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2020-2021学年广东省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心目中

的最高神一一"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可以判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2、祭祀祖先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风俗。江西乐安流坑村是江南地区聚族而居的宗族

组织的代表性村落,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祠堂祭祀习俗和历史文化遗迹。追根溯源,上述现象

与下列哪种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

3、据《春秋》记载,在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贡周王3次,朝贡齐国11次,朝贡晋国

20次,朝贡楚国2次。这--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传统的政治秩序被破坏B.周天子成为"天下共主”

C.各诸侯国之间联系密切D.分封制宗法制已完全崩溃

4、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

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

上()

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巩固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井田制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5、他坚决批判复古思想,讥笑复古派为守株待兔的人,他的思想非常适合当时的新兴阶级

当权者的需要,后被秦王嬴政所采纳。"他"是()

A.墨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

6、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

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集权B.神权色彩

C.独断随意D.皇帝独尊

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

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B.开创皇帝制度

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8、西汉初,“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结果”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故“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这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B.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C.郡国并行利于消除内乱D.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9、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忧乱。”材料反映了汉初

的统治思想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10、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

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南下。这些举措()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C.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11、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汉武帝所

采用。汉武帝此举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加大反腐力度

C.削弱宰相权力D.打击豪强势力

12、西汉初,文人创作群体以诸侯王为中心,创作多抒发怀才不遇之情;西汉中叶后,创作

群体逐渐转移到以朝廷为中心,创作内容多是渲染皇帝的尊严或者描写帝王游猎的宏大场景。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权威的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形成

C.选官制度的变革D.文化专制空前加强

13、《史记》中描述江南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但在东晋南朝时期"一

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下列不属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因素的是()

A.自然条件优越B.北方人口南迁

C.政局相对稳定D.经济重心南移

14、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

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

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

15、某历史兴趣学习小组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

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16、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17、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

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举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18、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

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次赋税制度的改革有利于()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B.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保证农民生产时间D.促进新的经济因素产生

19、《旧唐书》记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该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局面B.唐朝皇帝天下共主地位受到冲击

C.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D.朋党之争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20、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

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职务是()

A.转运使B.枢密副使C.开封府知府D.兵部员外郎

21、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拱卫京师,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

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提高了文官和士人地位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先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

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尊严

B.融合阴阳家、道家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儒家纲常伦理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2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

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

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24、在宋代,词人的创作不是专为抒发主体情志,而是去表现其精神产品的消费者的愿望和

情绪;市民们在瓦舍中尽情地观赏百戏和娱乐,但这种文化消费是要付费的。这些现象说明

了宋代()

A.享乐主义观念成为潮流B,士人阶层审美情趣的提高

C.人文主义精神开始兴起D.文艺商品化、世俗化趋势

25、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

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

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6、《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

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根源在于契丹族与汉族()

A.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B.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C.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D.官僚集团谋求妥协

27、从1173年到1207年,金政权4次下令“禁女直(真)人不得改用汉姓、学南人衣装,

犯者抵罪"。金朝后期则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这说明金代()

A.民族融合趋势明显B.儒学思想逐渐传播

C.阶级矛盾相当尖锐D.政府法令难以推行

28、忽必烈即汗位后,立即遣使进藏清查户口,设立大小驿站共35处,此后还多次赈济贫

困站户。此举旨在()

A.改善当地交通闭塞状况B.加强对边疆的行政管理

C.打通东西方间国际商路D.促进汉藏文化交流传播

29、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

队。这说明()

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30、宋元时期,话本、杂剧的出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话本、杂剧的流行主要是适应了

哪一阶层的需要()

A.官僚B.市民C.皇族D.农民

二、材料分析题

3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

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锌三百下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

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行。

一一摘编自《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

材料二中国的手工业蓬勃发展可见一斑。四川、云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了满足国

内需要,可以大量出口国外。陶瓷业也很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中国的东南沿海

多优良港湾。其周围有造船工场,能够造出载重量大、适合远航的海船。这些优势远大于陆

上贸易。而陆上贸易由于安史之乱后出现很大风险,于是海上贸易更加繁荣起来。

一一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的城市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唐朝海上贸易发达的原因。(4分)

32、(14分)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一一唐、宋

材料宋代文化是唐代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唐代所建立的三省六部、科举、均田等制度,已经

标志着行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宋代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文官制度,中枢大臣之间、

中央和地方之间得以相互制衡。

一一摘编自袁行需《中华文明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宋代政治制度上"相互制衡"的表现。(8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科技、文学艺术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宋代文化发展的表现。

(6分)

3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

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

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一一引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

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

(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一一引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明法,有明书,有明算。

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一一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分别指出汉朝、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三个时期各自的选官制度及其选官

标准。(6分)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上述三个时期实施各自的选官制度的原因。古代选官制度的发

展演变对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有何启示?(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01—05:DCAAB06—10:DDDBC11—15;AADDC

16—20:DDBAB21—25:DCBDA26—30:CABCB

二、材料分析题:

31、(12分)

(1)特点:①坊市分离:

②商业活动有时间限制;

③国际大都会;

④文化多元。(4分)

成因:①国家统一:

②经济发达:

③包容开放:

④丝路畅通.(4分)

(2)原因:①手工业发达:

②东南沿海多优良港湾;

③海船载重量大,适合远航;

④陆上贸易风险增加。(4分)

32、(14分)

(I)表现:

中央:设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事权.(3分)

地方:①派文官任知州,另设通判监督知州: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每点2分,3点5分,满分5分)

(2)思想:程朱理学形成,并逐渐受到官方尊崇。(2分》

科技:①1»版印刷已经相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