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
一对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这项工作中提出的主要问题如下。(一)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命题,开拓了教育学中一个最微妙也可以说是最难以捉摸的领域。(二)苏霍姆林斯基关于自我教育的理论,是其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确切地说,是核心。(三)就苏霍姆林斯基这一理论所依据的实际问题和心理基础来看,则更有它的教育哲学和价值观意义。(四)开展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无疑对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以先进的理论研究和卓越的实践活动赢得了崇高的荣誉。他的每一种观点的提出都基于一定的实际问题,关于自我教育的理论也不例外。不难想见,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反复提出这样一些“不禁使人忧虑”的问题:在学校里,学生仅仅是个教育对象而巳。教育者所想的所做的就是:怎样把更多的知识、概念公式和道德准则灌到学生头脑里去,多灌一些,再多灌一些。“少年认识了许多事物和了解了许多知识,但是他并不认识和了解自己。”许多少年把帮助残废者、帮助老年人这一类活动,冷漠地看成是索然寡味的事情。那些本来能令人高尚起来的义务劳动也变成了班主任、少先队和团组织布置下来的任务。瞧不起父母的平凡劳动,更不用说在劳动中磨炼意志了。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的同学的学习成绩的好坏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无论什么样的知识也激发不了他的热情和兴趣。在学习领域里没有力量做出成绩,在其它方面可能具有的天赋和才能也没有发挥出来。以至陷入灰心失望、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和人的尊严感的地步,失去了努力向上的勇气和能力,对老师的恼恨、训斥、责骂和惩罚也无动于衷。不少儿童和少年游手好闲,好吃懒做,怠惰成性,贪婪自私,完全没有羞耻心和道德感。“残酷无情”、“恐惧感”、“假装满不在乎”、“矫揉做作和故作丑态”。而“一旦少年成了犯罪者或破坏了道德标准,大家就齐声抱怨说:我们的俱乐部、青年咖啡馆、运动场、室内操场太少了,以至青少年不得不在马路上聚集在一起,无人监督,所以产生犯罪行为”。真是这样吗?对此,苏霍姆林斯基进行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研究,结论和这恰恰相反!三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是达到“方案”、“未尽事教”的目标他说: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家庭和社会,“并不在于儿童不可救药,而是在于教育过程本身在沿着错误的途径进行”。为此苏霍姆林斯基还作了形象生动的阐述:如果我们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的话,那教育者就可以比作雕塑家。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第一是最精心细致的雕塑家父母,第二是最有才干的雕塑家教师,第三是对每个人都产生强大影响的集体,第四是能进行自我教育的受教育者个人,第五是书籍,第六是你完全料想不到的雕塑家——学生在街上结交的朋友、来家里作客的亲戚和熟人。——他们都是重要的,都有自己的意义。“如果说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家始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得很好的交响乐队一样,那么,教育的利剑和长矛往往为之交锋和折断的许多问题就会非常容易地得到解决”。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做到这一点。教育学,无论是教育理论还是教育实践,都没有注意到教育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第四个雕塑家”的自我教育。片面地夸大了教育的力量,忽略甚至是否定了自我教育和教育对象的作用;把教育者看成是脱离了自我发展道路的“抽象的学生”,把教育幻想成母鸡孵化小鸡那样的自然变化过程了。为了使我们在学校里创造的人成为“完善的杰作”,多么需要所有接触“大理石块”的“雕塑家”的配合行动啊。为了得到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又是多么需要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啊。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说:教育工作如果不能焕发自我教育,就不可能促进儿童的发展,是无效的教育。“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诚然,这种见解是有道理的。四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究竟什么是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定义:“所谓自我教育,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自我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善于强制自己。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人的活动有两种职能,一种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是认识个体自我,而后者才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生的真谛就在于认识自己,即懂得人们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和谐的教育就是要把人的这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之得到均衡发展。因此,他坚决认为:“教育这个概念,在广义上就是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的统一;而在对个人的教育中,自我教育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法之一。”“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个性在智力方面、道德方面自我形成的年龄期。在这个年龄期,学生的正常的精神发展,取决于他在活动的各个领域和在集体关系中,在智力生活和劳动中,在道德信念的形成中,其自我形成的过程进行的究竟是否深刻”。一个少年,只有学会进行自我教育,才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然,用长远的眼光看去,我们造就的就只能是一个不幸的人。“不幸的人是我们社会的大灾祸,而不幸的孩子,则是大一百倍的灾祸。”五自我教育的过程———从人的发展到成人的成长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夸大自我教育的作用。从古希腊哲学家对自己人格的研究到现代教育心理科学的抽样和常模,都可以找到这些观点的证实:苏格拉底在公元前五世纪就主张把人的“精神的自我”拿来研究,他号召大家来“认识自己”、“照顾你的灵魂”。马克思也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H·Erikson则用他的发展阶段学说,揭示了自我发展的心理活动基础。处于第二充实期的儿童,随着身体迅速伸畏,第二性征的出现,特别是女孩子月经初潮、男孩子开始射精,他们否认自己是儿童,确认自己是成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巳成为必然的心理了。专门从事儿童发展研究的黄天中先生,还系统地描述了儿童成长过程中自我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和连续性。尤其认为“在适应社会的努力中,十三岁对人格的发展,可能会有突如其来的改变。”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开始进行自我修养的个人,不仅为教育的客体,而且成为教育的主体,即个人不仅受社会教育,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自我教育开辟了人的发展的新的可能性。关于教育现状的一系列调查也证实了:队童年到成人的成长过程毋宁说是自我教育的过程。教育目的,除了表观于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之外,从人的发展角度看,还在于促进少年的自立和自立教育。学校教育毋宁说就是指导儿童自我教育,帮助儿童自我实现的活动。六体育锻炼是自我教育的重要部分对自我教育所包括的每一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也都作了深刻地概括和论述。他首先指出:道德教育是自我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领域。因为“思想上道德信念的形成——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并不是消极的对象,而是为在自己的灵魂中确立某科种东西的积极斗士”。劳动教育是自我教育的最有力的手段。劳动中的自我教育,并不是单纯地收获土豆,去拣废铜烂铁,而是深入地认识自己,使智力和双手技巧相结合,自觉地克服困难。“臻于完善的那种劳动,可以使人确立自己的个性,它是蕴涵无限威力的教育源泉。”体育锻炼在自我教育中也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苏霍姆林斯基曾高兴地向别人介绍:帕夫雷什中学的早晨是不做早操的。每一个学生都在家里做操、洗淋浴、用雪擦身。少年学生们都在默不作声地进行竞赛着,看谁有勇气和毅力坚持。不需要教师来强制,全靠学生自己强制自己。鼓励他们这样做的校长创造性地认为:“只有这样,他才能懂得体育的意义,感觉到自己的全部力量。认识到健全的精神取决于健康的体格,学会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体力”。和马卡连柯一样,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美育。但他更为突出的是还十分重视美育中的自我教育。他把美育看成是以一系列独特的教育手段触及人的情感的深处,引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认为这种审美情感是能够“迁移”到其它方面的。他说一个孩子从小就亲自种花、浇花,他就不会随手攀折公园里的花朵;从小饲养金鱼,关心燕子筑窝,长大了就容易养成关心别人的良好习惯;他能亲手在校园里绿化一块草地,看到校园在自己的努力下变得美了,高尚的品质就会很自然地在他身上确立。所以说,美育是自我教育的最良好的沃土。不仅如此,苏霍姆林斯基还进一步总结说:“自我教育有道德、劳动和学习、体育等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