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舟骨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_第1页
足舟骨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_第2页
足舟骨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舟骨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观察

交通事故和坠落是患者目前足部高能量损伤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足部运动,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活。1数据和方法1.1伤后入院时间将在该院就诊的86例足舟骨骨折纳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9例,女性27例;左足41例,右足45例;年龄范围19~65岁,平均年龄(36.6±4.8)岁。其中,37例患者为高处坠落伤,25例患者为交通事故,此外,扭伤和重物砸伤分别有17例和7例。患者均为伤后入院时间为2h~7d,平均(1.2±0.3)d。通过对患者拍摄X线片和CT扫描发现,共有足舟骨背侧撕脱骨折(5例)、足舟骨结节撕脱骨折(16例)和足舟骨体部骨折(65例)3类。依据Sangeorzan骨折分型将足舟骨体部骨折进行分型:4例患者为Ⅰ型,43例患者为Ⅱ型,另外18例为Ⅲ型患者。1.2钉、克氏针固定患者入院后,将其患肢抬高,并给予其局部冰敷,并采取消肿镇痛措施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待其皮肤软组织肿胀消退后,通过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依据足舟骨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切口,行手术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于足舟骨撕脱骨折及足舟骨体部Ⅰ型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口后,仔细游离其皮下组织,在直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选用空心螺钉、可吸收螺钉或克氏针自背侧向跖侧对其进行固定,术中可通过拍摄X线片或在C型臂下透视检查以防止螺钉进入关节内,并检查骨折块复位情况。对于足舟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将其骨折块显露后,依据骨折块大小选择空心螺钉或克氏针进行固定,对骨折块进行复位时,应使其前足内收,并使胫后肌腱对骨折块的牵拉力得到放松。若骨折块为粉碎性骨折,则应先将骨折块切除,用铆钉在其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来维持其稳定性。对于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在手术时应帮助其外展前足,在直视下将内侧骨折块进行复位,临时选用克氏针或直接通过导针对骨折块进行固定,然后再对距舟关节进行复位。对于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其骨折部位压缩严重,且皮肤软组织常伴有损伤,使手术操作的难度大大提高。在进行固定时,可根据患者皮肤软组织的损伤情况,选用钛板或外固定架跨距舟关节及舟楔关节进行撑开固定,若观察到患者的内侧楔骨出现骨折,则运用钛板或外固定架进行固定时,应将远端螺钉置于第1跖骨部位。对于合并楔骨骨折及楔骨间脱位者,应先将楔骨骨折和脱位部位进行处理,然后运用空心螺钉对其进行固定,之后,将较大的足舟骨内侧骨折块固定于楔骨,然后使外侧骨折块复位。对于出现外侧粉碎骨折块的情况时,应以克氏针、空心螺钉将其固定于内侧骨折块或楔骨部位。1.3足踝不增重功能锻炼术后中立位短腿石膏后托固定,抬高患肢,术后第2天开始足趾主动功能锻炼,固定期间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4~6周去除短腿石膏后托,指导患者进行足踝部不负重功能锻炼,防止足踝部关节僵硬的发生。简单骨折术后未给予石膏等外固定的患者,鼓励患者2周后进行足踝部不负重功能练习,6周后可穿前足免负重鞋部分负重(≤10kg)行走练习。固定距舟关节的克氏针于术后第6周去除,定期复查足踝部X线平片及CT扫描,视骨折愈合情况,指导患者逐渐进行负重功能活动。1.4并发症记录术后定期复查X线平片及CT扫描,明确骨折愈合情况,指导进一步功能锻炼,记录相关并发症。随访时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中足评分标准评定治疗效果,同时将AOFAS踝与中足评分结果分为,优、良、可、差。2结果2.1个月个月和个月对86例患者进行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6±33.3)个月。所有患者的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均为甲级,X线片及CT扫描示骨折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愈合时间(12.9±3.1)周。2.2创伤性骨关节炎与术后随访随访过程中,86例患者共发现有4例发生螺钉断裂的情况,但未见复位丢失。此外,分别有3例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和6例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并发了创伤性骨关节炎,上述9例患者在后期随访中,未行关节融合术继续治疗。同时,还观察到5例患者诱发足舟骨缺血坏死,其中1例在术后半年全部坏死,并继发扁平足,其通过三关节融合术继续进行治疗,另外4例为部分坏死,行距舟关节及舟楔关节融合术继续进行治疗。2.3骨折类型评分结果86例患者的末次随访AOFAS踝与中足平均评分为(86.9±9.5)分。其中评分在90~100分的患者类型为:足舟骨背侧撕脱骨折(5例)、足舟骨结节骨折(13例)、足舟骨体部Ⅰ型骨折患者(4例)、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28例)和足舟骨体部Ⅲ型骨(1例);评分75~89分:足舟骨结节骨折(3例)、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10例)和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9例);评分50~74分: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患者(4例)、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5例);50分以下: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患者(1例)、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3例)。3手术方法的选择和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的问题足舟骨与“舟”十分形似,其和周围楔骨、骰骨和距骨相连,通过足底和足背韧带使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它存在几个重要的韧带附着(如附着于足舟骨结节的胫后肌腱和足舟骨跖面的弹簧韧带)对于足舟骨背侧撕脱骨折、足舟骨结节撕脱骨折和足舟骨体部Ⅰ型骨折和Ⅱ型简单骨折,可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切开克氏针、复位空心螺钉、可吸收螺钉对其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所起到的治疗效果显著。切开复位固定能够在直视下去除骨折端的软组织,这可避免骨折不愈合的情况的出现;对于存在较大骨折块的患者,该组选用空心螺钉固定,其能对骨断端起到加压作用,对于骨折的愈合十分有利;但是该固定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或者质较疏松的患者则不适用,因为螺钉的头部极易进入足舟骨较薄的皮质骨内,导致螺钉的力量不能够发挥较好的拉力作用去维持骨折愈合;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加用垫圈,有效地避免了螺钉的头部进入皮质内的情况,同时还可避免骨折块碎裂。而对于骨折块太小的患者,其无法使用空心螺钉对其进行固定,则选用克氏针对其固定,避免长时间石膏固定使其踝关节出现僵硬情况的出现该研究结果显示,对86例患者进行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6±33.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均为甲级,X线片及CT扫描示骨折愈合时间11~16周,平均愈合时间(12.9±3.1)周。随访过程中,86例患者共发现有4例发生螺钉断裂的情况,但未见复位丢失。此外,分别有3例足舟骨体部Ⅱ型骨折和6例足舟骨体部Ⅲ型骨折患者并发了创伤性骨关节炎,上述9例患者在后期随访中,未行关节融合术继续治疗。同时,还观察到5例患者诱发足舟骨缺血坏死,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