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_第1页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_第2页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_第3页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_第4页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预测试卷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在教“鸟”的概念时,分别以麻雀、鸡和蝙蝠为例,是为学生提供()。

A.比较B.变式C.正例与反例D.概括

2.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加涅B.斯金纳C.托尔曼D.桑代克

3.儿童的判断主要是根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这是在()

A.8岁前B.10岁前C.10岁后D.15岁后

4.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列举由“大地”一词所想到的事物,是为训练学生的()。

A.扩散思维B.推测与假设C.好奇心D.独立性

5.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将操作技能分为()。

A.细微型与粗放型操作技能B.连续型与断续型操作技能C.闭合性与开放性操作技能D.徒手型与器械型操作技能

6.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A.2岁B.4岁C.6岁D.8岁

7.教师对学生学习评定由于受学生某些特征之间的相似而给予同样评分的倾向是()

A.宽大误差B.集中趋势C.逻辑误差D.对比误差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教学策略是()

A.合作学习B.情景教学C.发现学习D.程序教学

10.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观点?()

A.珍妮特·沃斯B.布鲁纳C.泰勒D.布鲁姆

11.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即对认知的认知,在心理学上称为()

A.认知策略B.认知能力C.基本认知D.元认知

1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

13.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宄是()

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

14.学生“品德差、学习差,几乎没有合作行为,而且谁也不知道该做什么”,这是学生对()领导方式的典型反应。

A.民主型B.放任自流型C.仁慈专断型D.强硬专断型

15.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16.不属于心智技能的是()。

A.阅读B.吹拉弹唱C.运算D.记忆

17.“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C.外部的可控因素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

19.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20.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

二、多选题(5题)21.心理辅导的目标有()

A.行为矫正B.克服障碍C.学会调适D.寻求发展E.学会生存

22.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A.认知目标B.情感目标C.动作技能目标D.德育目标E.智育目标

23.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大类,下列属于八类中的是()

A.连锁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与原理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E.习惯的学习

24.下列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有()

A.品德是后天形成的

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D.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等同于道德

25.学生间的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

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和开放型C.深思型与冲动型D.辅合型与发散型E.安静与兴奋

三、填空题(8题)26.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7.{}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28.组织策略

29.桑代克提出的学习三大基木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0.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31.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稈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2.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33.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和{},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简答题(7题)34.正式群体的发展经历了松散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

35.问题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

36.简述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

37.试论述认知一发现说的基本观点。

38.简述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39.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促进迁移?

40.论述少年期心理发展的特点。

参考答案

1.C麻雀是鸟的正例,蝙蝠是鸟的反例。

2.A在西方心理学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说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斯金纳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代表人物,托尔曼是认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桑代克提出了尝试-错误说的学习理论。

3.C

4.A扩散思维是指面对问题沿着多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设想或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又称为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或多向思维等。

5.D操作技能本身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不同,可以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性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6.A儿童口头言语发展的能力较早,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在2岁左右。

7.C

8.C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

9.B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对学习结果的测验将融合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本身就反映了其学习结果。

10.A

11.D

12.C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3.A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求异思维。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14.B放任自流型的领导方式是指教师主张对班级管理不要过多地干预,以容忍的态度对待班级生活中的冲突,不主动组织班级活动,对班级的正常动作起到不利的作用,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15.B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16.B吹拉弹唱属于操作技能。

17.D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将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好,属于典型的外部不可控因素归因。

18.C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

19.B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从低分到高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0.B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

21.CD

22.ABC

23.ABCD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4.ACD

25.ACD

26.对象具有观念性

27.组合律

28.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29.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30.消极的

31.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査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32.群体差异

33.数量,质量

34.联合群体

35.【要点】研究者倾向于将问题分为两类:有结构的问题或界定清晰的问题与无结构的问题或界定含糊的问题。(1)有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具有两个特征:①问题有明确性,即问题的目标很明确,解决者知道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的条件也明确,且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可以对应起来。②解法的稳定性,即有明确的算法规则,可经过一定的推理转换得到答案,且答案是唯一的。比如“349+180=”即是有结构的问题。(2)无结构的问题。已知条件与要达到的目标都比较含糊,问题情境不明确,各种影响因素不确定,不易找出解答线索的问题。此类问题在实际中经常遇到,也容易使人感到困惑,如怎样造就天才儿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些都是重要的但又无确切的、唯一正确的答案的问题。

36.【要点】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三源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3)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37.认知一发现说的基本观点主要有:(1)学习的实质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由一系列过程组成,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一门学科,包括三个差不教师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即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3)学习应注重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该学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其二,学习的态度和方法。(4)提倡发现学习,即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38.(1)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

39.学习迁移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遵循学习迁移的规律,在教育教学工作rl|创造一定的条件,控制和调整冇关影响因素,就能促使迁移产生,预防负迁移出现。为此,应注意以下问题:(1)合理地安排课稈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