四、辛亥革命评价—千秋功过说不休宏观把握教材辛亥革命第1页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试图通过新政和预备立宪来挽救统治危机3、以孙中山为首决心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一、辛亥革命背景——山雨欲来风满楼

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清政府第2页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第3页清政府新政和预备立宪预备立宪为了遏止蓬勃发展革命形势;维护风雨飘摇封建统治过程1923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洋考查宪政1923年,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立宪”1923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23年,裁撤军机处,设置责任内阁影响预备立宪是个骗局,使得立宪派分化,统治集团分裂,清政府陷入空前孤立境地客观上具有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化目新政内容:差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成果:没有使清政府挣脱内外困境——失败第4页二、辛亥革命过程——甘洒热血写春秋1、武昌起义:⑴原因⑵时间:⑶首先发难者:⑷成果:成立

政府,推举

为都督,政体为

,定国号为

。⑸影响:1923年10月10日熊秉坤、金兆龙湖北军中华民国“五族共和”全国十几个省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统治土崩瓦解设问:有人以为孙先生没有参与武昌起义领导,并没有为辛亥革命做出多大奉献。你以为这种观点正确么?为何?黎元洪第5页武昌起义原因、条件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输2、武汉地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3、同盟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加速了革命进程到来4、文学社、共进会宣传领导5、四川地域发生保路运动,武汉地域兵力空虚6、革命党人积极精神第6页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第7页2、中华民国成立⑴成立①1923年1月1日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②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第8页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阁成员外交部总长:王宠惠(同盟会员)陆军部总长:黄兴(同盟会员)海军部总长:黄钟英(原清海军管带)内务部总长程德全(原清江苏巡抚)教育部总长:蔡元培(同盟会员)事业部总长:张謇(立宪派)法制局长:宋教仁(同盟会员)注:南京临时政府采取“部长取名,次长取实”标准,九个次长中有八个是同盟会员。人员组成上南京临时政府各部实权基本上掌握在同盟会组员手中第9页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教育背面社会生活方面保障人民自由民主权利奖励保护工商业,鼓励新办实业,废除清朝苛捐杂税。学校不拜孔子,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公民道德。措施上有助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第10页⑵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分。★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以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元四分之三以上至可绝弹劾之。★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公布命令时,须副署之。主权在民分权制衡自由平等责任内阁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11页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积极:局限: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布了君主专制制度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确实立1、最后被袁世凯废除2、没有提出明确反帝要求第12页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勒索任命军事威胁施压革命阵营支持三、辛亥革命成果——无可奈何花落去操控北洋新军,树立了“保境安民”形象,新政中政绩卓著,具有一定政治资本迫于形势无可奈何维护其在华利益,物色新代理人政治上:同盟会十分涣散,成份复杂;经济上:政府财政十分困难。分裂胆怯危及本身利益袁世凯、清政府、帝国主义列强、革命阵营内部(革命派、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各自想法和体现第13页1、1923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统治宣布结束。2、1923年3月,袁世凯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蔡济民第14页四、辛亥革命评价——千秋功过说不休材料一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数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取得了某些民主和自由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推翻“洋人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明了条件。——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二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923年四十数年,投资万元以上厂矿约700多种,资本总额仅1.3亿元左右,而1923年至1923年八年间,建成厂矿470多种,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公司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出了过去40数年。——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第15页材料三

鲁迅先生《药》描写革命志士夏瑜(映射秋瑾)被捕就义情境,各有关人物体现如下:夏三爷(夏瑜本家,也许是伯伯)康大叔(刽子手)红眼睛阿义(牢头)围观群众观杀取乐华家三人(迷信人血治痨病)以血为药一群茶客幸灾乐祸亲戚本家疏远避祸夏四奶奶(夏瑜母亲)悲羞交错

助纣为虐第16页材料四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如: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严禁蓄辫、缠足等,并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

辛亥年间,不是只有清室遗老遗少……好多人将发辫盘在头顶,或藏在帽子里,尚有人干脆一如既往,将辫子自自然然地垂于脑后。——《上海研究资料》第17页积极:政治上: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2023数年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人民取得了某些民主和自由权。3、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发明了条件。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风俗上: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风俗改善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辛亥革命,并分析其失败原因?评价辛亥革命:第18页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从而为从主线上变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局限:辛亥革命失败原因:1、资产阶级软弱性、妥协性2、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第19页合作讨论

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辛亥革命组织形式、领导阶级、革命大纲和斗争目标上有哪些新发展?(1)组织形式上:从旧式宗教组织“拜上帝教”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2)领导阶级:从旧式农民阶级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3)革命大纲:从农民阶级绝对平均主义《天朝田亩制度》发展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大纲三民主义(4)斗争目标:从追求空想人间天国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第20页课堂练习:1、“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中“先行者”指是()A.洪秀全B.孙中山C.梁启超D.毛泽东2、某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孙中山》,你以为下列场景设置不符合历史事实是()A.孙中山亲自领导发动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B.宣统帝下诏退位,袁世凯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C.孙中山致电袁世凯,表达“虚位以待”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严禁蓄辫、缠足和赌博陋习BA第21页3、梁启超先生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大意义”,“第一,以为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事;以为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事”。由此推断,他以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