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_第1页
2019年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_第2页
2019年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_第3页
2019年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_第4页
2019年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全一册化学人教版练习题七十三

>第1题【单选题】

现有CO、C0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

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

co、c%横

XaOH溶淋

A、只收集到CO气体

B、只收集到C02气体

C、先收集到C。气体,后收集到C02气体

D、先收集到CO2气体,后收集到CO气体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当关b开a时,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被吸收,并在装置中生成了

碳酸钠,只有CE体通过后被收集;当再关a开b时,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装置中生成的碳酸钠

又转化为二M化碳释放出来,然后又可收集CO2气体.故选C.

【分析】先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性质,确定关b开a时^通过装置的气体成分,再根据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后来关a开b放出的气体.

>第2题【单选题】

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金刚石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0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答案】:

【解析】: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故A项错误;B.四种物质都由碳原子构成,不同的原因是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开切」方式是

不相同,故B项错误;C、金刚石、石墨、Cax碳纳米管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完全然烧产物为CO2,故该项

是正确的;D、这四种物质的碳原子结构并例方式不同的.故D项错误;

【分析】不同的四种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由于图示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是不同的物质,但它们都是由碳

元素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相似的,完全燃烧生成CO2.

>第3题【单选题】

吸烟有害健康,其原因是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有一种容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的气

体,这种气体是()

A、二氧化硫

B、尼古丁

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答案】:

【解析】:

【解答】解:烟草在j戢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

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中毒死亡.

婕C

【分析】根据香烟烟气的成分和一氧化碳中毒的艇判断,一氧化碳等物质育的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氧气失去和血

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能够使人中毒.

A第4题【单选题】

集气瓶被誉为"万能瓶",如下图装置是其中的一种.当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

排出,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现若将被收集的气体从b口进入,则它可收集的气体为:

①H2②CH4③82()

A只①

B只①

C只③

D、①②③均可

【答案】:

B

【解析】:

【解答】癣:根据题意被收集的气体从a口进入时,瓶内空气从b口排出,相当于向上^空气法收集气体,可知:将被收集的气

体从b口进入,相当于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即比空气容度小的气体;①H2②CH4③C02三种气体中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

有:①出②CH4;腌B.

【分析】根据题意气体从a□进入时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和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第5题【单选题】

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

C

【解析】:

【解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时蜡烛由低到考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实验的现象结合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第6题【单选题】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

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在实验中,收集一氧化氮时可选用的收集方法是()

A、向下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集气法

D、排水集气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

C

【解析】:

【解答】解:一氧化氮,虽然密度比空气略大,但由于极易与氧气反应且是大气污染物,不宜用排空气法进行收集;一氧化氮

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进行收集;我们据此选择出排水法收集的选项即可.故选C.

【分析】收集方法的选择是根据: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上排空气

法收集,空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第7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A

【解析】:

【解答】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冷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

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符合题怠;

B、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加入水主要是为了是为了排出集气瓶中的空气.B符合题意;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C不符合

D、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D不符合题急.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过程中各自物质的作用,在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作用不同.

>第8题【填空题】

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倡导"低碳”生活.要降低二氧

化碳的排放,可采取的措施有:(任写三条即可)

①;②;③.

【答案】:

【第1空】展际蝌

【第2空】更多地利用清洁然料

【第3空】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解析】:

【解答】解:产生二«化碳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要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的使用,更多地利

用清洁燃料(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另外,植物豳B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因此要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等.

故答为:①减少使用化石燃料;②更多地利用清洁然料;③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分析]二氧化碳是使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就要从二氧化碳产生的原因和减少大气中二氧

化碳的方法角度考虑.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课本知识解璜f问题的能力,平时要加强同学们的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训

练.

>第9题【填空题】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了两个兴趣实验。

(1)检验装置I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和K2,向

长颈漏斗中注液体至液面高出漏斗的下端管口,静置片刻,,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2)若关

闭K1、K3,打开K2,装置IV可以收集到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3)若打开K1、K3,关闭K2,装置I和装置DI中可得到两种不同的气体,此时

在装置口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o若装置I中得到的气体不同于(2)中的气体,装置IV中收集到

的气体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装置I中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装置m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O

【答案】:

【第1空】继续加入液体,液面不再下降

【第2空】2H2。2-*2H?0+02t

【第3空】装置n内的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升高,盐酸流向装置m

【第4空】氢前金属(锌、铁、镁等)

【第5空】CaCO3+2HCI=CaCI2+H20+CO2t

【解析】:

【解答】(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就是检查装置是不是密闭的、不漏气,其检查原理是通过气体的发生装置与辅助容器中的液

体(一般是水)构成一个密闭装置,依据改变密闭装置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冒气泡、形成水柱、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其

气密性的好坏,由于装置I有2个出口,故要先设法堵住一个,再进行检查其气密性的好坏,即关闭血和4,然后再向长颈漏

斗中注液体至液面高出漏斗的下端管口(形成宙闭装置),静置片刻,若继续加入液体,液面不再下降,即可证明装置不漏

气.

(2)由于关闭Ki、K3,打开幻,装置IV可以收集到一种能使帝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即为氧气,故装置I中的反应是过

氧化氢的分解,故反应的化学方等:为2H2。2鳖2H2O+O2t.

(3)若打开Ki、K3,关闭心,由于装置I中产生了大量的气体并进入装置口,故装置n中压强增大,在气体的压力下,装

置口内的液面下降,导管中液面升高,盐酸流向装置m;

若装置I中得到的气体不同于(2)中的气体,那就是除了氧气之外的其它气体,结合气体的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可知,应

为氢气或二氧化碳等气体;结合题意,装置iv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可知该气体应为co2,则装置m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3+2HCI=CaCI2+H20+CO2t;则装置I中得到的气体应为氢气,所以装置I中的固体物质可

能是锌、铁、镁等氢前金属.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理解和熟练掌握装置的气若性检查的方法,以及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

>第10题【填空题】

位于铁山港区的北海火力发电厂用煤作燃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由最初的能转化为电能,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会引起温室效应.

A、化学能

B、二氧化碳

【答案】:

【第1空】化学能

【第2空】二氧化碳

【解析】:

【解答】解:火力发电厂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引起温

室效应.故答案为:化学能;二M化碳.

【分析】自然界中的能量都以各种形式的肯缩存起来,在牛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11题【实验探究题】

通过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①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③装置C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其化学方程式为.

④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

I.给装置A中通入O.lmol二氧化碳,装置C中可生成0.2mol铜

【I.装置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与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相等

川.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C处酒精灯

IV.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防止铜被氧化

【答案】:

【第1空】C+CO蹿遍CO

【第2空】吸收剩余的CO2

【第3空】C0+Cu0^Cu+C02

【第4空】m

【解析】:

【解答】置A中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单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蔓遍2co;②氢

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故装置B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C02;穿置C中黑色固体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

眩色嗣单质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C〃O/C〃+CO,;

④I、根据反应C+CO、遍流2co(C0+C〃O/C“+C0、可知,给装置中通入°,lmol二M化碳,装置C中不一

0.2mol铜,因为反应物碳和氧化铜的量没有确定,错误;n、根据装置C出的反应,C0+Cii0^Cii+C0,,装置C中固体减

少的质量为一份M原子的质量,装置D中增加的质量为一份M化碳的质量,两者不相等,错误;

m、实验结束时为防止倒吸应先熄灭c处酒精灯,冷却再熄灭A的酒精喷灯,正确;

IV、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的目的是将一氧化碳全部排至气球中,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根据该实验的操作步赛及注意事项分析.

>第12题【实验探究题】

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CaCO3<Vsub>+2HCI=CaCI2<Vsub>+H2<\/sub>O+CO2<\/sub>\u2191

【第1空】CaCO3+2HCI=CaCI2+H2O+CO2t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

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

③还可能是.

A\u6e29\u5ea6\u4e0d\u540c

【第1空】温度不同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

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A\u5730\u70b9\u4e0d\u540c

B\u6eb6\118d28\118d28\u91cf\u5206\u6570\u76f8\u540c

【第1空】地点不同

【第2空】溶质质量分数同

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A\u76d0\u9178\u7684\u6d53\u5ea6\u4e0d\u540c

【第1空】盐酸的浓度不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

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

A\u76f8\u540c\u65f6\u95f4\u5185\u6536\u96c6\u7684\u4e8c\u6c27\u5316\u78b3\u4f53\u79ef\uff08\u6

216\u6536\u96c6\u76f8\u540c\u4f53\u79ef\u4e8c\u6c27\u5316\u78b3\u6240\u9700\u7684\u65f6\u95f4\uff0

9

【第1空】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t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化碳所需的时间)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

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等.

A\u6e29\u5ea6\u3001\u6eb6\u6db2\u7684\u6eb6\u8d28\u8d28\u91cf\u5206\u6570

【第1空】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解析】:

【解答】解:〃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作出猜想】③影响二氧

CaCO3+2HCI=CaCI2+H2O+CO2T;

化碳产生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是温度不同;【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除去取不同地点的石块外

其他量都要相同,进行实验.(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其他量都要相同,但要不同浓度的盐酸,进行实验.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相

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化碳所需的时间).

【拓展延伸】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溶液质量等.

故答案为

:CaCO3+2HCI=CaCI2+H2O+CO2T;

【作出猜想】温度不同;

【设计实验】(1)地点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2)盐酸的浓度不同;

【交流讨论】相同时间内收集的二氧化碳体积(或收集相同体积二氧化碳所需的时间);

【拓展延伸】温度、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反应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作出猜想】③控制不同地点是石块这一^量;

【设计实验】(1)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2)控制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这个变量;

【交流讨论】精确实验结果就要通过准确的数据来证明,故应该准确确定相同时间内二氧化碳的量;

[拓展延伸]从实验所需要的条件的考虑.

>第13题【实验探究题】

1,,

aJ0a03a®0e3|?la-a0iaa5e0l?l50(?lael?]ElaJ[?]a00e10ae+0a00ae[30aEE)a-;ae[3Cq©1lCO23”印言团回者®回回aeEEl©;Elae±0

5"eC~al33e(aae®ae[3§a~1]a0ffla9,,e0ffl?0ffl?00aeEI1ae3l?ri'%0a0者自回者"比l©cEBaeu'%9;

台回访回回者敢03©9asic回,史回团6回回6回回爸一回者回前%|3&・%回9一回9120爸回,B.aeM'g回回6团,

C.303qEI1lqE139130cl团3691se12

Ei%Elg21213g回《q13Tg卧侬。由3新《告回航,回由胃勺3回明-“国,即cu^aCYEBctableborder="l"cellspacing="O"

cellpadding="O"width="500"><tbody><tdwidth="163"valign="top">髀能@幽EHq§°<tdwidth="168"

valign="top">ae团§学Y爸团明团国回036团史3回<tdwjdth="168"valign="top">aeEE丽明"十回回王回豳/爸一幽回团

<tdwidth="163"valign="top">侬七团谴或告团前”告回国回回<tdwidth="168"valign="top">a0<td

width="168"valign="top">a00D<tdwidth="163"valign="top">CO2f0Ela®0e2|3a®«aAUae30

<tdwidth="168"valign="top"><tdwidth="168"valign="top">AaEBC

</tbody></table>点REW回。§0-9团《3回飞团团告。'节回RlqllElc函告回回含-;ae0\"0a%0

【第1空】B

【第2空】②

【第3空】Na2CO3+2HCI=2NaCI+H2O+CO2t

已知:C02和S0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

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02(填“>"或y")82,试管内溶液变成»

紫色石

渡溶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0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有误2MgO+C,试推测镁条在S02

中燃烧的现象为:

【第1空】v

【第2空】红色

【第3空】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灭火器中需要快速产生二氧化碳,故盐酸不能使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

程式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不能过快,故使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

Na2CO3+2HCI=2NaCI+H2O+CO2t;;(2)

实验一: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二氧化硫的这支试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故二氧化疏的溶解性强于二氧化碳,二星化硫的水溶液

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实验二:根据二氧化碳与镁的反应可以推知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剧烈生成氧化镁和硫,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镁是白色的,

故会观察到产生白色固体.

故答案为:(1)B;②;Na2co3+2HCI=2NaCI+H2O+CO2t(2)<;红色;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

【分析】根据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状态进行解答,碳酸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

化碳,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物质的溶解能力,根据反应生成物推断反应的现象

>第14题【实验探究题】

现有下列实验仪器(其中短橡胶管只起连接作用,不能随意弯曲),回答问题:

Qll□

hcdn

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是;

A\u8bd5\u7bal

【第1空】试管

在实验室用高镭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无需用到的有(填写仪器序

号);

A,cgij

【第1空】cgij

实验室制取4.4g二氧化碳并用排空气法收集,刚好消耗了100g稀盐酸,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为;验满的方法是.

A、7.3%

B\u5c06\u71c3\u7740\u7684\u6728\u6761\u653e\u5728\u96c6\u6cl4\u74f6\u53e3\uff0c\u82e5\u6728\

u6761\u7184\u706d\u5219\u8bf4\u660e\u5df2\u6eel

【第1空】73%

【第2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答案】:

【解析】:

【解答】薛:(1)仪器a是试管;故填:试管;(2)用高橘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属于固体加热型,需要用仪器adefhkl组

装制备装置,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要用仪器bmn,所以无需用的仪器是cgij;故填:cgij;(3)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HCI

的质量为x,则

CaCO3+2HCI=CaCI2-»-H2O+CO2f

7344

x4.4g

73A-

44一4.4g

x=73g

则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濡X100%=7.3%

lUUg

二®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向上SE空气法来收集二«化碳验满时,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

说明已满;故填:7.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满.

【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氧气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进一步确

定所用仪器;(3)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来分析解答.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需要设计实验证明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中考前夕,勇往直前学习

小组的同学们来到实验室,利用所学知识对"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再探究。

图1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否发生反应?

(猜想假设)小冰:不能发生反应。

小城:可以发生反应。

(实验探究)小冰同学设计实验如图1所示:

(评价交流)小冰的实验①(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小城也选择了和小冰一样的实验装置,将药品"几滴酚猷溶液"换成了"足量稀盐酸",实验过程中,刚

开始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内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②。小城的实验需要保

证稀盐酸为足量,若将稀盐酸换为③,则不需保证加入的试剂为足量也可得出结论。

【第1空】不能

【第2空】NaOH+HCI=NaCI+H2O

【第3空】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改进实验)同学们从装置上进行创新,已知实验前A、B装置底部液体体积、注射器内二氧化碳的

体积以及气球的体积均相等,且装置气密性良好。推尽C02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装置的变化情况如图

2,请分析回答:

①己知A、B装置底部分别盛有水和NaOH溶液中的一种,请你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盛有NaOH溶液

的装置是(选填"A"或"B");需要另一装置用等量的水做实验的目的是。

②两装置导管口气球都变得比实验前小的原因均是密闭装置内气体量减少,。

【第1空】B

【第2空】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对实验的干扰

【第3空】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拓展应用)同学们又从数据表达的形式上进行创新,对另一个典型的没有现象的反应"NaOH溶液和

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再探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两幅曲线图3:

由曲线可知,此反应是一个①(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曲线上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

组成是②(填离子符号)。

(实验总结)要验证没有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除使用化学试剂外,还可以通过

【第1空】放热

【第2空】Na+、Cl\OH-

的方法来得出结论.本次实验加深了同学们对实验原理的认识,并提高了大家的实验设计和分

析能力,得到了名师的好评。

【第1空】蟠分析

【答案】:无

【解析】:

【解答】(1)①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可使无色酚SX变洪,所以借助于无色酚欧不能判断二

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②刚开始注入的稀盐酸被为反应的氢氧化钠消耗,所以无明显现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OH+HCI=NaCI+H2O;③若将稀盐酸换成足量的氯化钙溶液,则遇碳酸钠将会有白色沉淀生成,无需借助于其它试剂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2)体积氢氧化纳溶液比水消耗二氧化碳更多,由于B装置凹陷程度更明显,所以B中盛有

NaOH溶液;需要兄一装置用等量的水做实验的目的是,排除二«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对实验的干扰;②两装置导管口气球

都变得比实验前小的原因均是因为密闭装置内气体量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3)①NaOH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

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不断升高,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②曲线上A点时,pH大于7,说明此时溶液呈碱性,所对应的溶液中

的离子组成是Na+、Cl\OH";(4)要验证没有现象的反应确实发生了,除使用化学试剂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

5^4^仑.

【会】(1)红,所以借助于无色酚酸不能判断"化碳与否;

②S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同时存在是,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再和碳酸钠反应;

酶化钙溶液和睡钠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可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2)体积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消耗二氧化碳更多,盛有NaOH溶液中气球凹陷程度更明显;

应该做对t公幡是,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对实验的干扰;

②二氧化碳被水或氢氧化钠吸收,使得两宙闭装置内气体量减少,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3)①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②曲线上姬时,pH大于7,说明此时溶液呈碱性,意味着氢氧化钠过量了,所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组成是Na+、Cl\

OH";

(4)要验证没有赐的反应确实发生了,除使用化学试剂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来获曲论.

>第16题【实验探究题】

勇往直前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反应。他们用塑料矿泉水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

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

【探究实验】

请你预测实验3的实验现象。

实验1:塑料瓶变瘪实验2:小花变红实验3:红色小花变_______色

【第1空】紫色

[分析讨论]

小冰同学观察到实验1中塑料瓶变瘪的现象,分析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从而证明二氧化碳

能与水反应。请你评价他的结论:。

【第1空】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

小城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没有验证和

是否能使石蕊变红。

【第1空】二氧化碳

【第2空】水

[实验结论]

同学们补充实验后,通过现象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使石蕊变红的原因是,达到了本次实验的目

的。

【第1空】H2O+CO2=H2CO3;碳酸I维紫色石密变红

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1空】H2co32H20+C。2t

【答案】:

【解析】:

【解答】【探究实验】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上没有酸性物质,红色,JGE变紫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

以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3川9同学认为即使做了实验2;还是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她的理由是:

没有验证二M化碳和水是否能使石蕊变红;(4)水和二«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⑸碳酸受热分解生成水

和二M化碳,化学方程式为:H2c。3Jco2r+H2o.

故答案为:(1)紫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所以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3)二氧化碳;水(4)

H2O+CO2=H2CO3;礴肯维紫色石(5)H2CO3JH2O+CO2T

【分析】(1)根据碳酸受热分解成水和二a化碳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分析解答

(3)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正确操作分析解答

(4)根据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分析解答

(5)根据蹴受热分解生成水和二«化碳分析解答

>第17题【实验探究题】

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如下:

①仪器a的名称是;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选填"前"或"后")放

置.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镒混合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1空】试管

【第2空】前

【第3空】2H2。2""Q2H2O+O2t

③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中,进行了如下实验:<tablecellspacing="O"cellpadding="O"

border="l"xtbody><tdwidth="115"valign="top"xtdwidth="115"valign="top">甲<tdwidth="115"

valign="top">乙<tdwidth="115"valign="top">R<tdwidth="115"valign="top">T<tdvalign="top">大理石<td

valign="top">mg,块状<tdvalign="top">mg,块状<tdvalign="top">mg,粉末状<tdvalign="top">mg,粉末状

vtdvalign="top">盐酸(过量)<tdvalign="top">wg,稀盐酸<tdvalign="top">wg,浓盐酸<td

valign="top">wg,稀盐酸<tdvalign="top">wg,浓盐酸</tbody></table>I.上述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对照(选填实验编号)m.除

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是.IV.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

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选填编号)a.反应更为剧烈b.最终剩余溶液的质量

更小c.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更大d.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④表中的两个实验,尽管在原料状态、发

生装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却都能控制气体较平稳的产生.请从实验目的、原理、原料、装置、操作等方面

思考后,具体阐述每个实验中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tablecellspacing="O"cellpadding="O"

border="l"><tbodyxtdwidth="97"valign="top">H的<tdwidth="188"valign="top">原料<tdwidth="65"

valign="top">发生装置<tdwidth="229"valign="top">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tdvalign="top">制

取二氧化碳vtdvalign="top">块状大理石稀盐酸<tdvalign="top">A<tdvalign="top"><tdvalign="top">制

取氧气<tdvalign="top">粉末状二氧化锌3%的过氧化氢溶液<tdvalign="top">C<td

valign="top"></tbodyx/table>

【第1空】CaCO3+2HCI=CaCI2+H2O+CO2t

【第2空】乙

【第3空】大理石的状态

【第4空】ad

【第5空】固体药品的状态和溶液的浓度有关

【第6空】二氧化镒起催化作用

【答案】:

【解析】:

【解答】解:①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前放置,因为组装仪器的顺序是:从下到上,

从左到右;故答窠为:试管;前;②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锚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铸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

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T;③哂否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

可;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乙对照;除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一个影响反应的因素

是:大理石的状态;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反应更为剧烈

,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故答案为:I.CaCO3+2HCI=CaCl2+H2O+CO2T;D.Z,;m.大理石的状态;IV.ad;④

由表格信息可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固体药品的状态和溶液的浓度有关;制取氧气,气体

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二氧化铸起催化作用;故答案为:固体药品的状态和溶液的浓度有关;二氧化镒起催化作

用;

【分析】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搭建B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前放置,因为组装仪器的顺序是:从下到上,从左到

右;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镒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礴钾或氯酸饵制氧气就需

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春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由F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

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身日空气法收集.若要研究盐酸浓度大小对反应的影响,可选择实验甲与乙对照;除

盐酸的浓度外,上述实验研究的另f影响反应的因羲是:大理石的状态;研究发现酸的浓度越大,产生气体的速度越快,与

甲比较,对丁分析正确的是:反应更为剧烈,粉末状大理石利用率更高.由表格信息可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较平稳产生的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固体药品的状态和溶液的浓度有关;制取氧气,气体较平稳产生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二氧化镒起催化作

用.

>第18题【实验探究题】

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第1空】锥形瓶

【第2空】长颈漏斗

实验室以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完成这个实验除选用A、D、E、F,I外,还需增加的仪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酒精灯

【第2空】2KCIO3M学2KCI+3O2T

A

实验室用为原料(填两种药品名称)来制取二氧化碳,组装一套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

(填字母)。

【第1空】大理石、稀盐酸

【第2空】AH、BH.ACG、BCG

实验室还可以用高铺酸钾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2KMnO4jK2MnO4+MnO2+O2T

某同学制作的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略)。甲酸与热的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

.

III

浓疏酸

HCOOH---------一

①则x是(填化学式);

②实验开始时先要点燃A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B处酒精的目的是

③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第1空】H2O

【第2空】排尽装置内空气,防炸

【第3空】减少污染或节约资源

【答案】:

【解析】:

【解答】(1)仪器B是锥形瓶;仪器C是长颈漏斗;(2)氯酸钾为原料制取并收集氧气需要加热,故还需增加的仪器是酒精

灯;该反应是氯酸钾在二a化镒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IO22KCI+3O2T;(3)

3△

实验室用大理石、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不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的容度大,故发生装置可选AH或BH或ACG或BCG;(4)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

气,侬的为:2KMnO4jK2MnO4+MnO2+O2T;(5)①由超守醺律得,X的为H2。;②休

具有可燃性,当有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时会急速燃烧,引起爆炸,故需要排尽管中的空气;③此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减少

污染或节约资源.

故答靠为:锥形瓶;长颈漏斗;喇丁;2KCIO3M吧22KCI+302t;稀舐;AH、BH、ACG、BCG;

A

2KMnO4AK2MnO4+MnO2+O2T;H20;排尽装置内空气,防炸;减少污染或节约资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

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

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身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A第19题【实验探究题】

请结合如图1所示回答问题:

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