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两栖动物课件_第1页
海洋两栖动物课件_第2页
海洋两栖动物课件_第3页
海洋两栖动物课件_第4页
海洋两栖动物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索动物门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脊索动物门中国药科大学概述进化地位在动物界中最高;形态结构复杂,生活方式多样;分为:头索动物、尾索动物、脊椎动物;共同特征: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与人类关系密切;概述进化地位在动物界中最高;一般形态特征共同特征:脊索背神经管鳃裂一般形态特征共同特征:脊索(notochord)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棒状结构,具支持功能;所有脊索动物的胚胎期均具有脊索;成体动物的脊索或终生保留,或退化并被脊柱代替;脊索(notochord)位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的棒状结构脊索(脊柱)的重要意义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可获得坚强支点,有“大型化”的可能;中轴支撑作用能使动物更有效地完成定向运动;脊索在发生学和胚胎学上有诱导分化作用,促进了胚胎期脊椎和神经的发育和完善。脊索(脊柱)的重要意义构成支撑躯体的主梁,体重的受力者,使内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神经管前端膨大成脑,脑后部分形成脊髓。背神经管位于脊索背面中空管状的中枢神经系统;鳃裂咽部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低等脊索动物及鱼类的鳃裂终生存在,脊椎动物仅胚胎期有鳃裂。鳃裂咽部两侧一系列成对的裂缝,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索或脊椎有无中枢神经中空,身体背部索状,身体腹面鳃裂至少部分阶段有无心脏位置消化道腹面消化道背面能量代谢的非蛋白质含氮浸出物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脊索动物无脊椎动物脊索或脊椎有无中脊索动物的次要特征后口动物两侧对称、三胚层、真体腔和分节性;肛后尾及闭管式循环系统(除尾索动物);心脏位于消化道腹面;脊索动物的次要特征后口动物分类大约有70,000余种,分属于: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脊椎动物亚门分类大约有70,000余种,分属于:头索动物

终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脊索纵贯身体全长,一直到达最前端;仅包括文昌鱼等少数海产动物;头索动物终生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头索动物的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全世界约20余种,我国沿海共发现4种。代表种:文昌鱼科的白氏文昌鱼和青岛文昌鱼;偏文昌鱼科的短刀囊文昌鱼等。鲁卡偏文昌鱼头索动物的种类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海域;鲁卡偏文昌鱼文昌鱼科研价值作为脊椎动物祖先,出现于脊索动物四倍体化前个体小、产卵量大、体外受精发育、易于观察脊椎动物起源与演化研究等经济价值文昌鱼科研价值尾索动物全部海生,幼体具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但脊索在尾部;变态后脊索消失,背神经管退化成神经节;成体具被囊,也称被囊动物,大多营固着生活。尾索动物全部海生,幼体具脊索、背神经管和鳃裂,但脊索在尾部尾索动物的种类海鞘纲;海樽纲;尾海鞘纲;尾索动物的种类海鞘纲;生物学主要特征固着生活,通过身体的水流具有重要意义:海鞘无内骨骼,靠水流产生内压以支持身体;水流是动物循环和代谢必须的幼虫具有脊索动物的典型结构,但变态后,除鳃裂外,失去脊索动物的其他结构生物学主要特征固着生活,通过身体的水流具有重要意义: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中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有头纲);脊椎动物脊索动物门中数量最多、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有脊椎动物的一般形态和生理左右对称,分为头、颈、躯干和尾四部分,颈或不明,尾或缺;背侧有脊索;体内骨骼发达;神经中枢位于消化管背侧,心脏位于消化管的腹侧内面有腔;血液循环封闭型;有性生殖,雌雄异体脊椎动物的一般形态和生理左右对称,分为头、颈、躯干和尾四部分脊椎动物的进化特征背侧由脊柱代替了脊索;背神经管分化成脑和脊髓,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中枢;发达高等的循环系统和排泄系统;成对附肢,增强运动能力;脊椎动物的进化特征背侧由脊柱代替了脊索;海洋脊椎动物纲的名称种数比率(%)圆口纲80.2软骨鱼纲2347.1硬骨鱼纲280685.0两栖纲1<0.1爬行纲240.7鸟纲1835.5哺乳纲(兽纲)461.4合计3302100.0中国现存海洋脊椎动物鱼类鱼类原口纲软骨鱼纲硬骨鱼纲爬行类爬行纲两栖类两栖纲海兽哺乳纲海鸟鸟纲海洋脊椎动物纲的名称种数比率(%)圆口纲80.2软骨鱼纲23海洋鱼类

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呼吸器官为鳃,以鳍运动;大多数种类的体表被有鳞片;体内一般具有鳔,属变温动物。海洋鱼类包括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海洋鱼类的多样性

根据分类学可分为: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纲;根据海洋鱼类的适温性,可分为暖水种、暖温种和冷温种;按海洋鱼类生活方式的不同,体型可分为7种;海洋鱼类的多样性根据分类学可分为:圆口纲、软骨鱼纲和硬骨鱼海洋鱼类体型鱼雷型球型纵扁型带型箭型侧扁型蛇型海洋鱼类体型鱼雷型箭型海洋爬行动物种类较少,代表品种:海龟、海蛇等;海龟:《药典》中已有玳瑁和海龟鳞板入药记载;海蛇:《本草纲目拾遗》有海蛇入药记载;含有大量活性成分,包括蛋白酶类、神经毒素等,有望被开发成抗肿瘤及心血管治疗药物。海洋爬行动物种类较少,代表品种:海龟、海蛇等;海洋两栖动物种类少,中国海域目前仅发现海陆蛙一种;海洋两栖动物种类少,中国海域目前仅发现海陆蛙一种;海洋鸟类代表品种:企鹅、信天翁等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观赏;改善生态环境中的磷循环,调节土壤中N、P和K的比例。海洋鸟类代表品种:企鹅、信天翁等海洋哺乳动物也称海兽,身体流线形,前肢特化为鳍状;胎生、哺乳、肺呼吸、体温恒定。分类:鲸目鳍脚目海牛目海洋哺乳动物也称海兽,身体流线形,前肢特化为鳍状;鲸目水栖生活,体形似鱼;皮肤裸露,皮下脂肪肥厚;前肢鳍状,适于游泳,后肢退化,有尾鳍;回声定位能力;鼻孔1~2个,位于头顶(喷水孔)——鲸类的重要特征;鲸目水栖生活,体形似鱼;鳍脚目营半水栖生活;体形似陆兽,体表密被短毛;头圆,颈短,四肢呈鳍状,趾(指)间有蹼;前肢起平衡作用,后肢是主要游泳器官;有声通讯和回声定位能力;如:海豹、海狮、海狗等。鳍脚目营半水栖生活;海牛目水栖,体呈纺锤形,皮厚并有稀疏的毛;头大而圆,唇大,脑不发达;眼小,视觉不佳,听觉良好;前肢特化成鳍状,适于水中游泳,后肢缺失;无背鳍,尾鳍宽大,扁平,是游泳器官;主食海藻,具有植食性动物的典型特征;行动缓慢,好群居。海牛目水栖,体呈纺锤形,皮厚并有稀疏的毛;脊索动物的利用食用传统药用活性产物研究其他基础生物学和动物演化发育研究仿生学脊索动物的利用食用食用种类海鞘纲某些大型种类海洋鱼类海洋哺乳动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高。食用种类海鞘纲某些大型种类传统药用种类脊椎动物门鱼类鲨鱼海马海龙爬行动物海龟(玳瑁)海蛇哺乳动物海狗海豹等传统药用种类脊椎动物门哺乳动物脊索动物中的活性产物尾索动物海洋鱼类哺乳动物脊索动物中的活性产物尾索动物尾索动物来源活性物质

抗肿瘤活性物质:上市药物Trabectedin(ET-743);Aplidine(phaseⅡ);DidemninB(首个进入临床的抗肿瘤海洋药物)双环肽vitilevuamide,与抑制细胞微管的聚合有关。前列腺素类似物clavirinsI和II等尾索动物来源活性物质抗肿瘤活性物质:ET-743(Trabectedin)来自于加勒比海域海鞘(Ecteinascidiaturbinata)的四氢喹啉生物碱;2007年9月,欧盟批准上市用于软组织肉瘤的治疗;用于前列腺癌、乳腺癌和儿科肿瘤治疗处于临床Ⅱ期实验ET-743(Trabectedin)来自于加勒比海域海鞘(ET-743的作用机制DNA链附近介导过氧化物生成,导致DNA链断裂和细胞凋亡;抑制多药耐药性(MDR)基因的激活,并可与微管结合,抑制DNA复制;ET-743的作用机制DNA链附近介导过氧化物生成,导致DN海鞘毒素DidemanB来源:海鞘Trididemnumsolidum活性研究:抗病毒:对DNA和和RNA

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海鞘毒素DidemanB来源:海鞘TrididemnumDidemanB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白血病细胞、上皮性卵巢癌、转移性乳腺癌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活性;临床实验已终止衍生物:Aplidine(Dehydrodidemnin)DidemanB抗肿瘤活性:海洋鱼类活性物质研究

海洋鱼类体内多种活性成分: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类,如:EPA、DHA;鲨鱼软骨素及角鲨烯等活性成分;毒素类;海洋鱼类活性物质研究海洋鱼类体内多种活性成分: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化学结构:酸性黏多糖临床应用:某些神经性头痛、神经痛、关节痛、偏头痛、动脉硬化症等;链霉素引起的听觉障碍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化学结构:硫酸软骨素来源:猪、牛、鸡、鲨鱼软骨等作用机制:提供垫衬作用,缓和行动冲击和损伤;为软骨输送氧气和营养素其他:抑制软骨酶类,防止分解或溶解降低COX-2活性,抑制炎症反应硫酸软骨素来源:猪、牛、鸡、鲨鱼软骨等硫酸软骨素的用途降血脂:心血管疾病保健关节炎症及疼痛听觉障碍、听觉困难、耳鸣症辅助治疗慢性炎症(如肾炎、肝炎、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等)抗肿瘤化妆品滴眼剂等硫酸软骨素的用途降血脂:心血管疾病保健新伐司他(AE-941)结构:500Kd以下水溶性鲨鱼软骨萃取物;作用:显著抑制血管生成,具有开发为血管过度增殖相关疾病(肿瘤、慢性炎症、银屑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黄斑退行性病变)治疗或辅助治疗药物潜力;研究现状:对非小细胞肺癌和肾癌的Ⅲ期临床研究。新伐司他(AE-941)结构:500Kd以下水溶性鲨鱼软新伐司他(AE-941)机制: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影响肿瘤增殖的营养供应;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作用,减少瘤周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抑制肿瘤迁移作用;可能诱导内皮细胞特异性凋亡和肿瘤已生成血管的降解。新伐司他(AE-941)机制:鲨鱼肝脏活性成分的研究鲨鱼再生肝组织cDNA文库的建立;鲨鱼肝再生刺激因子(sharkhepatocyteregeneratedfactor,sHRF),已完成作为抗肝炎和抗肝纤维化新药的临床前研究;鲨鱼肝脏活性成分的研究鲨鱼再生肝组织cDNA文库的建立;有毒鱼类毒素鱼类肌肉、内脏、皮肤或血液中含有毒素,毒性稳定,不易被加热或胃液破坏如河豚、刺尾鱼等棘毒鱼类体内具有毒棘和毒腺,可危及人的生命,但其毒液一般不稳定,能被加热和胃液所破坏。如:兔鲨、角鲨、银鲛、毒鲉等肉毒鱼类毒素通过生物链累积有毒鱼类毒素鱼类鱼类毒素河豚毒素(Tetrodotoxin)西加毒素鲭鱼毒素鱼类毒素河豚毒素(Tetrodotoxin)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动物中的海洋毒素;小分子非蛋白神经毒素,特异性钠离子通道抑制剂,促进细胞膜去极化,干扰神经-肌肉传导;河豚毒素tetrodotoxin存在于河豚、蝾螈、斑足蟾等河豚毒素的应用前景科研应用作为神经细胞膜药物研究的工具药;临床可能的应用: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痛、创伤及癌痛,肠胃及破伤风痉挛;止喘、镇痉、止痒和局部麻醉作用;河豚毒素的应用前景科研应用西加毒素Ciguatoxin结构:脂溶性高醚化合物来源:毒性甲藻,经食物链传递富集及生物氧化代谢,毒性加强中毒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和神经系统症状等西加毒素Ciguatoxin结构:脂溶性高醚化合物西加毒素的毒理机制胆碱酶抑制作用钠离子通道激活钙离子抑制作用等西加毒素的毒理机制胆碱酶抑制作用其他鱼肝油、EPA和DHA的提取;工业应用:鱼鳞胶、鳞光粉和鱼骨粉等,并可作为盐酸和尿素等的工业原料胶;鱼鳔胶可作为工业黏合剂或医用缝合线;发育生物学等基础研究;仿生学的研究;其他鱼肝油、EPA和DHA的提取;海洋哺乳动物的利用

观赏药用香料(“龙涎香”)仿生学食用工业用油制革海洋哺乳动物的利用观赏食用海洋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