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研究生类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历史学基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2010-2022历年真题选编带答案难题含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历年考点试题黑钻版(共75题)1.锡克教2.下列几位莫斯科大公被称为“钱袋”的是______A.伊凡一世B.伊凡二世C.伊凡三世D.伊凡四世3.什叶派4.下列关于柏拉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的哲学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B.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C.在政治上是贵族寡头政治的拥护者D.亚里士多德是其弟子5.米利都学派,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犬儒学派,怀疑主义6.埃及哪个时期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

A.前王朝时期B.早王朝时期C.古王国时期D.第一中间期7.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以下对东征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A.封建主阶级受商品货币经济的刺激B.基督教会为扩大教会的政治影响而积极推动东侵C.封建主为占领圣城而对外侵略扩张D.农奴为获得自由,农民为获得土地而支持东征8.拜占庭文化“第二个黄金时代”的最大学者是

。A.佛提乌斯B.立奥C.君士坦丁·塞浦路斯D.普罗科匹厄斯9.西欧中世纪的第一所大学是

。A.巴黎大学B.波伦亚大学C.牛津大学D.剑桥大学10.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古典著名的医生希波格拉底处于古希腊的哪一时代?

A.荷马时代B.古风时代C.古典时代D.希腊化时代11.怀疑主义12.《牛津条例》13.摄关政治14.拉美西斯二世15.顺世论派16.《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17.马略军事改革的内容和意义。18.最早以立法形式巩固大化改新成果的法令是______A.《德政令》B.《养老律令》C.《大宝律令》D.《飞鸟净御原令》19.由“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评述东西方关系。20.动荡不安的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出自该地区的文明成果是______A.金字塔B.佛教C.《汉谟拉比法典》D.星期制度21.顺世论派22.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历史背景。23.“后三头同盟”24.“四谛”说,十二因缘说,五蕴说,婆罗门教,耆那教,大乘佛教25.印度和中国内地的佛教先后传人中国西藏地区,后来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藏传佛教是在

。A.公元1世纪前后B.公元2世纪C.公元4世纪D.公元7世纪前期26.世界古代历史上,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传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______A.埃及人B.阿拉伯人C.印度人D.印第安人27.楔形文字28.评述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29.从希腊半岛北部南下入侵迈锡尼诸国,结束迈锡尼文明的是

。A.阿卡亚人B.多利亚人C.雅利安人D.大月氏人30.以下关于古代美洲文化和玛雅天文学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玛雅人创造的“玛雅历”是一种太阳历

②玛雅人的历法,与宗教祭祀有着密切联系

③奇钦·伊查天文观象台是玛雅天文学的伟大成就

④玛雅人的历法中,采用了12进位法

⑤刻有一个描写月亮女神想杀害她的母亲地球女神,被她哥哥太阳神发现后大卸八块的神话故事的是太阳石

⑥阿兹台克人相信自己生活在“第五世界”之中,之前的四个世界随着太阳一起毁灭过四次A.①③④⑤B.②④⑥C.①②③⑥D.①④⑤31.希吉拉32.五功33.以下不是古代希腊著名悲剧家的是______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利斯C.幼里披底斯D.阿里斯托芬34.应仁之乱35.《乌尔纳姆法典》36.德里苏丹国的鼎盛时期是在______A.13世纪中叶B.14世纪C.15世纪上半叶D.15世纪下半叶37.浮园耕作法38.伊凡一世39.公元前4世纪建立起来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是______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奥斯曼帝国D.查理曼帝国40.试述种姓制度。41.金字塔,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埃及学42.阿维农之囚43.穆罕默德,圣女贞德,五色贱民44.材料一:其中一个军团在加尔干山附近打败了指挥有3万人队伍的克利克斯。克利克斯本人和他2/3的军队都阵亡了。斯巴达克则迅速地经过阿平宁山向阿尔卑斯山挺进,

由那里前往克勒特人那儿去。

材料二:他并不希望彻底地摧毁强大的罗马,于是便率领军队向阿尔卑斯山前进。他认为必须越过这座山,返回故乡;一些人回色雷斯,一些人回高卢。然而奴隶们由于自己人数多以及对自己的胜利引为骄傲,不再听从斯巴达克的话了,并在意大利活动,从事劫掠。……

材料三:西里西亚人和斯巴达克进行了谈判,但他们却在拿到了礼品之后,欺骗了他而把船开走了。这时,斯巴达克又离开了海岸返回去,把军队驻扎在勒吉半岛上。……他(指克拉苏)从这岸到彼岸,通过地峡修筑了一条长达三百斯塔特,

阔和深都是十五叹的壕沟,并且在沟的上面修建了一面高而坚固的墙。最初,斯巴达克没注意到这些工程并且轻视它。

当他感到粮食不足,而希望前进的时候,才看到自己已被墙围起来,并且不能再从地峡上获取任何东西了。

(刘若翰

译)

——录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上古部分),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404~411页。

请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分析斯巴达克起义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意义。45.日本圣德太子摄政时期,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的是

。A.《宪法十七条》B.《大宝律令》C.《养老律令》D.《冠位十二阶》46.十字军47.下列对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认识不正确的是______A.世袭贵族阶层发展,分裂割据严重B.封建关系的最终确立C.突厥部落的长期侵袭D.十字军东征时对帝国的破坏很大48.德谟克利特49.日本绘画史上的“画圣”是

。A.如拙B.周文C.雪舟D.狩野正信50.对比古代美洲的崇拜和习俗,论述古埃及的宗教崇拜、墓葬习俗。51.经院哲学52.《吠陀》53.试比较16世纪英国与俄国所建政治制度的不同之处。54.大宪章55.“四谛”说56.承九之乱,卡诺莎觐见,阿克巴改革57.塞琉古王国58.提秀斯改革59.柏拉图60.伊克塔61.牧人起义62.罗马正式确立元首制、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的标志是(

)。A.公元前30年屋大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B.公元前29年屋大维获得“大元帅”的称号C.公元前28年屋大维获得“元首”称号D.公元前27年屋大维获得“奥古斯都”称号63.普洛尼亚制64.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力提高的三个主要表现是(

)。

①重犁②三田制③荒地的开垦④灌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65.古罗马凯撒和独裁期间,主要改革措施有(

)。

①改组元老院,安插亲信,并把元老院名额增至900人

②将授予罗马公民权的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

③增加高级官职的数目,执法官由8人增至16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财务官由20人增至40人

④苏拉独裁、凯撒改革都对罗马的币制和历法进行了改革,都是为了废除共和制

⑤在意大利和行省建立至少20个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10万人,消部分债务,安置游民就业

⑥改善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各城市的自治权,改进行省的税收制度A.①③⑤⑥B.②③④C.①③⑥D.①②④⑤66.在阿拉伯帝国中,清真寺和一些慈善机构占有的土地称为

。A.瓦克夫B.卡塔伊C.达伊D.采邑67.涅杰斯,拉美西斯二世,图特摩斯三世68.下列关于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文明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南部的农耕世界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一般比北方游牧世界先进B.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铜制工具,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众多,国家和社会组织比较完备C.北方的游牧部族主要生产部门是畜牧D.北方的游牧部族所需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多数靠从农耕世界取得69.“前三头同盟”70.对比世界三大宗教的产生、发展和现状。71.埃及象形文字72.汉萨同盟73.红白玫瑰战争74.爱琴文明75.《银板和约》第1卷参考答案一.历年考点试题黑钻版1.参考答案:

16世纪由纳那克结合印度教和伊斯兰教某些因素创立的宗教。在印度虔诚派的基础上,吸收了伊斯兰教的一神论和无种姓差别的社会观,主张信徒一律平等,反对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和消极遁世态度。有教团组织、宗教首领,信徒多为低级种姓的人民。17世纪以后,逐渐成为独立的宗教政治组织。2.参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对莫斯科大公的了解。3.参考答案:什叶派:与逊尼派并列为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穆罕默德死后,该派认为只有出身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者即伊玛目(永无错误的“超人”),并认为末代伊玛目隐遁,将来以救世主身份再现。经典除《古兰经》外另有“圣训”,崇拜圣徒和圣墓,允许临时婚姻,重视阿术拉节。曾在一些国家掌握政权,如也门的栽德王朝、埃及的法蒂玛王朝。1502年被伊朗定为国教,延续至今。由于对伊玛目认识的不同,分裂为栽德派、七伊玛目派和十二伊玛目派等支派。4.参考答案:B5.参考答案:米利都学派:古希腊最早的唯物论学派,产生于小亚城邦米利都和以弗所。学派的创始者是在哲学史上被誉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他认为万物源于水又复归于水,否认万物为神所创造的观点。以弗所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提出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火。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一原子构成的,提出了欧洲最早的原子学说。

希腊化时期的文化:是指从亚历山大东征以来,到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托勒密埃及被并入罗马帝国为止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文化。这时的文化中心也从雅典移到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

斯多葛派: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创始人芝诺。学说兼有唯物和唯心的因素。承认事物是物质的、发展的、运动的,但认为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是神性和命运。认为道德即是幸福。提倡过道德的、自然的生活。提出了“人人皆兄弟”和世界公民的政治主张,其理想是建立一个由理性所统治的世界国家。

伊壁鸠鲁派: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代表人物是伊壁鸠鲁。他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既承认必然性又承认偶然性,看到了内因的作用。他宣扬无神论,认为人死魂灭。伊壁鸠鲁还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其所主张的快乐绝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这一派生活简朴节制。他们还认为最大的快乐是友谊,个人的幸福就在于友谊和社会之中。

犬儒学派: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创始人是安提斯梯尼,公元前3世纪风行一时。犬儒主义与其说是一种哲学理论,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方式。犬儒派人士坚持个人自由、自我满足,鼓吹根据“自然”生活,对社会持批判态度,对财富、地位等无所追求。

怀疑主义: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创始人是曾跟随亚历山大远征到过印度的皮洛。其核心思想是:一切不可知,“肯定”是得不到的,“你不妨享受目前,因为未来还无从把握”。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C9.参考答案:B10.参考答案:C11.参考答案: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流派,创始人是曾跟随亚历山大远征到过印度的皮洛。其核心思想是:一切不可知,“肯定”是得不到的,“你不妨享受目前,因为未来还无从把握”。12.参考答案:《牛津条例》:英国限制王权的决议。1258年,英国大贵族在牛津开会,通过了进一步限制王权的决议,即《牛津条例》,当时在位的英王亨利三世被迫接受了条例。规定:由15个大贵族组成委员会,实际掌握国家政权。同时,由实际执掌国家政权的贵族和另外选出的12名贵族组成国会,每年开会三次,讨论重大国事。由此进一步限制了王权,初步提出了组成国会管理国家的思想。13.参考答案:

日本平安时代形成的藤原氏摄政掌权的政治体制。858年,清和天皇幼年即位,藤原良房出任摄政,实际掌握了中央权力。877年,其子藤原基经又成为阳成天皇的摄政,到宇多天皇时,改任“关白”。以后每当天皇年幼、病弱或女帝,藤原氏就以摄政掌权,天皇长大后则改任关白,继续掌握朝廷大权。于是,摄政和关白便形成了一种例行的政治体制,历史上称为“摄关政治”。独占摄关职的藤原家族称为“摄关家”。11世纪院政出现后,摄关政治开始衰落。14.参考答案: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的一位法老,也是古埃及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法老。在位期间,开发尼罗河三角洲,建新首都培尔·拉美西斯和塔尼斯等城市;扩建底比斯的阿蒙神庙;对外力图恢复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帝国版图,长期与赫梯进行战争,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同赫梯人激战于卡迭.什,未分胜负而回。约前1296年(或前1280年)埃赫双方缔结和约,结束长期战争。此外,他还对利比亚和努比亚进行过征服。15.参考答案:顺世论派:古代印度的一个唯物论哲学学派。顺世论意为顺行世间、流行于人民中间的论点。该学派虽然早在公元前10世纪前半期就已出现,但它活跃的时代为列国时代。在本体论方面,顺世论派认为世界万物都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在认识论方面,认为感性知觉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源泉,直接的感性知识是正确的。其缺陷是他们否认推理的有效性。在社会观方面,顺世论派反对种姓制度,并与婆罗门教、佛教的观点对立,反映了一般人民群众的世界观。16.参考答案:《物种起源》:出版于1859年,提出了动植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学说。

《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出版于1871年,根据动植物演变的大量科学资料,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人类是从某种已经灭绝的古猿进化而来的。17.参考答案:

古代罗马军事家和政治家马略推行的以雇佣兵制取代公民兵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是:①以募兵制代替征兵制;②延长士兵的服役期限为16年,服役期满后可从国家分得一块份地;③实行固定的军饷报酬;④改革军队编制,调整战术队形;⑤统一武器装备;⑥整顿军纪加强训练。

马略军事改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募兵制代替公民兵制,使大批无业游民加入军队,部分地解决了小农破产引起的社会问题。同时,广开兵源和提高军队战斗力也符合奴隶主阶级加强统治和进行对外战争的需要,进一步推动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另一方面,这次改革对罗马社会历史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改革导致罗马军队社会成分的变化,使罗马军队由农民为骨干的公民兵变成了以无产者为主要来源的职业军队。改革后逐步建立起来的老兵分配份地的制度,也改变了罗马土地问题的性质,即由破产农民要求恢复土地的斗争变为老兵争取份地的斗争。此外,职业军队为后来罗马奴隶主权贵建立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

十字军东征是在1096年到1291年发生的八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是由西欧国家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血腥战争。

首先,这一事件造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与地中海东岸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仇恨和敌对,恶化了东西方关系。对东方人民来说,十字军东征无疑是一场浩劫,它破坏了生产力,摧毁了文化,洗劫了许多城市和农村,断送了无数人的性命,严重阻碍了地中海东岸各国社会的发展。对西方来说,它使西方国家人民也蒙受了巨大的牺牲,成千上万的人死于东方。这场中世纪的世界性战争的性质是西方教俗封建主对近东的侵略。十字军东征造成的后遗症是深远的,它使东方伊斯兰教徒与西方基督教徒之间增添了新的敌意。

其次,十字军东征在客观上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十字军东征结束时,由东方运往西欧的商品比以前大约增加了10倍,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有利于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

第三,十字军东征还将东方文明传到西方。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等,都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内传到西欧的。

第四,十字军东征,使西方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得到了改进。西方上层人物开始穿着轻软华美的东方纺织品,食用东方的美味佳肴,饮用东方芳香的美酒,他们还从东方学会了礼貌和文雅的风度。

第五,十字军东征,间接地促进了西方文艺复兴的出现。欧洲人入侵东方后,发现了在欧洲已经消失却仍在当地存在的古希腊文化的残存并将其带回,最终刺激了文艺复兴的出现。20.参考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成就。各古代文明的文化成就,考生可以采取列表或其他的方式记忆,并注意区别,防止混淆。21.参考答案:顺世论派是古代印度唯物主义哲学学派。列国时代是该派最活跃的时期,当时的代表人物是阿夷多翅舍钦婆罗。该派主张世界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人也是由四大元素组成。该派还主张人的意识和身体是分不开的,意识随着身体的毁灭而毁灭,反对灵魂独立存在的说法。该派反对婆罗门教杀生祭祀的行为,否定种姓制度,认为人是生来平等的。22.参考答案:

第一,班田制的废止和庄园制的发展是幕府政治体制形成的经济基础。723年国家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垦生荒者可占三世,开熟荒者可终身享有,这导致土地私有制的发展。743年又颁布“垦田永代私有法”,公开承认垦田私有。自此,土地私有制在全国范围内日益发展起来,而土地国有制原则则日趋削弱。同时,不堪重负的班田农民或者被迫依附于势力之家,由国家依附民变为私家依附民,或者把自己的份地“寄进”(投托)给贵族寺社,成为他们的依附佃农。由此,国有的土地和公民消失,班田收授法废除,代之而起的是庄园制和武士阶层。

第二,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力量的衰弱和武士阶层的出现,是幕府政治体制出现的政治基础。在藤原氏专政时代,社会动荡不已。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和扩大势力,把自己家族的青壮年和仆人武装起来,建立军事组织,形成了特殊的武士阶层。后来武士在地方上掌握了一国或一个庄园的实权,变成了军事贵族封建主。武士不只是豪族的武装力量,而且是中央朝廷和摄关家争取和依靠的重要力量。因此,武士势力迅速增长,左右政局。武士阶层是幕府政治的基础。23.参考答案:“后三头同盟”:恺撒死后,罗马发生争夺继承权的斗争。恺撒密友、公元前44年与恺撒同为执政官的安东尼以及骑兵长官雷必达,势力最强。但元老院不愿支持他们,而把眼光投向了一个年轻人。恺撒有一养子(本为其甥孙)名叫屋大维,当时还不满20岁,元老院想利用他来对抗安东尼和雷必达。不过,屋大维并非那样易于摆布。虽然在穆提那他打败过安东尼,但他权衡利弊仍准备同这两个实力派暂时合伙。公元前43年,安东尼、雷必达和屋大维公开结成同盟,即所谓“后三头同盟”。24.参考答案:涉及宗教。

[专题总结]世界各大宗教——中国佛教、道教、五斗米道,等

很久很久以前

↘婆罗门教的经典和主要教义。——联系上面的[吠陀时代]

婆罗门教:是以崇拜婆罗摩(梵天)为主神的印度古代宗教,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前600年),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

同许多后来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没有明确的具体创教人,是由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派别汇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体系。所有这些不同的教义与思想派别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内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陆经历过数百到上千年的繁荣,尽管人们可以笼统地以印度宗教文化来概括它。

该教的经典是《吠陀》以及解释《吠陀》的《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等。“梵我一致”论和“业报轮回”说是婆罗门教主要教义的高度概括。

第一,“梵我一致”论。该教的最高信仰是梵天,认为梵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和本源,是唯一、永恒和真实的存在。一切生命和事物皆由“梵”产生。与梵相比,宇宙万物和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暂时的、可生可灭的。人的运动和个体灵魂来自“梵”,是“梵”的一部分。人们只有虔诚地信仰梵天,才能使自我复归于梵天,达到“梵我一致”。

第二,“业报轮回”说。是婆罗门教祭祀在吸取了印度土著居民万物有灵和灵魂转世的思想后系统地提出来的。所谓业报轮回,就是人在现实生活中必造业,造业必有果报,有果报就要经过轮回转世,而轮回转世的好坏取决于前世的善行和恶行。只有遵循婆罗门祭司制定的“达摩”(法),才能有好报,才能超脱轮回转世之苦,达到“梵我一致”。

基督教发源于犹太教

犹太教(Judaism)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也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方式及信仰。犹太教的主要诫命与教义,来自托辣,即圣经的前五卷书。

世界三大一神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者关系非常密切。它们都发祥于中东的闪族即闪米特人,原属同一个先民;都反对偶像崇拜、多神崇拜,只信仰一个主宰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造物主;三教在耶路撒冷都有圣迹,都自称是自己的圣城;同时,三教的经籍又有许多共同的联系——如基督教的《旧约全书》就是犹太教的经书《塔纳赫》,三教的神话人物也有很多相同(如亚伯拉罕,伊斯兰教称为易卜拉顺)。

但同时,三教又构成为中东问题的主要症结,如伊斯兰教始终与基督教相冲突;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人认为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地区是以色列人的“应许之地”而与伊斯兰国家相冲突等。

比佛教稍早的教派

耆那教:创立者是筏驮摩那,是公元前6世纪印度一个很有势力的教派。该教代表了刹帝利和吠舍大商人的利益。该教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物质和灵魂构成的;“业”是一种特殊的、细微不可见的物质,能粘附于人的灵魂上。行善者可以转生为天神,作恶者可转生为低级种姓、动物和无生物。

耆那教的最高理想是让受业和肉体这些物质束缚的灵魂得到解脱,得以脱离躯体,超脱轮回。奉持“三宝”(即正信、正智、正行)和五戒(不杀生、不妄语、不偷盗、不淫、无所得)。耆那教的进步性在于反对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的三大纲领,针锋相对地指出吠陀并非真知,杀生祭祀只会增加罪恶,婆罗门是不学无术的祭司。

其缺陷在于它囿于灵魂转世、因果报应、轮回解脱之见,并将禁欲和苦行当做解脱的最好方法。

佛教不是宗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他的名字是悉达多,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

“四谛”说: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四谛说是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四谛就是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生充满着种种痛苦。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佛陀认为苦因在于人有“欲爱”。灭谛是讲灭掉苦因,达到无苦境界。道谛是讲灭苦的方法,经家通过修道达到涅磐的途径。

十二因缘说:是早期佛教基本教义中的一部分。这一学说认为人和世界上的一切皆由因缘而有生有灭。所谓十二因缘是将人生分成无明、行、识、名色、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十二个环节。这十二个环节因果相连,即前者是后者之因,后者是前者之果。它想说明,人由于无明,才引起人生的“连锁反应”,只有灭掉无明,消除一切欲爱和烦恼,皈依佛法,才能进入涅磐。实际上十二因缘说是对四谛中苦、集二谛的进一步解释。

五蕴说:是早期佛教的哲学理论基础。“蕴”意为积聚、类别。五蕴即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包括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受指感觉;想指知觉;行指意志或心理活动;识指意识、认识和识别的作用。五蕴中的色蕴是物质,其他四蕴都是精神。早期佛教提出五蕴说的目的是想论证人生无常、充满痛苦。五蕴虽然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但它们变化无常,最终会给人ff-jN来苦恼。五蕴说实际上是对四谛中苦因和灭因的进一步诠释。

佛教和儒家一样,经历坎坷:

西汉末年(哀帝,公元前二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

东汉明帝时期(68年):白马寺,藏经阁(传入我国);

东晋末年(398~413年):法显西行,历经15年(陆路去,海路回);

北魏太武帝时期(444年):太武帝灭佛;

北周武帝时期(574年):北周武帝灭佛;

唐太宗时期(629~645年):玄奘西游,历经16年(贞观三年,李世民未批准而自己出发,贞观十九年回国,李世民劝还俗而不肯答应);

唐玄宗时期(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第五次东渡未果,气候突变致使双目失明);

唐武宗时期(845年):“会昌灭佛”;

后周世宗时期(955年):后周柴世宗灭佛。

“三武一宗”之厄

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三武”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一宗指周世宗柴荣。前三位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佛教史上的“三武一宗”之厄,称为“法难”。

北魏太武帝灭佛——结果:道士病死,宰相灭族,皇帝被宦官杀死。

北魏为了统一北方,由于沙门历来可以免除租税、徭役,锐志武功的太武帝在438年下诏,凡是50岁以下的沙门一律还俗服兵役。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崇道灭佛”,听宰相崔浩劝谏,改信北魏著名道士、南北朝新天师道(也称“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寇谦之的天师道。

444年拓跋焘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人家藏僧尼,限期交出私匿的沙门,若有隐瞒诛灭全门。446年,因有人利用寺院掩护造反,下诏“灭佛教”。

太子拓跋晃监国秉政笃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劝阻,虽然都不被采纳但延缓了废佛的诏书,而使远近的沙门闻讯逃匿获免,佛像、经论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无一幸免于难,佛史称“太武法难”。

(废佛后不久,寇谦之病死,崔浩后来也因撰《魏史》,书中蔑视胡族而遭腰斩,其族人被诛者百余人。六年后(452年)太武帝被宦官杀死,终年42岁。文成帝即位,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又逐渐恢复发展。)

北周武帝灭佛:——结果:大臣杨坚成为最幸运的皇帝——得天下最容易!

宇文邕(543~578年),字祢罗突,是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556年,宇文泰病重临终之前,托孤侄子宇文护,宇文护第二年立宇文觉为帝建北周,但宇文觉不听指挥被毒死,另立宇文毓为北周明帝,在位4年又被宇文护毒死,改立北周武帝宇文邕。

武帝掌权之前,宇文护大力推行佛道,武帝为明哲保身大力推崇尊佛。567年,卫元嵩上书建议周武帝灭佛。572年,周武帝诛杀宇文护把大权收归己有,次年十二月召集道士、僧侣、百官再次讨论佛、道、儒三教,以儒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574年,周武帝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佛道两教一起消灭!

577年北周灭北齐后,继续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1/10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北周国力大大增强,为北周灭齐乃至北周统一北方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位18年的北周武帝宇文邕打算“平突厥,定江南”,病逝于出征前夕,时仅35岁。大臣杨坚坐收渔利得到天下,难怪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会昌灭佛——结果:和尚回来当了皇上……

唐武宗会昌(841~846年)年间之排佛事件,是“崇道灭佛”,世称会昌灭佛,又叫“会昌法难”。

早在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敕迎佛骨(舍利)于凤翔法门寺,先在宫中供养三天,然后送京城各寺,供僧俗礼敬,从而再次掀起全国性的宗教狂热。

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坚决反对,佛教只是夷狄之法,非中国所固有,只是在后汉时才传人中国,因而不合先王之道,只有儒家才是“道统”。由于唐代后期佛教寺院土地不输课税,僧侣免除赋役,佛教寺院经济过分扩张,损害了国库收入,与普通地主也存在着矛盾。

唐武宗崇信道教,深恶佛教,灭佛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年达到高潮。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在道士赵归真的鼓动和李德裕的支持下,会昌三年“命杀天下摩尼师,剃发令著袈裟作沙门形而杀之”,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会昌五年四月废除佛教。

政府从废佛运动中得到大量财物、土地和纳税户,同时大量僧侣皆口令还俗,寺庙亦撤毁,这是一次寺院地主和世俗地主矛盾的总爆发,佛教遭到的打击是严重的,佛教徒称之为“会昌法难”。

(但当时地方藩镇割据如河北三镇没有执行,有的地方执行不力。会昌六年在位6年的唐武宗暴死,年33岁。笃信佛教、已出家做沙弥的同宗李忱,被群臣迎回做大唐皇帝——唐宣宗,又下令复兴佛教。)

后周世宗灭佛——结果:便宜了“陈桥兵变”的赵匡胤。

在上面三次灭佛事件以后,五代十国时期的北方政权都采取过一些禁佛的措施,但周世宗柴荣灭佛则是影响比较大的一次。

后周世宗柴荣(921~959年)是以整顿为名,限制佛教而灭佛。公元955年,后周显德二年五月,下诏“寺院其无敕额(国家批准的名额、指标)者,并仰停废”,“今后不得创造寺院兰若”,并“禁私变僧尼”。当年废寺院33036所,还俗僧尼多达61200人。

周世宗此次灭佛,并没有大量屠杀僧尼、焚毁佛经,而是带有一种整顿佛教的性质,还保留着很多寺院与僧尼。但由于整个中国佛教的发展,已经走向了勉强维持的阶段,经过这一个打击之后,就更显得萧条衰落了。

在这一背景之下,三教之争,就更趋于缓和,从这之后,儒佛道三教之争,已不像过去那么尖锐,也不像过去那样明显,虽然还是有,但相对而言,规模都比较小。

(灭佛4年后的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在北伐契丹途中暴病而死,终年39岁,在位计5年半。次年960年,禁军将领赵匡胤“陈桥兵变”,灭了后周,建立宋朝,为宋太祖。)

比佛教稍早的教派

北传佛教的主流——大乘佛教:一中国:藏传佛教

兴起于公元1世纪,是从印度早期佛教中分化而来的一个重要派别。形成于印度,而后传播至中亚、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印尼以至斯里兰卡。大乘思想根源于某些早期部派,但有许多理论创造,如不仅讲人无我,而且讲法无我;强调菩萨理想胜过阿罗汉,宣称人皆具菩提心可以成佛。大乘伦理中倡导慈悲一切众生,力主以功德回向他人等。

全球基督教教徒21亿人?

可能占世界总人口25%~30%信仰的基督教:估计全球有17亿至21亿人

发源于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旧称迦南地)的耶路撒冷地区犹太人社会,并继承希伯来圣经为基督教圣经旧约全书,创始人耶稣出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母亲名叫马利亚。

基督教,是以新旧约全书为圣经,信仰人类有原罪,相信耶稣为神子并被钉十字架从而洗清人类原罪、拯救人类的一神论宗教。《旧约全书》是亚伯拉罕信奉的唯一神YHwH(旧译耶和华)与亚伯拉罕的后裔达成的契约,也就是犹太人与耶和华的契约。这个契约的内容是耶和华承诺亚伯拉罕的后裔将在应许之地建立一个国家,这个国家就是以色列。

最早期的基督教只有一个教会,但在基督教的历史进程中却分化为许多派别,主要有天主教(中文也可译为公教、罗马公教)、东正教、新教(中文又常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以及其他一些影响较小的派别。中文的“基督教”一词有时被用于专指基督新教。

穆斯林分布204国家?

伊斯兰教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等,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是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称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

伊斯兰教主要传播于亚洲、非洲,以西亚、北非、西非、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最为盛行,总体算来大约50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欧、北美、澳洲和南美一些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发展,是上述地区发展最快的宗教,在各大洲很多国家如英、美、俄、法、德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

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的地区,占全世界的23%。

汉和帝刘肇永元九年(公元97年)——甘英西使,游历波斯等国→盛唐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唐高宗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伊斯兰教传入我国。

当时来中国的大食人,“大食”一词是阿拉伯语塔吉尔的音译.即“商人”之意,他们由海路从波斯湾、经印度、绕马来半岛到达广州、泉州等沿海一带城市。

后来又由陆路即经波斯、中亚、天山南北到达长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陆“丝绸之路”,已经成了中、阿和中、波友好关系史的见证。25.参考答案:D26.参考答案:B27.参考答案:楔形文字:古代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因文字成楔形,故名。苏美尔文字是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秆当笔,刻在泥板上,落笔即成楔形。楔形文字对西亚许多民族语言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阿卡德人、亚述人、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米坦尼人、乌拉尔图人等都是通过对楔形文字略加改造来表达自己的语言,腓尼基文字也包含楔形文字的因素。28.参考答案:希波战争——希腊反侵略战争

(1)希波战争的原因。

希波战争的直接原因在于波斯对小亚希腊人的压迫以及由此引起的反抗和雅典等邦的干预,较深层的原因则是波斯统治者拓疆辟土的侵略野心及其对希腊各邦发展造成的严重威胁。希波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的米利都暴动。

(2)希波战争的过程。

希波战争从公元前500年起至公元前449年结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公元前500~前479年),波斯军队对希腊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公元前492年,波斯对希腊本土发动第一次进攻,但由于海军遭遇风暴,陆军遭到色雷斯人的进攻,半途而废。

公元前490年,波斯大军第二次进攻希腊,在马拉松平原登陆后,直指雅典。当时波斯陆海军人数在5万以上,而雅典只有l万人,在雅典指挥官米太亚德的指挥下,希腊方面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

公元前480年,薛西斯率波斯水陆大军第三次进攻希腊,在中希腊的主要道口温泉关,波斯军战胜了由李奥尼达率领的希腊联军。公元前480年秋,希腊海军在萨拉米湾重创波斯海军,是希波战争的转折点。

第二个阶段(公元前479~前449年),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上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9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

(3)希波战争的结果。

公元前449年,雅典和波斯都苦于难以彻底战胜对方,不得不握手言和,签署停战防定。波斯放弃爱琴海的霸权,允许小亚希腊城邦独立。因雅典谈判代表是卡利阿斯,故此和平协定又称《卡利阿斯和约》。希波战争至此以希腊,尤其是雅典的胜利而告终结。

(4)希波战争希腊取胜的原因。

希波战争中希腊取胜,首先是因为在战争的前期阶段,希腊人所进行的是为独立和自由而进行的正义战争;其次,在几次决定性的战役中,希腊将领指挥、布局得当;再次,希腊人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便于补给兵源和装备。而这些有利因素都是波斯军队所不具备的。

(5)希波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希波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希腊的胜利,使希腊各邦解除了波斯侵略的威胁,免遭东方专制主义的统治,得以继续保持自己历史发展的特点,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

②希波战争波斯虽败,但波斯帝国仍在继续发展。希波战争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分庭抗礼、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③希波战争对希腊两个最重要城邦——斯巴达和雅典的影响尤为重大。对斯巴达而言,大量战利品的流入以及与外界的频繁接触,使斯巴达原有的经济和朴素的生活失去了平衡,原已平息的矛盾重新出现,斯巴达在希腊城邦中的军事统帅地位受到来自雅典的挑战;对雅典而言,大量的战俘和战利品使雅典的奴隶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因平民尤其是第四等级公民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主势力增强,促使雅典民主政治更加完善,战争使雅典成为全希腊的海上强国,通过提洛同盟,雅典帝国的势力迅速膨胀,为以后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隐患。

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群狼战术:借助伯罗奔尼撒同盟战胜雅典

(1)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起因。

战争起因于雅典与斯巴达争夺希腊世界霸权。希波战争之后,雅典的政治、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并挟提洛同盟以咄咄逼人之势致力于贸易与政治的扩张,成为希腊的最大势力,结果,引起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和对抗。两者不可调和的政治、经济矛盾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因为这次战争首先是由伯罗奔尼撒同盟发动的,故称“伯罗奔尼撒战争”。底比斯袭击普拉提亚是战争的导火线。

(2)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经过。

伯罗奔尼撒战争历时26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公元前431~前421年为战争第一阶段。斯巴达陆军攻袭阿提卡,雅典海军则在伯罗奔尼撤半岛沿海一带活动,双方分别逞威于陆地和海上,互有胜负,于公元前421年签订了为期50年的《尼西亚合约》,各自退出所占的地区。实际只是暂时休战。

公元前415~前413年为战争第二阶段。雅典进攻西西里岛,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公元前413~前404年为战争第三阶段。斯巴达在波斯的支持下加强了海军实力,公元前405年羊河之战,雅典海军被全部歼灭。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签署了城下之盟,接受了斯巴达提出的苛刻条件,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海军移交斯巴达,取消民主政治。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

(3)伯罗奔尼撒战争以雅典的失败而告终的原因。

①雅典将提洛同盟变成为本邦服务的工具。奉行民主政治、经济实力远强于斯巴达的雅典一旦失利,盟邦便纷纷叛离,大大削弱了自己的实力。

②雅典派争激烈,影响了政局和士气,内耗了自身力量。

③奴隶的反抗和逃亡打击了雅典经济。

④外部树敌太多。

⑤战争后期雅典将领缺乏韬略,战略战术不当,致使关键战役一败再败。

⑥斯巴达的国内矛盾没有雅典那样复杂,其将领经验丰富,总揽全局,战士素质也较高。

(4)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虽是一场希腊的内战,但其牵涉之广、损失之大、杀戮之残酷却远甚于希波战争。整个希腊民穷财尽,政治走向无序,文化遭到破坏,希腊文明由全盛走向了衰落。战后,希腊各邦都陷人了深刻的城邦危机之中,希腊古典文明也由全盛走向衰落。

①战争加剧了贫富两极分化,土地和财富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中小奴隶主经济日益为大奴隶主所排挤,城邦的经济基础——小农和小手工业者经济逐渐瓦解,成为城邦危机的根源。

②战争是导致人员锐减,公民兵得不到补充的重要原因。城邦政治的支柱——公民兵制动摇了,雇佣兵开始增多。

③伴随着希腊各邦内部危机,城邦问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导致希腊出现了争霸和混战的局面。希腊城邦的衰落,为位于半岛北部的马其顿对希腊的征服和统治提供了条件。29.参考答案:B30.参考答案:C31.参考答案:希吉拉:旧译为“徙志”。公元613年,穆罕默德开始公开传教。麦加的部落贵族把他视为一种威胁,因此多方迫害伊斯兰教徒。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及其门徒被迫出走到麦加以北200公里的麦地那,并考虑在那里建立神权国家。伊斯兰教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希吉拉”,这是穆罕默德一生中的转折点。他在麦加只有少数的信徒,但在麦地那,伊斯兰教的力量得到迅速发展。穆罕默德依靠这支力量,与麦加贵族进行斗争。630年,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麦加贵族被迫接受伊斯兰教,并承认穆罕默德的权威。32.参考答案: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规。念功,规定穆斯林一生时刻都要念诵“除安拉外,别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拜功,穆斯林教徒要履行每日五次的时礼,每周一次的聚礼,宗教节日的会礼;课功,规定穆斯林应自愿施舍财物,救济穷人,后来演变为每人应捐献收入的2.5%为财产税的税收制度;斋功,规定每年回历9月为斋月,从日出到日落不饮不食,戒除一切享乐之事;朝功,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应到麦加朝拜一次。33.参考答案:D34.参考答案:

室可幕府统治时期爆发的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战争。室可幕府建立后,只不过是各地守护大名的松散的联合政权,将军只在名以上是武士的共主,其实际权力仅限于自己的直辖领地,无力控制守护大名。1467年(应仁元年),因为第八代将军的继嗣问题,爆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混战,参与内战的武士达20多万人,几乎所有的守护都参与了战争,混战持续10年之久,史称“应仁之乱”。这场战乱开辟了日本历史的一个新时代,即“战国时代”。35.参考答案:《乌尔纳姆法典》是乌尔第三王朝的第一位国王乌尔纳姆制定的,是迄今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基本内容为不准非法占用他人的田地;不许女奴擅居其女主人的地位和对女主人出言不逊;反对行巫术;对逮住逃奴的人,主人要给予一定报酬等。36.参考答案:B37.参考答案:

古代美洲文明中阿兹特克人发明的一种独特的农业耕作法。“浮园耕作法”,即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上面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一人造浮动园圃。38.参考答案:伊凡一世:莫斯科大公(1325—1340年在位),绰号“钱袋”。他经常用金钱收买蒙古王公和自己的政敌,同时也采用暴力来消灭竞争对手。他对金帐汗奴颜媚骨,百依百顺。1327年,他自告奋勇,在一年之内先后两次镇压特维尔和诺夫哥罗德的反蒙暴动,深得金帐汗欢心。1328年,他被金帐汗册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他大力扩展领地,增强国力。还通过种种手段,动员罗斯大主教把主教驻节地由弗拉基米尔迁至莫斯科,使莫斯科具备了政治中心和宗教中心这两大优势。王权与教权的结合不仅加强了他的政治、经济力量,而且也建立起强大的精神支柱。39.参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帝国建立的大体时间。第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波斯是在大流士时期,大约是公元前6—前5世纪,亚历山大帝国是在公元前4世纪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古代罗马帝国建立后就用行省统治各地,查理曼帝国不是地跨三洲的帝国,奥斯曼帝国是中世纪晚期的帝国。40.参考答案:(1)种姓制度的形成。

古印度种姓制度萌芽于早期吠陀时代之末,形成于后期吠陀时代。种姓制度的产生原因与雅利安人的军事征服和雅利安人内部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种姓,梵语叫“瓦尔那”,意为肤色。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流域之初,他们发现当地居民的皮肤是黑色的,为了区分,他们自称“雅利安瓦尔那”,把征服和与之敌对的当地居民称之为“达萨瓦尔那”。后来,雅利安内部也出现了不平等的社会现象,出现了平民和贵族。平民称为“吠舍”;贵族中一部分是从事祭祀的,称“婆罗门”,另外一部分从事战争的贵族叫“罗奢尼亚”。到后期吠陀时代,随着雅利安人国家和婆罗门教的形成,种姓正式演变成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

(2)种姓制度是古代世界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的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和义务等方面有严格规定: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僧侣贵族,是掌握神权的祭司贵族集团。他们拥有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和宗教仪式的主持权,是社会精神生活的统治者。他们通过宗教活动获取报酬。有的婆罗门充当国王的顾问,以占卜活动来影响国王的决策。

第二等级刹帝利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由“罗奢尼亚”发展而来,是掌握军权和政权的世俗贵族集团,是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的统治者,国王通常属于此等级。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而且还通过战争获取大量财富。

第三等级吠舍是雅利安人自由民平民阶层。他们从事农、牧、商等业,政治上没有特权,必须以布施和纳税的形式来供养前两个等级。由于他们是雅利安人,因此有参加雅利安人宗教仪式的权利。

第四等级首陀罗是社会地位低下的被统治者,绝大多数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也有少数是战败或沦落的雅利安人。他们从事农、牧、渔、猎等各种生产劳动,当时被认为低贱的劳动者,其中有的人已沦为雇工和奴隶。但从总体上来说,首陀罗是下层受苦的平民,不完全等同于奴隶。与前三个等级不一样,首陀罗没有宗教信仰权,不能参加前三个等级的宗教礼仪。

(3)种姓制度的基本特征。

一是各等级职业世袭,父子世代相传。

二是各等级实行内部同一等级通婚,严格禁止低等级之男与高等级之女通婚。

三是首陀罗没有参加宗教生活的权利。前三个等级有权参加,而首陀罗作为非雅利安人,被剥夺了宗教权利。

四是各等级在法律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4)后期吠陀时代,维护种姓制度的思想武器是婆罗门教。41.参考答案: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陵墓是用巨大石块修砌成的方锥形建筑,因形似汉字“金”字,故译作“金字塔”。在古王国时期金字塔的建筑达到鼎盛。埃及迄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大多建于埃及古王朝时期。在埃及已发现的金字塔中,最大最有名的是位于开罗西南面的吉萨高地上的祖孙三代金字塔。它们是大金字塔(也称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门卡乌拉金字塔,与其周围众多的小金字塔形成金字塔群,为埃及金字塔建筑艺术的顶峰。其中胡夫金字塔高达143.5米,是法国埃菲尔铁塔建成之前世界上最高大的人工建筑。

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这两件文物都是在埃及希拉康波里发现的,属于早王朝时期第一王朝时期。纳尔迈调色板和纳尔迈权标头上的纳尔迈国王对三角洲进行的战争获得胜利,掠回大批战俘和其他虏获物。在纳尔迈调色板的正面,纳尔迈王头戴象征上埃及王权的白冠,在调色板反面,他又戴着象征下埃及王权的红冠。有些学者认为纳尔迈就是埃及第一王朝的建立者美尼斯,画面刻画了他为统一上下埃及而进行的战争。

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建筑和科技等内容的综合性学科。法国学者商博良以罗塞塔碑文和另一块方尖碑上的铭文为基础,于1822年译解埃及象形文字成功。1832年,他刊布了一部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文法和字典,研究古埃及历史文化的“埃及学”自此诞生。42.参考答案:

296年,法王腓力四世下令对教会财产征收20%的所得税,罗马教皇立即宣布革除腓力教籍,腓力则逮捕了教会使节,烧毁教皇敕令,并派军队到意大利罗马软禁了教皇卜尼法八世。卜尼法死后,腓力又操纵一个法国主教当选教皇,并将教廷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一个小城阿维农,扣押教皇作为人质达70年之久,历史上称为“阿维农之囚”(1308~1378)。43.参考答案:穆罕默德(约570~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他出身于一个没落商人贵族家庭。610年的某一天,他宣布已接受安拉的启示,并开始宣传新教,伊斯兰教由此产生。622年,穆罕默德由麦加逃亡至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并制定《麦地那宪章》。624年和627年,两次挫败麦加的反伊斯兰教势力,扩大了伊斯兰教的影响。此后,穆罕默德征服了阿拉伯半岛的许多地区和部落,632年6月8日,病逝于麦地那。

圣女贞德圣女贞德(1412~1431年):是英法百年战争末期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法国民族女英雄。一译冉·达克。军事家,天主教圣徒。

贞德原本是一位法国农村少女,16岁时声称得到“神的启示”,要求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国人占领的法国失地。后来她几番转折,得到兵权。1429年,她率军6000,重创英军,解除奥尔良之围,扭转了战局。贞德被称为“奥尔良姑娘”。成为法国人民斗争的旗帜。

1430年在贡比涅一次小冲突中为勃艮第公国所俘,教会法庭秉承英国人的旨意,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她火刑,于1431年5月30日在法国鲁昂当众处死。后来教宗卡利克斯特三世重新审判贞德的案子,最终于1456年为她平反。

1920年5月16日她被封为圣人,她的纪念节日被定在5月30日。圣女贞德成了罗马天主教会里最受欢迎的圣人之一。

英法百年战争——中国元末农民起义1337年→1453年第七个明皇帝代宗时期

1337~1453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发生的长达100多年的战争。战争的原因有三:一是争夺法国王位继承权。二是争夺封建领地。三是争夺羊毛市场佛兰德尔。

百年战争还加剧了英法两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造成了英国封建主内部的残杀,从而为16世纪英法君主专制政权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大化改新:——中国唐太宗李世民时期(627—650年)

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发生于645年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

20余年后,藤原不比等于大宝元年(701)编成日本封建国家最完备的法典《太宝律令》,最后完成大化改新的以开元盛世的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大化改新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五色贱民:日本大化改新后,确立了身份制度,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良民和贱民两大等级。贱民分为陵户(为皇室守墓者)、官户(为朝廷服役者)、家人(为贵族服役者)、公奴婢(朝廷所有的奴隶)和私奴婢(个人所有的奴隶)五类,统称“五色贱民”。贱民没有公民权,人身处于不同程度的依附地位。

班田收授法:日本大化改新时期颁布的土地制度。

律令制国家: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通过《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确立下来,随着班田收授法的停止,律令制国家动摇。

遣唐使:日本大化改新之后派遣的向中国学习、访问的使团。律令制的日本十分注意汲取唐朝的先进文化,在630~894年间,先后派遣了19次遣唐使,实际渡海15次。遣唐使除了大使、副使以外,另有大量随行人员。随行人员中有大量留学生和求法僧,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空海、最澄等为杰出代表。遣唐使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和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44.参考答案:

失败原因:第一,起义领袖意见不统一,导致组织上分裂,力量大大削弱。第二,缺乏明确的纲领和目标,没有积极争取破产农民的支持。第三,同罗马奴隶主力量相比,无论经济还是军事上起义军都处于弱势。

历史意义: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人数多,时间长,范围广。沉重打击了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罗马从共和向帝制的转变。45.参考答案:D46.参考答案:十字军东征的参加者。1096~1270年间西欧封建主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十字军参战者服装均饰以红十字为标志,故称“十字军”。(2)中世纪以罗马教皇为首的天主教会勾结世俗封建主所组成的、用来镇压各国“异端”运动的军队。他们曾镇压过13世纪的阿尔比派和15世纪捷克的胡斯运动。47.参考答案:B48.参考答案:

古希腊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勤奋钻研学问,知识广泛,在数学、教育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就,在古希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人们的认识是从事物中流射出来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与心灵而产生的。在伦理观上,他强调幸福论,主张道德的标准就是快乐和幸福。著有《小宇宙秩序》、《论自然》、《论人生》等,但仅有残篇传世。49.参考答案:C50.参考答案:→古埃及的宗教崇拜:

作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埃及法老特别借重宗教力量来强化专制统治。古埃及的宗教崇拜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古王国初期及其以前。鹰神荷鲁斯是王权的主要保护神。自古王国的第五王朝开始,法老被尊奉为“太阳神拉的子孙”,拉神自然成了王权的保护神。

(2)中王国时期。阿蒙神和拉神合称“阿蒙一拉神”,被奉为埃及最高的神。同时农业神和冥世神奥西里斯在全国受到崇拜。

(3)新王国时期。埃及崇拜的是阿蒙神。埃赫那吞改革时期,阿蒙霍特普四世恢复对拉神的崇拜,阿吞神被尊奉为全国唯一的神;埃赫那吞死后,又恢复了对阿蒙神的崇拜。

→古埃及的墓葬习俗:

古埃及的墓葬习俗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涅伽达文化Ⅱ时期。出现了“画墓”(因墓壁绘有水战、陆战等画面而得名),用砖砌成。有些学者认为墓主人可能是国王。

(2)早王朝时期。出现了国王和贵族修建的“马斯塔巴墓”。“马斯塔巴”在阿拉伯语中意为“长凳”。这种墓是一种长方形的平顶斜坡墓,形状如同阿拉伯人院子中的长凳,故名“马斯塔巴”。

(3)古王国时期。第三王朝初期的法老乔塞尔建造了“阶梯金字塔”。第四王朝的第一个法老斯涅弗鲁在开罗西南达赫舒尔的北边建造了一座真正的“角锥体金字塔”。第四王朝第二个法老胡夫建造的金字塔是规模最大的典型的角锥体金字塔。

(4)第二中间期。法老停止建造金字塔。

(5)新王国时期。出现了“岩墓”。新王国的法老们在底比斯附近的尼罗河两岸的山谷里凿岩为墓。51.参考答案:经院哲学:中世纪西欧基督教哲学思想的总称,因产生于教会学院(经院),故名。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经院哲学以《圣经》、教父著作和古代哲学为依据来论证神学,用形式逻辑和烦琐推理方法演绎出空洞的结论。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化、思辨化推向新的高度,建构起一个庞大而繁复的哲学化神学唯心论体系。被誉为“神学之王”的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著有《神学大全》,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经院哲学轻视经验,反对实践,但有利于思辨思维的发展。经院哲学内部唯名论和唯实论之争,反映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斗争。14世纪以后,经院哲学趋于衰落。52.参考答案:吠陀原意是“知识”或“神圣的知识”,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圣书,实际上是印度世代口头流传下来的古老的宗教、文学典籍,也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分为4部,合在一起称之为《吠陀全集》。其中最重要、最古老、最具文学价值的是《梨俱吠陀》,它所反映的时代被称为“早期吠陀时代”,时间约从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900年;其他三部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编撰的时间较晚,合称“后期吠陀”。后期吠陀与后来逐渐出现的解释《吠陀》的文献《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所反映的时代,史称“后期吠陀时代”,时间大约从公元前900至公元前600年。53.参考答案:

16世纪英国的君主专制是一种“有限的专制君主制”。英国的君主专制始于都铎王朝第一代君主亨利七世(1485~1509),到斯图亚特王朝(1603~1649)时期,专制制度已开始衰落。然而,由于议会的制约作用、英国传统法律之上的地位、尚不完备的国家机器,决定了16世纪的英国的政治制度基本是一种有限君主专制。16世纪英国专制制度的特点是国王把新贵族和城市资产阶级作为主要的依靠力量。亨利八世(1509~1547)和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大都从他们中选任枢密院议员,将旧贵族排斥于这个最有实权的机构之外。

16世纪的俄罗斯特别是伊凡四世(1533~1584)统治时期实行的是沙皇专制制度。这种专制制度具有明显恐怖的特点。1547年1月16日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恺撒的意译)。伊凡四世沙皇专制统治集中表现在建立沙,皇特辖区的问题上。他把全国土地都分成两部分:沙皇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设在土地肥沃的中部地区和南方部分地区以及主要河川和沿海城市,其余属于普通区。凡是未经批准在特辖区居住的贵族和领主都必须迁到普通区去,在那里领取土地。对贵族反对派则没收其世袭领地。伊凡四世成立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和人民的沙皇特辖军团。特辖军团采用一切恐怖手段刑讯和处决大贵族,有时成批地血洗大贵族的家族和村庄。1570年,伊凡四世亲率特辖军团血洗诺夫哥罗德达6个星期之久,数以千计的大贵族被杀掉并投入河里。因他杀人如麻,因此获得了“恐怖的伊凡”(“伊凡雷帝”)的称号。另外,他还下令把反对实行特辖制的主教腓力绞死。54.参考答案:

1199年,英王约翰即位,实行残暴统治,任意没收土地和增加税收,干涉教会的主教选举,对外与法国的战争也频频失利,丧失了在法国的大片土地。约翰的行为引起了大小封建主和城市市民的不满。1215年,反王权的贵族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发动叛乱,强迫约翰签订了“自由大宪章”,共63条,主要内容有:①教会有选举自己主教的自由,世俗国王不得干涉;②不经贵族会议同意,国王无权征税;③保障自由人合法的财产和权利;④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大宪章是英国主张地方分权的贵族同中央王权斗争的产物,对英国以后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成为资产阶级同封建国王斗争的有力武器,并被认为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55.参考答案:是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四谛说是佛陀所传的最根本的教义。四谛就是关于人生苦恼和摆脱苦恼的四大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苦谛是说人生充满着种种痛苦。集谛是说明人生多苦的原因,佛陀认为苦因在于人有“欲爱”。灭谛是讲灭掉苦因,达到无苦境界。道谛是讲灭苦的方法,经家通过修道达到涅槃的途径。56.参考答案:承九之乱:御家人制没有消除御家人与将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1199年,源赖朝死后,政所执权,源赖朝的岳父北条时乘机夺取了幕府的实权,后来其子北条义时又以政所执权兼任侍从别当,完全控制了幕府的政治和军事大权。北条氏任意废立将军,幕府内讧不已。1221年(承九三年),京都朝廷乘幕府内讧之机,发动讨伐北条氏的战争,企图废除幕府,恢复天皇权力,结果失败,史称“承九之乱”。

卡诺莎觐见:德国皇帝和教皇围绕主教授职权展开对抗。1075年,教皇格里高利下令废除世俗的授职权,而德国皇亨利四世针锋相对,于1076年1月宣布罢免教皇。一个月后,教皇又宣布驱逐亨利出教,并解除德国臣民对他的效忠誓约,取消亨利的皇帝资格,德国的封建主也威胁亨利如果不在一年之内恢复教籍,就要另立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亨利不得不暂时妥协。1077年1月,亨利冒着大雪前往意大利卡诺莎城堡向教皇请罪。据说他穿着破衣服,赤着双脚,跪在城堡外面苦苦哀求了三天,教皇才恢复了他的教籍。这一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卡诺莎觐见”,是中世纪西欧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开始。

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年,德国皇帝与教皇在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规定德国主教一律依照教会法选举,即由高级教士的会议选举。皇帝或者他的代表出席选举会议,新主教由皇帝授予象征世俗权力的权节,由教皇或其他

阿克巴改革:莫卧尔帝国阿克巴统治时期进行的改革。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地方割据。皇帝以下除宰相外,设四大臣辅佐皇帝统辖中央机关。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若干省,设总督管理军务,中央另派行政长官掌管税收和民政,并监视总督;实行统一的军衔等级制度并按军衔高低授予采邑。宗教和民族关系方面,调和伊斯兰教与印度教、外来统治者与印度本地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提拔印度封建主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取消印度教徒的人头税和巡礼税,允许宗教信仰自由;综合各种宗教教义,创立所谓的“神圣宗教”,消除宗教矛盾。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丈量全国土地,按产定级,作为征收地租的标准,规定中央地区把实物税改征货币税。发展农业,特别支持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社会风习方面:废陈规陋习,还创办学校,推行新的教育制度,允许女子受教育。阿克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宗教和阶级矛盾,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帝国的统治,但改革并没有消除帝国的根本矛盾。57.参考答案:塞琉古王国:西亚古国。公元前312年,亚历山大的部将塞琉古所建,因其中心地区在叙利亚,又称叙利亚王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下设若干行省分区管辖,地方有一定的自治权。商业和手工业发达,中介转运贸易获利甚厚。公元前3世纪,内外征战频繁,其统治下的一些地区乘机独立,版图大减,国势日衰。公元前64年被罗马所灭。58.参考答案:提秀斯改革:雅典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次改革。提秀斯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人物。其所谓改革是指当时雅典某位头领和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制宪的活动。其中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另一项内容是把境内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规定贵族充任官职,执行法律,农民和手工业者不能当官掌权。提秀斯改革打破了古老的氏族制度,是雅典国家萌芽的标志。59.参考答案:

是古希腊哲学家,其主要哲学思想是“理念论”,对西方的哲学思想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他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理想国》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他在《理想国》中把人分为三等,第一等是治国的贤哲——哲学家,第二等是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是农民等劳动者,其唯一职责就是为养活前两个等级服务。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柏拉图逃往梅加腊避难。后来他到各地游历,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并创办了学园。学园是西方最早的教学机构,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60.参考答案:

德里苏丹国以服军役为条件分封给穆斯林战士的土地,这是德里苏丹国时期国有土地的主要占有形式。“伊克塔”最初仅供受封者本人享用,不得继承和转让,苏丹拥有更换和收回的权力,征税标准由国家规定。因此,“伊克塔”最初实际上是税收的分封而不是土地的分封。图拉格王朝建立后,穆斯林军事贵族不断扩大对于所占土地的权力,“伊克塔”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61.参考答案:

13世纪的法国农民起义。125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