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新技术汽车新技术2023/9/6第2页主要授课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论第二章:汽车基本构造原理第三章:现代汽车新技术第四章:汽车清洁燃料2023/8/3第2页主要授课内容第一章:汽车概论2023/9/6第3页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整体结构,了解各基本总成的作用、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国内外汽车发展的新结构、新技术,以及典型、常见汽车新技术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了解评价汽车性能的一些基本指标;了解汽车燃料,特别是现在汽油添加剂的现状及汽油添加剂对汽车内部燃烧的影响等。教学日志2023/8/3第3页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教学2023/9/6第4页参考书目王世荣,汽车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史文库,现代汽车新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2第二版郭瑞莲,汽车电控系统原理与故障分析,北京工业大出版社2010.3冯渊,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舒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桌斌,车用汽油机燃料喷射与电子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钱耀义,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皇甫鉴,现代汽车电子技术与装置,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2023/8/3第4页参考书目王世荣,汽车概论,机械工业出2023/9/6第5页第一章汽车概论第一节汽车的产生和演化第二节现代汽车电控技术发展第三节汽车的总体布置2023/8/3第5页第一章汽车概论第一节汽车的产生和演2023/9/6第6页第一节汽车的产生和演化汽车的定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定义中国:由自身装备的动力装置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而在陆地行驶的车辆美国:由本身的动力驱动,装有驾驶操纵装置的在固定轨道以外的道路或自然地面上运输客、货或牵引其他车辆的车辆日本:自身装有发动机和操纵装置的不依靠轨道或架线能在路上行驶的车辆无轨电车外形类似汽车,没有轨道,使用和汽车一样的轮胎,是在道路上空安装有输电线路,车辆上部有受电弓接触输电线获取电力驱动车辆。2023/8/3第6页第一节汽车的产生和演化汽车的定义:不2023/9/6第7页一、人类对汽车的探索以动力装置为线索: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以行走装置为线索:步行式雪橇式车轮式以时间为线索:1480年,维西的弹簧车1670年,牛顿的喷气式汽车1705年,纽可门的活塞往复式蒸汽机2023/8/3第7页一、人类对汽车的探索以动力装置为线索:2023/9/6第8页二、早期的汽车探索蒸汽汽车:世界上最初可以载人的自备动力的车辆是蒸汽汽车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法国人居纽1770年制造的蒸汽汽车,现珍藏于巴黎的国家技术及机械品博物馆世界上最早投入运行的车辆是美国人古涅1825年制造的蒸汽汽车,在相距15km的格斯特夏和切罗滕哈姆间作有规律的运输服务,单程时间45min1827年,汉考克在公共汽车的侧面写上行车路线及所经过的地名2023/8/3第8页二、早期的汽车探索蒸汽汽车:2023/9/6第9页早期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车居纽蒸汽汽车水陆两用汽车早期的公共汽车滑轮车和辐条车2023/8/3第9页早期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车居纽蒸汽汽车2023/9/6第10页锅炉汽缸居纽的蒸汽汽车时间:1769年制造人:法国人居纽用途:拉炮燃料:柴禾结构:锅炉、两个汽缸、前轮驱动时速:3.6km由于锅炉、汽缸等机件的重量都加在前轮上,方向操纵困难,只行驶了1km就发生锅炉爆炸,汽车失去控制,车仰人翻,撞坏了路边房屋,车子也损坏严重2023/8/3第10页锅炉汽缸居纽的蒸汽汽车时间:17692023/9/6第11页水陆两用车1805年,美国人艾文思首次制造了装蒸汽发动机的水陆两用汽车。这种水陆两用汽车是费城港当局为了疏通费城港,委托艾文思负责制造的,原来打算是制造疏浚船,不料船制成以后,发现作业场地不在海岸边,于是不得不考虑将这艘蒸汽船运送到有港口的地方。艾文思在船底装上了四个车轮,用船上的蒸汽发动机驱动。这样便把船运到了港。因此疏浚船成了水陆两用车。它也成为现代水陆两用汽车的鼻祖。2023/8/3第11页水陆两用车1805年,美国人艾文思首2023/9/6第12页早期英国街头的公共汽车1801年,理查德·特雷威蒂克制造了英国最早的蒸汽汽车。两年后,他又制成了形状类似公共马车的蒸汽汽车。这辆公共汽车能乘坐8个人,创造了在平路上时速为9.6km/h,坡道上时速为6.4km/h的世界纪录。2023/8/3第12页早期英国街头的公共汽车1801年,理2023/9/6第13页人类对车辆的探索1420年,有人制造出了一种滑轮车。人坐在车内,借用人力使绳子不停地转动滑轮。车虽然走了起来,但由于人力有限,这辆车的速度就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比步行还要慢。1649年,德国一个钟表匠汉斯·郝丘,制造了一台发条式的汽车。但是这台发条车的速度不到1.6km/h,而且每前进230m,就必须把钢制发条卷紧一次,这个工作的强度太大了,所以发条车也没有能够得到发展。2023/8/3第13页人类对车辆的探索1420年,有人制造2023/9/6第14页蒸汽汽车早期的状况蒸汽汽车在当时被称为无马马车,显然对马车运输业产生了威胁,因而引起了马车业主们的反对蒸汽汽车笨重,操作不便,在车辆数增加的同时,交通事故和锅炉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锅炉燃烧所排出的煤灰、黑烟对沿街住户和行人造成危害,也引起市民们的不满2023/8/3第14页蒸汽汽车早期的状况蒸汽汽车在当时被称2023/9/6第15页早期的交通状况1865年英国制定了著名的“红旗法规”红旗法规:规定蒸汽汽车必须有两人以上参加驾驶,车前方约55m处必须有人高举红旗或红灯开路,示意车马、行人避让,车速限制为郊外6.4km/h,市区3.2km/h1839年,古特夷提出的加硫橡胶1845年,汤姆逊发明了充气轮胎19世纪末,燃料由煤转为使用石油以上条件均导致车速不断提高2023/8/3第15页早期的交通状况1865年英国制定了著2023/9/6第16页电动汽车最早的电动汽车:1873年英国戴维森制造的四轮卡车美国的爱迪生、福特等都对电动汽车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快速发展时期:19世纪90年代,1898年哥伦比亚电气公司生产了500辆电动汽车最高车速:法国的杰那茨驾驶的电动车创造了时速105km/h的最高车速2023/8/3第16页电动汽车最早的电动汽车:1873年英2023/9/6第17页内燃机汽车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蒸汽汽车的缺点:给水繁琐启动时间太长:起动一次21个步骤、45min安全性差公害明显电动汽车的缺点:续驶里程太短:80km/次蓄电池体积和质量太大故车内空间太小蓄电池成本太高2023/8/3第17页内燃机汽车登上历史舞台的必然蒸汽汽车2023/9/6第18页三、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近代汽车的诞生:(发动机的发展)蒸汽机的缺陷促使人们寻求更好的动力装置1838年,英国人巴尼特研制了两冲程煤气机1862年,法国人罗切斯提出四冲程发动机循环理论并取得专利1876年,德国人奥托运用循环理论试制了第一台活塞与曲柄相组合,将煤气和空气混合气经压缩冲程后再点燃的往复活塞式四冲程内燃机(现代内燃机的前身)为了纪念奥托人们称这种循环为奥托循环2023/8/3第18页三、近代汽车的诞生与技术发展近代汽车2023/9/6第19页近代汽车汽油机诞生的条件:石油的开发使用汽油气化性好的特点奥托四冲程煤气机原理梅巴克关于汽化器(化油器)的设想近代汽车:本茨一号汽车戴姆勒一号汽车2023/8/3第19页近代汽车汽油机诞生的条件:2023/9/6第20页奔驰一号汽车-----汽车诞生1885年德国人本茨研制的单杠两冲程汽油机装在一辆三轮车上,是近代车的原形特点:火花点火、水冷、后驱、前轮转向现存于慕尼黑科学博物馆2023/8/3第20页奔驰一号汽车-----汽车诞生1882023/9/6第21页卡尔.本茨的第一辆汽车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后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2023/8/3第21页卡尔.本茨的第一辆汽车德国曼海姆专利2023/9/6第22页戴姆勒一号车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研制的四轮汽车也有人把1886年作为汽车诞生年这辆车被世人公认为是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发动机驱动的四轮汽车排量:0.46L转速:650r/h车速:18km/h2023/8/3第22页戴姆勒一号车1886年德国人戴姆勒研2023/9/6第23页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初的车辆:蒸汽汽车:销量最大、总体性能稳定电动汽车:电池驱动、有线电车有轨电车1882年首先出现在德国1923年,英国造出了第一辆无轨电车内燃机汽车:逐渐完善1901年,迈巴赫发明了蜂窝状的冷却水箱1917年,凯迪拉克公司研制了电起动器1929年,凯迪拉克公司研制了同步器2023/8/3第23页汽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20世纪初的车辆2023/9/6第24页汽车技术的发展(续)1914年,鼓式制动器诞生1921年,美国的杜森伯格公司研制了液力助力器2023/8/3第24页汽车技术的发展(续)1914年,鼓式2023/9/6第25页汽车技术的发展(续)汽车轮胎的发展:实心木轮辐条式铁质轮胎外套实心橡胶轮充气轮胎(法国的米舍兰兄弟发明)可拆卸式车轮钢丝轮胎公路的发展:碎石和土路沥青路面1910年英国成立“公路署”负责修筑沥青公路1914年开始出现水泥公路1924年意大利首先建造了高速公路1942年德国修建了现代标准的高速公路2023/8/3第25页汽车技术的发展(续)汽车轮胎的发展:2023/9/6第26页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汽车大量生产的新纪元:1901年美国人奥德尔生产和销售了425辆奥斯莫比尔牌轿车,1905年达6500辆汽车生产流水线的诞生:1913年,福特首先发明了科学设计的汽车流水生产线大大地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并且很快被其他汽车厂商效仿福特T型车:从1908年到1927年生产了1500万辆,创下了当时的世界纪录2023/8/3第26页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汽车大量生产的新2023/9/6第27页福特T型车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成统一规格,实现了总成互换,流水生产线,效率大幅度提高,成本低,价格便宜,广为流行2023/8/3第27页福特T型车T型车的各种零件被首次设计2023/9/6第28页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甲壳虫:20世纪60年代德国的甲壳虫式轿车的问世使经济性家庭轿车达到一个新的销售高潮为了实现批量销售产生的汽车新技术:1927年以前汽车技术集中在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这类基本问题上,例如:前轮因转向而没有装设制动装置1905年开发的带钥匙的点火开关1911年发明了自动起动机等等2023/8/3第28页汽车的大量生产和销售甲壳虫:20世纪2023/9/6第29页汽车的美观和舒适性发展时期车身的发展:从人们追求外形、色彩以及乘坐舒适性的角度出发,车体的整体性和刚度增强,发展过程如下:无马马车:汽车车身及马车车身福特A型车:在坐席前设一块挡风板箱型汽车:整体上是四方形,形式箱子流线型汽车:随着车速的提高,空气动力学应用到汽车车身的设计当中船型汽车:考虑到机械工程学和流体力学2023/8/3第29页汽车的美观和舒适性发展时期车身的发展2023/9/6第30页福特A型车1928年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靡一时的福特T型车2023/8/3第30页福特A型车1928年福特A型车取代了2023/9/6第31页环保性能发展期污染量:在美国车辆排放物占大气污染物总量的55%污染物:CO、NOx、HC、PM颗粒等排放法规:最早立法的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改善排放措施:曲轴箱强制通风(PCV)、废气再循环系统(EGR)、排气三元催化系统、分层燃烧系统、稀混合气燃烧系统2023/8/3第31页环保性能发展期污染量:在美国车辆排放2023/9/6第32页汽车的排放污染与控制废气再循环(EGR)系统三元催化转换器燃油蒸气排放控制(EVAP)系统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2023/8/3第32页汽车的排放污染与控制废气再循环(EG2023/9/6第33页柴油机排放法规进程排放法规日趋严格:2023/8/3第33页柴油机排放法规进程排放法规日趋严格:2023/9/6第34页节能、安全性的发展期节能:从降低风阻的角度出发,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车身结构(鱼型、流线型)结构:日本、欧洲的小排量汽车逐步兴起其它能源:甲醇、乙醇、液化石油气等安全性措施:安全带、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可吸收能量的转向柱、可吸能的前后保险杠、安全挡风玻璃、软化仪表板安全方面的热门课题:汽车碰撞试验和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2023/8/3第34页节能、安全性的发展期节能:从降低风阻2023/9/6第35页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子装置的应用:改善了排气污染、节约能耗、提高舒适性常见电子装置:电子燃油系统、自动变速箱、汽车电子管理系统、车载电子设备、汽车故障诊断系统等计算机的应用:汽车的设计采用CAD、CAM等,通过计算机的仿真与计算进行方案优化,使各部分构件的设计更合理,材料利用率更高,汽车进一步轻量化,性能进一步提高2023/8/3第35页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子装置的2023/9/6第36页节省能源保护环境安全性舒适性智能性一.汽车电子控制的必要性汽车数量的发展带来以下要求:
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汽车所处的实际工况相应进行实时控制。第二节现代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年2023/8/3第36页节省能源一.汽车电子控制的必要性2023/9/6第37页柴油机排放法规进程排放法规日趋严格:2023/8/3第37页柴油机排放法规进程排放法规日趋严格:2023/9/6第38页减少汽车修复时间节油减少空气污染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乘坐舒适性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点:2023/8/3第38页减少汽车修复时间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2023/9/6第39页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1974年以前特征:初级阶段产品:汽车收音机、交流发电机、电子点火器等;第二阶段:1974年~1982年特征:迅速发展阶段(模拟集成电路、16位单片机)产品:EFI、EPS、ECT、ABS、SRS第三阶段:1982年~1990年特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日趋成熟阶段产品:动力总成集中控制系统、整车集中控制第四阶段:1990年~今特征: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向智能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产品:汽车通讯与导航、汽车总线2023/8/3第39页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第一2023/9/6第40页发展趋势新技术:传感器技术微处理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数据传输载体方面的电子新技术应用汽车车载电子网络2023/8/3第40页发展趋势新技术:2023/9/6第41页燃烧技术后处理技术燃料技术
可变机构电子控制材料反应化学改变性质添加剂模拟测量实验催化化学改变性质发动机研究开发的三个技术方面发动机的热平衡问题泵汽损失15%10%机械损失20%冷却损失25%排气损失有用部分30%
消耗部分70%1.发动机的电子控制三.汽车发展中的新技术2023/8/3第41页燃烧技术后处理技术燃料技术2023/9/6第42页车用计算机对发动机的控制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对供油系统(喷油量、喷油定时、燃油停供、燃油泵等)、点火系(点火提前角、触点闭合角、爆震等),以及对进气、怠速、排放等的控制。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输入信号由转速、温度、压力、流量、废气含氧量、爆震等多种传感器提供。计算机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分析、修正后,输出一系列指令,通过执行器实现对发动机可燃气混合比、点火正时、怠速、爆震、增压、废气净化等的自动控制。2023/8/3第42页1)汽油机供油及点火的控制技术
控制目标:空燃比、点火时间、怠速1)汽油机供油及点火的控制技术2023/9/6第44页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统优点
1)能根据发动机工况的变化供给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
2)供入各气缸内的混合气,其空燃比相同,数量相等;
3)由于进气管道中没有狭窄的喉管,因此进气阻力小;充气性能好。
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2023/8/3第44页汽油喷射式燃油供给系统优点动力性经济2023/9/6第45页2023/8/3第45页2023/9/6第46页2023/8/3第46页2023/9/6第47页1
提高次级电压,改善发动机高速时的点火性能。3
大大减轻了点火系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电子点火系统优点
点燃较稀的混合气,从而有利于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气净化性能。22023/8/3第47页1提高次级电压,改善发动机高速时2023/9/6第48页2)EGR控制
有效的降低NOx排放2023/8/3第48页2)EGR控制
2023/9/6第49页ECU控制的开环控制EGR系统工作过程2023/8/3第49页ECU控制的开环控制EGR系统工作过2023/9/6第50页3)电控废气涡轮增压系统2023/8/3第50页3)电控废气涡轮增压系统2023/9/6第51页3)电控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原理2023/8/3第51页3)电控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原理2023/9/6第52页德国FEV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机构福特ECV无凸轮电控液压可变配气机构4)可变配气相位机构无凸轮结构2023/8/3第52页德国FEV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机构福特2023/9/6第53页气门机构由无气门垫片型挺杆VVT-i系统组成链张紧器凸轮轴正时齿轮总成No.2凸轮轴凸轮轴凸轮轴正时链齿轮气门挺杆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ValveTiming
2023/8/3第53页气门机构由无气门垫片型挺杆VVT-i2023/9/6第54页2023/8/3第54页2023/9/6第55页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VTEC中凸轮升程最大,次凸轮升程最小。主凸轮的形状适合发动机低速时单气门工作的配气相位要求;中凸轮的形状适合发动机高速时双进气门工作的配气相位要求。2023/8/3第55页可变配气相位控制系统VTEC中凸轮升2023/9/6第56页丰田的VVT-i发动机
2023/8/3第56页丰田的VVT-i发动机2023/9/6第57页本田的i-VTEC发动机
2023/8/3第57页本田的i-VTEC发动机5)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DFI)5)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DFI)2023/9/6第59页实验学院缸内直喷式汽油机(GDI)经电控系统,进气冲程开始第一次喷油,形成稀薄均质混合物,第二次喷油在压缩上死点前形成混合气分层供给,然后点火燃烧。优点:改善冷起动HC和Co排放;降低PM排放;抑制爆震。2023/8/3第59页实验学院缸内直喷式汽油机(GDI)经6)进气电子控制技术ACIS(谐振控制进气系统):改变进气歧管的有效长度,提高从低速到高速的所有转速范围内的动力性。6)进气电子控制技术ACIS(谐振控制进气系统):改变进气歧2023/9/6第61页
当发动机中、低速运转时,电脑发出指令,转换阀控制机构关闭转换阀,此时空气沿着左图箭头所示的路径,经过细而长的进气歧管进入气缸,使进气增多;当发动机高转速时,转换阀开启,空气沿右上角图中箭头所示的路径,经过粗而短的进气歧管进入气缸,使进气增多。2023/8/3第61页当发动机中、低速运转时,电脑发7)排气噪声有源控制参考信号传感器发动机排气系ECU次级源误差传感器原理:声波的同幅反相对消优点:简化了排气管内部结构、提高了发动机的功率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动机排气系的高温、废气气流对传感器及执行器的直接损害;7)排气噪声有源控制参考信号ECU次级源误差传感器原理:声波1)自动变速器电控有级式变速2.底盘系统电子控制技术1)自动变速器电控有级式变速2.底盘系统电子控制技术2)安全制动的电子控制(ABS)2)安全制动的电子控制(ABS)2023/9/6第65页2023/8/3第65页2023/9/6第66页2023/8/3第66页2023/9/6第67页2023/8/3第67页2023/9/6第68页2023/8/3第68页2023/9/6第69页3)自动油压悬挂系统
2023/8/3第69页3)自动油压悬挂系统
2023/9/6第70页3.汽车空调的电子控制2023/8/3第70页3.汽车空调的电子控制2023/9/6第71页4.汽车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SRS)SRS控制电路2023/8/3第71页4.汽车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SRS)2023/9/6第72页汽车智能运输系统:由人、车辆、道路和信息组成汽车智能运输系统的功能5.汽车的电子通信系统2023/8/3第72页汽车智能运输系统:汽车智能运输系统的2023/9/6第73页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地下停车场车站公交优先系统交通管制中心交通支援系统2023/8/3第73页信息服务系统交通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2023/9/6第74页汽车GPS导航系统
2023/8/3第74页汽车GPS导航系统2023/9/6第75页
汽车导驶系统信息装置的控制汽车导驶系统(又称汽车导向行驶系统)是指通过汽车内的导驶信息装置显示地图、汽车位置、运动轨迹、目的地方向和距离等,从而为引导汽车行驶提供大量信息的系统。该系统作用:可在城市或公路网范围内,定向选择最佳行驶路线;能在屏幕上显示地图,表示汽车行驶中的位置,以及到达目的地的方向和距离;如与交通信息系统相结合,能提供交通动态情况;还可以提供天气预报等信息。2023/8/3第75页汽车导驶系统信息装置的控制汽车2023/9/6第76页总线(BUS)是构成计算机各系统的骨架,是在各个功能部件之间设置的公共信息传输线。借助总线将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连接起来,以实现传送地址、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操作。采用总线结构,可以大夫减少信息传送线的数量,便于实现系统积木化,增加系统灵活性。因此,总线方式已为近代计算机所普遍采用。6.车内CAN总线2023/8/3第76页总线(BUS)是构成计算机各系统的骨2023/9/6第77页6.车内CAN总线GDI--HPDI,LPDICVT(ContinuosuslyVariableTransmission2023/8/3第77页6.车内CAN总线GDI--HPDI2023/9/6第78页1、代用燃料甲醇、乙醇、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2、电动汽车电池+电机=动力源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7.清洁汽车技术
2023/8/3第78页1、代用燃料纯电动7.清洁汽车技术
2023/9/6第79页纯电动基本结构2023/8/3第79页纯电动基本结构2023/9/6第80页纯电动控制系统2023/8/3第80页纯电动控制系统2023/9/6第81页混和动力车基本结构2023/8/3第81页混和动力车基本结构2023/9/6第82页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反应机理:
阳极:
阴极:
电池总反应:
燃料电池: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它平时将燃料(如氢气、甲醇等)和氧化剂(如氧气)分别作为电池两极;2023/8/3第82页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反应机理:
阳极2023/9/6第83页2023/8/3第83页2023/9/6第84页第三节汽车的总体布置概况汽车动力装置底盘车身及其附件电器设备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发动机启动系统发动机点火系统汽车照明、信号系统汽车控制设备2023/8/3第84页第三节汽车的总体布置概况汽车动力2023/9/6第85页汽车的驱动型式汽车的驱动型式:即汽车动力传动系的布置型式(发动机、驱动桥和车身的相互关系),对整车的性能、外形及内部尺寸、重量、轴荷分配、制造成本及维修保养等方面均产生重要影响2023/8/3第85页汽车的驱动型式汽车的驱动型式:即汽车2023/9/6第86页汽车的总体布置分类轿车的总体布置分类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货车的总体布置分类平头式、短头式、长头式客车的总体布置分类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2023/8/3第86页汽车的总体布置分类轿车的总体布置分类2023/9/6第87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ront—engineFront—drive,简称FF)这是轿车(含微型、经济型汽车)上比较盛行的驱动型式,但货车和大客车基本上不采用该型式。前置前驱轿车的布局一般都是将发动机横向布置,与设计紧凑的变速驱动桥相连。2023/8/3第87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023/9/6第88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023/8/3第88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023/9/6第89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023/8/3第89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2023/9/6第90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优点1.省略传动轴装置,减轻了车重,结构比较紧凑;2.有效地利用了发动机室的空间,驾驶室内空间较为宽敞,并有利于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适性;3.发动机靠近驱动轮,动力传递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4.发动机等总成前置,增加前轴的负荷,提高了轿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简化了后悬架系统;6.在积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驶时,靠前轮牵拉车身,有利于保证方向稳定性。2023/8/3第90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优点1.省略2023/9/6第91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缺点1、前桥负荷比后桥较重2、前桥既是转向桥,又是驱动桥,结构及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维修保养困难3、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4、上坡行驶时因驱动轮上附着力减少,汽车爬坡能力降低5、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发动机及其附件损伤较大,维修费用高2023/8/3第91页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缺点1、前桥负荷2023/9/6第92页采用前轮前驱的车型国产车:Audi100Santana2000JettaCA7220BulckPassat富康夏利返回2023/8/3第92页采用前轮前驱的车型国产车:返回2023/9/6第93页2023/8/3第93页2023/9/6第94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ont—engineRear—drive,简称FR)这是一种最传统的驱动型式。国内外大多数货车(含皮卡)、部分轿车(尤其是高级轿车)和部分客车都采用这种驱动型式前置前驱由于客厢较长,乘坐空间宽敞,行驶平稳,故在中高级轿车上应用较广但采用该型式的小型车很少2023/8/3第94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2023/9/6第95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2023/8/3第95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2023/9/6第96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2023/8/3第96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2023/9/6第97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优点1.在良好的路面上启动、加速或爬坡时,驱动轮的负荷增大(即驱动轮的附着压力增大),其牵引性能比前置前驱型式优越2.轴荷分配比较均匀,因而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并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3.发动机、离合器和变速器等总成临近驾驶室,简化了操纵机构的布置4.转向轮是从动轮,转向机构结构简单、便于维修2023/8/3第97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优点1.在良好的2023/9/6第98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缺点①由于采用传动轴装置,不仅增加车重,同时降低动力传动系的传动效率,影响了燃油经济性②纵置发动机、变速器和传动轴等总成的布置,使驾驶室空间减小,影响乘坐舒适性;同时,地板高度的降低也受到限制③在雪地或易滑路面上启动加速时,后轮推动车身,易发生摆尾现象返回2023/8/3第98页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缺点①由于采用传2023/9/6第99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ear—engineRear—drive,简称RR)是目前大、中型客车流行的布置型式少数微型或普及型轿车也采用该型式货车很少采用该型式2023/8/3第99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发动机后置后轮驱2023/9/6第100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优点1.重量集中于汽车的后部,发动机距驱动轴很近,因而驱动轮负荷大,启动加速时牵引力大,且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2.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车厢内的面积利用率高3.易于将发动机与车厢隔开,减少车厢内的振动和噪声,乘坐舒适性良好4.可在地板下设置容积很大的行李仓2023/8/3第100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优点1.重量集中2023/9/6第101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缺点①前轮附着力小,高速时转向不稳定,影响了操纵稳定性②水箱布置困难,不利于发动机的散热③发动机防尘困难④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总成远离驾驶员,远程操纵机构的布置较复杂⑤故障不宜及时判别,维修保养困难
2023/8/3第101页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缺点①前轮附着力2023/9/6第102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2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3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3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4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4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5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5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6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6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7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8/3第107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2023/9/6第108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返回2023/8/3第108页轿车基本构造及布置图返回2023/9/6第109页客车--前置后驱的优点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结构简单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冷却效果好冬季在散热器罩前部蒙以保护棉被,能保护发动机的保温条件发动机出现故障时司机容易发现2023/8/3第109页客车--前置后驱的优点动力总成操纵2023/9/6第110页客车--前置后驱的缺点发动机凸起在地板表面上部,车厢利用率差由于传动轴从地板下面通过,致使地板平面离地面较高,乘客上下车不方便传动轴长度长发动机的噪声、气味和热量易于传入车厢内隔绝发动机震动困难,影响乘坐的舒适性返回2023/8/3第110页客车--前置后驱的缺点发动机凸起在2023/9/6第111页客车—后置后驱的优、缺点优点: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噪声、气味、热量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布合理、车厢面积利用率高,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较小作为长途客车时,下部可以作为行李舱作为城市公交时,可以降低地板高度缺点:发动机冷却条件不好,必须采用冷却效果强的散热器;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返回2023/8/3第111页客车—后置后驱的优、缺点优点:返回2023/9/6第112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客车发动机中置后驱:即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iddle—engineRear—drive,简称MR)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型式某些大、中型客车也采用该型式采用该型式的货车很少2023/8/3第112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客车发动机中置2023/9/6第113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优点1.可获得最佳的轴荷分配,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较好2.发动机临近驱动桥,传动轴短,从而减轻车重,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3.重量集中,车身平摆方向的惯性力矩小,转弯时,转向盘操作灵敏,机动性好4.车厢内部面积利用最好,座椅布置不会受发动机的限制车内噪音小2023/8/3第113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优点1.可获得2023/9/6第114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缺点1.发动机需要特殊设计,水平对置式的2.远程操纵机构复杂,维修保养不便3.地板高度难于降低4.冷却和防尘不易2023/8/3第114页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的缺点1.发动机2023/9/6第115页越野车--发动机全轮驱动全轮驱动全轮驱动(Full—wheel—drive,简称nWD)通常是将发动机前置,在变速器后装有分动器以便将动力分别输送到所有车轮上;为了有效地避免车轮滑动,除装有轮间差速器外,还配有轴间差速器。该型式主要用于吉普车和越野车,但是最近也有很多轿车采用了全轮驱动型式。通常,二车桥汽车的全轮驱动型式称为四轮驱动(4wD),有三车桥的全轮驱动型式称为六轮驱动(6WD),以此类推2023/8/3第115页越野车--发动机全轮驱动全轮驱动2023/9/6第116页越野车--发动机全轮驱动优缺点优点:①由于全轮汽车可以利用汽车的全部重量作为附着压力,从而使附着力显著增加,即扩展了牵引力极限②可以将发动机的动力分别传至各个车轮,即减少了每一驱动轮的驱动力负担,因而能够保证在不超过轮胎摩擦极限(不发生车轮打滑)的情况下,将足够的动力传至路面,使汽车具有很强的越野能力③轮胎的磨损均一,有利于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缺点:①传动系统长,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维修保养困难;②噪音大,车辆重,且驱动力传递效率低、油耗大,即燃油经济性不好2023/8/3第116页越野车--发动机全轮驱动优缺点优点2023/9/6第117页本节作业简述汽车的总体构造:各大系统和总成。简述汽车布置形式的类型,分别说明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023/8/3第117页本节作业简述汽车的总体构造:各大系2023/9/6第118页第二章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第一节内燃机的构造与原理第二节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2023/8/3第118页第二章汽车基本构造与原理第一节2023/9/6第119页第一节内燃机工作原理及构造一、内燃机基本结构二、内燃机基本术语三、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四、二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五、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六、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作业2023/8/3第119页第一节内燃机工作原理及构造一、2023/9/6第120页一、内燃机基本结构气缸活塞连杆气缸盖气门凸轮轴曲轴返回2023/8/3第120页一、内燃机基本结构气缸返回2023/9/6第121页二、内燃机的基本术语工作循环气缸工作容积内燃机排量燃烧室容积气缸总容积压缩比返回2023/8/3第121页二、内燃机的基本术语工作循环返回2023/9/6第122页气缸工作容积定义:上、下止点间所包容的气缸容积符号:VS公式:式中:D----气缸直径mmS----活塞行程mm返回2023/8/3第122页气缸工作容积定义:上、下止点间所包2023/9/6第123页内燃机排量定义: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符号:VL公式:式中:i----气缸数
VS---气缸工作容积L返回2023/8/3第123页内燃机排量定义: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2023/9/6第124页燃烧室容积和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面以上气缸盖底面以下所形成的空间成为燃烧室,其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符号:VC气缸总容积: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称为气缸总容积。符号:Va
公式:返回2023/8/3第124页燃烧室容积和气缸总容积燃烧室容积:2023/9/6第125页压缩比定义: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符号:ε公式:返回2023/8/3第125页压缩比定义: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2023/9/6第126页三、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进气行程压缩行程作功行程排气行程工作过程柴油机返回2023/8/3第126页三、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进气行程2023/9/6第127页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活塞在移动过程中,气缸容积增大,气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可燃气体被吸入气缸。返回2023/8/3第127页进气行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2023/9/6第128页压缩行程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返回2023/8/3第128页压缩行程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2023/9/6第129页作功行程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在这一行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从上止点运行到下止点。返回2023/8/3第129页作功行程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2023/9/6第130页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打开,进气门仍然关闭,曲轴通过连杆带动活塞右下止点移到上止点,靠废气的残余压力和活塞的推动下,经排气门排出气缸。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行程结束。返回2023/8/3第130页排气行程排气行程开始,排气门打开,2023/9/6第131页汽油机工作过程演示返回2023/8/3第131页汽油机工作过程演示返回2023/9/6第132页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同样包括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进气行程:被吸入气缸的是纯空气压缩行程:柴油机压缩比较大作功行程:压缩终了时喷油器将柴油喷入燃烧室,柴油自行燃烧。排气行程:与汽油机相同返回2023/8/3第132页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柴油机的2023/9/6第133页四、二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第一行程第二行程工作过程返回2023/8/3第133页四、二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第一2023/9/6第134页五、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两大机构五大系统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返回我们看一下发动机的装配过程2023/8/3第134页五、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发动机两大机2023/9/6第135页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返回2023/8/3第135页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2023/9/6第136页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返回2023/8/3第136页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2023/9/6第137页供给系统返回2023/8/3第137页供给系统返回2023/9/6第138页冷却系统冷却系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冷却系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返回2023/8/3第138页冷却系统冷却系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2023/9/6第139页润滑系统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返回2023/8/3第139页润滑系统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2023/9/6第140页点火系统点火系功用是在压缩行程终了时准确点火点火系统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返回2023/8/3第140页点火系统点火系功用是在压缩行程终了2023/9/6第141页起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返回2023/8/3第141页起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2023/9/6第142页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返回2023/8/3第142页发动机的装配过程返回2023/9/6第143页六、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其他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发动机转速平均有效压力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返回本节作业题2023/8/3第143页六、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动2023/9/6第144页有效转矩定义: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符号:Te单位:N.m有效功:有效转矩与曲轴角位移的乘积即为发动机对外输出的有效功返回2023/8/3第144页有效转矩定义:发动机对外输出的转矩2023/9/6第145页有效功率定义: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输出的有效功称为有效功率符号:Pe单位:KW大小:有效转矩与曲轴角速度的乘积公式:返回2023/8/3第145页有效功率定义: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对外2023/9/6第146页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回转数称为发动机转速表示符号:n单位:r/min标定转速:发动机产品标牌上的有效功率及其相应的转速分别称为标定功率和标定转速返回2023/8/3第146页发动机转速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曲轴每2023/9/6第147页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有效功率称为平均有效压力表示符号:Pme单位:MPa评价方法:平均有效压力越大,发动机的作功能力越强返回2023/8/3第147页平均有效压力平均有效压力:单位气缸2023/9/6第148页有效热效率有效热效率: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有效功率的百分数称为有效热效率符号:ηe评价方法:为了获得一定数量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越少,有效热效率越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越好返回2023/8/3第148页有效热效率有效热效率:燃料燃烧所产2023/9/6第149页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率所消耗的燃油量称为有效燃油消耗率表示符号:b
e单位:g/(kW.h)公式:
B—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油量Pe—发动机的有效功率返回2023/8/3第149页有效燃油消耗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2023/9/6第150页作业题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发动机通常有哪些机构和系统组成?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CA488型四冲程汽油机有四个气缸,气缸直径88mm,活塞行程92mm,压缩比为8,试计算其气缸工作容积、燃烧室容积和发动机排量。2023/8/3第150页作业题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发动机通常有2023/9/6第151页第5节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车轮2023/8/3第151页第5节汽车底盘构造与原理发动机离2023/9/6第152页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概况底盘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2023/8/3第152页汽车底盘的总体布置概况底盘传动系统2023/9/6第153页汽车底盘总体布置图2023/8/3第153页汽车底盘总体布置图2023/9/6第154页传动系统作用:将发动机动力传给驱动轮,并与发动机配合,保证汽车在不同条件下能正常行驶。功能:减速增扭、变速、使汽车倒驶、中断动力传递、使两侧驱动轮差速旋转组成: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2023/8/3第154页传动系统作用:将发动机动力传给驱动2023/9/6第155页汽车的传动系布置示意图2023/8/3第155页汽车的传动系布置示意图2023/9/6第156页汽车的传动系布置图---液力传动2023/8/3第156页汽车的传动系布置图---液力传动2023/9/6第157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8/3第157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9/6第158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8/3第158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9/6第159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8/3第159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全驱动)2023/9/6第160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2023/8/3第160页汽车传动系统布置图2023/9/6第161页离合器位置: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功用:驾驶员根据需要,通过离合器踏板操作离合器,使发动机与变速器暂时分离和逐渐结合,以切断或传递发动机输往变速器的动力2023/8/3第161页离合器位置:装在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2023/9/6第162页离合器构造飞轮摩擦片压盘离合器壳体2023/8/3第162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低空经济太空级材料2025:航空航天应用挑战前景研究创新展望报告
- 中国蚝壳粉项目创业计划书
- 太原市人民医院生长因子临床应用考核
- 中国复合绝缘子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国正面银浆项目投资计划书
- 大同市中医院图像引导放疗考核
- 2025年下半年广东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第二次引进急需专业人才7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港口物流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下半年广东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人民政府招聘4人重点基础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精选四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网络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真题含答案
- 水分测定原始记录表
-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5套综合测试题带答案
- 2022年助产人员培训计划
- 交通警察大队选定车辆、痕迹类检验鉴定服务机构项目合同书
- 起重机轨道修理方案
- Jinan Vantage-碳碳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简介
- 办公室七大浪费管理手册
- 轴类零件实用工艺工序卡片
- 脑血管造影(DSA)知情同意书
- 菱形销尺寸设计规范及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