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22读不完的大书(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2.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教学重点)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教学难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仅、麻”等11个生字,会写“读、虾”等13个字,会写“高远、沉思”等17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描写了大自然中哪些“好玩的东西”。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结合生活,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哪本书让你们觉得很有趣?朱维之爷爷向大家推荐了“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大书”。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板书课题:读不完的大书)范写、教学“读”的书写:强调右部上横短,横钩不宜太长。2.课件出示朱维之的相关资料,介绍作者。Ⅱ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想一想:“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2.检查初读情况。(1)课件出示会认字组词,指名认读词语,交流认读时需要注意的地方。(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盘旋”的意思,并小结:指环绕着飞或走。(3)重点指导。寸:出示“寸”字的演化过程图,解读并演示“一寸”的距离。副:认识和它样子相近的字吗?(富、幅、福)照样子,填一填:一副笑脸一副手套一副眼镜佩:它有“古代衣带上佩带的玉饰”和“佩服、心悦诚服”等意思。认读积累“佩服、敬佩、玉佩、佩戴”等词。3.学习写字“四步法”,学生自主学写字。四步法:①一步看字形;②二步说笔顺;③三步动笔写;④四步对字帖。学生按“四步法”学写“册”,教师巡视,指导改进。(1)教学写“册”:独体字;强调最后一笔是长横,横穿整个字;教师范写;对照字帖,看看每一笔是不是写在田字格相应的位置上。(2)学生分别书写其他会写字。Ⅲ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读课文,交流初读问题。(1)课件出示初读问题并引导学生交流:“读不完的大书”是什么?“大书”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读不完?(2)学生根据第1、6自然段的内容回答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文第1、6自然段。预设1:“读不完的大书”就是大自然,因为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无尽的乐趣,所以读不完。预设2:“读不完的大书”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浮云飞鸟、虾蟹游鱼、走兽昆虫、花草树木等,就是文中说的“世界万物”。2.梳理文章脉络。第1自然段写“世界万物,不仅好玩,还让人沉思和遐想”,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动物、植物来表现大自然的乐趣,最后一段写了大自然是“读不完的大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有无尽的乐趣”。3.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解决了生字问题,梳理了文章脉络。另外,我们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动有趣。(板书:奥秘、乐趣)4.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的基础练习的内容。5.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说出从课文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2.能找出相关语句,体会语言的生动。3.能简单地写出自己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大自然的乐趣,并和同学交流。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回顾交流: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不完的大书》,知道了这本“大书”就是大自然。请同学们来说一说,学了课文后,对大自然有什么印象?2.过渡:本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大自然的吧。Ⅱ品读赏析,感受动物的“好玩”1.品读第2自然段,感受动物的“好玩”。说一说这些动物带给你什么感受。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1)小麻雀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的,叫人愉悦。①指导读好“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这两个词,读出“愉悦”的感受。②指导“麻”的书写:“广”要写得大,将“林”包住,首笔点在竖中线的上端。(2)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突然猛扑而下,给人以雄健勇猛的感觉。①想象:老鹰在高空盘旋,展翅滑翔,猛扑而下,这一连串的动作呈现了怎样的画面?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②请学生一边做手势演一演,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读,要读出老鹰雄健勇猛的气势。(3)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当两军对垒时,那勇敢忠贞的精神,真叫人敬佩。①课件出示蚂蚁搬家图片,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带给你怎样的感受?②指导朗读:要读出敬佩的语气。3.小结:这三句话都是前面写动物的状态,后面写带给人的感受,这样写更能让我们体会作者对它们的感情。这些动物真“好玩”,这样的大自然真“好玩”!4.拓展仿说。(1)课件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好玩”的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2)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仿说。(3)小结:不同的动物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感受中有不同的乐趣,难怪作者说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板书:动物:麻雀、老鹰、蚂蚁)【设计意图】第2自然段中每句话都是先写动物的状态,再写带给人的感受。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等方式感受不同的感情,再联系生活实际仿说,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生动,积累典型的语言范例,丰富语言表达。Ⅲ研读交流,感受花草的“好玩”1.品读第3自然段,感受花草的“好玩”。说一说它们“好玩”在哪里。2.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引导品读相关句子。(1)植物的开花、结籽,暑寒荣枯,有着不同的趣味。①“暑寒荣枯”是什么意思?看着这个词,你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②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真会想象,即使在天寒地冻、万物凋敝的冬天,有人想到枯草顶着一顶顶“白帽子”的乐趣,有人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蕴含的生机。是呀,暑寒荣枯,各有各的美好,各有各的趣味。(2)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①课件出示各种花草图片,指名学生仿照“有……有……”的句式说话。(板书:花草:颜色、形状)②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花草的世界就是那么丰富,说也说不完。③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小结:大自然中的花草姿态万千,暑寒荣枯,真是各有奥秘和乐趣,难怪说——大自然是一部“读不完的大书”。【设计意图】这段话语言虽简练浅白,但内涵丰富。本环节抓住关键词“暑寒荣枯”和“有……有……”的句式,放手让学生想象,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好玩”。Ⅳ品读分享,感受树木的“好玩”1.品读第4自然段,感受果树的“好玩”。你觉得果树“好玩”在哪里?(1)引导学生抓住了三个“不同”来感受。提问: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果树的变化吗?课件出示梨树、桃树等开花、结果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这些果树带给我们的感受。(2)引导想象说话:不同季节里,在果树下,你分别会做些什么呢?(3)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2.品读第5自然段,感受竹子和棕榈的“好玩”。作者最喜欢的是竹子和棕榈,它们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1)竹子长得快,雨后春笋,一天长几寸,没几天就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微风吹来,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①学生交流竹子带给人的感受。②播放风吹竹叶的声音,引导想象说话:你们听,竹叶声像“温柔的细语”,竹子在对作者说些什么?③小结:带着沉思和遐想,竹子成了作者的伙伴,与作者一起长大,沙沙的竹叶声仿佛在诉说着什么,多好玩啊!(2)池塘边的棕榈树高大挺拔,大蒲扇似的叶子在风中摇摆,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它倒映在池塘的水中,小鱼在倒影间游玩,又是另一种境界。①学生交流棕榈树带给自己的感受。②引导想象说话:棕榈树倒映在水中,别有一番趣味。大家想一想,小鱼在倒影间会玩些什么?又会对谁说些什么?③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小结:同学们的发言,把我们带入童话般的情境,小鱼在树影间游玩,它们捉迷藏、跳舞,还对棕榈树打招呼呢,多么悠闲自在!3.小结:你们看,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大自然中的事物,“沙沙的竹叶声,如同温柔的细语”,叶子似大蒲扇的棕榈树则是一副超凡脱俗的样子,自然万物仿佛有了灵性,都成了作者的伙伴,多好玩啊!(板书:树:果树、竹林、棕榈树)Ⅴ交流语言,体会乐趣1.读下面的句子,再找出类似的语句读一读,体会生动的语言。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的句子。(1)引导:课文中像这样把感受融入描写的句子特别多,有的先写事物的状态,再写明感受;有的运用修辞手法,让我们感觉到大自然奇妙无比、好玩有趣……我们再来读一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吧。(2)有感情地朗读。(3)你能再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吗?与同桌一起找一找,互相说说感受。(4)指名交流。2.交流并写出从大自然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读到的内容。(课后第三题)(1)课件出示大自然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看,这就是我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让我们带着回忆,带着想象,来到这本“读不完的大书”中吧!你想写哪些事物?它们的状态是怎样的?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学生交流。(3)学生尝试写。提示: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也可以用上本课或平时积累的生动的词句,使你笔下的“大书”内容更丰富。(4)交流评价:你的小伙伴在大自然中读到了哪些内容?好玩吗?怎样修改更好?(5)引导学生修改。【设计意图】这部分由读到写的设计,一是可以让学生回顾与体会课文较为典型的生动语言;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中灵活运用积累的语言;三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中联系生活,体会更多大自然的乐趣。3.课堂小结:这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描写了大自然中缤纷多彩的事物,并融入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积累了生动的语句,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有趣。(板书:喜爱之情)4.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和理解课文相关的题目。5.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读书阁中的相关内容。(2)建议完成第2课时的练习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过程中,从初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到精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表达的“情”,都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不仅使学生对大自然产生兴趣,对课文内容感兴趣,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探究文章的能力。不足之处:由于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有些锻炼学生动口、动脑能力的环节,完成得不够到位。精品文档精心整理精品文档可编辑的精品文档23父亲、树林和鸟(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教学重点、难点)3.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教学重点)教学准备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黎、凝”等5个生字,会写“朝、雾”等13个字,会写“父亲、童年”等1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结合生活,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小河是鱼儿的家,蓝天是白云的家,草丛是小昆虫的家,学校是学生们的家,你们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吗?(树林)2.课件出示树林和鸟的图片,播放鸟鸣音频。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词语或诗句?预设:我看到了树林和鸟,听到了鸟叫声,想起了词语“百鸟争鸣、鸟语花香”,想起了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3.你喜欢鸟儿吗?为什么?引导学生用“我喜欢鸟儿,因为”的句式说话。4.导入: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与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父亲、树林和鸟)学生齐读课题。5.师:读了课题,你想说点儿什么?可以说说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说说你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说说你的疑问。预设:父亲、树林和鸟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和交流与鸟有关的词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自然地引到本课的主题。Ⅱ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借助拼音自主识字。(3)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2.学习词语,认写生字。(1)第一组词语:黎明一瞬间舒畅凝神静气猎人鼻子翅膀沉重①指名读词语。正音:“凝”字读作“nínɡ”,“畅、瞬”是翘舌音。②说说“黎明”是什么时候。(2)第二组词语:浓浓的苦苦的热腾腾雾蒙蒙①指名读词语。②发现本组词语的特点:都是叠词。(3)指导书写:“蒙”字不要少了秃宝盖下的短横。课件出示“鼻”字的篆文字形,使学生知道该字上部是“自”,不是“白”,下部是“丌”不是“兀”。“翅”字中的“十”要小,“又”横撇中的撇要短,捺要长,“羽”要写紧凑。【设计意图】重视词语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做到把字写正确、端正、漂亮,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Ⅲ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了解大意。引导:相信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对这篇课文有了初步了解。你能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2.师:既然父亲一辈子都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那同学们能读出他的那种喜欢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一生”“最喜欢”这两个词语,明确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3.当堂检测:建议使用小册子“随堂练”中的基础练习的内容。4.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的练习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说出“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的含义,能结合课文内容辨析对父亲的各种判断。2.能体会“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等词语表达的丰富性,能简单说出对这些词语的感受并选择句子摘抄。教具准备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复习导入,以旧引新1.师:上课前,咱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词语吧。课件出示词语,读词语。2.导入: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结合时间、地点、人物来进行简单概括。父亲在一个黎明带“我”从树林边走过,告诉了“我”许多关于鸟的事情。追问: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谁来说一下?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3.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总写的内容分别告诉我们的。Ⅱ重点研读,体会语言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父亲很了解鸟呢?2.根据学生交流,引导品读重点句子,体会词语表达的丰富性。(1)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赏析学习。①引导想象:读着“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里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②学生交流。教师播放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视频。③小结:这两个词连在一起多生动,让我们好像走进了那片笼罩在雾气中的幽深的树林。在如此难以辨认的环境下,父亲依然能够发现鸟的踪迹,说明他对鸟非常熟悉。(2)课件出示第5~6自然段,赏析学习。①观察教材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画面:“凝神静气”的父亲是怎样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又是怎样的?②小结:你们看,这两个词连用,让父亲的形象更立体了!在作者眼里,父亲当时既是那么专注,又是那么高大,仿佛与树林融为一体。当父亲观察到林子里有不少鸟时,“我”却“茫茫然”,并没有发现一只鸟,对比中衬托出父亲对鸟的了解与喜爱。(3)课件出示第10~11自然段,赏析学习。①引导:从“轻声、生怕”中,你能发现父亲的什么特点?(喜爱鸟、对鸟呵护备至)②学生交流。③小结:“浓浓的苦苦的”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草木的气息,父亲能在这样浓郁的草木气息中闻到鸟的气味,而“我”却不能,可见父亲对鸟的习性的确非常了解。(4)课件出示第13~15自然段,赏析学习。①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并思考问题:通过父亲的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②组织学生交流,进一步感受父亲对鸟的习性和气味的了解。3.引导学生摘抄积累含有生动表达的句子。要求:字迹端正,抄写正确,不多字漏字。4.小结:课文通过“我”和父亲的对比,以及对父亲形象的生动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位非常熟悉鸟的习性的父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品析重点句子,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Ⅲ研读课文,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为什么父亲不是猎人,“我”很高兴呢?预设:父亲对鸟十分了解,如果他是猎人,树林里的鸟就会轻而易举地被猎杀。但父亲并没有伤害它们,所以“我”会因为父亲不是猎人而感到庆幸。2.引导学生思考:“我”、父亲、树林和鸟的关系。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我”与父亲在树林里进行的关于鸟的对话,使“我”了解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1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线上预约线下化妆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环保理念倡导与实践案例直播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冻牛肉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押题模拟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提供答案解析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型+答案(考点题)(全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和答案及参考答案详解(基础题)
- 中医培训课件:《放血疗法》
- KA-T 20.1-2024 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第1部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编写提纲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应急预案
- 《古建筑构件制作(榫卯、斗拱)》课程标准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传统建筑的风格与特色
- 中央基建投资绩效目标表
- 电商企业海外中转仓库管理方法与经验
- 激光束传输与变换-第九讲课件
- 时空大数据讲义课件
- 2023年上海国企中远海运(上海)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