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参考题_第1页
医院感染参考题_第2页
医院感染参考题_第3页
医院感染参考题_第4页
医院感染参考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理论及法律法规1、什么是医院感染?(1)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2.)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3).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4).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分为那两类?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减少内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合理或限制使用抗菌药物)4、减少外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预防隔离)5、我国最早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法规是什么?何时被哪个法规取代?《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6年9月1日被《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取代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7、医院感染暴发有哪几种类型?(1)感染症状流行或暴发(2)疾病流行或暴发(3)病原菌流行与暴发

(4)质粒流行或暴发8、1998年发生在深圳妇儿医院的医院感染暴发原因是什么?用于浸泡灭菌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不合格,导致龟型分枝杆菌污染。最容易引起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是哪些细菌?(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10、发现医院感染暴发苗头的2个主要途径是什么?(1)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

(2)微生物实验室检验结果1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什么是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12、医护人员最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的途径是什么?(污染利器刺伤,尤其是针刺伤。)13、《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什么是消毒?《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什么是灭菌?消毒: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14、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住院床位数在多少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那两个机构?100张床位(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2)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1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具体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是具有一定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16、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设立何种医院感染管理机构?(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1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由医院哪些部门人员组成?主任委员由什么人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18、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哪三种情形应在多少小时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在多少小时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在多少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1)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

12小时);

(2)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24小时);

(3)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24小时)。19、《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规定发生那三种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时间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1)10例以上的医院感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20、《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有明确潜伏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3)在原有感染的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院感染以致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5)由于诊疗措施及获得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1、什么是全面综合性监测?什么是目标性监测?全面综合性监测是连续不断地对所有临床科室的全部所有科室的全部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及其有关危险因素及其有关危险因素的监测。

目标性监测针对高危人群、高发感染部位等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22、医院感染的监测方法分几种?

①全院综合性监测②目标性监23、什么是医院感染监测?

长期、系统、连续地收集、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4、《医院感染监测规范》是什么时间发布?什么时间实施的?

2009年04月01日发布2009年12月01日实施。25、《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规定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6、关于医疗废物的管理国家颁布了哪几个政策法规?(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医疗废物分类目录》(3)《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27、《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将医疗废物分为哪几类?5类

(1)感染性废物(2)病理性废物(3)损伤性废物(4)药物性废物

(5)化学性废物2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的医疗废物处置费用能否纳入医疗成本?(可以纳入医疗成本)29、医疗废弃物应该收集在什么颜色的包装容器中?(黄色)30、临床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原则中感染性废物指哪些?其特点有哪些?

(1)飞沫隔离

(2)空气隔离

(3)接触隔离61、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原则?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隔离病房应用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62、飞沫隔离的意义是什么?

预防经飞沫传播的已诊断或怀疑是飞沫传播的疾病以及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粒径>5µm)所致疾病。如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脑膜炎奈瑟菌、白喉、百日咳、支原体肺炎、风疹等63、空气隔离的意义是什么?

预防已诊断或疑有经空气传播或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粒径<5µm)传播的疾病。如麻疹、水痘、结核病等64、接触隔离的意义是什么?

减少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感染的发生是通过感染源和感染受体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通过污染物品间接接触传播。如多重耐药菌、肠杆菌属、志贺菌属、肝炎、脓肿、压疮、葡萄球菌疖病等65、保护性隔离的意义是什么?

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66、HIV职业暴露时应采取何种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有伤口(2)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0%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暴露后针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确定是否预防性用药。67、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采取何种措施?

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68、被乙肝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应采取那些措施?

应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月、6月间隔)。69、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如何处理?

锐器(针头、穿刺针等)用后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无害化处理。70、2011年01月26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中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做好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医疗机构要求有哪些?(1)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2)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4)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四、消毒灭菌71、《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1)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2)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3)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72、医院中哪些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该怎样处理?(1)穿透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的器材。如手术器械和用品、心导管、移植物、输液输血器材等(2)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的物品

(3)必须达到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73、酚类、醇类、碘类等属于哪个水平的消毒剂?(中效)74、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属于哪个水平的消毒剂?

(高效)75、季胺盐

双胍类等属于哪个水平的消毒剂?

(低效)76、应用戊二醛浸泡灭菌手术器械浓度应是多少?(2%)浸泡时间应达到多少小时?(10小时)77、内镜、体温表等应采用哪种水平的化学消毒剂?(高效)78、自然挥发薰蒸法的甲醛薰箱能否用于消毒和灭菌及无菌物品的保存。

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能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79、甲醛可以用于空气的消毒吗?(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五、监测80、何谓医院感染病例回顾性监测和前瞻性监测?

1.回顾性监测是对已经出院病人的病例进行调查;

2.前瞻性监测是对正在住院的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的监测。81、医院感染病例前瞻性监测中经管医生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职责各是什么?

1.在怀疑主管的病人发生医院感染24小时内报告本院医院感染管理部门

2.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到病房查看病历和病人,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确定诊断后填写相关资料调查表。82、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那些监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83、生物监测时必须加入什么?为什么?

生物监测时必须加入中和剂。

因为残留消毒剂的存在使细菌处于抑制状态,不能生长繁殖,加入中和剂,用化学中和法去除残余消毒剂,使残存细菌脱离其影响,获得正常的复苏生长条件,以便有效的检验。84、消毒剂加入中和剂后“振打80次”的作用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代替?

为了使消毒剂与中和剂充分混匀,可采用“漩涡混匀器”。85、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灭菌剂生物监测的合格标准是什么?

消毒剂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灭菌剂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86、cfu中文意思什么?(菌落形成单位)87、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化学监测的目的是什么?消毒剂和灭菌剂的有效浓度是否符合要求。88、压力蒸汽灭菌器分为那三类?(下排气、预真空、脉动真空)89、BD试验的原理是什么?用于那类压力蒸汽灭菌器?

BD试验是用BD测试纸检测预真空(包括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腔体内空气排除效果的检测。90、B—D试验应在何时进行?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空锅进行B—D试验91、空气细菌学监测采用自然沉降法时怎样放置培养皿?(1).室内面积≤30m2时,在一条对角线上取3点,中心和两端距墙壁1米处各1点

(2)室内面积≥30m2时,取中央及四角距墙壁1米处共5点3.放置高度为距地面垂直80—150cm。92、医护人员手监测如何采样?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试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试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93、物体表面检测如何采样?

(1)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94、生物监测定性试验和定量试验各应采用哪种采样液?(定性用无菌肉汤,定量用无菌生理盐水)六、消毒供应中心95、消毒供应中心的定义是什么?

医院内承担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灭菌物品供应的部门。96、消毒供应中心应分为那几个区?

办公区和工作区,工作区域包括去污区、检查包装灭菌区和灭菌物品存放区97、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再处理应先清洗后消毒还是先消毒后清洗?为什么?先清洗,再消毒和/或灭菌。

先消毒消毒剂使污染的蛋白等物质凝固,难以清洗干净,影响消毒或灭菌效果。98、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时为什么要加入酶清洁剂?

酶清洁剂为加入多种酶的清洁剂,有较强的去污能力,能快速分解蛋白质与脂肪等多种有机污染物。99、清洗后器械的检查主要检查那两个方面?应采用什么方法?

检查器械的功能和清洗质量,肉眼检查结合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查。100、用压力蒸汽灭菌锅灭菌时,包内、包外要用何种监测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包外灭菌化学指示物、包内灭菌化学指示物。包外指示物表明该包是否经过压力蒸汽灭菌,包内指示物表明该包灭菌是否合格。101、压力蒸汽灭菌锅生物监测用那种细菌?(压力蒸汽灭菌锅生物监测用那种细菌)102、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用那种细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103、生物监测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什么情况下必须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

(1)过去规定每月进行一次,新的规定每周进行一次(2)灭菌植入型手术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方可放行。10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采取什么措施?(应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的所有灭菌物品)105、为什么不能使用石蜡油进行器械保养和润滑?应使用何种润滑剂?(1)石蜡油为矿物油,与水不能相溶,易使器械生锈(2)压力蒸汽灭菌时水蒸气不能穿透,影响灭菌效果(3)应使用水溶性润滑剂。106、器械如果已生锈应采取何种处理方法?(用除锈剂进行处理)107、凡士林等油剂和粉剂应采用那种灭菌方法?(干热灭菌)不能采用哪种灭菌方法?(不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108、耐湿热的器械、器具与物品,应首选那种灭菌方法?(压力蒸气灭菌)109、医疗机构对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应采取哪种模式?(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处理)110、对医疗机构重复使用器械器具物品的消毒灭菌分散处置有何要求?

各处置部门均要符合消毒中心规范。111、灭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处应怎样处理?

灭菌包掉落地上或误放不洁处,应视为被污染,需重新处理。112、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如何处理?

(1)疑似或确诊朊毒体感染的病人宜选用一次性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密闭封装焚烧处理(2).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浸泡于1mol/L氢氧化钠溶液内作用60min,再按照一般污染器械的程序进行处理。压力蒸汽灭菌应选用134℃~138℃,18min,或132℃,30min或121℃,60min(3)使用的清洁剂、消毒剂应每次更换(4)每次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消毒清洗器具,更换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洗手和手消毒。七、手术室管理规范113、手术室建筑布局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114、手术室应与临床科室等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应遵循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原则115、手术室医务人员应遵循的消毒隔离原则包括哪些?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创作规程,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116、手术室通过哪些有效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危险?手术室通过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美军等措施,降低发生感染的危险117、刷手室设计的原则是什么?(1)宜分散并靠近相关联的手术室,以便清洁手后最短距离进入手术间,

防止远距离造成二次手的表面污染(2)洁净手术室和无菌手术室与一般手术室的刷手池应分开(3)刷手室的门应为弹簧门或自动门,不可以用手开启。118、对手术室清洁消毒有什么要求?手术室的工作区域,应当每24小时清洁消毒一次。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当对手术间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119、手术中病人的低体温有什么危害?可导致氧摄入降低,导致:(1)损害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2)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使伤口愈合延迟。120、术中保温的措施有哪些?(1)、采用保温垫或电热毯

(2)、尽量减少暴露部位

(3)、采用热灌洗溶液

121、外科手术感染的主要传染源有哪三大方面?(1)工作人员(手术组人员的手、头发、上呼吸道)

(2)病人(病人四大菌库的正常菌群)

(3)环境(包括手术室环境、器械、消毒剂、敷料等)122、工作人员什么情况下不应进入手术室?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皮肤化脓感染者禁止进入手术室。

123、外科手术术前备皮正确的时间、地点、方式应该是什么?手术当天、手术室、剪刀剪或用去毛剂。八、口腔、内镜诊疗器械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124、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应遵循哪些原则?(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6)、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125、对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的要求是什么?(1)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应当分开(2)清洗、消毒区域应当通风良好。126、预防牙科手机引起医院感染的措施有哪些?(1)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秒,减少回吸污染(2)有条件可配备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127、对内镜的清洗消毒和诊疗工作有何规定?(1)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与内镜的诊疗工作分开进行(2)分设单独的清洗消毒室和内镜诊疗室(3)清洗消毒室应当保证通风良好。128、《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中对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有何规定?(1)不同部位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室进行(2)上消化道、下消化道内镜不能分室进行的,应分时间段进行。129、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版)》中对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有何规定?(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设备应当分开)130、《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5年版)》中对内镜及附件有何规定?其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131、内镜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或者灭菌必须遵照那些原则?(1)凡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者经外科切口进入人体无菌腔室的内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

(2)凡穿破粘膜的内镜附件,如活检钳、高频电刀等,必须灭菌。(3)凡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等与粘膜接触的内镜,如喉镜、气管镜、支气管镜、胃镜、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镜等,应当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高水平消毒。(4)内镜及附件用后应当立即清洗、消毒或者灭菌。(5)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剂、消毒器械或者其它消毒设备,必须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6)禁止使用非流动水对内镜进行清洗。132、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的硬式内镜,灭菌后应当怎样处理?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再用无菌纱布擦干。133、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的软式内镜,消毒后应当怎样处理?流动水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134、消毒后的内镜、灭菌后内镜生物监测合格标准是什么?(1)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2)灭菌后内镜合格标准为: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九、抗菌药物临床应用135、何谓抗生素、抗菌药物、抗微生物药物?(1)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对某种微生物选择性杀伤的物质(2)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半合成抗菌药物、全合成抗菌药物(3)抗微生物药物,除抗菌药外还包括抗病毒、原虫、寄生虫的药物。136、目前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哪几类?(1)青霉素类

(2)头孢菌素类(3)碳青霉烯类

(4)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

(5)氨基糖苷类(6)四环素类

(7)氯霉素类(8)糖肽类

(9)林可霉素类(10)多粘菌素类

(11)磺胺类

(12)氟喹诺酮类(13)硝基咪唑类(14)硝基呋喃类(15)抗真菌药(16)抗结核

137、Pk代表什么?[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机体对药物的作用]138、PD代表什么?

[药效学(药效动力学),药物对机体的作用]139、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对生理功能的兴奋或抑制)140、抗菌药物的药效学与其他药物有何不同?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是针对病原体的,抗菌药物通过干扰病原体的代谢杀灭细菌或抑制其生长繁殖。142、什么叫抗菌谱?[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什么叫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143、MIC是什么?

[最低抑菌浓度,可抑制某种微生物出现明显增长的最低药物浓度];t1/2是什么?[半衰期,指药物自体内消除半量所需时间];PAE是什么?[抗生素后效应,细菌与抗菌药物短暂接触后,当抗菌药物浓度下降到低于MIC或消失之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144、近年来我国针对抗菌药物管理出台了哪些主要文件?(1)《关于加强零售药店抗菌药物销售监管促进合理用药的通知》,国家药监局,2003-10-24(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总后卫生部,2004年8-19

(3)《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部办公厅,2009-03-23145、《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共分那几个部分?共分四部分(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4)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14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原则是什么?(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147、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中内儿科预防用药的原则是什么?(1)用于预防一种或两种特定病原菌入侵体内引起的感染,可能有效;如目的在于防止任何细菌入侵,则往往无效。(2)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常不能达到目的。(3)患者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对免疫缺陷患者,宜严密观察其病情,一旦出现感染征兆时,在送检有关标本作培养同时,首先给予经验治疗。(4)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148、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的目的是什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即发生在切口、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149、外科手术预防用药选择药物品种的依据是什么?(1)根据手术部位正常菌群成员

(2)该部位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状况

150、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应选择杀菌剂还是抑菌剂?(杀菌剂)

15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法给药?手术开始之前0.5—2小时(或麻醉诱导开始)、手术室、静脉快速滴入。152、剖腹产手术预防用药应在什麽时期最好?钳夹或断脐后。避免新生儿接受抗生素,同时保证术中,术后短时间血液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达到有效水平。

15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分为那三级?分级原则是什么?(1)非限制使用: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3)特殊使用: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154、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医生的处方权是如何规定的?(1)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患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经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签名(3)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需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签名。

155、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怎样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156、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药

157、卫办医政发【2009】38号卫生部办公厅下发了一份什么通知?“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58、“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那些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可只选第Ⅰ代头孢菌素?(1)颈部外科手术

(2)一般骨科手术

(3)乳腺手术

(4)腹外疝手术

(5)剖宫产手术159、什么样的胆道手术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

(有反复感染史者)

160、什么情况下可选用万古霉素作为外科手术预防用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发生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置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可选用万古霉素预防感染。163、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原则是什么?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要在病情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实现参照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或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用该类药物。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164、《通知》中决定将那些抗菌药物作为“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进行管理?(1)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噻利(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安培南/西司他丁、美洛培南、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比阿培南等(3)多肽类与其他抗菌药物:万古霉素、去甲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等;(4)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伊曲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伏利康唑(口服剂、注射剂)、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

165、《通知》中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有哪些?(1)对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2)对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慎重经验用药(3)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药(4)对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该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167、2008年6月27日卫生部办公厅发了一份什么文件?《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168、《通知》中主要有哪几项内容?(1)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2)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3)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4)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5)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6)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169、《通知》中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主要包括哪些?(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168、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定哪些情况要洗手?(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

(2)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

(3)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

(4)摘掉手套后

(5)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

(6)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170、2011关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又颁布什么指南?具体要求是什么?颁布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其具体要求:(1)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2)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171、抗菌药物给药方法的原则是什么?[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给药]172、哪些情况下必须使用注射剂?

(1)吞咽困难

(2)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

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等)或潜在的吸收障碍

(3)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

(4)没有合适的口服剂型的药物

(5)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给药不易达到高浓度的情况

(6)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给与紧急治疗的情况

(7)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差。173、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与细菌细胞璧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174、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作用于细菌体内的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175、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用于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176、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与细菌细胞核糖体50s亚基结合,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177、磺胺类抗菌药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结构上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的四氢叶酸,进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起抗菌作用。178、糖肽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主要是以高亲和力结合到细菌细胞壁前体肽聚末端的丙酰胺丙氨酸,阻断构成细菌细胞壁的高分子肽聚糖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而杀灭细菌,也可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并选择性地抑制RNA的合成。179、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作用于敏感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阻止肽链的延长,抑制细菌细胞的蛋白合成,从而起抗菌作用。属抑菌剂。180、林可霉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作用于细菌70s核糖体的50s亚基,可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的延长,使菌体蛋白合成受阻。属抑菌剂。181、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可能抑制细菌DNA的合成,干扰细菌的生长、繁殖,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对缺氧环境下生长的细胞和厌氧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且它在体内还原时生成的代谢物也具有抗厌氧菌作用。182、粘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导致膜通透性增加,使胞内重要物质外漏造成细胞死亡而起杀菌作用。慢效杀菌剂183、抗结核药哪些属于一线药?(异烟肼、利福平外,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

)184、抗结核药哪些属于二线药?卡那霉素、卷曲霉素、乙硫异菸胺、丙硫异菸胺、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丝氨酸、PAS

185、抗结核药哪些属于三线药?罗红霉素、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86、哪些抗菌药属于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杆菌肽、氟喹诺酮类。

186、哪些抗菌药属于静止期期杀菌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187、哪些抗菌药属于速效抑菌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188、哪些抗菌药属于慢效抑菌剂?(磺胺类)189、繁殖期杀菌剂与静止期杀菌剂联合应用的效果是什么?[协同(增强)]190、繁殖期杀菌剂和抑菌剂联合应用会产生什么效果?先用繁殖期杀菌剂后用抑菌剂,无关或相加作用;先用抑菌剂后用繁殖期杀菌剂,拮抗作用。191、举例说明何谓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与药物浓度关系不密切,而与抗菌药物浓度维持在细菌MIC之上时间有关。如β-内酰胺类192、举例说明何谓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加。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193、头孢曲松属于哪类抗菌药?应一天几次给药?为什么?时间依赖性,应一天1次给药,因为其半衰期为7—8小时,是β-内酰胺类最长的。194、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天几次给药?[一天1次给药]195、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应一天几次给药?[一天多次给药]196、常用抗菌药物中半衰期最短的是那种抗生素?[青霉素G,只有0.5小时]197、头孢菌素类的抗菌活性4代>3代>2代>1代对吗?

不对,1、2、3、4代各有各的抗菌范围和特性。198、氟喹诺酮类的抗菌活性4代>3代>2代>1代对吗?[对]199、1985年WHO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什么?(1)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2)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3)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200、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无指征的预防用药(2)无指征的治疗用药(3)错误的品种(4)错误的剂量(5)错误的给药次数(6)疗程不合理201、抗菌药物应怎样合理应用?(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药202、β-内酰胺类抗菌药与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应用于什么样的细菌感染?

(1)该细菌对复合制剂中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敏感(2)该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203、万古霉素临床应用的指征有哪些?(1).耐药革兰阳性菌所致的严重感染,特别是MRSA、MRCNS、肠球菌属、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2)对青霉素过敏者的严重革兰阳性菌感染(3)粒细胞缺乏症高度怀疑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患者(4)MRSA发生率高的医院或病房的外科预防用药(5)去甲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患者

204、肾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1)尽量避免使用肾毒性抗菌药物,确有应用指征时,必须调整给药方案(2)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抗菌药物。(3)根据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及抗菌药物在人体内排出途径调整给药剂量及方法。205、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1)主要由肝脏清除的药物,肝功能减退时清除明显减少,但并无明显毒性反应发生,肝病时仍可正常应用,必要时减量给药,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不包括酯化物)、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属此类(2)药物主要经肝脏或有相当量经肝脏清除或代谢,肝功能减退时清除减少,并可导致毒性反应的发生,应避免使用此类药物,氯霉素、利福平、红霉素酯化物等属此类(3)药物经肝、肾两途径清除,肝功能减退者药物清除减少,血药浓度升高,同时有肾功能减退的患者血药浓度升高尤为明显,但药物本身的毒性不大。严重肝病患者,尤其肝、肾功能同时减退的患者在使用此类药物时需减量应用。经肾、肝两途径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均属此种情况。(4)药物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者不需调整剂量。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属此类。206、老年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1)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脏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正常治疗量的2/3~1/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即属此类情况(2)老年患者宜选用毒性低并具杀菌作用的抗菌药物,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为常用药物;毒性大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药物应尽可能避免应用。

207、新生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

(1)应避免应用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包括主要经肾排泄的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以及主要经肝代谢的氯霉素(2)避免应用或禁用可能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抗菌药物(3)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4)避免应用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5)主要经肾排出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需减量应用。208、小儿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1)应尽量避免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该类药物有明显耳、肾毒性)(2)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也有一定肾、耳毒性)环素类抗生素不可用于8岁以下小儿(可导致牙齿黄染及牙釉质发育不良)(4)喹诺酮类抗菌药避免用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209、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基本原则是什么?(1).避免应用对胎儿有致畸或明显毒性作用者,如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等(2)避免应用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者,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3)可选用药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β-内酰胺类和磷霉素等(4)妊娠期禁用奎宁、乙硫异烟胺、利巴韦林(5)哺乳期患者避免选用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药等(6)哺乳期患者应用任何抗菌药物时,均宜暂停哺乳。210、妊娠妇女分离到B群链球菌时应采用什么治疗?推荐使用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若对青霉素严重过敏者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克林霉素或红霉素。十、医院感染微生物学211、细菌检验的临床意义是什么?(1)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2)确定细菌性感染的病原体

(3)确定感染菌的体外抗菌药物敏感性

212、细菌检验的宗旨应该是什么?以最快的速度,给临床最有价值的信息。213、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的病原体有何不同?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特定的,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无特定性。214、什么是细菌耐药?自然界的微生物为不被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物质侵入和杀灭,不断加强自身耐受能力,调整所有基因程序,建立更坚固的防御,表现为抗生现象,对细菌来说就是耐药。215、细菌耐药机制主要有哪些种类?(1)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

(2)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

(3)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4)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5)主动外排(泵出)作用(6)代谢途径改变(7)DNA螺旋酶改变(8)拓扑异构酶Ⅳ改变

216、细菌耐药分为那两大类?[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217、何谓天然耐药?[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耐药性]218、何谓获得性耐药?

细菌接触抗菌药物后,由于遗传基因的变化,改变了代谢途径,改变某些结构而产生的耐药性。219、临床上重要的耐药菌有哪些?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葡萄球菌属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产ESBLs的革兰阴性杆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21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那种抗菌药天然耐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211、肺炎克雷伯菌对那种抗菌药天然耐药?[氨苄青霉素]

212、洋葱伯克菌对那种抗菌药天然耐药?[庆大霉素]213、铜绿假单胞菌对那种抗菌药天然耐药?[氯霉素]214、沙门菌、志贺菌对那种抗菌药天然耐药?[庆大霉素]215、鲍曼不动杆菌对那些抗菌药天然耐药?[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第1代头孢菌素]216、奇异变形杆菌对那些抗菌药天然耐药?[多粘菌素E、呋喃妥因]217、肺炎链球菌对那些抗菌药天然耐药?[甲氧嘧啶、氨基糖苷类]218、目前临床实验室可检测的常见细菌耐药酶主要有哪些?

(1)β-内酰胺酶(2)超广谱β-内酰胺酶、(3)AmpC酶(4)金属酶219、AmpC酶中文名称是什么?[头孢菌素酶]220、产AmpC酶的细菌有何特点?

(1)对3代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头酶素类等耐药;(2)大多不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

3.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敏感。221、MBL酶中文名称是什么?[金属酶]222、MBL酶有何特点?

(1)可水解包括亚胺培南等碳青酶烯类抗菌药在内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2)可被EDTA抑制。223、ESBLs的中文名称是什么?[超广谱β–内酰胺酶]224、ESBLs有何特点?

(1)可同时水解青霉素类,1、2、3、4代头孢菌素,氨曲南(2)头酶素、碳青酶烯类对之稳定(3)可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克拉维酸)抑制。225、VRE中文名称是什么?[耐万古霉素肠球菌]226、临床上常见的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是那两型?各有什么特点?(1)VanA株,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均高度耐药

(2)VanB株,对替考拉宁敏感227、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应进行那种药敏试验?可测试并报告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的敏感性

228、MRS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229、VRSA的中文名称是什么?[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230、全世界第1株VRSA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发现的?[2002年、美国]

231、截至目前中国有无报道分离出VRSA?[没有]

232、何谓原发性耐药结核病?原发性耐药指从未接受过抗结核药物的结核病人,结核菌株对1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

233、何谓结核病初始耐药?

指临床上不能肯定是否用过抗结核药物的患者产生的耐药。初始耐药包括部分原发耐药和部分不能肯定的获得性耐药

234、何谓结核病获得性耐药?

指初始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病,在治疗过程中发展为耐药

235、MDR-TB的中文名称是什么?[耐多药结核病]

236、耐多药结核的定义是什么?至少对两种主要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和利福平具耐药性的结核杆菌菌株。

237、XDR-TB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广泛耐药肺结核]

238、广泛耐药肺结核的定义是什么?

也称为极端耐药肺结核,是也对6类二线药物中的至少3类以上具耐药性的耐多药结核。

239、PRSP的中文名称是什么?(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

240、HLAR的中文名称是什么?(高水平耐氨基糖苷类肠球菌)

241、高度耐氨基苷类药的肠球菌菌株青霉素或糖肽类与氨基苷类联合应用呈现耐药还是敏感?(耐药)242、对中度耐氨基苷类药的肠球菌菌株青霉素或糖肽类与氨基苷类联合应用呈现耐药还是敏感?(敏感)

243、哪些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酶烯类均敏感?[不产酶的葡萄球菌菌株]

244、目前认为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阴性杆菌有哪些?

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其次还有阴沟肠杆菌、变形杆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

245、产ESBLs肠杆菌科菌株对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等抗菌药物是敏感还是耐药?(耐药)

246、2008年6月2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中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那几种耐药菌实施目标性监测?MRSA、VRE、ESBLs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

247、何谓正常菌群?

人类和高等动、植物体表存在着一层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及其宿主在长期历史进化中形成时刻不能脱离的终生伴侣,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与其宿主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这些微生物称作正常微生物群。对其中的细菌和真菌研究最多,常称正常菌群。

248、正常菌群中那类细菌占绝对优势?(厌氧菌占绝对优势)

249、正常菌群的生理意义有哪些?

(1)消化食物时需细菌发酵作用(2)肠道菌群合成人体必需的硫胺素、核黄素、叶酸、烟酰胺、尼克酸等(3)肠道菌群合成人体所需要的酶,其数量超过肝脏酶的数量(4)生物拮抗作用。

250、人体正常菌群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四大菌库是哪些部位?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

251、菌群失调分为那三类?

生态失调、定位转移、内源性感染252、什麽是二重感染?又称重复感染、菌交替症,是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产生新的感染的现象。253、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症状是什么?(用抗菌药物不能奏效的腹泻)254、判定肠道菌群失调最快、最直观、最准确的方法是什么?

大便直接涂片、革兰染色、显微镜检查255、肠道菌群失调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1)停用抗菌药(2)使用调整菌群的微生态制剂(3)必要时进行健康人大便悬液灌肠

256、源首是一种什么制剂?作用机制是什么?

蜡样芽孢杆菌活菌制剂;蜡样芽孢杆菌在自身的繁殖过程中能消耗大量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提高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厌氧菌的定植能力,促进厌氧菌的生长,从而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者产生治疗作用。

257、整肠生是一种什么制剂?作用机制是什么?

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1)对葡萄球菌及酵母菌有抗菌作用(2)对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3)促进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吞噬作用。

258、伪膜性肠炎的病原体是什么?(艰难梭菌)259、伪膜性肠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1)停用抗菌药物(2)使用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3)必要时应用万古霉素。260、对肠杆菌科细菌来说,头孢噻吩的敏感性可以代表哪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头孢匹林、头孢拉啶、头孢氨苄、头孢克洛、头孢羟氨苄

261、对葡萄球菌属细菌来说,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

)262、对葡萄球菌属细菌来说,阿齐霉素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克拉霉素、红霉素

)263、对青霉素敏感、非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可预报其对那些抗菌药物是敏感的?(1)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2)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4、对不产β-内酰胺酶的肠球菌来说,氨苄西林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1)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氨苄西林/舒巴坦。

265、对嗜血杆菌属头孢噻肟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头孢他啶、头孢唑肟、头孢曲松266、对嗜血杆菌属来说,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洛美沙星、莫西沙星、司帕沙星267、对肺炎链球菌来说,红霉素的敏感性可以代表那些抗菌药的敏感性?阿齐霉素、克拉霉素、地红霉素

四环素敏感的菌株也被认为对那些抗菌药的敏感?(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规药敏试验结果均为耐药时,应进一步作何检测?(1)纸片法联合药敏试验

(2)MIC试验

270、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有那些?(1)发挥药物的协同抗菌作用以提高疗效

(2)延迟或减少耐药菌的出现(3)扩大抗菌范围(对混合感染和不能做细菌学诊断的病例)(4)减少个别药物的剂量从而减少毒副反应

271、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会出现那几种效果?拮抗作用、协同作用、相加作用、无关作用272、怎样进行纸片法联合药敏试验?将两种纸片以一定距离贴在MH平板上,观察抑菌环的形状,判断两种药联合应用的效果273、两种药均呈现耐药,在两药纸片之间出现无细菌生长区(抑制带)说明这两种药联合起何种作用?(协同作用)274、对两药均呈敏感性,抑菌环在交界处扩大,说明这两种药联合起何种作用(协同作用)275、两药抑菌环交界成钝角,说明这两种药联合起何种作用?(相加作用)276、两药抑菌环交界成锐角,说明这两种药联合起何种作用?(无关作用)277、细菌对两药均呈敏感,但在中间交界处抑菌环缩小,说明这两种药联合起何种作用?(拮抗作用)278、临床医生经验用抗菌药物科学的参考依据主要有那些?(1)本院、本病区感染菌谱及其抗生素耐药谱

(2)临床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

(3)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4)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279、制定感染菌谱及其抗菌药物耐药谱对细菌检验的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