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4页
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自1986年9月6日颁布《人类身份证法》以来,中国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忽视和不适应,并逐渐认识到使用人类身份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004年1月1日,《居民身份证法》正式颁布施行,为我国公民使用居民身份证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我国居民身份证在为居住我国境内的年满16周岁以上公民证明身份的同时,也为便利公民进行各种社会活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随着人们就业、参军、购房、炒股、办理证照、住宿宾馆、购买飞机票、动车票等日常诸多的社会各种活动都需要居民身份证,使用居民身份证已经成为一项不可缺失的硬要求。然而,由于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单一,且科技含量不高,在给公安机关日常社会治安管理与人们使用带来不便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作案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笔者结合基层公安工作实际,就如何创新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谈几点看法。一、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编码系统目前,我国公民使用的居民身份证,已经从过去最初始的第一代黑白版发展到现在第二代的彩色版。尽管彩色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是从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基础上进化而来,也对个别识别功能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创新,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没有多少科技含量,仅仅只对公民身份号码作出一些增添,身份证号从原来由15个数字组成,演变到现在由18个数字组成,个别最后还编了英文字母X。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最明显的变化特征就是克服了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出现公民身份号码重号重码的不足,至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上面的色彩改变与图案变化,并没有跟上当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也不能适应公安机关日常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一)制作工序简单,给罪犯一些合法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通讯设备技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在我国固定电话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移动电话也以联系便捷快速等优势成为亿万群众使用的主要通讯工具。可是,随着通讯设备功能的不断发展与更新,犯罪分子就像无孔不钻的苍蝇,充分利用通讯设备服务功能,不断翻新变换花样,大肆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活动,许多群众由于缺乏警惕,被犯罪分子牵着鼻子走,并掉进了陷阱。目前,我国群众已经拥有了数亿的家庭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可以说每部电话都不同程度地接听到犯罪分子编造的各种诈骗谎言。特别是移动电话由于具有手写信息功能的特点,几乎都接收过犯罪分子编造的大量各种诈骗信息。犯罪分子已经将实施电信诈骗当作一种敛取不义之财的手段,每天都会编造所谓“招聘陪睡异性”、“邮包涉嫌毒品”、“汽车退税返还”、“公安冻结存款”等不同的信息,利用群发器科学技术的优势,铺天盖地地将虚假发到广大民众的移动电话中,或者直接拨打他人的固定电话。结果,有些人不知其中有诈,轻易地相信了犯罪分子的谎言,乖乖地按照犯罪分子的“指点”,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从各家商业银行转账或者汇入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里。尽管有些群众很快就发现了自己上当受骗,也及时赶到公安机关报案求助,结果当办案民警迅速赶到相关商业银行时,犯罪分子已经捷足先登,将诈骗得来的钱款第一时间取走或者转移。众所周知,按照我国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公民到各家商业银行开户的时候,必须使用本人居民身份证方可办理。由于目前我国居民身份证存在制作工序简单等不足,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就紧紧抓住这一弱点,肆无忌惮地趁机进行各种电信诈骗犯罪活动。据了解,犯罪分子实施电信诈骗的步骤是:首先持本人身份证到商业银行办理个人立户手续,之后才能取出赃款。可是,由于当前各家商业银行业务竞争激烈,加之银行柜台营业员又缺乏专业辨别能力,所以诈骗犯罪分子手持伪造的居民身份证仍能很容易地蒙混过关,顺利地办理银行的立户手续,从而也能将陆续转入或汇入的钱款装进自己的腰包。(二)从功能定位上杜绝了公安机关对居民身份证的从源头追踪我国施行居民身份证的目的是为了证明公民的真实身份。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制作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仍然只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公民身份号码、本人相片、证件的有效期限和签发机关等9项内容,这种版本的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我国施行居民身份证20多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社会治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杀人、强奸、抢劫、绑架、盗窃等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时有发生,公安机关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警力和财力组织侦破各类刑事案件。由于目前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设计单一,也不具备高科技的含量,即使公安机关发现了犯罪嫌疑人遗留下的居民身份证,或者掌握到受害者的居民身份证,从而组织力量顺藤摸瓜地追查下去,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往往又是无功而返。如两年前广东省发生一起凶杀案,尽管公安机关勘查现场的时候发现了犯罪分子遗留下一件上衣,也从中搜出一张张姓的居民身份证,当时侦查人员怀疑此人就是犯罪嫌疑人,但由于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内容并没有设计指纹与血型等个人相关功能信息,办案民警只好乘坐飞机跨越几省,赶到了办理居民身份证的云南省一个偏僻山区派出所展开调查,得知张某在福建一家工厂打工的准确信息,办案民警又马不停蹄地乘坐飞机辗转到福建,在当地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很快找到了张某,经了解,张某根本就没有到过广东,居民身份证一年多前就被小偷盗窃走了,通过提取张某的指纹和血型,发现与案发现场提取到的指纹和血型也不相符。通过这个案件,我们可以看出破获全案走了很长一段弯路,也花费了不少冤枉钱。又如,前几年在郊外山上发现一具面目全非将近白骨化的他杀女尸,公安机关经过勘查现场,认定了抛尸地为第二现场,并从女尸身下发现了一张姓王的女性居民身份证,由于居民身份证上面同样没有血型与指纹等相关的个人信息,公安机关为了尽快侦破案件,就根据这张姓王的女性居民身份证地址,长途跋涉辗转到了贵州大山里的一个小山村调查,结果发现需要了解的姓王女村民,还活生生地在本村里,原来王姓女村民前几年外出打工的时候不慎丢失了居民身份证,公安机关为侦破此案件走了不少弯路,也增加了很多成本。(三)管理形式严重漏管失控,造成违法犯罪率高,总有部分人口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之交通的便捷,许多贫困边远山区的村民纷纷背起行囊远离家乡,涌到大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谋生赚钱,成为谋生地引人注目的外来人口群体。这个群体在为各地经济建设带来腾飞的同时,也给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稳定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据了解,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公安机关每年抓获的违法犯罪分子,外来人口总是占有相当的比重,仅莆田市公安机关2010—2012年3年间,每年抓获违法犯罪外来人口均在上千人(其中2010年抓获1420名,2011年抓获1297名,2012年抓获1690名)。面对外来人口违法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各级政府和各地公安机关多年以来都在努力探索最佳的管理办法,但收效甚微,外来人口犯罪形势不容乐观。目前,各地公安机关对外来人口的最有效管理办法主要还是采取对外来人口租住地及用工单位“静态管理”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普遍存在漏管失控的情况。众所周知,现在外来人口出来找工作、租房子等,用工单位和房屋出租人都会要求出具本人居民身份证,由于公民使用的居民身份证缺乏一定的科技含量,不仅用工单位和房屋出租人不能准确辨识居民身份证的真伪,而且包片民警日常例行检查的时候,仅凭自己的肉眼与视觉,也很容易看走眼看错人,也很难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某个人是否有违法犯罪嫌疑。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年青人的发型与装束不断改变,女青年纹眉纹唇涂脂抹粉,与居民身份证上面采集的一本正经人头像往往很难对号入座,即使包片民警遇到了自己没有掌握的逮捕在逃、刑拘在逃、负案在逃的违法犯罪嫌疑人,仅凭对方出具的居民身份证,也无法知道对方违法犯罪的情况。如有一名被四川省公安机关刑拘在逃的故意伤害犯罪嫌疑人,案发后躲藏到福建省一家大型工厂里打工,两年时间始终无人知晓。当四川省公安民警通过技侦手段捕捉到准确的信息,并及时赶到福建省这家大型工厂,将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时,配合四川省公安民警行动的包片民警才知道自己辖区里原来还藏匿着一名漏网分子。(四)制作伪造居民身份证的法律依据当前,全国各地只要有人员流动的地方,人们都会看到大街小巷以及村落的显眼墙体上,贴满了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小广告与黑广告,这种被称为墙体“皮肤病”的怪异现象,从繁华的大城市迅速蔓延到了偏僻的小山村,甚至就连公共厕所里也都贴满了各种各样的不法黑广告。尽管许多地方的相关部门也经常组织人员出动铲除墙体上的小广告和黑广告,但是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被动式的劳民伤财的做法,还是不能彻底铲除不法分子利用黑广告牟取暴利的侥幸心理,也不能彻底铲除一些“心怀鬼胎”的群众需求心态,墙体小广告与黑广告已发展到了愈演愈烈的地步。纵观众多墙体小广告与黑广告的内容,所涉及的服务项目有“开锁换锁”、“水电维修”、“性病治疗”、“代孕生子”、“黑车黑枪”、“出售假币”、“昏迷药品”、“制作假证”等五花八门,其中,制作伪造居民身份证以隐蔽性强、快速便捷、用途广泛、产品逼真等特点,赢得市场,生意很红火。目前不法分子制作伪造居民身份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公民将自己的人头相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住址及公民身份号码交给不法分子负责制作;另一种是居民身份证的所有登记项目及人头相片,均由不法分子按照需求人的要求,任意“张冠李戴”地编造制作。由于不法分子制作贩卖伪造居民身份证都是采取站在车站码头、街头巷尾“流动式”地单线接揽业务的方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而且负责外面接揽业务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不法分子雇用的“小马仔”,对幕后专门负责制作伪造居民身份证不法分子的操作情况知之甚少,公安机关即使抓获了“小马仔”,也很难从“小马仔”的嘴里了解到幕后不法分子的详细情况。因此,想要一网打尽制作伪造居民身份证的不法分子难度很大。更何况许多“小马仔”都是单线电话联系,相互之间称呼也是使用绰号或者化名,都不知道对方的真正姓名,对于幕后真正大头目到底是何方人士更是一概不知。往往公安机关侦办此类案件办到了一半就因查找不到“小马仔”上线的上线,从而没有办法继续侦办下去,案件办到“半截子”只能草草收兵。如前几年笔者参与侦办一起制贩假证假币案件,就是因为抓获的“小马仔”上线陈某只是知道自己的上线是广东省人,绰号叫“后路武”,平时双方都是使用手机进行联系,所得赃款也是通过银行直接汇入对方使用伪造居民身份证开户的账号上,况且“后路武”警惕性相当高,稍微发现下线出现异常情况,就及时扔掉专用的手机卡,人也消失得无踪无影,致使全案只能侦办到将两名“小马仔”移送起诉。二、涉及的社会大事创新我国居民身份证科技功能含量不仅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客观需要,更是一项事关全国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公安机关作为居民身份证统一制作和发放的职能部门,要认真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要求,把创新居民身份证科技功能含量列入公安工作中的一项主要内容来统筹计划和安排,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做好居民身份证功能创新工作。(一)固定、而非规定,宣传效果不佳宣传工作到位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宣传的效果。我国在《居民身份证条例》和《居民身份证法》颁布实施的时候,各地都曾不同程度地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许多地方曾经也搞得轰轰烈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宣传工作时间均很短暂,在大街小巷悬挂的醒目的宣传横幅很快就不见了踪影,宣传专栏张贴的文字和标语也被其他活动内容所覆盖,电视屏幕播放的公益广告更是被许多排队等候的有偿商业广告所替代,并没有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效果,就悄然无声地结束了。因此,一要持之以恒地做好宣传工作。要把使用居民身份证及注意事项作为一项常态化宣传工作,持之以恒地常抓不懈,切实改变过去宣传工作时间短的问题,改变过去宣传方法流于形式的“虎头蛇尾”一阵风做法,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知道个人居民身份证是与自己生活和工作等息息相关的重要证件,知道应该如何妥善保管与谨慎使用。二要形式多样地开展宣传。要在过去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条件,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努力挖掘宣传资源,把使用居民身份证注意事项编写为简明扼要的公益广告词,做到电视商业广告要为公益广告宣传让路,墙体宣传专栏要为公益广告宣传让位,互联网各大网站要为公益广告宣传服务。(二)严把好居民身份证质量关创新居民身份证科技含量功能,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有的居民身份证基础上,从科技功能方面进行创新,这也是一项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各地在制作科技功能居民身份证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要求,严格采集信息与录入信息,确保我国公民的居民身份证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一要讲质量。居民身份证制作质量的高与低,直接关系到持证公民的使用效果。我国在第一代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制作的时候,各地都存在限时完成制作任务的情况,有些地方为了追求进度,从而忽略了质量,造成个别公民身份证出现了相片采集不规范、号码重号与错号、姓名书写错误等问题,给公民使用居民身份证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与不便。为此,各地开展制作科技功能居民身份证工作首先要严格把好证件质量关。要认真负责地制作证件,做到制作出来的每一张居民身份证都不能出现任何瑕疵与差错。其次要降低制证成本。制作科技功能居民身份证,需要一定的经济为保障,各地要根据辖区的经济与人口等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减轻公民的经济负担。再次要纠正限时完成制证量的做法。各地在积极宣传发动的基础上,按照公民自愿的原则,将制作科技功能居民身份证列入办证单位的常态化工作。二要讲实用。使用科技功能居民身份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防范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与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以及电讯诈骗取出赃款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安定与稳定。目前,我国居民身份证功能创新还是要以实用为原则,可以在我国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识别功能的基础上致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录入公民指纹信息。世界上每一位公民的个人指纹都与众不同,录入公民指纹信息能够最直接证明持证人的真实身份,能够有效地防范冒用、伪造、变造他人居民身份证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录入公民DNA信息(仅限公安机关读取)。当前,各地公安机关利用DNA信息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犯罪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手段。居民身份证录入DNA信息不仅能够在最短时间里确定公民的身份,查找到走失人员的亲人,而且对公安机关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追捕各类逃犯,确认无名尸、白骨尸、腐烂尸、碎尸等案件提供最有力的支撑。三是录入家庭成员信息(仅限公安机关读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