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史记汉书》略,经略土地章新解_第1页
《史记史记汉书》略,经略土地章新解_第2页
《史记史记汉书》略,经略土地章新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史记汉书》略,经略土地章新解

至于司马迁,我们更关心他写的故事。然而司马迁说自己除了写作《史记》,还曾经“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一《史记》注、译家的“略”字说《史记》《汉书》明确记载司马迁出使西南的只有一句话:“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首先,我们看文字家对“略”“征”二字的解释。略字在《说文解字》中置于田部,说明许慎认为此字与土地相关。许慎解释:“略,经略土地也,从田,各声。”所谓经略土地,当代《说文解字》的注、译家认为就是指划分土地的疆界。例如汤可敬撰的《说文解字今释》云:“经略,同义连用。桂馥《义证》:‘经略犹言经界也。’徐灏《段注笺》引戴侗说:‘略:启土而经画疆理之也。’”所以汤可敬将许慎“略,经略土地也”一语译为:“略,划定土地的疆界。”其次,我们看司马迁在《史记》中用“略”字来叙述西汉使节出使西南夷时,该字用来指称什么事情的。建元六年(前135年)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夜郎,与夜郎王多同“约为置吏,使其子为令。夜郎旁小邑……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再次,《史记集解》的注语也说司马迁奉使西南目的是为了平夷置郡。裴马因在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一语之下注云:“徐广曰:元鼎六年,平西南夷,以为五郡。”综合上述,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这句话应当理解为:司马迁奉命出使巴、蜀以南,到邛、笮、昆明等西南夷地区接受归降、设置五郡。这才符合司马迁所表达的、他奉使西南任务为受降置郡的意思。二司马迁赴西南的出发时间要证实司马迁自述出使西南任务为受降置郡,必须找出司马迁奉使西南的具体时间,并且奉使时间与汉朝在西南平夷置郡的时间一致。司马迁奉使西南起、迄于何时,《史记》《汉书》没有明确记载。关于返回时间,司马迁在“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一语后面接着说:“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今河南洛阳——引者注),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关于司马迁出发的时间,学者现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为元鼎五年秋,认为当时武帝命令五路大军讨伐南越,其中一路由驰义侯征调西南夷的夜郎兵顺江东下,司马迁此时就随驰义侯去了西南如上所述,司马迁赴西南的出发时间为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正月,向汉武帝复命时间为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三、四月间,奉使前后约为十五个月。这个时间正处在汉武帝积极向四周开疆拓土的时段,就在司马迁出使西南之前的十年间,武帝开通了西域(公元前122年),驱逐了匈奴(公元前119年),平定了南越(公元前111年),现在又下令征讨西南夷。这个时候司马迁从武帝身边奉命出使西南,其使命内容与武帝开拓西南边疆的目标应当是一致的。事实上,就在司马迁逗留西南期间,《史记》《汉书》都记载西南的且兰夷、邛夷、笮夷被汉军打败,其他夷族震恐,纷纷请臣归降,于是汉朝在西南夷地区新置了、越、沈犁、汶山、武都五郡。司马迁作为汉武帝这年唯一派赴西南的使节,应当就是这次受降置郡的主持者。而且,他返回复命的时间比元鼎六年西南夷平定的时间迟半年,受降置郡任务就更加明显了。三关于西南夷的置郡确认司马迁出使西南任务为受降置郡,元鼎六年汉朝在西南平夷置郡的情况是关键。如上所述,这年汉武帝既派出了征讨部队,又派出了司马迁这位经略使者。我们考察平夷置郡的过程,发现西南夷的多数部族不是武力征定而是和平归降的,五郡不是中央直接指定而是通过司马迁实际调查、将西南夷分类之后设置的。首先,我们来看平夷的过程。汉武帝只是“发巴蜀罪人当击南粤者八校尉击之”元鼎六年司马迁出使西南任务为受降置郡,我们从汉武帝开拓西南疆土的历史过程还得到有说服力的佐证。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武帝首次经略西南夷,委派唐蒙为使节,唐蒙“见夜郎侯多同。蒙厚赐,喻以威德,约为置吏……夜郎旁小邑……乃且听蒙约,还报,乃以为犍为郡”四关于西南的南夷司马迁奉使任务为受降置郡,通过考察他在西南的行动线路也充分得到证实。西南夷的分布是这样的:从巴郡以南(今贵州和四川东南)往西至昆明地区(今云南大理),依次分布着且兰、夜郎、滇、昆明等夷族,统称为南夷;从昆明夷向北至蜀郡西面,依次分布着、邛、笮、我们并不是仅仅根据汉军的征伐顺序就认定司马迁在西南的经略线路,司马迁说他曾经南略昆明、“西瞻蜀之岷山及离碓”既然司马迁是随着征夷部队一路经略前进的,在西南夷纷纷请臣归降、地方管理机构尚未建立的形势下,作为中央委派的经略使节,当务之事就是受理归降,设置郡县。在元鼎六年春至元封元年三月这个特定时间、汉朝在西南平夷置郡这个时候,司马迁奉使西南并且随着征夷部队一路经略,如果认为他的使命为巡行视察,这不符合西南受降置郡的客观形势。如果认为他的使命为监军,则这一年处理归降、设置五郡的事实就无法合理解释。至于将司马迁的使命说是搞战略调查,则更加离谱。五司马迁曾至西南受降置郡,设置了大量转变的过程,为中国和西南民族提供了历史功过汉武帝的西南平夷置郡过程,是开拓西南边疆、将西南夷纳入汉朝多民族国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司马迁的历史作用有两点:一是接纳众多归降部族加入汉朝多民族国家。西南夷的部族数以百计,大部分在元鼎六年加入汉朝国家,除了且兰、头兰、邛、笮等少数部族为武力征服之外,其余都是和平归降的。司马迁作为主持受降的汉朝使节,他会见部族首领,妥善安抚归降部众,使这些多数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民族融入了先进文化的社会。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司马迁留下了推动西南民族进步的历史功绩。二是他在西南设置了、越、沈犁、汶山、武都五郡。自唐蒙首次经略以来,汉武帝多次派使节赴西南招降置郡,所置郡县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已被迫放弃。司马迁出使西南是置郡数量最多、经略地区最广的一次,包括今天贵州、重庆、云南东北部、四川西部、甘肃南部,均纳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此后,尽管西南五郡行政区划有所变更,但是这片广阔地区归属汉朝一直不变。在祖国疆域形成的历史长河中,司马迁留下了开拓西南边疆的历史功绩。司马迁赴西南受降置郡的历史说明,我们评价司马迁不能仅仅关注他写作《史记》、开创了中国史学,还应当将司马迁与汉武帝时期为中华民族融合、为祖国开疆拓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如唐蒙、司马相如、张骞、路博德、卫青等名字排列在一起,在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丰碑上为他再刻下一笔不可磨灭的功勋,这才是全面评价司马迁的应有视角。既然司马迁奉使西南受降置郡是他的生平大事,对汉朝和西南民族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只写“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