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株洲市神福港中学高三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读某区域图,回答33~34题。3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34.关于金边至K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8月,水量大,自K流向金边

B.2月,水量大,自金边向流K

C.2月,水量小,自K流向金边

D.8月,水量小,自金边流向K参考答案:D

C2.图是“某市1990-2000年不同方向人口密度分布曲线”图,据图回答21-22题。

21、引起该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恶化B、交通条件改善

C、工业化速度加快D、政府政策的影响22、东南方向距离市中心8千米以外的地区人口密度一直很小的自然原因最有可能是(

)A、距离远

B、处于上风向C、山地阻挡

D、有河流通过参考答案:21.B

22.C3.下图为大陆东岸的某河段示意图和EF处的河床横断面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势北高南低

B.在EF处,离河岸越远的地方岩石年龄越老C.①处比②④处建港条件优越

D.④处河岸比②③两处侵蚀更严重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

B.全年流量变化小C.有可能出现凌汛现象

D.EF附近河段是地下水补给河水参考答案:5.D

6.C【知识点】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以及河流水系水文特征。解析:5题.从乙图可以看出,该河位于大陆东岸,河流向东注入海洋,地势西高东低;EF处为背斜顶部被侵蚀而形成的河流,从中心向两翼,岩层由老到新;②③位于凸岸,堆积作用为主,④位于凹岸,侵蚀作用强,相比①②更适合建设港口。6题.该河流自西向东流,E岸为左岸,有泥沙堆积,F岸侵蚀严重,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位于北半球;该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为温带地区,河流有结冰期,某些河段南北流向,不同河段结冰期不同,可能有凌汛;从上述分析可知,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河流流量变化大;根据EF河段的地下水流向可知,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思路点拨】等值线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是本题的解题关键。4.下图为某地一年中气温日变化的分布图.读图回答图中能够说明气候干燥时陆地吸热增温迅速的时段是A.1月O~6时

B.3月7~12时

C.7月9~15时

D.1O月12~18时参考答案:B5.近段时期,东北地区的人口外流及对经济发展影响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英国《经济学人》周刊(《TheEconomist》)在2015年1月3日以一篇题为“东北再度告急”的文章,分析东北经济面临的困境及其主要原因。认为东北地区面临严峻恶化的人口形势是经济失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引用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东北地区净流出200万劳动力。表1为东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和老龄化水平与全国的对比。读表,回答下面小题。2001年以来部分年份东北三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全国的比较(单位:%)

200120052010201120122013全国6.955.894.794.794.954.92辽宁1.640.970.42-0.34-0.39-0.03吉林3.382.572.031.020.360.32黑龙江2.992.642.321.071.270.78

2000年和2010年东北三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单位:%)

2000年2010年

城市镇乡村

城市镇乡村全国7.106.675.997.508.927.687.9810.06辽宁7.888.226.867.8010.3110.509.4310.33吉林6.046.315.885.918.389.058.647.77黑龙江5.566.305.515.048.289.408.657.19东北地区6.617.186.036.329.129.858.898.47

1.下列关于东北地区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人口迁出量大

②2001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降低③城乡老龄化水平高于全国 ④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针对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引发的不利影响和采取的应对指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边境安全面临一定隐患

B.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鼓励生育C.为沿边地区居民提供特殊补贴

D.降低城市面临的空心化风险3.2016年4月7日,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联合38家单位组建成立了“沈阳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沈阳组建世界级“机器人产业联塑”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A.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基础雄厚C.消费市场广阔

D.交通运输便捷参考答案:1.B

2.D

3.B1.读材料可知,引用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指出,东北地区净流出200万劳动力,人口迁出量大,①正确;2001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降低趋势,②错误;城市老龄化水平总体高于全国,乡村老龄化水平总体低于全国,③错误;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④正确。故选B。2.东北地区人口问题导致边境安全面临一定隐患,A正确;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劳动力短缺,应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鼓励生育,B正确;为沿边地区居民提供特殊补贴,C正确;城镇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会增加城市面临的空心化风险,D不正确。故选D。6.右图为我国西部某区域7月均温(℃)等值线图,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距海远近不同

B、甲地为盆地、乙地为高原C、高山阻挡了水汽输送

D、两地纬度的差异较大参考答案:B7.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22~23题。22.围绕能源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主要产业链是①煤—电—铝②煤—焦—化③煤—气—液④煤—铁—钢⑤煤—电—钢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采掘业的变化表明煤炭需求减少

B.原料工业的比重逐年上升C.加工工业的发展趋缓D.原料工业已成为山西工业的主体参考答案:22.C

23.C8.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2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2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25、未来发展,农业生产布局最终取决于何种区位因素A、科技条件

B、劳动力条件

C、交通条件

D.市场条件参考答案:23.C

24.A

25.D9.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月至次年1月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16.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参考答案:15.A

16.D10.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有关2010年的叙述正确的是A.d地地租低于周边地区

B.人口密度与地租水平呈正相关C.b地交通便捷程度可能好于a

D.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外呈下降趋势参考答案:C

D11.重庆地区地下热水资源丰富,上涌的温泉热水中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及有益化学成分,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碳酸盐岩是重庆地区主要的热储层,富含蒸发盆类、天青石矿、溶解性较强的F、B、Br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破酸盐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背抖两冀深循环,获得来自深处的热流加热后上升,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据此读图完成下列各题。6.图中温泉最可能位于A.向斜槽部 B.背斜顶部 C.向斜两翼 D.背斜两翼7.与虚线内地下水流向一致的是A.岩层走向 B.地表海拔 C.盛行风向 D.岩浆流向8.温泉中微量元素主要来自于(

)A.大气降水 B.地表土壤溶解C.地下岩石溶解 D.大地热流补充参考答案:6.A

7.A

8.C考查地质构造、岩石、温泉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6题详解】根据材料中“汇集处温泉钻井初期多自流热水”及图示地下水的流向,可以判断图中温泉多位于向斜槽部(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槽部压力大,有助于自流温泉出现)。故选A。【7题详解】地下水的流向受地下含水层走向的影响,因此岩层走向与地下水流向一致。故选A。【8题详解】温泉水主要位于热储层中,其为碳酸盐岩,富含蒸发盐类、天青石矿、溶解性较强的F、B、Br以及可溶性硅酸盐类,是温泉中微量元素的主要来源。故选C。12.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5.图中甲、乙、丙A.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B.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C.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D.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6.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A.灌溉水源

B.劳动力

C.热量

D.科技水平参考答案:5.D

6.C13.读下图,回答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A、甲

B、乙

C、丙

D、丁参考答案:D14.读某区域图,一架飞机在当地时间1时30分从甲地起飞时,太阳正好在地平线上。朝正西飞行,到达乙地时看见太阳还在地平线附近。回答经过图中所示大洋时,云层以下有风暴天气,它最可能是A.气旋造成的

B.暖锋造成的C.台风造成的

D.极地高压形成的参考答案:A15.下图所示范围全部是昼半球,大圆是晨昏圈,读图完成P地的昼长时间比Q地

A.长12小时

B.短12小时C.长24小时

D.短24小时参考答案:C16.我国南方某平面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参考答案:B17.下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A.P1>P2

B.P1=P2

C.P1<P2

D.不能确定2.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A.90米

B.100米

C.200米

D.300米参考答案:1.A

2.C1.图示为某山地脊线,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则P1>P2,所以A正确。2.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M1与M2的海拔均为500米,图示为山脊线,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200米,所以C正确。18.下图为中国某山脉(部分)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15.图中山脉是A.天山 B.阴山C.秦岭 D.南岭16.图中山脉植被带谱A.山地疏林、灌丛带均分布于阳坡 B.向西数量渐少C东、中、西各段阳坡比阴坡都丰富 D.西段阴坡最少17.图中山脉东段阴坡和阳坡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阳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 B.阳坡气温高,水分多C.阴坡是冬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D.阴坡气温低,蒸发少参考答案:15.B

16.B

17.D【15题详解】读图,根据图中经度可知,该山脉大致位于106°E~113°E左右,且山脉阳坡基带自东段向西端自然带为典型草原带、荒漠草原带、草原化荒漠带,由此判定该山脉为阴山,B正确;天山经度应该更小,A错;秦岭和南岭阳坡基带应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排除CD。故选B。【16题详解】读图,西端的山地疏林、灌丛带位于阴坡,A错;其山地垂直带谱向西数量逐渐减少,B正确;图中垂直带谱阴坡比阳坡丰富,C错;植被带谱西端阳坡最少,D错。故选B。【17题详解】读图,山脉东段阴坡出现了温性针叶林带、温带阔叶林带,寒温带针叶林带等森林植被,说明山脉东段阴坡的水分条件更好,ABC错;主要原因是该区域降水少,阴坡气温低,蒸发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而阳坡蒸发大,水分不足,故选D。19.读“某四地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20~21题。20.①②③④四地气候成因最相近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21.③地气候的形成原因是A.受季风影响 B受西风带控制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参考答案:20.A

21.B20.我国加入世贸十年来,汽车产业迅速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09年我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图3是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图,读图完成5~6题。5.从图中可看出,影响80年代前后汽车工业布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B.资源

C.市场

D.土地价格6.在本田公司从日本到广州的产业跨国转移中起推力作用的有

①日本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②日本工资费用高

③日本失业率高

④总部科研水平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C

A21.青海湖平均深度18米,该湖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下图示意青海湖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A.

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B.

阳光透射深度增大C.

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D.

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14.

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A.

盐度表层高于底层

B.

水温表层高于底层C.

湖岸比湖面中部结冰早

D.

湖水含氧量增高参考答案:13.A

14.C【13题详解】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风力强,湖水上下扰动加剧,A对。秋季太阳高度角小,阳光透射深度不会增大,B错。湖泊表层水温平均为

16℃,底层水温平均为

9.5℃,说明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湖底释放热量不是主要因素,C错。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可能温差增大,D错。【14题详解】冬季,湖泊水体上层、下层间交换少,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盐度表层低于底层,A错。冬季气温低,水温表层低于底层,B错。湖岸受陆地影响大,比湖面中部结冰早,C对。冬季水温低,湖水中溶解氧少,含氧量降低,D错。22.读图,回答有关②、③所在的国家,叙述错误的是A.国民经济中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B.河流水量小,结冰期长C.地形以高原为主

D.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参考答案:D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山区道路建设产生大量弃渣,处理不当易引发水土流失,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护。下图示意华北山区铁路工程建设中某山坡弃渣场纵剖面。说明弃渣场①②③三项防护措施各自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①截水沟可以截留坡面径流,避免暴雨时冲刷弃渣;②渣顶灌草绿化保护地面,恢复地表景观;③挡渣墙可以增加渣土堆积量,并阻挡渣土沿坡面下滑,增强渣体的稳定性。【点睛】图中防护措施的作用应从水土保持和渣土的稳定性方面分析。24.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O为极点。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9.有关e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低纬度顺时针洋流圈的组成部分B.位于大陆的东岸,大洋的西岸C.受盛行西风吹拂形成,属于风海流D.经过的海区易形成海雾20.a、b、c、d四支洋流中,对沿岸热带沙漠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A.a

B.b

C.c

D.d参考答案:19.D

20.A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考生能准确分辨出图中的洋流名称,同时结合经纬网知识确定方向,试题有一定的难度。19.从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来看是南半球的中低纬洋流系统,再结合图的180°经线等信息可以确定图中的a、b、c、d、e分别是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图中洋流主要位于南半球副热带海区,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圈为逆时针,A错误;e经度为120°E附近,为西澳大利亚寒流,位于大陆的西岸,大洋的东岸,B错误;西澳大利亚寒流主要是补偿流,C错误;寒流经过的海区易形成海雾,D正确。故选D。20.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对沿岸热带沙漠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a秘鲁寒流,故选A。2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云气西行,云云然,冬夏不辍;水泉东流,日夜不休,上不竭,下不满……”这段文字涉及的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是A.①②④

B.①⑤⑥C.②③⑤

D.②⑤⑥

25.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C.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调节D.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参考答案:24.B

25.B26.云贵高原在冬季常出现下图所示天气系统,从图中可知

)A.乙图中剖面是东西向B.昆明冬季多晴朗温暖天气C.云贵高原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D.昆明与贵阳冬半年均以冷湿天气为主参考答案:B二、多选题(共10分)27.下面为广东某地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该地原产业主要转往“泛珠三角”经济欠发达地区,其所带来的影响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缩小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的就业压力参考答案:AB28.近些年探明,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发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A.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B.无CO2排放,减轻“温室效应”C.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D.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参考答案:AD29.下图是“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引起图中地理环境演变的原因是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地壳运动

D.地形的变化参考答案:CD30.读下图,回答

在第Ⅰ、Ⅱ阶段,单位面积耕地收益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收益越大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利润越大C.耕地收益越大,利润越高

D.经济作物的收益超过粮食作物参考答案:AD三、综合题(共38分)31.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移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区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她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转均以砾石为主。阅读图文材,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图中洪积扇的分布特点。(4分)(2)分析该地区洪积扇数量多的主要原因。(6分)(3)说出与图中其他区域的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主要原因。(4分参考答案:

(1)分布不均匀,南部(东南部)数量多,集中连片,北部(东北部)数量少;主要分布在山麓东部地区。(每点2分,共4分)(2)贺兰山东部地处迎风坡,降水多;河流、沟谷发育众多;山麓地带坡度减缓,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屑碎物质堆积形成大量洪积扇。(每点2分,共6分)(3)甲地位于低山区,相对高度较小;河流较长,水流搬运能力较弱。(每点2分,共4分)(1)读图可知,贺兰山南部(东南部)洪积扇数量明显多于北部(东北部)地区,南部集中连片分布,且集中分布在贺兰山东部地区。(2)读图可知,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发育众多;山麓地带坡度较缓,河水搬运能力减弱,导致大量碎屑物质堆积,形成大量洪积扇。(3)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山区,河流流程较长,相对高度较低,流水搬运能力较32.【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仙女山镇地处重庆武隆县中北部,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森林覆盖率65%,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2℃.境内拥有“东方瑞士”美誉的“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天生三桥”、喀斯特峡谷地貌的“龙水峡地缝”等景区,散步梦幻谷、仙女湖等诸多新兴旅游景点,几年来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进行建设,形成了“四季鲜花灿烂、森林植被茂密、路灯灯饰迷人、规划设计合理、建筑独具特色、休闲功能完善”的休闲旅游小镇而闻名遐迩、蜚声海外……下图示意仙女山镇的位置。说明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