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语文上册《观潮》练习
一、积存与运用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腾()
乘骑()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
善泅者()罗绮()倍穹()僦赁()()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吞天沃日()
③则一舸无迹()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⑧倏尔黄烟四起()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动词。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发()身,手()十幅大彩旗,()先鼓勇,溯()而上,()于鲸波万仞中,()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4.翻译以下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答复文后各题。
(一)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第一段首句和最终一句在全文构造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
6.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展描写?
7.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8.其次段文字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
9.一场简单的演习活动,而结在“”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二)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10.第一段描写突出了“弄潮儿”的、、等特征。“”一句是对弄潮儿本事最高妙的称颂和赞美。
11.概括两段内容。
12.第一段哪些句子突出了壮士形象?而哪些句子又突出了勇士们的超群本事?
13.上文其次段文字与写海潮和水上表演有无联系?能否删去这一段文字?为什么?
三、写作
14.你观赏过那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吗?请写一段话,写出表演者技艺的超群和表演经过。
参考答案: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把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内容预览:
《观潮》达标试题A卷
一、积存与运用
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京尹()雷霆()艨艟()()奔腾()
乘骑()如履平地()倏尔()一舸无迹()
善泅者()罗绮()倍穹()僦赁()()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方,当……时。)②吞天沃日(用水淋洗。)
③则一舸无迹(船)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骑马)(舞动。)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价钱)加倍的高。)
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都是租用的意思。)(即使)
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万仞高的巨浪。)
⑧倏尔黄烟四起(突然间)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江岸)
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连接着天。)
3、翻译以下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海潮从远方海口消失的”时候,只像一条白色的银线一般,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大家奋勇争先逆着水流踏浪而上在极高的波涛之中,忽隐忽现腾越着身子,姿态变化万千,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租用看棚的人(特别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会空闲。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答复文后各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4、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用杨诚斋的诗句对上文进展形象的概括,既照应了第一句,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5、第一段从哪几个方面对海潮进展描写?
选段对潮水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进展正面描绘,由远及近写出了海潮的雄奇壮丽。
6、第一段文字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
引用、比方、夸大
《观潮》达标试题B卷
一、1.yǐntínɡménɡchōnɡbēnjìlǚshūgěqiúqǐqiónɡjiùlìn
2.①当……时②用水淋洗③船④马树立⑤加倍高⑥租用即使⑦巨浪浪头高⑧突然⑨江岸⑩城墙连接
3.披文持争迎出没腾身
4.①当潮远远地从海口起来的时候,仅像一条银线。②不久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③出没在洪涛巨浪之中。④而租用看棚的人(特别多),即使是一块席子大的地方也没有闲着。
二、(一)5.首句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最终一句对上文作形象概括,照应首句,又为下文作铺垫。
6.形、色、声、势
7.比方:仅如银线,玉城雪岭,声如雷霆。
夸大:际天而来,吞天沃日。
8.水军演习船只众多,阵势变化多样,水兵技艺娴熟,战斗剧烈、声势浩大,撤退快速。
9.烟消波静动静相衬为下文的另一场水上表演作了铺垫。
(二)10.威猛强健敏捷旗尾略不沾湿。
11.①段写吴地健儿精湛的水上表演。②段写观潮的喧闹场面。
12.披发文身,手持大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13.有联系,这是从侧面衬托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的精彩。如删去,表现不够充分。
三、14.(略)
初二语文试题栏目
【编者按】要想学好数学,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把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使自己的水平得到正常甚至超长发挥。
一、熟读课文,并将第三段译成现代汉语
设题意图:熟读课文是为了培育语感,使学生进一步熟识课文,领会钱塘江潮的宏伟景象和弄潮的民俗。第三段描写了弄潮儿超群的技巧,写得简练又精彩。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肯定要对译,可以在不转变原意的状况下适当润色,争取用现代汉语表现出弄潮儿的风采,译文也不要强求全都。
二、解释以下句中加线的词
1、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2、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倏而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4、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5、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6、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设题意图是使学生积存文言词语,把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记住它们的意义。
1、既望:农历十六。
2、方:当……时。
3、倏而:突然;略:一点点。
4、逝:去,往。
5、文:画着文采。
6、溯迎:逆流迎着潮水;出没:健儿在水中忽隐忽现。
三、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设题意图:这首词同课文的题材全都,此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像、联想,参照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将词中描写的内容绽开,不限字数。
词的上阕写观潮,下阕写弄潮儿的表演。写观潮,写到了人群涌动的盛况和潮水汹涌的气概;写弄潮儿的表演,写到了他们超群的技艺和观潮人的感受。所以在改写时,可以选取第一人称的视角,抓住观潮人、潮水、弄潮儿、自己的感受四点来写,重点要放在潮水和弄潮儿上面。
〖补充解释
潘阆宋人,生年不详,卒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字逍遥,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曾在洛阳卖药,北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以能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新版部编)
-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应用 课件浙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T 18813-2014变压器铜带》
- 热点作家07 铁凝(解析版)-202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热点作家作品
- 培训课件-特殊作业“九步工作法”
- 老年人跌倒预防课件
- 老年人知识培训课件
- 统编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练: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解析版)
- 水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和浓度大小比较-2024年高考化学考点复习(全国)原卷版
- 统编版(部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单元分类训练:现代文阅读(附答案)
- 中国石化加油站视觉形象(vi)标准手册
- 《室内空间设计》第二章课件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
- 大型机械设备归档资料(塔吊 施工电梯 安装验收 检查等)
- Python基础课件(共282张PPT)
- DB44∕T 1836-2016 不锈钢美容工具
- 高一新生入学家长会发言稿
- (完整word版)门禁系统施工工艺
- 平行平板多光束干涉ppt课件
- 纪录片提案登记表
- 五运六气方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