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曲《广陵散》与嵇康的关系
一明代古琴曲的文献记载“广陵散”也被称为“广陵休息”。“广陵”是江苏省扬州市的古代名字。“分散”是一种体裁,“休息”是佛教的缩写,相当于“叹”。《广陵散》一曲,旋律激昂、慷慨,气势长虹、声势夺人,是古琴曲中“声调绝伦”之作,有“曲之师长”之称。《广陵散》琴谱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在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52年)再见其名,后来的《西麓堂琴统》、《风宣玄品》等十几种琴谱里面都有此琴曲的记载。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使这首奇妙绝伦的古琴曲音乐得以保存至今。现在我们一般认为《广陵散》即为蔡邕《琴操》中的《聂政刺韩王》曲,其故事原型来自于民间传说的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战国时,铸剑工匠被韩王杀害,工匠的儿子聂政立志报仇。先作为泥瓦匠混入韩宫,谋刺韩王不成,因逃入山中学琴十年。后化装回韩,以弹琴为名,刺死韩王。”另,也有认为来自于《史记·刺客列传》中聂政为报严仲子知遇之恩,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现今通行的管平湖先生打谱《广陵散》,全曲为四十五个乐段,分为开指(一段)、小序(三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和后序(八段)共六个部分,谱中有“刺韩、冲冠、怒发、投剑”等短小标题。二嵇康与司马昭嵇康之得《广陵散》,极具传奇色彩,为后人传说。据《晋书》记载,“嵇康尝游会稽,宿华阳亭,引琴而弹。忽客至,自称古人,与谈音律,辞致清辨,索琴而弹曰:“此《广陵散》也。声调绝伦,遂授于康,誓不传人,不言姓而去。”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因受吕安案牵连,致使钟会对司马昭进言:嵇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昔太公诛华士,孔子诛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世说新语·雅量》刘孝标注引《文士传》)。此言正中司马昭下怀,遂下令以“与不孝人为党”的罪名将嵇康投入监狱。据《晋书·嵇康传》记载,是年八月甲辰日,“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明代杜浚有诗云:“一曲广陵散,从此丝弦绝。嵇康人中龙,义不可当世。视彼盗国贼,伎俩如儿戏。时辞荡汤武,千载有生气。临命索琴弹,聊示不屑意。”嵇康与《广陵散》的一段情缘流传千古而不衰。相较而言,桀骜不驯的嵇康临刑前最后一次弹奏《广陵散》,在激昂慷慨的曲调中结束自己的一生,更是为后人称道,至今不衰。正是嵇康的生命绝响使《广陵散》成为了千古绝唱。三《广陵散》与《精康生活》中的双重属性秘密结合(一)《黄粱梦》的主观主义二重性从今天的《广陵散》来说,全曲有两个基本的音乐情绪,具有显著的二重性:一是内在的、沉默积蓄的“哀”;再是外在的、爆发饱满的“争”。这两种矛盾而统一的音乐情绪,也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和契合主人公聂政的心理情绪。杀父之仇的“恨”,对当权者的“怒”,他要彻底与当权者决裂,取其首级而后快,所以乐章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饱涨的外显情绪。自身的“悲”,对亲者的“悯”,他又兼有一种沉重的压抑,和深深的失落,在曲子中这种内隐的情绪一直暗藏其中,更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就如同嵇康的玄学人生观,也有着同样的二重性,同样的充满矛盾,同样的有着相同的基调。在对名教的态度上,他是激烈的,是“争”;在自己的人生理想方面,他是沉静的,是对自己理想人生破灭的“哀”。司马氏当政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恐怖血腥的时代之一:“士阶层所追求的仅是免遭刑害而已,幸福比羽毛还轻,灾难比大地还重,几乎任何人都难以逃避”不同于他对名教的锋利态度,嵇康的理想人生是玄远清淡的,是庄子是的“虚静”。他追求的是心境的宁静,是一种不受约束的淡泊生活,是抚琴游心的悠然自得,是对自我的自然体认。这时与面对伪饰的名教铮铮怒骨和刚急峻直的性格迥异的,矛盾而统一的存在于他的血液里。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自在、闲适愉悦、与自然相亲、心与道冥的理想人生”(二)嵇康与名教的内涵和对责任的态度嵇康善弹琴,向秀说他“博综伎艺,于丝竹特妙”(《思旧赋》)。他自己也有诗云:“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之十五)每逢相遇知己,即“素琴挥雅操,清声随风起”,“但当体七弦,寄心在知己”(《酒会诗》)。更多的时候,他“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晋书·嵇康传》)。他抚琴,是为了游心于寂寞,沉醉于友情,更多的,是为了在黑暗的现实中有所寄托,为了排遣那压抑得让人窒息的千古之愁。一曲《广陵散》,暂可解这千古之愁。此曲以其深沉而激昂的曲风,深刻的契合了弹奏者的心灵节奏。在乐曲的主体“正声”中,曲子浓墨重彩的描述聂政从怨到愤,从愤到哀的过程,表现他不畏死的勇敢和反抗强暴的慷慨,曲子中一直充满了强烈的怨恨和激昂的抗争。曲终之后,满腔的愤慨和哀愁久久的不能平复。至此,我们不难理解,嵇康善琴,尤擅《广陵散》,正是因为琴曲中不可遏制的哀愤之情,正是弹奏者几欲迸发的心音。作为正始士人“悲剧的典型”嵇康的玄学观点,大不同于名教本于自然和名教即自然的思辨玄学论,“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完完全全的反题,是彻底的崇道反儒。正如聂政对当权者的“恨”与“杀”、“愤”与“争”一样,嵇康与司马氏政权的对立是公开的、不可调和的,一样需要用“争”和“杀”来解决。司马氏统治集团提倡崇儒,他们窃“仁”饰其不义,偷“礼”掩其所为,这样的崇儒,这样的名教,只会导致社会的异化,使天下道义崩解,虚伪之风盛行。因此,嵇康反对伪饰的名教,反对在他所处的时代被异化的儒学,“非汤、武而薄周、孔”,他与名教是一种彻底决裂的态度,因此,他深厌出仕,粪土功名,鄙薄贪图荣华富贵的士人,痛恨虚伪残忍的司马氏,他一生都在桀骜的与其抗争。最后为司马氏所杀,更是用生命表白了他的玄学论题。(三)临刑之“言”历代以来,谈到《广陵散》必然谈到嵇康,反之依然。正是临刑前弹奏一事,使嵇康的人格魅力走向定点,也使《广陵散》有了超越的意义。今人看来嵇康深谙哲学、文学和音乐,在这三方面都有所著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没有谈玄,没有吟诗,而是“顾视日影,索琴弹之”,他没有选择诗、文为其临刑之“言”,显然是《广陵散》更能代表他生命中的最后一“言”。《广陵散》的回声久久不绝,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遗响也至今宛在。抗争的最后就是解脱,余敦康先生说:“他那孤傲狷介的独特个性处处与现实生活相抵触,最后却在他终生真诚追求的自然之和的宇宙本体中得到了确认。”他从容、镇定的赴死,是哲学家的理性,是文学家的风骨,是音乐家的浪漫,更是人性的崇高和超越。“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在死亡面前,他奏响了“性絜净以端理,含至德之和平”(《琴赋》)的琴声。正是这样的玄学人生观,使弹琴受死的嵇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期行业分析师合同
- 管道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制考核试卷
- 影视设备声学原理与应用考核试卷
- 影视录放设备的智能曝光优化技术发展新进展考核试卷
- 火力发电厂设备运行与故障诊断考核试卷
- 社区卫生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考核试卷
- 高一化学7.3.1乙醇课件
- 汽轮机操作规程与实践操作技巧考核试卷
- 环境保护与水资源保护法律考核试卷
- 汽车导航系统批发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考英语押题预测卷(苏州专用)(原卷版)
-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课件
- 2024年美容师考试相关法律法规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版劳动合同范本
- 高压预试施工方案
-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2025年河南焦作市孟州市开创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能源法》重点内容解读与实务应用
- 医保服务协议培训
- 《汽车专业英语》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卫生间翻新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