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训练:09天气与气候_第1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训练:09天气与气候_第2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训练:09天气与气候_第3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训练:09天气与气候_第4页
2021年中考浙教版科学(真题重组)实验题题型训练:训练:09天气与气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09天气与气候

一、实验探究题

1.(2019•杭州)由于家蚕对许多有毒有害气体非常敏感,养蚕业长期以来形成了蚕室内禁止使用蚊香类产品

的习惯。如何使家蚕饲养人员避免蚊子叮咬成了小金研究的课题

(1)驱蚊液

小金选取了4种不同成分的驱蚊液,根据其使用方法和药效作用方式,以清水为空白对照测定其对家蚕的毒

性。数据如下:

样品编号2龄蚕成活率(%)3龄蚕成活率(%)4龄蚕成活率(%)

186.6790.0090.00

290.0093.3393.33

383.3386.8790.00

476.6780.0083.33

清水90.0093.3396.67

(注:蚕卵刚孵化出来称为蚁蚕。蚁蚕蜕皮后称为2龄蚕,以后每蜕皮一次就增加1龄,)

①根据上述实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写出一条即可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建议饲养人员最好使用哪一编号的驱蚊液,并阐述理由

(2)灭蚊灯

如图所示为该灭蚊灯原理示意图,当风扇转动时,靠进风口的蚊子会被吸入灭蚊灯内,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为何

蚊子会被吸入灯内

(3)防蛟衣

如果没有配备上述设备,为防止蚊子叮咬,饲养人员也可通过穿着较厚的长袖衣裤进入蚕室,从传染病防治角

度来看,这可防止蚊子传插―

A.感冒

B.细菌性痢疾

C.狂犬病

D.疟疾

2.(2019•金华)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

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

供水。

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4/5的水,留下1/5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20°(:的

恒温室内,用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1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

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流水速度(毫升/分)

▼进气速度(亳升/分)

换用25C、30℃、35℃、45c的湿毛巾重复试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

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A,B,C,D四点,其中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3)【实验预测】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乙瓶子外部,1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践应用】小丽和拓展小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o

3.(2018•温州)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

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间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利用电风扇、

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风扇的开关,调节档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

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

②改变迎角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

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马迎角的关系"如图乙。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如何操作可以模拟飞机不同

的飞行速度?

(3)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若某飞机以500

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而以800千米/时做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

(。1、。2均小于15°)o请比较。1、。2的大小关系:。

4.(2018•衢州)阅读材料: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

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

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

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

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

关就问题曲闻答支挣者反对者

笛卡尔所有里皿士多德学派

大名压力支尊水律枚

幢新卡罗u瓦尔

罗贝瓦尔图有工里士多德学学、45卡尔、

水根柱上方存在具空

*义¥副利略、或布斯

(1)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

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

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

(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

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

(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

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

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

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5.(2016•缙云)如图所示为小明自制的风力板,a板为迎风板,其迎风面承受风力,b板为压重板,它水

平放置,m为压重板上的铁板(a、b板重力不计)。当压重板上铁板重力一定时,风力大到一定程度,风力

板就会倾倒。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验,在压重板上加上重力不同的铁板,制成能测风力1〜8级的8个

风力板,构成一套风力探测仪。在南风盛行的某地,小明用这套风力探测仪测定当天最强的风力。

b

(1)压重板上的铁板越重,风力板倾倒时记录的风力越

(2)在开阔地的水平地面放置风力探测仪时,小明应________<.

(3)小明确定当天最强风力的方法是。

6.(2016•宁波)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管浸入水中,充满水后用手指把一端培住,移出水面,如图甲所示

(1)B端的水不会流下来是由于受到作用.

(2)把手指移开后管内的水会怎样流动,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猜想,而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

法是.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并

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7.(2016•宁波)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

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

【实验步骤】

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

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

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1)【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

(2)【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

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的原因.

8.(2016・湖州)货车驾驶员在卸货后,把空的纸箱放在车斗里.在汽车行驶时,发现有纸箱从车斗里"飞"

了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小明同学经过思考后,进行了模拟实验:

将纸屑放在一个铁盒里,用吹风机向铁盒上方水平吹风,发现有纸屑从铁盒中"飞"出来,如图.

请回答:

(1)小明向铁盒上方吹风是模拟.

(2)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纸箱从车斗里"飞”出来的原因..

9.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索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

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

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珠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人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

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

②实脸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J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

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越大。

10.硫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空气污染。为避免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某教师对教材中“硫在空气和

【实验原理】

①B装置是燃烧匙固定在带有A导管的单塞上,硬质玻璃管透光性好,不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②c装置的广口瓶中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避免污染;

③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气体就会从左向右依次进入装置。

【实验过程】

步骤一:将硫粉放在燃烧匙上,在空气中点燃后,迅速伸入硬质玻璃管内(如图B装置),打开阀门,

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步骤二:将导管a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图A装置),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交流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并发出火焰,生成的S02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向流动的原因是;

(3)【拓展应用】

小丽同学认为,运用该装置设计原理,还能进行其它有毒气体的实验,同样能达到避免污染的目的。

于是设计了图乙实验装置,用以完成"C。

还原氧化铜”实验。

图乙D装置在实验中除了形成气体定向流动外,还有的用途是;

(4)实验时,小芳同学先打开止水夹Ki和阀门,过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11.(2010•温州)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

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

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o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

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拟实验。

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

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整理

间段是«

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

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12.(2010,宁波)2009年7月22日9:40左右,我市许多市民有幸观看到百年难遇的天文奇观一一日全

食现象,部分航模爱好者利用此难得的机会,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

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

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

食前、日全食时、日食后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1号2号3号4号5号平均值

发射时间

8:002fir2g1'40〃156〃2g3〃159〃

9:40lf07,fror1'09〃120〃rio”

11:202/04//297〃158〃1'47〃2工4〃292〃

对实验结果有如下解释,你认为合理的一个是

A.三次发射时间不同,太阳位置不同

B.日全食发生时,气温突然下降,空气中上升气流减弱

C.日全食发生时,日、地、月处于同一直线,伞降火箭受到的引力减小

(3)推动伞降火箭上升的动力,其施力物体是(填"燃气"、"空气"或"地球")。

13.(2010•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

证。

步骤1: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

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

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

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

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

气压。

(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实验探究题

1.(1)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建议使用2号样

品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

(2)风扇转动,使部分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灭蚊灯外,灭蚊灯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于进风口

处气压),大气压就将进风口处的蚊子压入灭蚊灯内。

(3)D

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

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气压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

受到的重力。

解答:(1)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蚕龄越高使用驱蚊液后成活率越高,而使用不同的驱蚊液对比数

据可知,蚕的成活率也不相同;

②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发现,使用2号驱蚊液时,蚕的成活率与使用清水的成活率相同,说明2号驱蚊液

对蚕没有影响;

(2)在进风口处,空气的流速较大,从而导致出风口的压强较小,小于旁边的大气压,飞到此处的蚊子

被大气压压入在出风口进入到灭蚊灯内;

(3)A、感冒是通过空气等传播的,不是由蚊子传播的;故A不符合;

B、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水、食品、手、苍蝇等传播的消化道传染病,不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故B不符

合;

C、狂犬病是通过猫、狗等犬类动物来传播的,不是由蚊子传播的;故C不符合;

D、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故D符合;

故答案为:(1)不同的驱蚊液对家蚕的毒性不同。(或同一驱蚊液对不同龄蚕的毒性不同。);建议

使用2号样品驱蚊液。因为2号驱蚊液对各龄蚕的成活率基本没有影响。使用后对家蚕基本没有危害;

(2)风扇转动,使部分气体从出风口排出灭蚊灯外,灭蚊灯内气压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小于进风口

处气压),大气压就将进风口处的蚊子压入灭蚊灯内;(3)Do

2.(1)压强(或压力)

(2)B

(3)瓶内先进气泡,然后向外滴水

(4)一天中气温升高时,装置向外滴水,气温下降或不变时,不向外滴水

分析:在开放的环境下,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在密闭环境下(体积不变),温度越高气压越高。气压大小

与高度、温度等条件有关。一般随高度增大而减小。在水平方向上,大气压的差异引起空气的流动。表

示气压的单位,习惯上常用水银柱高度。在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中,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

强称为液体压强,简称液压。

解答:(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重力作用在瓶盖上,而力作用一定面积上的作用效果是压强;

(2)该装置是通过气压的改变来实现自动滴水的;当瓶内气体开始吸收毛巾上的热量时,气压变大,大于

外界气压,则水会流出来,在A点流水速度最大,即瓶内的压强最大,随着滴水,瓶内的压强逐渐变小,

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同时瓶内气体继续吸收热量,在B点时,既不滴水也不进气;经过B点后,瓶内进入

气体,使得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即瓶内气体在B点的内能是最大的;随着毛巾的温度和瓶内的温度会降

低,瓶内气体逐渐增多,气压也会增大,最终平衡,即CD时刻瓶内气体的内能都小于B时刻的内能;

(3)使用低温毛巾时,则瓶内气体的热量会传递给毛巾,从而导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即压强减小,小

于外界气压,则瓶内会先进气泡,一段时间后瓶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导致压强增大,则会向外滴

水;

(4)温度升高时,瓶内气压增大,开始滴水;而当温度下降或者相等时,瓶内气压小于或等于外界气

压,则不滴水;

故答案为:(1)压强(或压力);(2)B;(3)瓶内先进气泡,然后向外滴水;(4)一天中气温升

高时,装置向外滴水,气温下降或不变时,不向外滴水。

3.(1)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到20。,随着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少,15。

附近时达到最大

(2)改变电风扇的档位来改变风速大小(改变电风扇与飞机模型的距离)

(3)01>02

分析: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即把多因素的问题

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

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解答:(1)分析乙图可知,图像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且在仰角为15度时达到最大然后开始减小;

故答案为: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到20。,随着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少,

15。附近时达到最大;(2)研究飞机的升力与飞行速度的关系即实验的变量只有飞行速度一个;而飞行速

度是通过风扇吹动的气流的速度来模拟的,因此只要改变风扇速度即可;故答案为:改变电风扇的档位

来改变风速大小(改变电风扇与飞机模型的距离);(3)飞机在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升力一定,根据“飞

机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越大"知飞行时升力一定,速度越大,仰角越小,所以包>。2;故答

案为:6I>02;

故答案为:(1)飞机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迎角从0。到20。,随着迎角的增大,飞机所受升力先增大后减

少,15。附近时达到最大;(2)改变电风扇的档位来改变风速大小(改变电风扇与飞机模型的距离);(3)

01^>020

4.(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

(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

(3)C,D

分析: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

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答:(1)反对者认为是水银的蒸发导致液面下降;既然认为酒精的液面下降更多,是因为酒精挥发更

快;故答案为: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反驳者的观点是管内的空气导致的,所以可以反

驳者的现象就是下降的高度相同;故答案为: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A、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有

人反驳的,不然就不会有后续的观点出现了;故A错误;

B、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和提出实验结论,而不是要得到与前人一样的结论;故B错误;

C、任何科学的发现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和修正的,这样才能不断的接近现象的本质;故C正确;

D、对于科学来说,很多问题都是依靠实验来验证和发现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故答案为:(1)酒易挥发,相同时间里酒挥发的更多;(2)各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度相等;(3)CD。

5.(1)大

(2)将八个风力板的迎风面朝南放置

(3)每天结束时,以倾倒风力板中记录风力最大的作当天最强风力

分析:此时的风力板构成了一个杠杆,动力时风力,阻力是重力。

(1)风力板受风力和重力作用,所以,当风力为动力时,重力则为阻力,风力板越重越不容易倾倒。所

以压重板上的铁板越重,风力板倾倒时记录的风力越大。

(2)在开阔的水平地面放置风力探测仪时,要使风力探测仪面向风吹来的方向,因为在南风盛行的地

方,所以小明应将八个风力板的迎风面朝南放置。

(3)每天结束时,以倾倒风力板中记录风力最大的作当天最强风力。

故答案为:(1)大;(2)将八个风力板的迎风面朝南放置;(3)每天结束时,以倾倒风力板中记录

风力最大的作当天最强风力

6.(1)大气压

(2)实验

(3)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分析:两端开口的饮料管插入水中,管内外水面上方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所以内外液面将保持相平,用

手堵住口的一端,管内水将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不掉下来.此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存在、影响液体压强

的因素,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解答:解:(1)当用手指堵住上端开口时,上端不再与大气相通,下端受到大气压对它向上的作用,由

于一个大气压强能支撑约10m高的水柱,水不会从下端流出;(2)各种假设和猜想都需要大量实验数据

和现象的支持,因此检验猜想是否正确最直接的方法是实验;(3)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

止,取管底液片为研究时象,它把关内的水柱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因为液片深度h左>h右,所以p向右>p向左

因为F=PS,而液片左右的面积S相等;

所以F向右>F向左

液片将向右移动,管内的水从A端流出.

故答案为:(1)大气压;(2)实验;(3)如果把手指移开,管内的水会从A端流出;液体压强随深度

的增加而增大.

7.(1)小

(2)小

分析:(1)肥皂泡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体积变大,肥皂泡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体积变小,据此进行

解答;(2)根据得出的结论判断当气球吹到一定程度后所需力的变化.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现状得出结

论并利用结论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知道气泡变大和变小的原因是关键.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较大肥皂泡A变大,较小肥皂泡B变小,

因肥皂泡内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体积变大,肥皂泡内气压小于外部气压时体积变小,且外部大气压相

同,

所以,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小;(2)由(1)的结论可知,用嘴吹气球

时,当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小.

故答案为:小;小.

8.(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

(2)车斗内的纸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纸箱上方的气压小于纸箱下

方的气压,纸箱从车斗里升起,然后在风的作用下吹离车斗

分析: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

系,并能解释实际问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1)据图可知,此时的铁盒相当于车斗,铁盒内的纸屑相当于车斗中的纸箱,故明向铁盒上

方吹风是模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2)据模拟实验可知,车斗内的纸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

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纸箱上方的气压小于纸箱下方的气压,纸箱从车斗里升起,然后在

风的作用下吹离车斗;

故答案为:(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流动;(2)车斗内的纸箱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

流速小,压强大,故纸箱上方的气压小于纸箱下方的气压,纸箱从车斗里升起,然后在风的作用下吹离

车斗;

9.(1)①

(2)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解答:(1)由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说明温度高,气体压强会增大。(2)①探究气

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需保持气球的体积不变,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就是为了在实验过程中保持气球的

体积不变;②若气体压强变大,还在原来的深度,则气球内部压强大于外部压强,体积会变大,所以要

加深气球在水中的深度,使其体积不变,因此"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应了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故答案为:。)①;(2)①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气球内)气体的气压

分析:(1)分析信息中与温度有关的情况。(2)①气球浸没在水中,若气球的体积增大,则水面会上升,

否则水面会下降。保持水面位置不变,则是为了控制气球的体积不变;②根据压强知识分析可知:开始

未加热时.,气球内部压强与水的压强相等,若气球内部压强增大,则其体积会增大,要使其体积不变,

则需要使气球在水中的深度加深。

微弱的淡蓝色;

10.(1)2NaOH+SO2=Na2SO3+H2O

(2)水位下降,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

(3)储存气体(或收集气体)

(4)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分析:

(1)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正确书写化学

方程式。

(2)根据D装置的阀门打开,水流出后,水位下降,造成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进行分析。

(3)根据未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进入D装置进行分析D装置的作用。

(4)根据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解答:

(1)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

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0H+S02=Na2S03+H20o

(2)D装置的阀门打开,水流出后,水位下降,造成压强减小,形成内外压强差,故气流能从左向右作定

向流动。

(3)未反应的一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进入C装置,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钙吸收,一氧化碳与氢氧化

钙不反应,然后进入D装置,故装置还有储存气体的作用。

(4)因为B中玻璃管内有空气,如果在加热的条件下进入一氧化碳,可能会引起爆炸,故先打开止水夹和

阀门,通一会儿一氧化碳把玻璃管内的空气排净,然后点燃酒精灯,目的是排尽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