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二项目部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施工作业指导书1.落地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夯实→混凝土基础浇筑→定位设置通长立杆垫板→排放纵向扫地杆→竖立杆→将纵向扫地杆与立杆扣接→安装横向扫地杆→安装纵向水平杆→安装横向水平杆→安装剪刀撑→安装连墙件→扎安全网→作业层铺脚手板和挡脚板。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与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双排架宜先立内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的,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立中间部分各立杆。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立杆接长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2.脚手架的拆除施工工艺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拦杆→脚手板→剪刀撑→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立杆。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纵向水平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应保证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连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失稳。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m3.目标和验收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表3.0.4-1总分10分,要求全部符合要求,达到10分。检查和验收应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JGJ130-2001,2002年版)8.1、8.2要求。4.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1材质及其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扣件的紧固程度不应小于,且不应大于。对接扣件的抗拉承载力为3kN。扣件上螺栓应保持适当的拧紧程度。对接扣件安装时其开口应向内,以防进雨水,直角扣件安装时开口不得向下,以保证安全。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钢管有严重锈蚀、压扁或裂纹的不得使用。禁止使用有脆裂、变形、滑丝等现象的扣件。外脚手架严禁钢竹、钢木混搭,禁止扣件、绳索、铁丝、竹篾、塑料混用。严禁将外径48mm与514.2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措施脚手架的基础必须经过夯实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做到不积水、不沉陷。搭设过程中应划出工作标志区,禁止行人进入,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严禁在无人指挥下作业。当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必先告诉对方,并得到允许,以防坠落伤人。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脚手架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保证搭设过程安全,未完成脚手架在每日收工前,一定要确保架子稳定。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得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在搭设过程中应由安全员、架子班长等进行检查、验收。每两步验收一次。4.3脚手架上施工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结构施工阶段外脚手架每支搭一层完毕后,经项目部安全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任何班组长和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任意拆除脚手架部件。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脚手板不得集中堆料,施工荷载不得大于2kN/m2,确保较大安全储备。施工时不允许多层同时作业,同时作业层数不得超过一层。当作业层高出其下连墙件3.6m以上,且其上尚无连墙件定期检查脚手架,发现问题和隐患,在施工作业前及时维修加固,以达到坚固稳定,确保施工安全。4.4脚手架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拆架前,全面检查待拆脚手架,根据检查结果,拟订出作业计划,报请批准,进行技术交底后才准工作。架体拆除前,必须察看施工现场环境,包括架空线路、外脚手架、地面的设施等各类障碍物、地锚、缆风绳、连接杆及被拆架体各吊点、附件、电气装置情况,凡能提前拆除的尽量拆除掉。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绳绑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需解开与另一人有关的扣件时,应先通知对方采取防范措施,以防坠落。在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拆架时严禁碰撞脚手架附近电源线,以防触电。所有杆件和扣件在拆除时应分离,不准在杆件上附着扣件或两杆连着送到地面。所有的脚手板,应自外向里竖立搬运,以防脚手板和垃圾物从高处坠落伤人。拆下的零配件要装入容器内,用吊篮吊下;拆下的钢管要绑扎牢固,双点起吊,严禁从高空抛掷。4.5文明施工要求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穿好防滑鞋等,现场严禁吸烟。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爱护场内的各种绿化设施和标示牌,不得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随意拆除和移动标示牌。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施工操作时要求精力集中、禁止开玩笑和打闹。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定期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发上岗证,凡患有高血压、贫血病、心脏病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一律不得上脚手架操作。上架子作业人员上下均应走人行梯道,不准攀爬架子。护身栏、脚手板、挡脚板、密目安全网等影响作业班组支模时,如需拆改时,应由架子工来完成,任何人不得任意拆改。脚手架验收合格后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如需做局部拆改时,须经技术负责人同意后由架子工操作。不准利用脚手架吊运重物;作业人员不准攀登架子上下作业面,不准推车在架子上跑动,塔吊起吊物体时不能碰撞和拖动脚手架。不得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任意悬挂起重设备。在架子上的作业人员不得随意拆动脚手架的所有拉接点和脚手板,以及扣件绑扎扣等所有架子部件。拆除架子而使用电焊气割时,派专职人员做好防火工作,配备料斗,防止火星和切割物溅落。脚手架使用时间较长,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检查,发现基础下沉、杆件变形严重、防护不全、拉结松动等问题要及时解决。要保证脚手架体的整体性,不得与井架一并拉结,不得截断架体。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不使用的工具要放在工具袋内,防止掉落伤人,登高要穿防滑鞋,袖口及裤口要扎紧。脚手架堆放场应做到整洁、摆放合理、专人保管,并建立严格领、退料手续。施工人员应做到“活完料净脚下清”,确保脚手架施工材料不浪费。运至地面的材料应按指定地点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拆当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铁丝要集中回收处理。应随时整理、检查,按品种、分规格堆放整齐,妥善保管。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大雾、大雨天气停止脚手架作业。在冬季、雨季要经常检查脚手板上有无积水等物。若有则应随时清扫,并要采取防滑措施。5.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本外架施工和使用期间应执行的强制性条文如下,应重点检查:5.1钢管上严禁打孔。5.2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5.3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5.4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5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5.6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5.7对高度24m5.8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5.9高度在24m5.10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5.11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5.12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5.13严禁将外径48mm与515.14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5.15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5.16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两步,如高差大于两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5.17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5.18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5.19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5.20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5.21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6.设计计算6.1荷载传递路线竖向荷载:脚手板→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立杆→垫板→地基。水平荷载:立杆→立杆与连墙件的扣件→连墙件→墙体。6.2横向水平杆强度计算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装修施工阶段按一层作业,每层2kN/m2。竹串脚手板均布荷载标准值:0.35kN/m2。满铺脚手板层横向水平杆间距:0.9m抗弯强度验算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标准值:。横向水平杆上的线荷载设计值:。考虑活荷载在横向水平杆上的最不利布置,验算弯曲正应力、挠度不计悬挑荷载,但计算支座最大支反力要计入悬挑荷载。最大弯矩:。满足要求。变形验算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挠度不应超过或10mm。此处指不应超过6mm满足要求。6.3纵向水平杆强度计算a1取0.25m,双排架纵向水平杆按三跨(每跨中部)均有集中活荷载分布计算。抗弯强度验算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设计值:满足要求。挠度验算由横向水平杆传给纵向水平杆的集中力标准值:按JGJ130-2001中5.1.8要求,挠度不应超过或10mm。此处指不应超过10mm满足要求。6.4连接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按JGJ130-2001中表5.1.7取。纵向水平杆通过扣件传给立杆竖向力设计值:满足要求。6.5立杆稳定性计算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按装修阶段一层操作层考虑:。竹串脚手板自重标准值按满铺三层考虑:。操作层竹串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密目安全网自重标准值:。验算长细比查JGJ130-2001中表5.3.3(立杆横距0.9m,连墙件二步三跨布置),长度系数取1.5。长细比,验算长细比时,应取k=1。计算立杆稳定系数时,应取k=1.155。k=1时,。满足要求。k=1.155时,,根据此长细比查JGJ130-2001附录C表C得稳定系数:。计算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脚手架应考虑风荷载对脚手架的作用。本外架为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架,安全网的网目密度为2300目/100cm2,每目孔隙面积约为A0=1.3mm密目安全网挡风系数:由于外排架步距为0.9m,JGJ130-2001中附录A表A-3无对应数据,因此,敞开式扣件钢管脚手架的挡风系数不能查表,应进行计算(公式详JGJ130-2001条文说明4.2.4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计算风荷载设计值对立杆段产生的弯矩立杆稳定验算部位取脚手架立杆底部。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09-2001),南宁市基本风压:0.35kN/m2。市区内地面粗糙度为C类,立杆底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载体型系数:。立杆底部作用于脚手架上的水平风荷载标准值:风荷载设计值对立杆段产生的弯矩:计算组合风荷载时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脚手架结构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本工程采用的钢管长度规格与JGJ130-2001中附录A表A-1计算依据出入较大(如本工程横向水平杆长1.5m,而规范按2.2m计算,表中无步距钢管重量(q):38.4N/m,纵向水平杆、立杆每根取6m长,每6直角扣件(q1):按每个主节点处三个,每个自重13.2N。对接扣件(q2):按每6m长钢管一个,每个自重18.4N旋转扣件(q3):按剪刀撑每个扣接点一个,每个自重14.6N。横向水平杆:每个主节点一根,取1.5m单位轮廓面积上外排架主框架的重量:剪刀撑连续设置。设两个10m杆交叉组成一个计算单元,共用长杆4根,每根10m斜杆用2根6m长杆搭接。每个搭接处用3个旋转扣件,搭接长度为1m。两个脚手架外排架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为:构配件(脚手板、栏杆、挡脚手板、安全网)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组合风荷载时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立杆稳定性验算组合风荷载时:满足要求。不组合风荷载时:满足要求。6.6连墙件验算扣件连接抗滑承载力验算连墙件均匀布置,受风荷载作用最大的连墙件应在脚手架的最高部位,按高度30m处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连墙件水平方向沿每根框架柱设置,高度方向隔步设置,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为: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连墙杆与外架的连接应采用双扣件,即连墙杆采用直角扣件与脚手架的内、外排立杆均应连接。连墙杆与墙体的连接应采用不少于两只直角扣件扣牢。连墙杆稳定性计算杆件两端均采用直角扣件连于脚手架及附加在建筑物上的短钢管上,因此连墙杆的计算长度可取脚手架距墙距离,即,长细比,根据此长细比查JGJ130-2001附录C表C得稳定系数:。满足要求。6.7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为N=12.37kN。通长设置木垫板宽200mm,厚50mm,作用长度取0.9m,基础底面积。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碎石土回填夯实取240kN/m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满足要求。

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混凝土框架(包括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模板施工。1材料及主要机具:1.1钢框木(竹)胶合板块:长度为900、1200、1500、1800和2400mm;宽度为300、450、600和750mm。宽度为100、150和200mm的窄条,配以组合钢模板。1.2定型钢角模:阴角模150mm×150mm×900mm(1200、1500、1800mm);阳角模150×150×900mm(1200、1500、1800);可调阴角模250mm×250mm×900mm(1200、1500、1800mm)及可调T型调节模板,L型可调模板和连接角模等。1.3连接附件:U形卡、扣件、紧固螺栓、钩头螺栓、L型插销、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柱模定型箍。1.4支撑系统:定型空腔龙骨(桁架梁)、碗扣立杆、横杆、斜杆、双可调早拆翼托、单可调早拆翼托、立杆垫座、立杆可调底座、模板侧向支腿、木方。1.5脱模剂:水质隔离剂。1.6工具:铁木榔头、活动(套口)板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吊车等。2作业条件:2.2.1模板设计:2.1.1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2.1.2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的替代流向与位置。2.1.3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型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2.1.4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2.1.5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2.2.2模板承垫底部,治模板内边线用1∶2.2.3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2.2.42.2.52.2.52.2.52.2.52.2.5.4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并徐刷脱模剂,分规格存3.1柱模板安装工艺:3.1.1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 搭设安装架子 → 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 → 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 → 安装柱箍 → 第二、三等层柱模板及柱箍安装 → 安有梁口的柱模板 → 全面检查校正 → 群体固定3.1.2.1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3.1.2回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模或连接角模,用U形卡反正交替连接。3.1.2.2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3.1.2.3用定型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销铁插牢。3.1.2.4以第一层楼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用U形卡对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3.1.2.5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钱、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3.1.2.6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3.1.3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 单片预组拼柱组拼 → 第一片柱模就位 → 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 → 安装第三、四片柱模 → 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 → 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 → 全面检查安装质量 → 群体柱模固定3.1.4单片在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4.1单片模板,一柱四片,每片带一角模。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形卡卡紧。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钱、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3.1.4.2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3.1.4.3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L形。并用U形卡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3.1.4.4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之呈方桶型。3.1.4.5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钱。并做支撑,同3.1.3.5。3.1.4.6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3.1.5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 → 吊装就位 → 安装支撑 → 全面质量检查 → 柱模群体固定3.1.6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6.1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3.1.6.2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当柱高超过6m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3.1.6.3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接槎通顺。3.2墙模板安装工艺:3.2.1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 组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 → 安装内钢楞 → 调整模板平直 → 调整模板平直 → 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 → 安装内钢楞调平直 →安装穿墙螺栓 → 安装外钢楞 → 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 → 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3.2.2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施工要点:3.2.2.1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或木砖等。3.2.2.2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边安装锁定边插入穿墙或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墙线使之稳定,然后用钢卡或碟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助上,调整两侧模的平直。3.2.2.3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外侧安装外钢楞,并将其用方钢卡或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和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合格后,与墙、柱、楼板模板连接。3.2.2.4钩头螺栓、穿墙螺栓、对接螺栓等连接件都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3.2.3预拼装墙模板工艺流程: 安装前检查 → 安装门窗口模板 → 一侧墙模吊装就位 → 安装斜撑 → 插入穿墙螺栓及塑料套管 → 清扫墙内杂物 → 安装就位另一侧墙模板 → 安装斜撑 → 穿墙螺栓穿过另一侧墙模 → 调整模板位置 → 紧固穿墙螺栓 → 斜撑固定 → 与相邻模板连接 3.2.4预拼装墙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2.4.1检查墙模板安装位置的定位基准面墙线及墙模板编号,符合图纸后,安装门窗口等模板及预埋件或木砖。3.2.4.2将一侧预拼装墙模板按位置线吊装就位,安装斜撑或使工具型斜撑调整至模板与地面呈75°,使其稳定座落于基准面上。3.2.4.3安装穿墙或对拉螺栓和支固塑料套管。要使螺栓杆端向上,套管套于螺杆上,清扫清模内杂物。3.2.4.4以同样方法就位另一侧墙模板,使穿墙螺栓穿过模板并在螺栓杆端戴上扣件和螺母,然后调整两块模板的位置和垂直,与此同时调整斜撑角度,合格后,固定斜撑,紧固全部穿墙螺栓的螺母。3.2.4.5模板安装完毕后,全面检查扣件、螺栓、斜撑是否紧固、稳定,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3.3梁模板安装工艺:3.3.1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安装梁底楞或梁卡具 → 安装梁底模板 → 梁底起拱 → 绑扎钢筋 → 安装侧梁模 → 安装另一侧梁模 → 安装上下锁口楞、斜撑楞及腰楞和对拉螺栓 → 复核梁模尺寸、位置 →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2梁模板单块就位安装施工要点:3.3.2.1在柱子混凝土上弹出梁的轴线及水平线(梁底标高引测用),共复核。3.3.2.2安装梁模支架之前,首层为土壤地面时应平整夯实,无论首层是土壤地面或楼板地面,在专用支柱下脚要铺设通长脚手板,并且楼层间的上下支座应在一条直线上。支柱一般采用双排(设计定),间距以60~100cm为宜。支柱上连固10cm×10cm木楞(或定型钢楞)或梁卡具。支柱中间和下方加横杆或斜杆,立杆加可调底座。3.3.2.3在支柱上调整预留梁底模板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拉线安装梁底模板并找直,底模上应拼上连接角模。3.3.2.4在底模上绑扎钢筋,经验收合格后,清除杂物,安装粱侧模板,将两侧模板与底板连接角模用U形卡连接。用梁卡具或安装上下锁口楞及外竖楞,附以斜撑,其间距一般宜为75cm。当粱高超60cm时,需加腰楞,并穿对拉螺栓(或穿墙螺栓)加固。侧梁模上口要拉线找直,用定型夹子固定。3.3.2.5复核检查梁模尺寸,与相邻梁柱模板连接固定。有楼板模板时,在梁上连接阴角模,与板模拼接固定。3.3.3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预组拼模板检查 → 底模吊装就位安装 → 起拱 → 侧模安装 → 安装侧向支撑或梁夹固定 → 检查梁口平直模板尺寸 → 卡梁口卡 → 与相邻模板连固 3.3.4梁模板单片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检查预组拼模板的尺寸、对角钱、平整度、钢楞的连接、吊点的位置及梁的轴线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先把梁底模吊装就位于支架上,与支架连固并起拱。分别吊装梁两侧模板,与底模连接。安装侧支撑固定,检查梁模位置、尺寸无误后,再将钢筋骨架吊装就位,或在梁模上绑扎入模就位。卡上梁上口卡,与相邻模板连固。其操作细节要点同单块就位安装工艺。3.3.5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工艺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做复核 → 搭设梁模支架 → 梁模整体吊装就位 → 梁模与支架连固 → 复核梁模位置尺寸 → 侧模斜撑固定 → 上梁目口3.3.6梁模整体预组合模板安装施工要点:复核梁模标高及轴线,搭设双排梁换支架。短向两支柱间安装木(钢)楞。梁底模长向连固通长钢(木)楞,以增加底模整体性,便于吊装。复核预组合梁模的尺寸。连接件、钢楞及吊点位置,进行试吊。吊运时,梁模上口加支撑,以增加整体刚度。吊装就位,校正梁轴线、标高、梁模底两边长纵楞,与支架横楞固定。梁侧模用斜撑固定。3.4楼板模板安装工艺:3.4.1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流程: 搭设支架 → 安装横纵钢(木)楞 → 调整楼板下皮标高及起拱 → 铺设模板块 → 检查模板上皮标高、平整度3.4.2楼板模板单块就位安装工艺施工要点:3.4.2.1支架搭设前楼地面及支柱托脚的处理同3.2.2.1的有关内容。支架的支柱(可用早拆翼托支柱从边垮一侧开始,依次逐排安装,同时安装钢(木)楞及横拉杆,其间距按模板设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支柱间距为80~120cm,钢(木)楞间距为60~120cm,需要装双层钢(木)楞时,上层钢(木)楞间距一般为40~60cm。3.4.2.2支架搭设完毕后,要认真检查板下钢(木)楞与支柱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认真调节支模翼托的高度,将钢(木)楞找平。3.4.2.3铺设定型组合钢框竹(木)模板块:先用阴角模与墙模或梁模连接,然后向垮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用U形卡满安连接。U形卡紧方向应反正相间,并用一定数量的钩头螺栓(或按设计)与钢楞连接。亦可用U形卡预组拼单元片模再铺设,以减少仰面,在板面下作业。最后对于不够整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3.4.2.4平模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4.1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4.1.1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4.1.2底模及冬季施工模板的拆除,必须执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02)的有关条款。作业班组必须进行拆模申请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方可拆除。4.1.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执行4.1.2条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4.1.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不利时,必须经核算,加设临时支撑。4.2模板拆除的一般要点:4.2.1拆装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无设计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4.2.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4.3楼板、梁模板拆除工艺:4.3.1工艺流程: 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 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 下调楼板模板支柱顶翼托螺旋2~3m,使模下降 →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钢(木)楞及支柱 → 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4.3.2拆除工艺施工要点:4.3.2.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角模及梁侧模板,以使两相邻模板断连。4.3.2.2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后,先拆钩头螺栓,以使钢框竹编平模与钢楞脱开。然后拆下U形卡和L形插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钢框竹编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根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竹编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或将支柱顶翼托螺杆再下调相等高度,在原有钢楞上适量搭设脚手板,以托住拆下的模板。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4.3.2.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但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支柱顶翼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4.3.2.2条要求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摸支柱时,亦从跨中向两端作业。4.4柱子模板拆除工艺:4.4.1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穿柱螺栓)或柱箍 → 拆除竖楞,自上而下拆钢框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维护 4.4.2分片拆模工艺流程: 拆掉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柱箍 → 拆掉柱连接角一侧U形卡,分二片或四片拆离 → 吊运片模板4.4.3柱模拆除要点:4.4.3.1分散拆除柱模时,应自上而下、分层拆除。拆除第一层时,用木锤或带橡皮垫的锤向外侧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下一层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根从柱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配件用滑板滑到地面或用绳子绑扎吊下。4.4.3.2分片拆除柱模板时,要从上口向外侧轻击和轻撬连接角模,使之松动。要适当加设临时支撑或在柱上口留一个松动穿墙螺栓,以防整片柱模倾倒伤人。4.5墙模拆除工艺:4.5.1墙模分散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斜撑 → 自上而下拆掉穿墙螺栓及外楞 → 分层自上而下拆除内楞及竹编模板 → 模板及配件运输及维护4.5.2墙模整体拆除工艺流程: 拆除穿墙螺栓 → 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框使底脚离开地面 → 拆除组拼大模板端接缝处连接窄条模板 → 敲击组拼大模立楞上端,使之脱离墙体 → 用撬棍撬组拼大模底边肋,使之全部脱离墙体 → 吊运组拼大模 4.5.3墙模拆除工艺施工要点:4.5.3.1分散拆除墙模的施工要点与柱模分散拆除相同。只是在拆各层单块模板时,先拆墙两端接缝窄条模板,然后再向墙中心方向逐块拆除。4.5.3.2整拆墙体组拼大模板,在调节三角斜支腿丝杠使地脚离地时,以模板脱离墙体后与地面呈75°为宜。无工具型斜支腿时,拆掉斜撑后,拆除穿墙螺栓时,要留下最上排和中排的部分螺栓,使之松开但不退掉螺母和扣件,在模板撬离时,以防倾倒。5.1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士,必须有防冻融措施。检查方法:对照模板设计,现场观察或尺量检查。5.2基本项目5.2.1接缝宽度不得大于1.5mm。检查方法:观察和用楔形塞尺检查。5.2.2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粘结措施。模板上粘浆和满刷隔离剂的累计面积,墙板应不大于1000cm2;柱、梁应不大于400cm2。检查方法:观察和用尺量计算统计。5.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表4-3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层 高层框架 多层大模 高层大模 墙、梁、柱轴线位移 5 3 5 3 尺量检查 标高 ±5 +2-5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