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_第1页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_第2页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_第3页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_第4页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全国甲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甲

卷)地理试题

(2021•全国甲卷)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

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

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

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

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原材料充足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D.劳动力价格低

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A.基础设施B.商业氛围

C.科研实力D.配套产业

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

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A.提高产品质量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1.[第1题,由材料“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

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可知,原材料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该公司选择

在中国速厂主要是考虑中国人口多,市场需求量大,B正确;德国某公司是世界

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其规模大,技术比中国技术先进,C错误;中国比

德国劳动力价格低,但不是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第2题,“最终选定在

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说明丽水的生态环

境更优良,相关配套产业更完善,D正确;相较于成都、无锡等地,丽水地处山

间小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商业氛围、科研实力等方面并不具有优势,A、

B、C错误。故选D。第3题,据材料可知,医用注射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

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格,说明车间环境质量要保持洁净,

净化成本高。而丽水山间小镇生态环境优良,降低了车间环境的净化成本,节

约了投资,提高了利润,B正确;产品质量取决于生产技术本身,A错误;产品

产量取决于生产规模,C错误;废弃物的处理成本取决于技术的提升,与该小镇

生态环境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B。]

(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

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

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

4.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B.6月

C.9月D.12月

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A.全天性减少B.时段性增加

C.时段性减少D.不发生变化

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A火力发电技术B.光伏发电技术

C.特高压输电技术D.电能储存技术

4.[第4题,根据材料,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当

电力总需求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时,光伏发电量为0,说明此时为黑夜。读图可

知,电力总需求量等于电力净需求量的时段为格林尼治时间大约19时到凌晨3

时,远小于12个小时,昼长夜短,为北半球夏季,德国位于北半球,B正确;3

月和9月昼夜大致等长,12月昼长远小于夜长,A、C、D错误。故选B。第5

题,读图观察“光伏发电量增加200%时电力净需求量预测曲线”,与电力净需

求量曲线对比可看出,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大约在3时到18

时减少,其余时段没有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6题,根据

公式“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一光伏发电量”可知,要降低夜间电力净

需求量,需要增加光伏发电量;而光伏发电在白天进行,夜间若要使用,则需

要提高电能的储存量,就要发展电能储存技术,B错误、D正确;火力发电技术

和特高压输电技术与此无关,A、C错误。故选D。]

(2021•全国甲卷)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

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

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

8.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

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

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

7.[第7题,根据题干可知,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

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

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

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

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第8题,根据题意可

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

的时候,冷锋、暖锋过境和低压控制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

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

C错误,D正确。故选D。]

(2021•全国甲卷)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

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

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9~11题。

①②③④

9.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B.(3)®@®

C.②④(D@D.③④①②

10.图中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D.持续下降

11.西太平洋35小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A岛屿众多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D.受东亚季风影响

9.[第9题,珊瑚环礁的形成过程:首先,在岛屿(尤其是火山岛屿)沿岸

形成环绕海岸并与岛屿相连的岸礁;第二阶段,岛屿略微下沉,珊瑚则与沉降

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长,由于外缘海况条件好,珊瑚礁增长快于内侧,结果珊

瑚礁与海岸分开,中间隔以潟湖,形成堡礁;第三阶段,岛屿全部沉降入海,

珊瑚仍向上生长,形成环绕潟湖的环礁。读图观察可以看出,②是海底火山喷

发出露海面,形成火山岛;④是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浅海岸边沉积形成

岸礁;①是海平面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堡礁;③继续接受沉积,珊瑚礁

变厚。A、B、D错误,C正确。故选C。第10题,珊瑚礁与地壳运动有关,正

常情况下,珊瑚礁形成于距海面25m以内的海域,高出海面说明地壳上升或海

平面下降,反之,标志着海平面上升。图④首先是海平面上升,岛屿(地壳)下降,

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在海面以下25m以内的浅海岸边沉积;之后海平面下

降,珊瑚礁出露海面。B、C、D错误,A正确。故选A。第11题,据材料可知,

珊瑚主要分布在热带海域,西太平洋北纬35。海域地处中纬度,沿岸有暖流经过,

提高了该海域的水温,能满足珊瑚生长的条件,所以分布有珊瑚礁,C正确;岛

屿众多不是珊瑚礁形成的主要条件,A错误;副热带高压主要影响降水,不是珊

瑚礁的形成条件,B错误;北纬35。以南海域也受东亚季风影响,D错误。故选

Co]

12.(2021•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

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

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

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分析]本题以英国为背景,考查了农业区位,湿地开发及产生的问题,旨

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第(1)题,本题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来解答。由图

中经纬度及所学知识可知,当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与英国

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晴天多,光照

条件较好。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利于农业耕作。该地曾经大部分

为沼泽,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第⑵题,由

所学知识及材料信息可知,M地区是湿地,其开垦需要排水,当地地势低洼,

排水对动力要求较高。罗马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动力以人力、畜力为主,人

们的排水能力及水平有限,所以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

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排水能力得到提升,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湿地

得到成片、大规模的开垦。第⑶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由于该地农业开发早、

时间长,土地肥力下降,趋于贫瘠,使农作物的病虫害增多;长期的排水和农

业耕作,使土康表层肥沃土层流失,并随水流淤积在排水沟,阻塞排水沟;化

肥、农药的长期使用,使水资源、土地资源被污染,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环境

恶化。

[答案](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

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罗马

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采用

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

(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耕

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13.(2021•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

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

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一°C,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

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

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

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

度。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

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第⑵题,

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

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

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

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

沉积在山坡上。第⑶题,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

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冲

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

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

[答案J⑴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

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

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

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

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

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2021•全国甲卷)地处江西赣州市北部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和

将军县,拥有苏园、将军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1996年9

月,在兴国“绕了个弯”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兴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直通北京、

迈向大江南北的大通道,经济发展实现第一次提速。2019年底,又有一条“绕

弯”兴国的铁路——昌赣高铁正式通车,“兴国弯”再次成为热点,兴国由此迈

入高铁时代(下图)。2020年兴国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

20%左右。

分析铁路开通对兴国县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解析]本题主要从交通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发展的促

进作用两个角度来分析。铁路开通主要从招商引资、交通、客源市场等角度促

进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兴国县为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区域经

济发展较落后,交通不便,缺乏旅游资源开发的交通条件和开发资金。两条铁

路的开通,极大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使旅游投资与营商环境得到优化,可

以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兴国县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从而解决旅游开发的资金问题。

铁路的开通改善了当地的旅游交通条件,缩短了旅游经济距离,使游客能够在

较短时间内进出此地进行旅游活动,同时也扩大了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