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二年级上册《厘米认识》教学设计
二班级上册《厘米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同学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同学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什么是线段?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精确,我们在一般状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说明白:量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厘米
〔1〕观测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知同学: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儿?
B、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同学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略有多长。
〔4〕请每位同学观测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
让同学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同学完成课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再组织沟通。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同学独立完成,再组织沟通。
3、“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独立完成后,老师组织同学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同学完成练习后,老师组织同学进行全班沟通。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量,估量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同学的估量。
6、“想想做做”第6题。
让同学画一条7厘米长的线段,画完后,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看,再相互量一量对方所画的线段的长。
二班级上册《厘米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二班级上册第1——3页,认识厘米。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从同学的生活阅历出发,用蜡笔估测铅笔的长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同学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课桌长,通过沟通使同学体会到测量五题的长度有不同的方法,接着让同学争论沟通“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使同学认识到运用统一长度单位的须要性,最末引导同学观测直尺,认识厘米,学习用直尺测量以及用厘米为单元进行估量,在练习活动中,让同学估量和测量学习用品的长度。同学对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认识,但对物体的详细长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更少参与测量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受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育同学的观测技能、动手操作技能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测和操作中,养成细心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掌控用同学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预备:同学每人一把尺子,一块新橡皮,一支新铅笔,老师预备课件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同学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假如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
〔一〕认识尺
1、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老师投影一把尺子〕请大家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2、同学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很多数: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次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cm〕
〔二〕认识厘米
1.认识1厘米
〔1〕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认真观测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同学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同学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同学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同学自己找〕
1名同学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伙伴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同学讲清晰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同学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伙伴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课件出示蓝和红两条线段。同学自己动手测量。
师提示:在线段的上面标上长度。〔展示2-3名同学的测量结果〕
提问:你觉得在用尺量物体的长度时,有什么地方是要提示小伙伴留意的?
师:同学们真了不得,你们自己总结了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从0刻度开始,尺子放正。看另一端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3、估量和测量
〔1〕师:刚才我们量的物体都正好是几厘米,有的时候我们量的物体不是正好几厘米。就像这样的两条线段。〔多媒体出示两条线段〕
让同学先看图回答。师指出大约的意思。
〔2〕师:下面我们来看看手掌宽和食指长大约多少厘米。
出示课件,同学看图填空。集体沟通核对。
〔3〕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食指的长度大约是5厘米,你能估量一下你的中指长大约是多少厘米吗?〔2-3名汇报〕
师:请小伙伴们选择一种物体〔铅笔或橡皮〕进行估量,然后再测量出它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每组一种〕
同学独立完成,同桌相互比较沟通。再汇报。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那在测量的时候要留意什么?〔从0刻度开始〕画的时候留意什么呢?
假如我们用今日学的厘米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你觉得方便吗?厘米一般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而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我们学习大的单位才行。
作业设计:用直尺测量家中较短物体的长度。
教学反思:在本课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操作,争论沟通等学习方式,让同学认识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须要性,通过观测、测量等活动,掌控了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方法,但同学在测量时有两个问题,一是动作太慢,二是操作不标准,还要加强练习。
二班级上册《厘米认识》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厘米的认识”这节课是同学学习长度单位的第一节,对于援助同学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课,从儿童的认知心理出发,给同学留出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地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猎取新知,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所发觉,有所创新。设计时,突出以下特点:
1、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同学动手操作。
〔皮亚杰〕心理学讨论说明:学校生的思维特点是从详细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肯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本节课同学在猎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同学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贯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末的开放练习,让同学动手操作,动脑思索。
2、建立表象,培育同学空间观念。本节课,着重同学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同学不断的感知、思索、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通过先估量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技能,加强空间观念。
3、着重合作探究,培育创新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老师巡察指导,订正同学涌现的错误。此外,还着重培育同学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育同学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在生活中详细观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须要性。
2、观测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一厘米有多长。会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
3、在学习中,我们要仔细观测、勤于思索。
重点:
经受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须要性。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意义,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及意图:
一、谈话,同意长度单位的须要性
同学们,看看我们这儿的桌子,好不好?学校预备再添置一批一样桌子,你能量量它有多长吗?
同学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并汇报测量结果。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啊?为什么你们的说法不一样呢?
测量同一个物体,所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也就不同。看来啊,要有一个统一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才好啊〔出示各种工具〕,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用米尺,有了统一的工具,还要有统一的测量单位才行,孩子们请看:
妈妈的身高165厘米
文具盒长20厘米
英语课本长23厘米
这些测量结果都是以什么作单位的?〔厘米〕板书:厘米,孩子们读一遍,现在你知道厘米是什么了吗?(一个长度单位)它不是我们吃的黑米、红米、小米、大米、它是一个(长度单位)?面对一个新的单位名称,孩子们,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预设:
1、1厘米有多长?
2、怎样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那么这节课我就一起这节课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吧?再说一遍,哪两个问题?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认真观测、还要擅长动脑思索哟!〔暗中告知孩子的“起点导航”〕
(设计意图:结合身边的生活情境,有助于同学感知问题,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
二、尝试验究、
孩子们,拿出你的尺子,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尺子上都有什么?
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有多长?
二班级上册《厘米认识》教学设计4
长度单位是在同学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
重点是使同学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是让同学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留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同学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须要性,再让同学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第一课时
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P2~3及P4做一做、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同学的观测、探究等学习活动,让同学在亲身经受的制造活动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用同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米尺。同学预备同学尺。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选出身高不同的两个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同学们观测谁高?谁矮?高多少?矮多少?比划一下。你能知道详细高多少,矮多少吗?“高多少”,“矮多少”其实是在比较人体的长度,这就要运用长度单位。
二、探究新知
〔一〕统一长度单位〔出例如1情境图。〕
观测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现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同学自由发言引导同学说: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老师小结: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携带着几把尺子。一拃、一步都能测量物体的长度,几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许多这样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师生共同测量课桌的长沟通汇报:课桌的长是几拃?指名回答。老师提出疑问:我量了只有3拃。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同学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追问: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同学: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老师小结:由于测量选用不同的标准,它们的长度单位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这就需要统一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
〔二〕整体感知,认识厘米。
1.观测尺子,认识刻度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预备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较一下,观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呢?〔同学可能回答:都有竖线、还有数字〕这些竖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把它叫做刻度线。每一个数字都对着一条比较长的刻度线,第一个数字是O,我们就把这条刻度线叫做刻度O。后面的呢?〔刻度1……〕让我们来读一下这些刻度。尺子上有这样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学的尺子上是“厘米”两个字,其实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2、认识1厘米。
老师指出:这个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线一样,表示从这里开始。从刻度0到刻度1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1厘米〕
尺子上还有哪一段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谁上来指指看?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加手势〕:从刻度2到刻度3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是l厘米,从刻度3到刻度4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刻度4到刻度5呢?我们发觉了什么?〔每一个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公共政策复试真题及答案
- 打捆作业合同4篇
- DB45-T 2474-2022 木材加工企业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 ccu护士考试题及答案
- 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理试卷含答案
- 矿山救护队理论试卷及答案
- 电力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卫生院传染病奖惩制度3篇
- 专业级试题及答案
- 医疗健康行业技术合作合同
- 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相关制度模板
- 七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 中医师承跟师笔记50篇
- 血液透析高钾血症的护理查房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六 集成厨房
- DZ/T 0461.3-2023 矿产资源定期调查规范 第3部分:外业工作(正式版)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规范
- 公司质量培训计划方案
- 2024年辽宁省成考(专升本)大学政治考试真题含解析
- 供应商审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