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西汉时期的博望凿空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一、丝绸之路的起源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世界文明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从广义上讲,丝绸之路就是沟通中西方商贸的道路,其间必然产生中外经济、政治、文化等互动融合。从运输方式上可划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按照自然地理景观又分为草原丝绸之路、海洋丝绸之路和沙漠丝绸之路等。“丝绸之路”一词,来源于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费南迪·冯·李希霍芬的《中国》,他在书中定义为“从公元前114到公元前127年间,连接中国和河中(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西汉经略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当时的西域诸国,位于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虽然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亚欧大陆间的商贸往来和中西文化交流就已经存在,但“博望凿空”(公元前139年至前126年)因其为中央正式授权的官方属性,加之以英雄史诗般的官方记载和民间传说流行,历来都被认为是中外丝绸之路开通的重要标志。随着凿空之后对中外格局的认识加深,汉廷适时调整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国家方略,西汉开发和经略陆上丝绸之路也肇端于武帝抗击匈奴之时。二、汉特所处的历史状态汉匈和战问题是西汉开国以来治国策略中的重要参照,汉廷开发和经略丝路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力图分化瓦解并消除匈奴和西域奥援诸国的羁属关系,代替匈奴在西域丝路中的话语权,实现汉廷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对抗匈奴的完全胜利,彻底消灭匈奴。经略丝路的理念肇端于武帝时,按照汉廷经略丝路的主观意图以及实际收效,结合武帝在位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将其划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兴趣萌生):结好西域,抗击匈奴。以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为始,至元狩二年(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部来降。这段时期是汉廷凿空西域的开端,带有强烈的与匈奴对抗的军事目的。武帝此时改变前朝文景以来被动防御、依靠和亲纳财物等形式维系国内安宁的局面,反守为攻,积极养兵备战。元光三年(前133年)发动诱袭匈奴的马邑之谋,虽然匈奴及时察觉而使计策失效,但此举标志着汉廷已经放弃立国以来的消极被动防御性国策,开启汉匈战争对垒的序幕。元光六年(前129年),武帝派遣卫青抗击匈奴,取得龙城大捷,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元朔二年(前127年)卫青收取河套地区,解除匈奴多年对京都长安的直接威胁,武帝随即设置朔方郡、五原郡,建立起反击匈奴的前沿阵地。元朔六年(前123年)张骞参与了卫青发动攻击匈奴的战役,依靠丰富的匈奴草原阅历经验,凭借“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的能力,胜利后被封为“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年),在汉廷系列军事打击下,匈奴浑邪王率民归降,造成的直接结果是“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其后二年,汉击走单于与漠北”起初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直接动因是武帝在偶然的情况下听说月氏与匈奴存在着血海深仇,为了寻找与匈奴对抗的盟友做出的试探性举动。“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第二阶段(试探行动):固缔盟好,怀柔远国。以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为始,至元封年间(按余太山说法,细君公主往妻乌孙年代不确定,最下限为元封四年即公元前107年。笔者补充认为上限为元鼎三年即公元前114年)第三阶段(主动作为):贰师伐宛,屯田置尉。以太初元年(前104年)武帝封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为始,至太初、天汉年间(前100年左右)设置使者校尉,开始屯田西域。汉廷用联姻、炫富等怀柔手段分化匈奴对西域控制力的计策虽然有效,但政治影响辐射力的半径有限,匈奴仍然对丝路诸国有强大威慑力,“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宛以西,皆自以远,尚骄姿宴然,未可诎以礼羁縻而使也,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所以然者,远汉,而汉多财物,故必市乃得所欲,然以畏匈奴于汉使焉”第四阶段(反思调整):轮台罪己,思富养民。自汉武帝有意识经略西域丝路开始,中外文化交流取得辉煌成果,葡萄、苜蓿等外来物品直接引进到中国,丝、漆、铸铁法等中国的物品和先进技术也广播外域,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来看,武帝经略丝绸之路取得了不菲业绩。然而对外连年用兵,国库亏空,加之国内天灾、农民起义、巫蛊之祸、宫廷斗争等危机爆发,严重威胁着西汉统治。“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棃。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上既悔远征伐。”三、武帝思想的嬗变及其背后文化原因汉武帝经略丝绸之路的思想主要伴随着汉匈双方实力的消长而变化。汉武帝在长期对战匈奴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汉匈之间的角力较量,除了正面军事战场以外,争夺丝绸之路的经营权是检验国家软实力的集中体现,事关丝路诸国的向背问题,也是汉匈胜负较量的重要参照。然而汉武帝在重构汉廷西域话语权的过程中,虽然军事战场上一度取得了对抗匈奴的重大胜利,但对丝路的经营方面收效甚微。在宏大理想和现实纠结之间,武帝思想的微妙变化及背后所隐含的文化原因值得寻思。(一)从“博望凿空”萌发开通丝绸之路兴趣之日起,武帝主要看重经略丝路的政治军事价值,“孝武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西,列四郡、开玉门,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二)武帝对西域丝路诸国认知程度有限,经营丝路主要基于“外国奇怪利害”猎奇心理,如宝马、大鸟、玉石等稀奇物件。“张骞言大宛之天马汗血,安息之真玉大鸟,县官既闻如甘心焉”(三)武帝对西域丝路持有较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夷夏之防心理,在汉看来丝路诸国无论从经济制度、文明程度等都与匈奴相近或相同,他们始终不可信任,丝路诸国亲附西汉的目的多为“饶汉物”,且反复无常,“所以不报恩,不惧诛者,自知绝远,兵不至也。有求则卑辞,无欲则骄嫚,终不可怀服”四、汉武帝时代世界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丝绸之路的开凿揭开了人类文明史新的进程,其历史功绩堪比15世纪的“美洲新大陆”地理大发现。汉武帝偶然性的凿空举动,造就了张骞等英雄传奇,产生出历史文明中的“蝴蝶效应”,深刻改变着时代格局,推进了中西文化交融进程,将古代两河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等通过丝绸之路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历史事件的偶然性背后折射着世界文明发展前进的必然性要求,从汉武帝时期整个世界文明发展史来看,罗马、印度、波斯等各大区域性文明已建成文化大一统国家,完成原始文化积累,开始走向对外传播的道路。由于地缘政治和时代格局影响,武帝时期的丝绸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绵阳市游仙区考核招聘教师3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丰台镇考聘大学生村文书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精 品报告:中国旅游发展研究
- 过饱和气体消能技术行业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建筑行业视角
- 板材缺陷识别-洞察与解读
- 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行业供应链优化策略
- 2025年佳木斯同江市事业单位公开遴选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7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
- 废旧塑料回收技术-洞察与解读
- 服刑人员出监适应性教育
- 一故事一音标课件
- 2025年煤矿安全规程试题及答案
-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筛选技术-深度研究
- 六年级数学口算与解决问题
-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建筑构造L18J905
- FZ∕T 61002-2019 化纤仿毛毛毯
- 乡村医生年度个人述职报告(2篇)
- 钙钛矿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进展
- 读后续写+小狗Deedo被留下陪伴小主人+讲义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加油站新进员工培训计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