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植物妈妈有办法教案5篇制定教案是一件能够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事情,教案是老师为了调动同学乐观性事先完成的文字载体,下面是范文社我为您共享的植物妈妈有方法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植物妈妈有方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使同学把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培育同学认真观看的意识和方法。
★使同学产生观看植物、了解植物学问探究植物神秘的爱好,激发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同学把握理解自然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理解每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这节课我们学习《植物妈妈有方法》这篇课文。这是一首诗。
二、老师范读,要求同学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同学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老师指导学习难字。
2、同学自学。
3、检查自学状况。
四、指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留意笔画笔顺。
五、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
六、老师小结。
【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植物妈妈传播种子有什么方法呢?
二、朗读感悟
1、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三、学习第一节。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四、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爱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在小组里说说为什么喜爱,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老师小结
4、指名读自己喜爱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五、学习第五节
这节告知我们什么?
六、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我们知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大自然当中的学问许多许多,你要到大自然中去认真观看,仔细思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
七、背诵竞赛。
植物妈妈有方法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一首关于自然常识的诗歌。全诗运用拟人和比方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美丽、生动,贴近儿童的生活,读起来朗朗上口,简单调动同学的阅读爱好和探究自然神秘的欲望。
学情分析:
本班同学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成天在山野里出没的农村儿童对课文中所列举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并不生疏,加上课文采纳拟人手法,语言生动好玩,能够引起他们深厚的学习爱好,不过由于他们年龄尚小,对身边事物无意留意,不行能观看得很认真,因此,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将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同学了解植物学问、探究大自然神秘的爱好,培育同学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看的好习惯。
设计思路:
本教材介绍植物生长常识,贴近农村儿童生活。教学时可课内外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自然资源,自制成直观教具来为课堂教学服务。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育同学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之间互助互学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引导同学主动参加、大胆质疑、手脑并用,促进同学乐观主动地学习。在教学手段上,依据教材内容,充分利用直观、生动的教具,把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呈现在同学面前,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让同学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科学学问,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⑴熟悉“旅、蒲”等12个生字。会写“已、甲”等10个字。
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了解文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⑷收集一些植物制作标本,并介绍其传播种子的方法。
2、力量目标:
培育同学的观看力、想像力、语言表达力量和自主识字的力量。
3、情感目标:
⑴培育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⑵激发同学探究植物神秘的爱好和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正确认读、书写生字。
难点:
⑴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⑵理解文中“旅行”“穿着带刺的铠甲”等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预备:
1、师课前查找的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实物标本及图片、多媒体及文字资料。
2、生访问家长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生长环境及课本以外的植物传播种子的例子。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创设法课件帮助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沟通法拓展巩固法
教学过程: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谈话导入
2、复习生字词语
二、凭借情境自主探究
(一)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会传播种子的植物?用“--”画出来。
(二)汇报沟通。
(三)探究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情朗读。
1、说蒲公英
⑴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么传播种子的?请喜爱蒲公英的同学一起读读其次节。
⑵让同学拿起蒲公英轻轻一吹,一边吹一边观看,说说自己发觉了什么?可以和小组的同学沟通一下自己的看法。
⑶全班沟通:刚才给蒲公英吹气时,你看到了什么情形?
针对同学的回答,老师拿起蒲公英标本,边吹气边引导同学理解:风一吹,蒲公英身上的冠毛便绽开了,像一把把降落伞四散开来,你们瞧,种子这里一颗,那里一颗,都从空中飘落下来了。(老师相机板画:蒲公英的种子)我们可以用哪一个词来描述?引导同学说出:“纷纷”。
⑷让同学想想还有哪些情景可以用上“纷纷”这个词,试着用“纷纷”说一句话。
⑸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一下,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预备好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准备到哪里去玩耍呢?
⑹指导朗读:
①老师渲染气氛:蒲公英娃娃们,我们就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安家落户了,远方有什么呢?让我们带着遐想朗读其次节。(引导同学用较轻较慢的语调朗读。)
②哇,微风一吹,你们最终可以离开妈妈,处处旅行了,好快乐呀!(生读)
③蒲公英娃娃们,你们英勇地离开妈妈的怀抱,从高空中飘落下来了。(生再读)
④配上自己喜爱的动作齐读其次节。
⑺老师小结:(手指板书)蒲公英妈妈真有方法,能借助风的力气让自己的孩子四处去旅行。
2、说苍耳
⑴师:熟悉了蒲公英妈妈,我们一起去找找苍耳妈妈。请喜爱苍耳妈妈的同学读读第三节。
⑵蒲公英妈妈是靠风来传播种子的,而苍耳妈妈又有什么好方法呢?谁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画出相关的语句。
⑶让同学再次拿出苍耳标本,看一看,摸一摸,形象地感受“带刺的铠甲”。
⑷让同学任意把苍耳挂在自己的头发、衣服上,然后走一走、跳一跳,体会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妙处,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同学说,老师相机板画:兔子)
⑸苍耳宝宝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就能去田野、山洼。这个方法多妙呀!谁来夸夸苍耳妈妈?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节。
3、说豌豆
⑴让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自学第四节,老师提出要求:
①自由读第四节。
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共同探讨。
③说说豌豆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同学自学,老师巡察指导。
⑵各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状况。
⑶针对同学的疑问,老师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豌豆便弹射出来。同时,老师告知同学这与“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豆粒儿蹦着跳着离开妈妈”的效果是一样的。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同学明白了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老师板画:太阳)
⑷出示句子: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同学从豆荚炸开的响声、豆子蹦跳的动作、联想生活中蹦跳的欢乐等方面去思索)
②指导同学读出豌豆宝宝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时的兴奋的心情。
(四)老师小结,比较异同。
(五)试着依据板书背诵课文,可以配上自己喜爱的动作。
三、拓展情境达标训练
1、植物妈妈的方法还有许多许多,你们还采集了哪些植物呢?能说说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吗?(让同学拿出课前采集的其他植物标本,边展现边介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风一吹,柳絮飞扬,把种子传到四周八方;椰子、睡莲,果实掉入水中,随水漂到别处;鬼针草宝宝只要挂住小伴侣的衣服,就能去田野、山洼;樱桃的种子被贪吃的小鸟带到远方;太阳一晒,凤仙花娃娃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喜爱的植物编一编儿歌。
3、师: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看、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编出了不少好玩的儿歌,小伴侣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觉?(同学畅所欲言)
4、齐读课文第五节。
3、老师总结:植物王国里的神秘还有许多,马虎的小伴侣是找不到的。盼望你们做细心的孩子,探究大自然中更多好玩的事物和现象。
4、出示微视频“唐僧被植物界的妖怪掠走”,利用所学的学问想方法关心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个人解救师傅
四、聚焦情境评价反思
1、学完本节课,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2、课外用自己最喜爱的一种植物标本制作成一张小卡片,并写上自己编好的儿歌。
植物妈妈有方法教案篇3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
1.仔细观看画面,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读这首诗,让同学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学问的欲望。
3.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连续培育同学合作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的欢乐。
教学重点:
1.让同学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学问的渴求。
2.指导同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让同学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同学喜爱大自然的情趣和对学问的渴求。
教学用具:录像、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脑出示课件)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孩子假如已经长大,
就得告辞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它靠的啥方法?你们也来仿照老师问一问大家。读一读。
二、学习
1.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后数
一数共有几小节?(6小节)
1)检查字词把握状况:
a开火车读词
老师看看大家字词把握的怎么样,我们来开火车好吗?
b做多音字“得”的练习
这篇课文有一个多音字,在课文中消失了三次,三次的读音各不相同,我们来做一个练习。(结合电脑出示的句子练习)
2.谁情愿给大家读读课文
想: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哪几个小节是介绍这几种植物的?
3.小组合作学习:
1)选择自己感爱好的一种植物,读一读那个小节。
2)说一说这种植物是怎么传播自己的种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种特别好玩的植物,哪个小组是学习这个小节的,你们来说一说。
2)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蒲公英美不美?我们读的时候就要把“微风轻轻一吹,孩子们就纷纷动身”读出来。
苍耳:
1)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说一说?
2)课下同学们找了有关苍耳的资料,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今日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苍耳,谁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1)哪个小组情愿把感觉给我们介绍!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来验证一下。
3)为什么苍耳能够挂住动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学们你们吃过石榴吗?什么味道呀?
2)石榴妈妈的胆子更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动画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3)哪个小组给我们说一说看懂了什么。
4)有语气地读一读
豌豆:
1)找小组来说一说;
2)他们说的对不对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
3)你觉得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刚才大家说豌豆炸开时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好?
5)集体再来读一读。
总结:这四种植物多么好玩呀!我们伴随着美丽的音乐再来读一读,你情愿读哪个小节,就坐在位子上读一读!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就这几种吗?你还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2)看录象
3)请同学读第六节,想:什么样的小伴侣才能得到更多的学问?
三、总结留作业:
老师觉得你们就是会观看爱思索的好孩子,盼望同学们把这种好习惯带到课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观看身边的植物,你会得到更多的学问。
四、作业:课下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们做一期展板,展现出来。
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方法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和观看大自然的爱好。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预备”、“已经”造句。
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
投影: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投影。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
(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
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
“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
旅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
降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终“”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
乘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留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
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预备、植物、旅行、降落。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
重点指导“旅”、“乘”。
”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育同学对大自然喜爱的情感和观看大自然的爱好。
(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植物田野学问离开许很多多已经旅行预备降落伞乘着风四海为家
2.指名读课文
(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方法,有些什么方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处处生根发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同学质疑,全班争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靠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看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同学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挨次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预备
用预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预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
读一读,选择参考答案:。(画√)
(3)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预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争论。
(2)汇报自学状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同学观看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预备了(),孩子()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预备了(),让孩子(),豆荚炸开,孩子()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投影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爱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靠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马虎的孩子得不到它?
8.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用“预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预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
植物田野学问离开许很多多已经旅行预备降落伞四海为家
(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造句。
1.想词本身的意思。
已经:表示过去。
预备:事前的支配、筹划。
2.看词在文中哪句中消失,读一读。
3.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数一数再填空。
旅共()笔,第八笔是()。
降共()笔,第七笔是()。
乘共()笔,第八笔是()。
2.组词。
3.填空,再读一读。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预备了(),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底下,豆荚炸开,孩子就()离开妈妈。
4.连线。
二班级语文《植物妈妈有方法》教学反思
《植物妈妈有方法》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依据同学的实际状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不同的教法授课,使同学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同学对大自然的喜爱,并培育了同学细心观看的力量,从而收到了令人满足的效果。
一、串讲
第一段是课文起始段,课文里难于理解的词语比较多,而学好了这一段,弄懂了课文内容,将激发起同学学习下文的乐观性。我选用了串讲的教学方法,解答了“假如、四海为家、旅行、啥方法”等词语。同学理解了课文,读起来就琅琅上口,乐观性就自然高涨起来。
二、谈话
课文其次段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使同学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同学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的绒球展现给同学看,再吹一口气,同学便见到有些种子纷纷飘走了。此时,我就选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让同学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动身”的意思,同学通过着实物,再读课文,争论蒲公英飘散种子的情景,便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释疑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苍耳。低班级的同学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看过苍耳。刚读完这段课文时,同学便纷纷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我针对同学所提出的问题,用实物苍耳来作具体解答。为取得效果,我将苍耳种子画在玻璃板上,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同学从屏幕上清晰地看到一粒粒长满尖刺的种子。他们意会到这就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我用几粒苍耳种子放到同学的绒衣上,让同学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关心同学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
四、演示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我就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将豌豆弹射出来。这与课文里写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演示,同学的疑问就全部消退了。
五、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段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方法,并且设疑问:“植物妈妈的方法就只有这些吗”让同学阅读最终一段课文,并补充说明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税法(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轻化工大学《拼布工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警察学院《编剧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中医药大学《有机化学(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体育职业学院《机械制图(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私立华联学院《自动控制系统专业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学前教育3分钟故事教学指南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运动能力康复方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工商大学《会计与税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现代世界警察-江苏警官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劳动法律与职工维权课件
- 机械效率水平滑轮
- 中国文化遗产摘抄资料圆明园的内容
- 汽车美容合作协议书
- 中美贸易战解析
- 简版操作手册-北森招聘
- 中国古代文学史 马工程课件(下)06第七编明代文学 第五章 明代戏曲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GB/T 13140.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第1部分:通用要求
- GB/T 12962-2015硅单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