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1页
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2页
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3页
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4页
青海省玉树初中语文七年级期末自我评估提分卷详细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采用机器阅卷,请考生注意书写规范;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第I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狭隘(ài)

潜逃(qián)

妄下断语(wàng)B.晕眩(yūn)

鄙薄(bǐ)

较量(liàng)

拈轻怕重(niān)C.禁锢(jìn)

庇护(pì)

怅然(chàng)

力不暇供(gōng)D.温驯(xùn)

诅咒(zǔ)

怂恿(sǒng)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俯瞰

胸脯

报答

忧心忡忡

以身作责B.遨游

疮疤

觉查

本末倒置

察颜观色C.雪橇

晌午

烦躁

不可思议

耐人寻味D.屏嶂

勉励

艰难

不期而至

激动不已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不懂的问题,我们提倡刨根问底的做法,反对不懂装懂的态度。B.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她对任何事物都采取麻木不仁的消极态度。C.一贯温文尔雅的李娟同学,在屈辱面前,突然露出咄咄逼人的气势。D.张小明喜爱读书,即便是不求甚解的《古文观止》,他也爱不释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B.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实施并制定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C.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于12月4日晚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的活动,可以使济南空气更加清新。

5、阅读下面的文字,请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无比绚丽的瑰宝。它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因为对联有非常严格的字数、格律、平仄、词采要求,而且还要求有内涵、有意境、有韵味,通常还要运用文史典故,因此会不会撰写对联、能不能写出奇思妙想的好对联,往往成为检验文人墨客才华的最简单、最直接的形式。于是,就产生了像“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等名联。A.“绚丽”“非常”“而且”“才华”分别是形容词、副词、连词、名词。B.“无比绚丽”“对仗工整”“有韵味”“文人墨客”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并列短语。C.“卧薪尝胆”指的是越王勾践,“薪”指柴草。D.文段第二句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富有气势。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句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诸如:两万五千年前的原始人洞穴、上古时代的二帝王陵、周易发祥地的美里城、建安风骨的邺城文化、西门豹治邺的古河道、精忠报国的岳飞故里等。

②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同时又成为不可多得的旅游景观。真是大美安阳啊!

③这里不仅有包括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建设在内的殷商文化,而且还有许许多多的为人们所熟知的人文景观。

④除此之外,安阳的自然风光也是秀丽多姿,小南海风景区、珍珠泉风景区和旃施的太行风光,令中外游客留恋忘返。

⑤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A.③②①⑤④B.⑤③①④②C.⑤②③④①D.②③①④⑤

二、古诗文默写

7、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转转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三、文言文阅读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

圃:园子B.释担而立

释:放下C.但微颔之

颔:点头D.但手熟尔

熟:熟悉(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但微颔之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B.以我酌油知之

以钱覆其口C.尝射于家圃

其一犬坐于前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乃悟前狼假寐(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强调陈尧咨善射的目的是为后文写陈尧咨忿然发问作铺垫。B.本文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C.作者详细描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是为了表现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卖油翁以理服人的形象。D.“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四、现代文阅读

9、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与梅并作十分春①蜡梅与梅花,并非姐妹,也不沾亲带故。蜡梅的颜色是单一的:蜡黄。蜡梅之称,也由此而来。此梅者,花梗短,带蜡质,开小花,具芳香,待雪而生,雪落花开。所谓踏雪寻梅,寻的即是蜡梅。②古诗中咏梅者众,蜡梅入诗也多与雪相连。“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是唐代诗人张谓笔下的蜡梅。早行之人发现早梅,有意也无意,是一种缘分。“缟衣仙子换新装,浅染春前一样黄”,这是宋人郑刚中笔下的蜡梅。雪落梅梢,催出几点浅黄,成了一分春意。“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这是“梅花屋主”王冕笔下的梅,既有骨气也有芳馥。余亦喜蜡梅,许是与前人诗歌对梅的赞赏与推崇有关。③因喜梅,每年去探梅,就成了我和妻子不成文的家规。探梅之地不远,下地铁,进颐和园北宫门,左拐,走一段山路,即可到达。乐农轩,显得有些老旧,人们之所以奔它而去,是为了它门前的那几十株蜡梅树。所处环境虽然破败了一些,而那几十株蜡梅,却井然有序,年年依时而开,从不迟到。它们默默地来,然后默默地离去。素净的花瓣带着一股子与世无争的气息,留下点幽远淡雅的芬芳,绝无一点张扬和炫耀。④探梅之人,大多是白发人。他们也都默默地来,站定,凝视,嗅香,留影,摸索无叶的枝干。而后坐在草地,喝水,休息,再度凝视花瓣与蓓蕾,起身,再回头,默默离去。也有年轻人来探梅的,气氛则截然不同。他们在树下来来往往地喧嚣着,评论着蜡梅的花色与形态,以梅为背景不断地自拍或者摆拍,扮的是过客的身份而非花木的新朋或旧知。无须责怪,他们尚年轻,入世不深,不会将花木的枯荣与自己的人生联系起来想。⑤因为疫情,今年的探梅之旅只好取消。好在杭州友人分享了他拍到的杭城蜡梅。这组蜡梅照留下的绝非仅仅是花木之物象,而是有生命脉络贯穿其中,不仅生动,亦喜人。这算是遗憾中的慰藉了。⑥杭州这座古城,是天堂之外的天堂,一年四季花事不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绝非虚言。杭城的蜡梅先花后叶,把个“红花还得绿叶扶”的观念颠覆给人看。它凌寒而开,当古城万木尚在酣睡之时,惟它独独醒来,披衣来到大地,报春讯于万物。它虽据有古城享誉四方之名,却丝毫没有傲视它物的骄气,有的,只是一种骨气。花不一定都是弱不禁风的,懦弱不该是花的品性。友人所拍杭城早梅,春寒之下,无华衣,无媚态,骨朵饱满,内里不虚,透过肉质可见其坚毅的骨骼。这或许就是拍摄者所追求的。于是,杭城蜡梅,展现出另一种生命的底色。⑦与其它花木一样,蜡梅亦有魂。而它的魂,在冰雪中孕育,也在冰雪中得到丰满。宋代诗人卢梅坡就有“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慕诗成天又雷,与梅并作十分春”的句子。说来有趣,有一年的晚秋时节,我在云南迪庆的梅里雪山脚下,猛然臆测,蜡梅之魂可是从这里飞向辽阔大地的?因为这里有永恒的雪,译音里也有个梅字,难道只是巧合吗?我想,这大概就是蜡梅与雪的缘分吧:冰雪涵养了蜡梅洁白淡然的性情,也铸就了它坚毅的风骨。于是,我们在花木冰雪中发现人生的真谛。⑧蜡梅之魂降临京城,是冬去春来的盛事。不仅报刊、电视台有报道,朋友圈里也见有友人发来的蜡梅之清冽骨朵。今年,乐农轩的蜡梅,卧佛寺的蜡梅,紫竹院的蜡梅,中山公园的蜡梅,潭柘寺的蜡梅,都先后吐出了喜人的骨朵,疫情形势也大有缓解。前不久,京城下了一场大雪,踏雪寻梅只是朝夕之间的事了。(选自《人民网》2022.3,有删改)6.阅读第①段,说说本段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腊梅的。

7.阅读第②段,说说引用多位古人写蜡梅的诗句,有何用意。

8.阅读第③段,从修辞运用的角度,对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9.阅读全文,说说你对第⑦段中“我们在花木冰雪中发现人生的真谛”这句话的理解。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古代“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黄米、小米、小麦和大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水稻居绝对优势。②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全世界90%以上的稻米产于亚洲,而且集中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产量冠绝全球,达2亿吨以上。水稻,对中国人有着非凡的意义。古人遵循节气进行农耕活动,现代科学家也从来没有停止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思考和研究。

【材料二】①根据中国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农业技术无法全面突破,历代稻谷产量不高,如下表。《历代水稻产量》年代亩产量(公斤/亩)魏晋≤90唐代225明清260~280新中国成立初期300②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1976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亩产增产20%,2000年到2011年,平均亩产700~900公斤,2020年达到1500公斤,逐渐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他的研究贡献,不仅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还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温饱。

【材料三】《诗经》有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袁隆平,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发愿,择一事,终一生,要让全世界的人们吃饱饭。除了中国,从1980年到今天,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已经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的技术人才。《感动中国》对他评价: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11.下列说法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古代“五谷”,即指稻、黍、稷、麦、菽五种作物,分别对应着今天的水稻、小米、黄米、小麦和大豆。B.水稻对中国有着非凡的意义。中国水稻的种植面积为3000万公顷左右,居世界第二,产量冠绝全球,达2亿吨。C.在中国,2000年到2011年,平均亩产70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