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白粉病类_第1页
花卉白粉病类_第2页
花卉白粉病类_第3页
花卉白粉病类_第4页
花卉白粉病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卉白粉病类花卉白粉病类第1页白粉病类月季白粉病瓜叶菊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大丽花白粉病一品红白粉病紫薇白粉病牡丹白粉病菊花白粉病花卉白粉病类第2页月季白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办法月季花卉白粉病类第3页症状:危害叶片、叶柄、花蕾等部位。早期叶面褪绿,扩充后叶面充满白色粉状物。叶片皱缩、变厚。叶柄及嫩梢受害后,膨大、弯曲。花蕾受害不能开花或花形畸形。花卉白粉病类第4页花卉白粉病类第5页花卉白粉病类第6页花卉白粉病类第7页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丝壳属、蔷薇单丝壳菌[Sphaerothecapannosa(Wallr.)Lev.]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粉孢属[Oidiumsp.]。闭囊壳、从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花卉白粉病类第8页发病规律: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芽、病叶、病枝上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首次侵染。借风传输。直接侵入或气孔侵入。条件适宜,病害可屡次侵染。

发病条件:发病与气候、品种和栽培条件等亲密相关。花卉白粉病类第9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可喷施波美2-3度石硫合剂,毁灭病芽中越冬菌丝,或病部闭囊壳。2、加强栽培管理,改进环境条件。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增施磷、钾肥。室内种植应控制好温湿度,保持通风透光。3、培育和选取抗病品种。4、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硫磺粉等;花卉白粉病类第10页牡丹白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办法牡丹花卉白粉病类第11页症状:叶片上充满白色粉状物,常扩充连片,严重时覆盖整株叶片和茎干,植株早衰或枯死。后期在叶面上可见黑褐色闭囊壳。牡丹白粉病(示叶面充满白粉)病叶上闭囊壳花卉白粉病类第12页牡丹白粉病花卉白粉病类第13页牡丹白粉病花卉白粉病类第14页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耧斗花白粉菌[ErysipheaquilegiaeDC.etMer.]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粉孢属[Oidiumsp.]

花卉白粉病类第15页发病规律发病规律: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芽、病叶、病枝上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首次侵染。借风传输。直接侵入或气孔侵入。条件适宜,病害可屡次侵染。

花卉白粉病类第16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2、加强栽培管理,改进环境条件。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增施磷、钾肥。室内种植应控制好温湿度,保持通风透光。3、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宁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硫磺粉等;花卉白粉病类第17页紫薇白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办法紫薇花卉白粉病类第18页症状:危害嫩叶、新梢和花蕾。叶面初生白色粉状病斑,扩充后,使叶、新梢和花蕾充满白色粉状物。叶片和新梢皱缩、扭曲、加厚。花蕾畸形,不能正常开花。花卉白粉病类第19页花卉白粉病类第20页花卉白粉病类第21页花卉白粉病类第22页病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小钩丝壳属[Uncinuliella

australiana(McAlp.)];白粉菌属[Erysiphe

lagerstroemiaeWest];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corylea(Pers.)Karst.]。小钩丝壳属白粉菌属球针壳属花卉白粉病类第23页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芽或以闭囊壳在病株、病落叶上越冬。借风进行传输。从气孔侵入或直接侵入。分生孢子散布量与环境条件相关,白天多,夜晚少。通风不良、植株徒长、荫蔽等条件有利于发病。高温季节普通发病较轻或不发病。花卉白粉病类第24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冬季及时去除病落叶,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植株不宜过密,注意通风透光。3、化学防治发病季节,可喷洒15%粉锈宁1000倍液;80%代森锌WP500倍液等。花卉白粉病类第25页一品红白粉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防治办法一品红花卉白粉病类第26页症状:危害叶片、嫩梢。发病早期,病叶、病梢出现白粉病斑,随病害发展,整片充满白色粉状物。叶片卷曲、变小、发黄,严重脱落。花卉白粉病类第27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28页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clavata].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拟粉孢属[Oidiopsissp.]花卉白粉病类第29页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芽、病叶、病枝上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进行首次侵染。借风传输。直接侵入或气孔侵入。条件适宜,病害可屡次侵染。发病规律花卉白粉病类第30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结合修剪剪除病枝、病芽和病叶。2、加强栽培管理,改进环境条件。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增施磷、钾肥。室内种植应控制好温湿度,保持通风透光。3、化学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宁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硫磺粉等;花卉白粉病类第31页大丽花白粉病症状防治办法发病规律病原大丽花花卉白粉病类第32页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嫩梢、花柄和花蕾。病部产生白色粉状物。病叶卷曲、变黄,嫩梢畸形。花蕾不能开放或花畸形。花卉白粉病类第33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34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35页病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廖白粉菌[ErysiphepolygomiDC.]。花卉白粉病类第36页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和闭囊壳在病叶、病芽和病花蕾上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传输。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花卉白粉病类第37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冬季及时去除病落叶,剪除病枝,并集中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适量施用氮肥。植株不宜过密,注意通风透光。3、化学防治发病季节,可喷洒15%粉锈宁1000倍液;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花卉白粉病类第38页瓜叶菊白粉病防治办法症状病原发病规律瓜叶菊花卉白粉病类第39页症状:危害叶片、茎、花梗、花芽。早期出现小白色病斑,后叶片充满白色粉状物。危害部位畸形,植株矮化,叶片提早枯黄。花卉白粉病类第40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41页病原:有性态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二孢白粉菌[ErysipheeichoracearumDC.]。

无性态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粉孢属、豚草粉孢霉菌[OidiumambrosiaeThum.]花卉白粉病类第42页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初侵染起源;借气流传输。直接侵入。

病害发生与温度关系亲密,温度15-20℃有利于病害发生。普通11月和第二年3-4月为发病盛期。温室通风不良,湿度较高时,轻易发病。

瓜叶菊品种抗病性差异不显著,均为感病品种。发病规律花卉白粉病类第43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秋末应及时去除病株和病残体,并集中烧毁。2、加强栽培管理温室应通风透光,湿度不宜过高。3、化学防治发病早期,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花卉白粉病类第44页凤仙花白粉病症状防治办法发病规律病原凤仙花花卉白粉病类第45页

症状:危害叶片、花、茎。发病早期,叶片上出现白粉病斑,伴随病害深入发展,整个叶片充满白色粉状物。在白粉层中产生黑色闭囊壳。病叶变黄,叶片早枯。花卉白粉病类第46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47页

花卉白粉病类第48页病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单丝壳属、凤仙花单丝壳菌[Spaerothecabalsaminae(Wallr.)Kari]。花卉白粉病类第49页发病规律:病原菌以闭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子囊孢子经风雨传输,进行首次侵染。发病后,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输,进行再侵染。5、6月至9、10月发病较重。花卉白粉病类第50页防治办法1、降低侵染起源秋末应及时去除病株和病残体,并集中烧毁。2、化学防治发病早期,可喷洒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