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原文呈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
甚蕃。晋陶渊明/
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
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
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中、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东晋陶渊明只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欢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它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幽;它洁净地挺立(在那里)。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它)。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文学常识】1.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因其家世居道县濂溪,自己晚年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故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莫基者,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2.说: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也称杂说。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词汇积累】1.字音字形甚蕃(fán)
淤泥(yū)
濯(zhuó)清涟(lián)
蔓(màn)
亵玩(xiè)
噫(yī)
颐(yí)
鲜有闻(xiǎn)隐逸(yì)2.古今异义亭亭净植
古义:竖立。今义:种植,栽种。3.一词多义(1)之: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等闲视之,置之度外);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清:清澈(濯清涟而不妖);
清香(香远益清)(3)远:远播,形容词用作动词(香远益清);
不可以去靠近它,也就是距离长(可远观而不可近亵玩焉)4.词类活用(1)不蔓不枝:蔓:名词用作动词,长出藤蔓。枝:名词用作动词,长出枝茎。(2)香远益清:远: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清:形容词作动词,显得清幽。5.出自本课的成语(1)出淤泥而不染:从污泥中生出来,却不沾染污泥。比喻在污泥的环境里能保持纯洁,不受影响。(2)不蔓不枝:比喻言谈或文章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内容理解】1.莲之爱(君子形象)。(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前句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后句象征君子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2)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体态,象征君子通达正直、豁达大度、行为端正;“香远益清”是香气,志洁行廉,美名远扬。(3)气质风度:“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美好的资质,仪态庄重,令人敬重。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名远播的君子。【巩固训练】(2021·广西桂林中考)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出名)
B.斯是陋室(这)C.可爱者甚蕃(多)
D.陶后鲜有闻(新鲜)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温故而知新C.濯清涟而不妖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南阳/诸葛庐
B.往来无白/丁C.中通/外直
D.不蔓/不枝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云:何陋之有?5.请根据【甲】【乙】两文填写表格。选文/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不同的物象相同的志趣【甲】②__________②_________【乙】莲【答案】1.D
2.B
3.B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5.陋室;
洁身自好、不慕名利。【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D.句意: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鲜:少。故选D。2.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而”的辨析能力。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来理解“而”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A.句意为: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而:连词,表示转折;B.句意为:温习学过的知识就能获得新的理解和感受。而:连词,表示承接;C.句意为: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而:连词,表示转折;D.句意为: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而:连词,表示转折;故选B。3.本题考查给语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再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B.有误,句意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故断句为:往来无/白丁。故选B。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云,说;何,什么;之,宾语前置的标志。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表现手法及作者情感的能力。结合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知,通过对陋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乙文第一段“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和第二段“莲,花之君子者也”可知,通过对莲的描绘和赞颂,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据此可知,他们相同的志趣是:洁身自好、不慕名利。(2022·甘肃武威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芙蕖①(清)李渔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④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⑤;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荷钱: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异馥:特别的香味。1.
解释下列加点词。(1)可爱者甚蕃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3)过而不问之秋______
(4)亭亭独立______2.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自荷钱出水之日
自非亭午夜分(《三峡》)B.
乃复蒂下生蓬
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C.
荷叶之清香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D.
摘而藏之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3.
翻译下列句子。(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4.
填空。两文同写莲,《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态度;《芙蕖》写莲的“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由莲的观赏价值写到______价值。【答案】1.①多
②亲近而不庄重
③时候(时间)
④耸立的样子2.C3.
(1)(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2)等到荷花凋谢之后,也可以向主人禀告说,(我)没有什么过错。4.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可目
可鼻
可人之口(可口)
实用(经济)【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翻译。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可以喜爱的有很多。蕃:多。(2)句意: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亵:亲近而不庄重。(3)句意:无人问津的时候。秋:时候。(4)句意:一枝枝独立。亭亭:耸立的样子。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理解词的意思。A.自:介词,从/连词,如果;B.乃:连词,于是/副词,竟然;C.之:助词,的/助词,的;D.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故选C。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染,沾染(污秽);濯,洗;涟,水波;妖,艳丽。(2)重点词:及,等到;既,已经;亦,也;于,向。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可见其象征意义。作者用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与莲花的高洁作对比,更突出了莲花的形象以及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同时也坚定了自己不慕名利,追求纯洁高尚品格,鄙视世俗恶劣风气的生活态度。《芙蕖》第一段写莲的“可目”,第二段写它的“可鼻”,这是莲的观赏价值;第三段写它的“可口”,第四写它的“可用”,是写莲的实用价值。【点睛】参考译文:芙蕖在花的最佳观赏时节,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无人问津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叶出水那一天,便把水波点缀得一片碧绿;等到它的茎和叶长出,则又一天一天地高起来,一天比一天美丽。有风时就作出飘动摇摆的神态,没风时也呈现出轻盈柔美的风姿。这样,我们在花未开的时候,便先享受它那无穷的逸致情趣了。等到花苞开花,姿态娇嫩得简直要滴水,(花儿)先后相继开放,从夏天直开到秋天,这对于花来说是它的本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应该得到的享受了。等到花朵凋谢,也可以告诉主人说,没有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人教版8年级数学上册《分式》定向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 药店制定的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急危重症护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及参考答案1套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生物质能设备厂运输领域的市场需求与应用报告
- 基础强化沪科版9年级下册期末试题标准卷附答案详解
- 解析卷四川荣县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同步练习试题(含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蜜蜂养殖与深加工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版农业机械设备租赁及技术支持合同
- 2025版商铺装修与物业精细化管理及增值服务协议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党群服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安徽省中考历史试卷真题(含答案)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中国瓷器发展史ppt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 梁俊娇税收筹划课后思考题
-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