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教用_第1页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教用_第2页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教用_第3页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教用_第4页
中华书局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北伐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课件教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北伐战争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实。“黄埔军异军突起,锐不可当。你知道,为什么能这样吗?”“你给我讲讲,为什么呀?”……“黄埔的教学在当今的中国绝无仅有,如今你所认识的所有军队都是军阀的私人军队。唯有黄埔军,是革命党的革命军。他们有理想,有纪律,听命令,服指挥,打仗不为升官发财,不为占据地盘,而是为了(革命)党,为了主义。这还了得吗?了不得。”……这是央视热播的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右图)中国国民革命元老级人物董建昌与后来成为一个信仰坚定的革命军人、为抗战胜利乃至新中国诞生立下汗马功劳的共产党员杨立仁之间的一场对话。黄埔军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它与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有何关系?第13课北伐战争

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实现实现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时间:1924年1月地点:广州内容:意义:标志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时间:1924年5月全称: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领导者:孙中山任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作用: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的胜利进军准备了必要条件北伐的胜利进军时间:1926—1927年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序幕:叶挺独立团进入湖南作战

(

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正式开始:国民革命军广州誓师北伐,蒋介石总司令主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

:贺胜桥、汀泗桥、武昌战役

北伐成果: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民大革命失败:蒋介石的“四一二”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时间:1927年4月18日地点[首都]南京

统一全国:1927年9月“宁汉合流”,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

2.中共三大——政策中共三大时间主要内容1923年6月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3.国民党一大——正式建立中国国民党一大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1924年1月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广州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新三民主义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强调反帝一般平民享有增加节制资本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发展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时间地点领导历史功绩1924年5月广州黄埔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孙中山(创建者)蒋介石(校长)周恩来(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学生共2万多人。黄埔军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批著名将领和军事人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黄埔一期:左权、陈赓、徐向前(中共)杜聿明、胡宗南(国民党)黄埔四期:林彪(中共)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林彪左权徐向前胡宗南二.北伐胜利进军1.北伐目标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军阀控制地区兵力吴佩孚湖南、湖北、河南和直隶的一部20万孙传芳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20万张作霖黑龙江、吉林、辽宁、热河、山东、察哈尔和直隶35万北伐战争前形势图浙江福建河南上海北京江西江苏

直隶广东广西湖南安徽山东黑吉辽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湖北兵力20万兵力35万兵力20万广东广西

国民政府兵力约10万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2.北伐战争初期北伐战争进军示意图广州浙江福建郑县北京南昌桂林南京

直隶广州桂林长沙安徽山东黑吉辽武昌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浙江安徽河南江苏上海主要战场湖南、湖北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英雄军队第四军叶挺独立团叶挺像(1896~1946年)主要战绩北伐军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1927年1月武汉民众欢庆北伐胜利和国民政府迁都武汉。3.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农民武装队伍

思考:在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北伐军能节节胜利的原因是什么?1、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为北伐提供了坚强的领导。2、作战方针正确(先攻吴再打孙)是北伐胜利进军的重要保证。3、官兵英勇奋战,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以及苏联的援助等,是北伐胜利的基础。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革命进步人士,叛变革命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时间地点性质统一1927年4月南京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旧址

后来,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了全国,开始了国民党对中国的统治。图为当时的国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3.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汪精卫完全抛弃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公开反共,成为反革命的中心人物。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想一想: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4.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天津一带。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课堂小结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高潮——北伐战争1926-1927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进军:胜利进军原因:失败: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失败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4.18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南京福建浙江上海国民革命准备1924-1927随堂演练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建立D.北伐战争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A.京师大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BD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A.湖南、湖北B.江西、江苏C.福建、浙江D.广东、广西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A.①②④B.②③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